执热屏人事,偃卧慵巾裳。 过门二三友,失喜跣下床。 鸣驺出华陌,联辔遵野塘。 崇轩俯万荷,濯濯涵波光。 都忘瘴海中,疑堕玉井傍。 远无膏粉气,近有冰雪凉。 制叶可以衣,采菂可以尝。 离骚谱灵草,品尔列众芳。 似曾识三闾,安肯肖六郎。 词人更儇薄,比咏犹妃嫱。 曷不观兹华,意色和而庄。 风吹月露洗,岂若冶与倡。 众方慕绝艳,谁能参微香。 余诗纵枯淡,一扫时世妆。 桂湖亦在西,岂减颍与杭。 丹桥抗崇榭,渌波浮轻航。 休沐陪胜饯(原作残,据后印本改),轩盖何炜煌。 停桡藕华中,一目千红裳。 讵知白昼永,但觉朱夏凉。 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 踞石散醉发,吸涧浇吟肠。 延缘缭溪步,诘曲经禅房。 野鸟啼密竹,高蝉嘒疏杨。 虽无丝管乐,谈论谐宫商。 诸君敏于诗,援笔如蜚翔。 顾予乏华藻,山鸡追鸾皇。 颇能读古碑,所恨侵夕阳。 明发复扰扰,前游未可忘。 石室外甚狭,中广如毬场。 伟哉钜丽居,天造无栋梁。 严冬既深燠,盛夏尤虚凉。 偶至不忍去,杖屦聊(后印本作犹)方羊。 人能专此壑,何必政事堂。 先须置禅龛,次第营丹房。 烟霞入几席,尘土麾门墙。 学道纵未得,著书亦可藏。 高为峰岚下涛江,极目森秀涵苍凉(后印本作沧浪)。 始知著色未造极,壹似丑女施铅黄。 惊泉骇石聚幽怪,巨楠穹柏蟠老苍。 鹿门寺,华子冈,是耶非耶远莫详。 疑闻钟声起晻霭,似有帆影来微茫。 陌穷渡绝雪满坂,驴鞍钓笠分毫芒。 炎曦亭午试展玩,坐觉烟雨生缣缃。 古来绝艺必名士,俗史辟易安敢当。 大年脂粉米老狂,先朝仅数燕侍郎。 吾闻汾阳子,贵购父画一笔不许它人藏。 矮屏短轴已可宝,况此四幅垂华堂。 呜呼主人谨护守,神雷鬼电或取将。 不妨割肉喂豺狼,和约依然堕渺茫。 未必与吾盟夹谷,且须防彼劫平凉。 植物惟竹尤清刚,高君占断作屋场。 首阳二子艴然怒,柰何千载侵了疆。 七贤六逸接踵起,纷纭⑴聚讼如堵墙。 士师狐疑不能决,后村老子来平章。 世间物以少为贵,姚花禹柏蜀海棠。 箨龙子孙异于是,布满天地并四方。 幽栖⑵自是渠高兴,胜践不与君相妨。 立谈虞芮各冰释,高君奄有千筼筜。 设榻中央墉四旁,莫遣俗客升吾堂。 ⑴ 原作纷,据冯本改 ⑵ 二字原脱,据冯本补 自矜力健爪距刚,乘夜阴黑来康庄。 东家亡羊西失狗,不觉杲日升⑴扶桑。 村农贾勇群捕逐,一农奋戈扼(冯本作桩)其吭。 虎立而攫吼动地,万夫辟易农重伤。 众戈攒聚(冯本作集)攻腹背,虎既倒毙农亦僵。 居人空巷(原缺,据冯本补)观死虎,竞设饮具罗酒浆(原作竞携巷其罗酒酱,据冯本改)。 独怜逝者不可返,孩幼呱呱啼其傍。 古来猛士岂易得,揖蛙可以图霸王。 恨渠手无羽林鎗(冯本作不入羽林籍),血膏原野魂国殇。 何如姑养北⑵宫勇,犹可自附南方强。 ⑴ 原作晓日斥,据冯本改 ⑵ 原作圯,据冯本改 误朝者谁欤,肘后挟管⑴商。 簿录网⑵已密,筦搉弓遂张。 竞贡包茅入,谁知刈葵伤。 铙歌庆胡灭,蒙冲弛江防。 向非一大治,吴楚(冯本作越)成战场。 老儒夕九起,蹙蹙瞻四方。 有鹃啼云安,无龙卧南阳。 男儿重横行,讵肯坐箦床。 昔人含两齿,时来犹鹰扬。 残骸久饰巾,清泪空沾裳。 ⑴ 原作绿,据冯本改 ⑵ 原作绿纲,据冯本改 今夕佳风月,身同影守房。 藁砧定何处,皮裹铁心肠。 昔梦随君去,犹疑在我傍。 素惭倾国色,旋学入时妆。 死无衾覆首,贫乃士之常。 妇谥为康子,何须问太常。 王遣金驷聘(原缺,据冯本补),先生已许王。 徙家变名姓,非独接舆狂。 古人一饭必思偿(原脱,据卢本补),恩(原脱,据冯本补)大如天未易忘。 囝罢白头相告语,三生不可负容堂。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厌床笫,起步东西厢。 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 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 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 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 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 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同上书卷七九六二引《清真集》)。 佳月⑴朗秋夜,蟋蟀鸣空堂。 大火西北流,河汉未渠央。 野草不复滋,白露结为霜。 梁燕起高飞,云雁亦南翔。 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 不念执手欢,隔我如参商。 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 金石徒自坚,虚名真可伤。 ⑴ 原作人,据各本改 ① 原注:自此诗至卷终,先生手编,谓之《牧斋净稿》。 小儒忝师训,迷谬失其方。 一为狂瘖病,望道空茫茫。 颇闻东山园,芝朮缘高冈。 瘖(原校:一本作酲)聋百不治,效在一探囊。 再拜药园翁,何以起膏肓。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 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 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初日丽高阁,广步爱脩廊。 重门掩秋气,高柳荫方塘。 闽海冬尚温,晏阴天未霜。 坐悲景物殊,亦念岁时荒。 故园属佳辰,登览遍陵冈。 宾游尽才彦,萧散屏壶觞。 别来时已失,怀思宁暂忘。 宦游何所娱,要使心怀伤。 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 丹晨舞七气,朵(四库本作孕)秀东渟房。 餐吐碧琳华,仰噏飞霞浆。 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 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 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 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 一乐无终永,千春⑴讵能当。 ⑴ 宋本、朝鲜本作椿 荣华难久恃,代谢安可量。 宿昔堂上饮,今归荒草乡。 高台一以倾,繐帐施空房。 繁弦既阙奏,缓舞亦辍行。 桃李自妍华,春风自飘扬。 恋幄靡遗思,更衣有馀芳。 身徂名亦灭,事往恨空长。 寄语繁华子,古今同一伤。 遥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仰视天正黑,寒气惨悲凉。 飞霰忽下零,雪花亦飘扬。 飘扬未云已,须臾满空翔。 前山失旧姿,川谷流素光。 念昔少小时,无事志四方。 五年江海上,不见雪与霜。 飘飖今日情,浩荡谁能量。 凌晨饮一杯,竟日守空堂。 伫立玩奇变,永言获新章。 踌躇欲何报,玉树生琼冈。 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 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 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 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 低头包羞汗如浆,老人此心久已忘。 一笑谓汝庸何伤,人间荣耀岂可常。 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 熹前再拜谢阿娘,自古作善天降祥。 但愿年年似今日,老莱母子俱徜徉。 圣作重品节,等杀古所详。 里有秦社稷,僭差遂无章。 王纲谅已隳,精意尚不亡。 尚论千载前,简编有遗芳。 侃侃陈孺子,恂恂万春乡。 敬恭事耆老(考异:一作年),祷赛谨田桑。 悠悠我里居,岁事有故常。 向来诸老翁,惇厖亦端庄。 交神庶或享,与物同乐康。 今我胡不乐,怅然下颓冈。 古人不可见,今人自猖狂。 巢居之集以中有学仙侣吹箫弄明月为韵探策赋之而熹得中字遂误为诸君所推高俾专主约既而赋诗者颇失期于是令最后者具主礼以当罚乃稍集独敦夫圭甫违令后至众白罚如约饮罢以苍茫云海路岁晚将无获分韵熹得将字而子衡兄得苍字实代熹出令 南宋 · 朱熹 一昨楼上饮,所欢不可忘。 群公各赋诗,佩玉何锵锵。 二子朱丝弦,掩抑独叵量。 经营久不作,一奏声满堂。 巧迟未足多,谴负先取偿。 主盟谬夙推,否德愧莫当。 兹焉不举法,何以存令章。 刘子具盘食,魏子输壶浆。 悠然复一醉,归路相扶将。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 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 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 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 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 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微月堕西岭,烂然众星光。 明河斜未落,斗柄低复昂。 感此南北极,枢轴遥相当。 太一有常居,仰瞻独煌煌。 中天照四国,三辰环侍旁。 人心要如此,寂感无边方。 童蒙贵养正,孙弟乃其方。 鸡鸣咸盥栉,问讯谨暄凉。 奉水勤播洒,拥彗周室堂。 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 劬书剧嗜炙,见恶逾探汤。 庸言戒粗诞,时行必安详。 圣途虽云远,发轫且勿忙。 十五志于学,及时起高翔。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剑履(考异:一作几)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考异:一作诚)贯宸极,孤(考异:一作忠)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抚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考异:一作势)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徬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 千秋定军垒,岋嶪遥相望。 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冈。 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 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 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 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 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⑴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 湘君谢遗楪,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⑴ 朝鲜本考异:一作属 同云被四野,寒气惨悲凉。 回风一以定,密雪来飘扬。 时当冬候穷,开岁五日彊。 蓬巷无与适,陟此琼台冈。 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 攀跻得冢顶,徙倚聊彷徨。 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 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 偃薄莹神骨,咀咽清肝肠。 朗咏招隐作,悲吟黄竹章。 古人不可见,来者谁能量。 且复记兹日,他年亦难忘。 登车闽岭徼,息驾康山阳。 康山高不极,连峰郁苍苍。 金轮西嵯峨,五老东昂藏。 想象仙圣集,似闻笙鹤翔。 林谷下凄迷,云关杳相望。 千岩虽竞秀,二胜终莫量。 仰瞻银河翻,俯看交龙骧。 长吟谪仙句,和以玉局章。 畴昔劳梦思,兹今幸徜徉。 尚恨忝符竹,未惬栖云房。 已寻两峰间,结屋依阳冈。 上有飞瀑驶,下有清流长。 循名协心期,吊古增悲凉。 壮齿乏奇节,颓年矧昏荒。 誓将尘土踪,暂寄云水乡。 封章傥从欲,归哉澡沧浪。 劳农会稽宅,息驾丹元乡。 丹元不可见,翠壁空云房。 是时中春月,暄风发新阳。 白水注幽壑,绿树敷崇冈。 俯听足怡悦,仰观共徜徉。 班坐得瑶草,倾壶出琼浆。 长吟游仙诗,乱以招隐章。 忽忽林景西,踌躇申慨慷。 坐上江海客,兀傲须眉苍。 逸气迈霄汉,英词吐琳琅。 思与泉石胜,韵随笙鹤翔。 追游不敢及,咏叹可能忘⑴。 ⑴ 自注:俗传归宗是王右军故宅,陆脩静封丹元真人。 昔人读书地,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 ① 在书院东北五里,院后作亭,取李白“黄云万里动风色”之句名之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 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⑴林涧幽,屋后云木荒(《方舆胜览》作苍)。 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自注:僧房有瑞香花。)。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 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自注:即黄云观)。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 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⑵。 ⑴ 《方舆胜览》卷一七作外 ⑵ 自注:李逢吉尝读书此院,去而登第,以故得名。 ① 在折桂西十里,李公择读书处,有东坡记文诗刻,枯树墨跋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 俛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 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 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 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登览日云晏,归车眇重冈。 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 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 还瞻长江白,迥眺飞云黄。 当念尘中友,心期邈相望。 无为跨鸿鹄,决起凌青苍。 以兹游览富,翻令怀抱伤。 谁哉可告语,举俗昏且狂。 乾坤有真心,日月垂休光。 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 平生劳仰止,今日登此堂。 愿以图象意,质之巾几傍。 先生寂无言,贱子涕泗滂。 神听傥不遗,惠我思无疆⑴。 ⑴ 自注:六日,拜濂溪先生书堂遗像,子澄、请为诸生说太极图义。先生之曾孙正卿、彦卿、玄孙涛,为设食于光风霁月之亭。 晚步曲池上,西风吹我裳。 仰观天宇阔,爱此明月光。 念我素心人,眇焉天一方。 没者永乖隔,存者为参商。 飘零百岁期,寂寞幽鬓霜。 还坐三太息,高林郁苍苍。 昼永倦残暑,宵分喜新凉。 天鸡一振翼,烂烂晓月光。 病榻感虚徐,中庭起翱翔。 怀哉谷城子,物外久不忙。 掩抑琴调希,激烈歌声长。 契阔恨清赏,佳期未渠央。 缄词托归鸟,侧伫何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