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721七絶 21883五律 13059七律 22133五排 1215七排 248 925四言 258六言 309古體 3236樂府 228 86 364 49辭賦 28 110其他 433 560
共258,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于邵 718 - 798 一首
僧清昼 720 - 800 一首
刘晃 一首
司空图 837 - 908 四首
司马承祯 647 - 735 一首
宋璟 663 - 737 一首
张衮 一首
张说 667 - 731 二首
张齐贤 一首
徐铉 916 - 991 二首
权德舆 759 - 818 一首
李翰 一首
杨炯 650 - 693 一首
武则天 624 - 705 二首
王绩 590 - 644 四首
睿宗皇帝 662 - 716 一首
苏颋 670 - 727 二首
裴炎 ? - 684 一首
褚亮 560 - 647 一首
贯休 832 - 912 一首
贺知章 659 - 744 一首
英姿一绝,自出常伦。
挥毫得妙,又全其真。
真不失旧,旧有弥新。
挺如鹗立,婉似虹伸。
当封在骨,得正从神。
绿车协相,白马称珍。
吴侯吴侯,翻然收秦。
爱而不见,见似思人。
我立三观,即假而真。
如何果外,强欲明因。
万像之性,空江月轮。
以此江月,还名法身。
大君出震,有事郊禋。
斋戒既肃,馨香毕陈。
乐和礼备,候暖风春。
恭惟降福,实赖明神。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水采蘋。
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形声入妙,道备登真。
奉朝金阙,禀策玉晨。
德业爰叙,职位攸遵。
二仪齐奉,万劫凝神。
先师冉有赞 唐 · 宋璟
四言诗
文之礼乐,适可成人。
目以政事,方为具臣。
岂才不足,宁道斯屯。
其谓国老,眇然清尘。
哲后躬享,旨酒斯陈。
王恭无斁,严祀惟寅。
皇祖以配,大孝以振。
宜锡景福,永休下民。
① 《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封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天道无亲,至诚与邻。
山川遍礼,宫徵维新。
玉帛非盛,聪明会真。
正斯一德,通乎百神。
① 《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封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烝烝我后,享献惟寅。
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亲。
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祼圭既濯,郁鬯既陈。
画幕云举,黄流玉醇。
仪充献酌,礼盛众禋。
地察惟孝,愉焉飨亲。
高侍郎画象赞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四言诗
穆穆清真,不淄不磷。
文高学富,道直诚纯。
昭质已邈,斯猷愈新。
丹青画象,以永光尘。
棠阴岘首,瞻仰沾巾。
安金藏画象赞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四言诗
心腹肾肠,所以为人。
安公感激,舍此求仁。
既已其乱,不愆厥身。
眉寿高位,唯天所亲。
咨尔百世,仰之愈新。
君讳惟明。字某。南兰陵人。曾祖浚。皇丹州刺史。祖文远。皇睦州别驾。考重晖。皇金州别驾。自丹州已降。虽位不过守佐。而皆以行义似续。君即别驾府君之元子也。天宝中举秀才。数上。行过乎谦。竟不得居甲乙科。时苟未至。虽巧力无所措其用。否不可久。后累为知己所荐。自明州参军事至扬州兵曹掾。凡四更官。皆有理效。多以名闻荐拜。或参从事之列。向非刃有馀而用无滞。畴能及此。晚岁病风。家于丹阳。葆真乐和。樽酒自适。轻财重义。推诚于朋友之閒。不饰边幅。以旷达自任。初君与令弟故司封郎中惟则同以儒服游京师。贤士大夫缔交慕义者如响。郎中以通才历职。而君亦累为名公所荐。年位未至。相次凋落。呜呼。以建中二年四月某日。所疾沈痼。终于丹阳私第。享年若干。以某月日。权窆于某所。从宜也。夫人扶风窦氏。妇道柔明。子沨浣汝等。年未志学。藐然无怙。刍挽时行。哀以求铭。铭曰。
南齐之后,福祉荐臻。
厥生兵曹,洵美且仁。
如何中路,翳魄荆榛。
刻石穷泉,永志声尘。
论曰。王氏之先。盖出于有周。自后稷公刘。迨乎太王王季。以至文武成康。累圣重光。以成王业。故能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下及灵王。厥德虽衰。而天命未改。有太子晋者。登仙于伊洛之閒。其后代子孙。遂称为王氏。考其绵系。不亦远乎。既而姬氏运穷。战国蜂起。有错为魏将。剪为秦将。咸以武功。翊扶霸业。宏谋远略。二国赖焉。自秦至汉。有吉有骏。为汉代名贤。自汉至晋。有览有祥。为晋室公辅。时徐州刺史吕虔。檄祥为别驾。虔有佩刀。工者相之。以为三公之器。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不获。而后受之。祥在魏为司空太尉。封睢陵侯。晋武帝践阼。拜太保。爵为公。年八十馀。赐几杖不朝。为国元老。祥临薨。以佩刀授其弟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拜光禄大夫。封即邱子。门施行马。览生抚军长史裁。裁生丞相始兴文献公导。匡辅中兴。迁都建业。元帝倚以宰衡之任。而王氏盛于江左矣。其正绪也。则悦洽珣珉。以宏雅清亮重于时。其旁枝也。则浑戎衍经。以旷达易坦高于物。若乃器宇崇邈。风鉴昭朗。则宋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豫宁文侯其人也。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则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豫宁忠敏侯其人也。开物成务。纬地经天。则齐中书监尚书令太尉南昌文献公其人也。廉正澄絜。恬虚润。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南昌安侯其人也。美干英姿。通机敏艺。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五兵尚书南昌章侯其人也。博学高才。鸿笔丽藻。则周内史太子太保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司徒石泉康公其人也。有典有则。如圭如璋。则隋安都郡太守石泉侯其人也。道韵清穆。德徽光劭。则太子舍人荆王府司马皇朝赠魏州刺史其人也。其馀枝分叶散。岳峙川流。孝范忠规。仁声义烈。女嫔帝子。男尚王姬。公侯保辅之尊。令仆卿尹之贵。纽龟鸣玉。紫盖朱轩。赫奕蝉联。缤纷庵蔼。市朝亟改而无替。舟壑骤迁而不易。衣冠礼乐。百代传之而比肩。人物风流。四海望之而延颈。岂不美哉。虽复鲁三桓之子孙。郑七穆之宗族。晋之栾范。齐之国高。张氏之七叶貂蝉。杨家之四世台衮。石奋石庆。恭慎重规。胡质胡威。清廉謺轨。父子儒学。桓荣与桓郁相承。兄弟文章。陆机与陆云齐举。未足以延兹家范。丽我门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盛德必有百世之祀者也。善乎郭景纯之言。淮水绝。王氏灭。此非其效与。石泉公承积德之基。挺举和之气。髫龀之岁。便能竭力以事亲。其性纯笃。率由而至。精神朗悟。特异常童。好学读书。略无懈倦。常研味经史。虽寝食有所不遑。才及成童。已为博达。朋侣推荐。刺发而就列焉。历仕州郡。咸以材能底绩。既以贤良文学举。又以夙行公方进。遂乃升台府。拜卿仆。三典名岳。一佐神州。始学之。今得而行之。以明察禦奸豪。以慈和抚孤弱。以谨靖成公务。以清白杜私求。珠玉非所宝。脂膏不能润。故能所广者纪。不令而行。千里应其言。百姓归其德。所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者也。及其翔凤池。执螭剑。出纳王命。弼谐帝猷。理在将顺。怡然而奉旨。事当进色。侃然而犯鳞。常欲兴礼制乐。刑宽政。奖儒术。抑吏道。正风俗。厚人伦。乃蘧瑗之忠诚。史鱼之端操。孟公绰之不欲。季文子之无私。羊兴祖之衣惟葛袍。公孙宏之食惟粟饭。陈宠之奏稿咸削。孔光之温树不言。我之行事立名。殆出于数公之右矣。由是特为上所亲倚。常以忠贤许之。其好古博雅。述作无倦。游心于千载之表。骋思于九流之域。虽堆案盈几。积讼充庭。汗怀铅。晷刻无舍。所莅之职。由中及外。或考其事。或相厥土。博采前志。旁求故实。辄加撰录。无或阙遗。至以祖德家声。前言往行。追述编纪。动成部帙。有忠孝之道焉。有礼义之规焉。有经邦之则焉。有正家之训焉。固可以贻厥孙谋。播乎长世者也。易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又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诗曰。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道盛德至。善人所不能忘也。又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又曰。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若石泉公者。可谓备君子之德矣。其为圣朝辅佐。受天之禄也。宜哉。赞曰。
仙绪山宾,灵液流津。
积德累仁,生贤清神。
孝以事亲,忠以为臣。
履道正身,秉国之钧。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州之端右,必得其邻。
始皇之裔,厥姓惟秦。
其明察察,其政恂恂。
梧桐生矣,君子当仁。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
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
笙镛合奏,文物维新。
敬遵茂典,敢择良辰。
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郊园 唐初 · 王绩
四言诗
汾川胜地,姑射名辰。
月照山客,风吹俗人。
琴声送冷,酒气迎春。
闭门常乐,何须四邻。
项羽死乌江赞 唐初 · 王绩
四言诗
项羽慷慨,临江问津。
马赠亭长,侯封故臣。
何为不渡,自取亡身。
八千子弟,今无一人。
蛇衔珠报隋侯赞 唐初 · 王绩
四言诗
隋侯报德,矜伤育鳞。
灵蛇感惠,效力输珍。
月华浮吻,星光曜唇。
此犹知报,而况吾人。
伯牙弹琴对钟期赞 唐初 · 王绩
四言诗
伯牙挥手,奇声绝伦。
钟期妙听,是谓穷神。
六马仰秣,丹鱼耸鳞。
崇山流水,知音几人。
晋宣帝赞 初唐 · 睿宗皇帝
四言诗
仲达猜忌,狼顾为人。
称疾迷谬,形神不亲。
辛毗仗节,蜀将贻巾。
委质北面,终为魏臣。
咏尹字(677年) 唐 · 苏颋
四言诗
① 颋幼年,有京兆尹过父瑰,命咏尹字。
丑虽有足,甲不全身。
见君无口,知伊少人。
礼物斯具(一作备),乐章乃陈。
谁其作主,皇考圣真。
对越在天,圣明佐神。
窅然汾上,厚泽如春。
猩猩铭 初唐 · 裴炎
四言诗
郦元长水经注云。武平封溪县有兽曰猩猩。猿形人面。颜容端正。学人语。若与交言。闻者无不欷歔。其肉食之。穷年无厌。可以辟谷。淮南子曰。猩猩知往而不知来。谓知人家往事。及祖父名位。阮汧云。曾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谷行。常有数百为偫。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尔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皆获。辄无遗者。遂置槛中。随其所欲而饮之。将烹。里人索其肥者。乃自推托。泣而遣之。左太冲吴都赋曰。猩猩啼而就烹。里人以饷封溪令。曰何物。曰猩猩。惟与酒。兼之以屐。可以就擒尔。西国胡人取其血染毳罽。色鲜不黯。或曰。若刺其血。问之。尔与我几许。猩猩曰二升。果足其数。若加之鞭捶而问之。则随所加而得。至于一斗。弗如此。未肯顿输。张荐孝廉。好古之士。于笥中出此图相示宾客。客览之曰。悲哉此兽。何其愚也。有僧去尘在座。谓诸宾客曰。彼兽兽也。夫何足云。窃见人而似之。曾无悟矣。四座引而问之。曰。夫财色名利。溺人也。曷若猩猩好酒乎。爵赏禄位。羁人也。曷若猩猩爱屐乎。饕餮致祸。饰辞觊免者。曷若猩猩推肥乎。蕴利生孽。死而无悔者。曷若猩猩含血乎。子奚独悲此。诸宾矍然改容而叹曰。大哉高人之言也。岂趋世利汨没名务者之所闻乎。敬篆斯言。以为座右铭。其铭曰。
尔形惟猿,尔面惟人。
言不忝面,智不踰身。
淮阴佐汉,李斯相秦。
曷若箕山,以全吾真。
才兼藻翰,思入机神。
当官励节,奉上忘身。
大隐四字龟鉴 五代 · 贯休
四言诗
在尘出尘,如何处身?
见善努力,见恶莫亲。
纵居暗室,如对大宾。
乐情养性,逢危守贫。
如愚不愚,修仁得仁。
谦让为本,孤高作邻。
少出为贵,少语最珍。
学无废日,时习知新。
荣辱慎动,是非勿询。
常切责己,切忌尤人。
抱璞刖足,兴文厄陈。
古圣尚比,吾徒奚伸?
安问世俗,自任天真。
奇哉快哉,坦荡怡神(同前卷上之下。)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于穆不已,裒对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