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648七絶 22567五律 12788七律 22974五排 1288七排 235 3907四言 528六言 409古體 7842樂府 666 65 362 233辭賦 48琴操 15 84其他 500 509
共7842,分20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续上)
李德林 531 - 591 一首
杨广 569 - 618 一首
王胄 三首
薛道衡 540 - 609 一首
魏澹 一首
元稹 779 - 831 六首
元结 719 - 772 一首
刘禹锡 772 - 842 六首
刘长卿 ? - 790 一首
孟浩然 689 - 740 一首
孟郊 751 - 814 十八首
夏日诗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夏景多烦蒸,山水暂追凉。
桐枝覆玉槛,荷叶满银塘。
轻扇摇明月,珍簟拂流黄。
壶盛仙客酒,瓶贮帝台浆。
才人下铜雀,侍妓出明光。
歌声越齐市,舞曲冠平阳。
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妆。
共欣陪宴赏,千秋乐未央
⑴ ○《初学记》三。文苑英华百五十七。《诗纪》百二十一。
北陆玄冬盛,南至晷漏长。
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至德惭日用,治道愧时康。
新邑建嵩岳(岁时杂咏作□嵩。),双阙临洛阳。
圭景正八表,道路均四方。
碧空霜华净(《初学记》作静。文苑同。),朱庭皎日光。
缨佩既济济,钟鼓何锽锽(岁时杂咏作煌煌。)
文戟翊高殿,采眊分修廊。
元首乏明哲,股肱贵惟良。
舟楫行有寄,庶此王化昌
⑴ 岁时杂咏作陆。文苑作隆。注云。一作玄。
⑵ 《初学记》作暖。文苑云。一作暧。
⑶ 《初学记》误作战。
⑷ 岁时杂咏作资贤。文苑同。
⑸ 《初学记》作楫。
⑹ ○《初学记》十四。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九作冬至日乾阳殿朝。文苑英华三百十一。《诗纪》百二十。
旅雁别衡阳,天寒关路长。
行断由惊箭,声嘶为犯霜。
缴无人悯,能鸣反自伤。
何如侣泛泛(文苑作似泊泊。),刷羽戏方塘
⑴ 《初学记》作经。万花谷同。
⑵ 文苑云。一作罗。
⑶ ○《初学记》三十作送周员外充戍岭表赋得雁诗。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五。万花谷后四十作王胄诗。《诗纪》百二十五。
月净闺偏冷,更深夜转长。
霜纨犹掩扇,露縠未飘香。
解带惭连理,引被愧鸳鸯。
谁能未相识,还为守空床
⑴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八。《诗纪》百二十五。
初晴物候凉,夕景照山庄。
残虹低饮涧,新溜上侵塘。
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
⑴ ○《初学记》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五。《诗纪》百二十五。
门临古堞,徼道度(文苑作渡。)深隍。
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清景散馀光。
笳声(文苑作清。)喧陇水,鼓曲噪渔阳。
沈郁兴神思,眺听发天章。
嵩岱终难学,丘陵徒自强
⑴ 《初学记》作旋。
⑵ 《初学记》作令。
⑶ 《初学记》作丁。万花谷同。
⑷ 《初学记》作德。
⑸ 《初学记》字缺。
⑹ ○《初学记》十五。文苑英华二百十二。万花谷后三十二作薛道衡诗。《诗纪》百二十三。
绿草正含芳,び靡映前堂。
带心花欲发,依笼叶已长。
云度时无影,风来乍有香。
横得忘忧号,余忧遂不忘
⑴ ○《初学记》二十七。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七。《诗纪》百二十三。
遣兴十首 其八 (812年) 中唐 · 元稹
㸌㸌刀刃光,弯弯弓面张。
入水斩犀兕(犀兕:见卷2《说剑》注。),上山(一作入山)(一作摧)虎狼
里中无老少(里:见卷2《阳城驿》注。),唤作癫儿郎。
一日风云(一作雨)会,横行(一作金)归故乡
⑴ 上:原作“入”,据蜀本、卢本、全诗及文意改。椎:用槌击打。参卷1《赛神》注。蜀本、卢本、杨本作“摧”。
⑵ “横行”句:《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春月(814年) 中唐 · 元稹
春月虽至明,终有霭霭光。
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带霜。
纤粉澹虚壁,轻烟笼半床。
分晖间林影,馀照上虹梁
病久尘事隔,夜闲清兴长。
拥抱(一作袍)颠倒领(颠倒领:适情任意,不整衣裳。),步屣东西厢。
风柳结柔援,露梅飘暗香。
雪含樱绽蕊,珠蹙桃缀房。
杳杳有馀思,行行安可忘。
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
南有居士俨,默坐调心王
款关一问讯,为我披衣裳。
延我入深竹,暖我于小堂。
视身琉璃莹,谕指芭蕉黄
复有比丘溢,早传龙树方
口中秘丹诀,肘后悬青囊
锡杖虽独振,刀圭期共尝(刀圭:量药之器具,此代指药物。)
未知仙近远,已觉神轻翔
夜久魂耿耿,月明露苍苍。
悲哉沈眠士,宁见兹夕良。
⑴ 虹梁:高架而拱曲之屋梁。《文选·班固〈西都赋〉》:“因环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李善注:“应龙虹梁,梁形如龙,而曲如虹也。”
⑵ (一作楥)。(援:篱笆。清桂馥《札朴·览古·援》:“援,《集韵》作楥,篱也。”)
⑶ 居士俨:疑指陈俨。元稹《赠孝甫见赠十首》之八:“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居士俨”与“陈居士”俱与元稹相识于江陵,住处相同,身份相同,疑为一人。居士,梵语grhapati之意译,原指古印度吠舍种姓工商业中之商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俨,蜀本、卢本作“岩”。
⑷ 心王:佛教认为,心为人身之主宰,一切精神现象之主体,故云。《涅盘经》卷一:“是身如城……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窍孔,头为殿堂,心王居中。”
⑸ 款关:叩门。关,门。此谓己闻风来访。
⑹ “视身”句:《佛说长阿含经》卷一:“又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母身安隐,无众恼患,智慧增益。母自观胎,见菩萨身诸根具足,如紫磨金,无有瑕秽。犹如有目之士观净琉璃,内外清澈,无众障翳。诸比丘,此是诸佛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如净琉璃珠,其明如日月。仁尊处母胎,其母无恼患。智慧为增益,观胎如金像。母怀妊安乐,此诸佛常法。”
⑺ “喻指”句:用“芭蕉”宣扬佛教之教义。佛教徒常以芭蕉比喻身体之易灭,人生之短暂。《涅盘经》:“譬如芭蕉,生实则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谕指:阐明旨意。指通旨。
⑻ 比丘:梵语Bhiksu之音译,意为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众乞食而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之男性,即和尚。
⑼ 龙树:古印度高僧,释迦灭后七百年出生于南天竺,为马鸣菩萨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其母于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树名);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
⑽ 丹诀:原指炼丹成仙之秘诀,此借指佛教成佛之要诀。
⑾ “肘后”句:《晋书·葛洪传》(卷七二):“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馀所著……《肘后要急方》四卷。”后因以“肘后方”喻指仙方。青囊:原指古代医家与术数家盛放书籍及卜具之口袋。《晋书·郭璞传》:“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此借指佛教典籍。
⑿ 锡杖:僧人所持之禅杖,梵名Khakhara,取锡锡作声之义。其杖端有一铁卷,中段用木,下安铁纂,振时作声。《得道梯橙锡杖经》:“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
⒀ 神:原作“人”,据蜀本、杨本、董本、全诗及文意改。
解秋十首 其三 (811年) 中唐 · 元稹
往岁学仙侣,各在无何乡
同时骛名者,次第鹓鹭行
而我两不遂,三十鬓添霜。
日暮江上立,蝉鸣枫树黄。
⑴ 无何乡:“无何有之乡”之省,即空无所有之域。《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此借指道教。
⑵ 鹓鹭:鹓,传说为凤类之鸟。鹭,俗称鹭鸶。二鸟群飞有序,因喻朝班行列。
玉泉道中作(812年10月) 中唐 · 元稹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孟冬:见卷2《书异》注。)
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
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烟壒,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⑴ 上弦月:指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太阳与地球之连线和地球与月亮之连线成直角时,在地球上所看到得之月相。
⑵ 壒:灰尘。《说文新附·土部》:“壒,尘也。”
落月 中唐 · 元稹
落月沈馀影,阴渠流暗光。
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
飞幌翠云薄,新荷清露香。
不吟复不寐,竟夕池水傍。
⑴ 蔼:笼罩貌。唐陈标《秦王卷衣》:“秦王宫阙蔼春烟,珠树琼枝近碧天。”
村花晚(庚寅) 中唐 · 元稹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
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誇张。
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𢽱𣀳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平昌孟云卿,与元次山同州里,以词学相友。几二十年,次山今罢守舂陵,云卿始典校芸阁。于戏!材业次山不如云卿,词赋次山不如云卿,通和次山不如云卿,在次山又诩然求进者也。谁言时命,吾欲听之,次山今且未老,云卿少次山六七岁。云卿声名满天下,知己在朝廷,及次山之年,云卿何事不可至。勿随长风,乘兴蹈海,勿爱罗浮,往而不归。南海幕府,有乐安任鸿,与次山最旧,请任公为次山一白府主,趣资装云卿使北归,慎勿令徘徊海上,诸公第作歌送之。
吾闻近南海,乃是魑魅乡。
忽见孟夫子,欢然游此方。
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
漂漂随所去,不念归路长。
君有失母儿,爱之似阿阳
始解随人行,不欲离君傍。
相劝早旋归,此言慎勿忘。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寂寥(一作寞,一作寂)照镜台,遗基古南阳(一作方)
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
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
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
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
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
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
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
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
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詶乐天闻新蝉见赠(837年) 中唐 · 刘禹锡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萋兮吟(814年) 中唐 · 刘禹锡
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
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
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珰。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勿谓行大道,斯须成太行。
莫吟萋兮什,徒使君子伤。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武夫词(并引)(814年) 中唐 · 刘禹锡
并引:有武夫过,诧余以从军之乐。翌日,质于通武之善经者,则曰:「果有乐也,夫威恣而赏劳,则乐用,威雄而赏暴,则乐横,顾其乐安出耳。」余惕然作是词。
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
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
依倚将军势,交结少年场。
探丸害公吏,抽刃妒名倡。
家产既不事,顾盼自生光。
(一作醒)歌高楼上,袒裼大道傍。
昔为编户人,秉耒甘哺糠。
今来从军乐,跃马饫膏粱
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743年) 中唐 · 刘长卿
引用典故:琴堂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
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
贤友此为邑,令名满徐方。
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
自非传尺素,谁为论中肠。
引用典故:沈湘 观涛 金门 魏阙心
大江分九流(一作派),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一作过,又作经)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沈湘
魏阙心(一作常)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一作已)回翔
⑴ 一作漫漫,一作淼漫
苦寒吟 中唐 · 孟郊
天寒色(一作色寒)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一作正夺)阳。
苦调竟(一作更)何言,冻(一作久)吟成此章。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猛将吟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豹篇 刺楼兰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
虎队手驱出,豹篇卷藏
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感怀 其三 (783年) 中唐 · 孟郊
晨登洛阳坂,目极天茫茫。
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
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
饥年无遗粟,众鸟(一作马)去空场。
路傍谁家子,白首离故乡。
含酸望松柏,仰面诉穹苍。
去去勿复道,苦饥形貌伤。
落第(793年)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鹪鹩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一作岂,一作起)见叶(一作花)上霜。
雕鹗失势病(一作鹤鹊飞失势)鹪鹩(一作改)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一作刃)伤。
长安羁旅(792年) 中唐 · 孟郊
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
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
几回羁旅情,梦觉残烛光。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790年) 中唐 · 孟郊
昨日到上方,片云挂(一作封)石床。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
有时乞鹤归,还访(一作放)逍遥场。
赠万年陆郎中(790年)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百里才
天子忧剧县,寄深华省郎。
纷纷风响佩,蛰蛰剑开霜。
旧事笑堆案,新(一作杂)声唯雅章
谁言百里(一作步),终作横天梁。
江鸿耻承眷,云津未能翔。
徘徊尘俗中,短毳无辉光。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一作心)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一作吟)涕空行。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799年2月)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三千士
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
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
孤门清馆夜,独卧明月床。
忠直血白刃,道路声苍黄。
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海岛士皆直,夷门士非良。
人心既不类,天道亦反常。
自杀与彼(一作被)杀,未知何者臧。
答卢仝(810年) 中唐 · 孟郊
楚屈入水死,诗孟踏雪僵。
直气苟有存,死亦何所妨。
日劈高查牙,清棱含冰浆。
前古后古冰,与山气势强。
闪怪千石形,异状安可量。
有时春镜破,百道声飞扬。
潜仙不足言,朗客无隐肠。
为君倾海宇,日夕多文章。
天下岂无缘,此山雪昂藏。
烦君前致词,哀我老更狂。
狂歌不及狂,歌声缘凤皇。
凤兮何当来,消我孤直疮。
君文真凤声,宣隘铿锵
洛友零落尽,逮兹悲重伤。
独自奋异骨,将骑白(一作玉)角翔。
再三劝莫行,寒气有刀枪。
仰惭君子多,慎勿作芬芳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792年)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京尘
振振芝(一作芳)兰步,升自君子堂。
泠泠松(一作枫)桂吟,生自楚(一作羁)客肠。
羁鸟无定栖,惊蓬在他乡。
去兹门馆闲,即彼道路长。
雨馀山川净,麦熟草木凉。
楚泪滴章句,(一作荆)(一作满)衣裳。
赠君无馀佗,久要不可忘。
憩淮上观公法堂(792年) 中唐 · 孟郊
动觉日月短,静知时岁长。
自悲道路人,暂宿空闲堂。
孤烛让清昼,纱巾敛辉光。
高僧积素行,事外无刚强。
我有岩下桂,愿为炉中香。
不惜青翠姿,为君(一作师)扬芬芳。
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浑黄
且将琉璃意,净缀芙蓉章。
明日还独行,羁愁来旧肠。
等闲拜日晚,夫妻独相疮。
况是贤人冤,何必哭飞杨。
昨夜梦得剑,为君藏中肠。
会将当风烹,血染布衣裳。
劳君又扣门,词句失寻常。
我不忍出厅,血字湿土墙。
血字耿不灭,我心惧惶惶。
会有铿锵夫,见之目生光。
生光非等闲,君其且安祥。
哭李观(795年)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颜子 阮嗣宗
志士不得老,多为直气伤。
阮公终日哭,寿命固难长。
颜子殂谢,孔门无辉光。
文星落奇曜,宝剑摧修铓。
常作金应石,忽为宫(一作参)别商。
为尔吊琴瑟,断弦难再张。
偏毂不可转,只翼不可翔。
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此义古所重,此风今则亡。
自闻丧元宾,一日八九狂。
沈痛此丈夫,惊呼彼穹苍。
我有出俗韵,劳君疾恶肠。
知音既已矣,微言(一作善)谁能彰。
旅葬无高坟,栽松不成行。
哀歌动寒日,赠泪沾晨霜。
神理本窅窅(一作冥冥),今来更茫茫。
何以荡悲怀,万事付一觞。
峡哀 其九 (793年) 中唐 · 孟郊
峡水剑戟狞,峡舟霹雳翔。
因依虺蜴手,起坐风雨忙。
峡旅多窜官,峡氓多非良。
滑心不可求,滑习积已长。
漠漠涎雾起,龂龂涎水光。
渴贤如之何,忽在水(一作此)中央。
杏殇 其四 (808年) 中唐 · 孟郊
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
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
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一作世木)芳。
吊卢殷 其七 (810年) 中唐 · 孟郊
引用典故:沧浪
初识漆鬓发,争为新文章。
夜踏明月桥,店饮(一作虚敛)吾曹床。
醉啜二杯酿,名郁一县香。
寺中摘梅花,园里剪浮芳。
高嗜绿蔬(一作云)羹,意轻肥腻羊。
吟哦无滓韵,言语多古肠。
白首忽然至,盛年如偷将。
清浊俱莫追,何须骂沧浪
遣兴联句(806年) 中唐 · 孟郊
我心随月光,写君庭中央(郊)
月光有时晦,我心安所忘(愈)
常恐金石契,断为相思肠(郊)
平生百岁,岐路有四方(愈)
四方各异俗,适异非所将(郊)
驽蹄挫秣,逸翮遗稻粱(愈)
时危抱独沈,道泰怀同翔(郊)
独居久寂默,相顾聊慨慷(愈)
慨慷丈夫志,可以曜锋铓(郊)
蘧宁卷舒,孔颜识行藏(愈)
殷鉴谅不远,佩兰永芬芳(郊)
苟无夫子听,谁使知音扬(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