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566七絶 20783五律 15658七律 22962五排 1188七排 163 1409四言 235六言 393古體 3983樂府 344 10 305 76辭賦 18琴操 1 52其他 427 424
八庚平声  [行走] [纵横] [征伐] [相从也,合也,兼也] [正月] [酒铛、茶铛] [盛受] [欃枪] [使令] [抢攘,乱貌。] [所以辅弓弩者。] [众也,疾也。]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shēng  韵部:
〈名〉
    (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 同本义又如:笙弄(弄笙);笙簧(簧管乐器);笙咽(笙的音质失调);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筑(笙和筑);笙暖(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笙籁(笙和籁。古管乐器);笙镛(亦作“笙庸”。古乐器名)
康熙字典

  • 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𠀤音生。 (庚韻)
  • 廣韻》樂器也。《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博雅·釋樂》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前漢·律歷志》匏曰笙。《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書·益稷篇》笙鏞以閒。《詩·小雅》笙磬同音。《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
  • 又細也。《揚子·方言》笙,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貌謂之笙。《廣雅》笙,小也。
  • 又地名。《左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至笙。《註》笙,魯境。
  • 又簟名。《揚子·方言》簟謂之笙。《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韜于筒中。
  • 又叶師莊切。 (陽韻)
  • 詩·小雅》鼓瑟吹笙。叶下將、行,行音杭。
  • 又《字彙補》疏臻切,音莘。 (眞韻)
  • 史記·齊世家》遂殺子糾于笙瀆。《索隱》曰鄒誕生本作莘讀,莘、笙聲相近。
  • 考證:〔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
  • 謹按此數語出博雅,誤列入釋名語中。今於以瓠句上增博雅釋樂四字。〔《白虎通》笙之爲言施也,牙也。萬物始施而牙,太蔟之氣也。〕
  • 謹按原文笙作匏上二語乃匏之訓詁,與笙字無涉。今据本書改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書·益稷謨》笙鏞以閒。〕
  • 謹按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十三簧。蒙上管樂而言。故不云管樂也。大鄭周禮注曰。笙十三簧。按廣雅云笙十三管。亦每管有簧也。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白虎通曰。八音、匏曰笙。匏之爲言施也。在十二月萬物始施而牙。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曰笙。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按禮經。東方鐘磬謂之笙鐘、笙磬。笙猶生也。東爲陽中。萬物以生。是以東方鐘磬謂之笙也。初生之物必細。故方言云。笙、細也。竽、大笙也。故竽可訓大。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見釋樂。孫云。巢高大。和小笙。鄉射記曰。三笙一和而成。聲三笙謂大者。一和謂小者也。从竹生。列管故从竹。正月之音故从生。舉會意包形聲也。韵會本無聲字爲長。所庚切。十一部。古者隨作笙。通典曰。出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