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觞举罢自腾骖,人境幽奇何处探。 莫道湖山无美景,飞歌直度彩云南。 生憎岭表无冰雪,向晓寒枝吐不酣。 三复定庵花草句,明朝破梦得江南。 蟹舍瓜棚齐白石,画风吾亦重湘潭。 棉开荔熟红如海,尚有高陈写岭南。 识尽风涛冷眼参,情怀开谢似优昙。 故封憎爱冰原下,心若思他便指南。 注:罗盘座,伊阿宋寻找金羊毛之阿格号罗盘。古希腊时南船座,十八世纪被拆分为船帆座、船底座、船尾座和罗盘座。“情怀开谢”喻伊阿宋与美狄亚事。 大道梦梦定未谙,聊聊雅士爱清谈。 人间越是临中夜,月下长空越湛蓝。 江之北共江之南,念念今宵两不堪。 风起皆从寒色去,独留一水过伽蓝。 迢迢庾岭客征南,瘴雨蛮烟洗不堪。 却羡停车沈公子,潇湘爱晚鬓青岚。 可与人言无二三,前途见问怕深谈。 楼遮日暗兼霾锁,戴雪西窗岭不含。 群峰千里势巉巉,不碍閒人酒兴酣。 倘使崇山如块垒,一杯销尽浙东南。 案头山水见层岚,天上神仙酒半酣。 写就金经随手挂,一弯新月似新蚕。 停车爱看远山岚,一片天光映水蓝。 两岸人家门半掩,板桥垂柳似江南。 几重瑶阁几重岚,石径相携友二三。 古柏自荣莺自语,清凉台上话升庵。 拘尸城外老瞿昙,时暑身疲久不堪。 梵志若知真供养,受行佛法一和南。 注:《长阿含经·游行经》:“有一梵志从拘尸城趣波婆城,中路遥见世尊颜貌端正,诸根寂定,见已欢喜,善心自生,前至佛所,问讯讫,一面住,而白佛言:‘我所居村去此不远,唯愿瞿昙于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后趣城。’佛告梵志:‘且止!且止!汝今便为供养我已。’时,梵志慇勤三请,佛答如初。……阿难答曰:‘时既暑热,彼村远迥,世尊疲极,不足劳娆。’”又:“佛语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 释:虽能以七宝为供养,何若秉一法而受行?况又劳我佛身,娆其僧众。是以适时而止,彼报已存;进德无休,其功犹大。 四念处观除世贪,四神足习复何耽? 具成七定开三径,忉利天中正法参。 注:《长阿含经·阇尼沙经》:“如来、至真善能分别说四念处。何谓为四?一者内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内身观已,生他身智;内观受已,生他受智;内观意已,生他意智;内观法已,生他法智。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四念处。……如来善能分别说七定具。何等为七?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七定具。……如来善能分别说四神足,何等谓四?一者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二者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三者意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四者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四神足。”又:“如来。至真自以己力开三径路,自致正觉。何谓为三?或有众生亲近贪欲,习不善行,彼人于后近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于是离欲舍不善行,得欢喜心,恬然快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如人舍于粗食,食百味饭,食已充足,复求胜者。行者如是,离不善法,得欢喜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是为如来自以己力开初径路,成最正觉。又有众生多于瞋恚,不舍身、口、意恶业,其人于后遇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离身恶行、口、意恶行,生欢喜心,恬然快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如人舍于粗食,食百味饭,食已充足,复求胜者。行者如是,离不善法,得欢喜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是为如来开第二径路。又有众生愚冥无智,不识善恶,不能如实知苦、习、尽、道,其人于后遇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识善不善,能如实知苦、习、尽、道,舍不善行,生欢喜心,恬然快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如人舍于粗食,食百味饭,食已充足,复求胜者。行者如是,离不善法,得欢喜乐,又于乐中,复生大喜,是为如来开第三径路。”又:“时,梵童子于忉利天上说此正法,毗沙门天王复为眷属说此正法,阇尼沙神复于佛前说是正法,世尊复为阿难说此正法,阿难复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是正法。” 释:忉利天上,正法流传;阇尼沙经,亲身演说。四念处专,四神足定,七定具成,三径路开。深知圣道四谛,同證如来三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