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欲休官犹乞郡,我今忘宅未忘舆。 深知好作楼仙笑,高处应须让与渠。 笑他牙轴动盈车,半部唯消类合书。 谁识先生锦绣口,一生元嚼斗川蔬⑴。 ⑴ 伯温之论以为文章不必多读古书。取法作者。但识得类合中字。亦可用吾意见而为文。故余诗如此。斗川。即其乡居也。 横木门深断马车,隔墙不去拜尚书。 莫诧盘飧安淡泊,箪瓢本自不须蔬。 聪明衰短几多读,痴绝家贫为购书。 秘本随公东渡鸭,邦人是赖岂虚徐(谆嘱购惠十种书。)。 几回拟借东家驴,且复留连半日书。 除却异书三百本,家徒四壁马相如。 兰盟石契久相于,妙质风斤子孰如。 惭愧小儒门户窄,一经匠顾化渠渠。 元章京口僦无居,子美江干漫驻车。 尽室一舟如许大,寄人耻作画船书⑴。 ⑴ 铁围山丛谈。米芾遭白简逐去。一日以书抵鲁公。诉其流落。且言举室百指行至陈留。独得一舟如许大。遂尽一艇行间。鲁公笑焉。 手种南菰结子初,盘飧小摘退公馀。 靛群赤脚山家婢,翠蔓黄花野老庐。 走人风雪叩林庐,泪墨模糊寄讣书。 君可九泉无恨矣,悼琴有一李桐渔(周王)。 威名南服绣衣馀,时论西曹读律初。 千里望风犴猾息,福星临境雨随车。 ① 兰雪诗曰。闻道紫霞高弟子。平生爱作擘窠书。挥毫果有凌云气。虹月今宵贯草庐。吾友金陵张老槎。临岐为子写梅花。相思异日能酬我。妙墨还应乞小霞。 饮博千场髯也老,不成学釰不成书。 抽毫大胆燕南去,涴却莲花博士庐。 义理空谈无补于,尚论南宋欲何如。 凛然文字垂千古,正气歌兼却聘书⑴。 ⑴ 家状曰。空坑既贩。公遂不复出。元初。诏求遗逸。御史程钜夫荐公。公以书辞。其书今载集中。 常羡溪山罨画庐,布衣金紫混农渔。 使星又带文星去,一路联吟到帝居。 文体昌黎一变初,晋公深斥习之书。 淮碑用尽榆扬力,磨蝎平生戏有馀⑴。 ⑴ 裴晋公与李翱书曰。昌黎韩愈。恃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可矣乎可矣乎。又曰。文人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其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也。人之异。在风神之清浊。心志之通塞。不在于倒置眉目。反易冠带也。余尝怪文公于淮西之役。得御晋公而无籍晋公之力。今见晋公此书。良有以也。文公之平生藉乎。即在乎文章。而其所藉手者。已不见知于晋公矣。岂非命欤。 制屋深檐覆异书,治生不问赐金馀。 淡于俗尚浓于古,第二人无相国如。 十里荷花湖上庐,意行舫子到君居。 横斜淡墨青鸾尾,心印僧处偃草书(眉士书髓在坡公故云。)。 我自悲田院亦可,怪君何意又郊居。 江湖故事他年话,还好论诗往复书。 寻花缓步当轻车,黄四娘家花发初。 觅句不须呼纸笔,溪边恰好细沙书。 自从初服返山庐,病榻逢春把酒疏。 驿使来时花着未,云何不见故人书。 红绽藕花明立鹭,绿差荷叶聚游鱼。 抽簪不作东华梦,翻尽平生未足书。 每见吾兄屡愧余,行年八十晏贫居。 比公颜蠋贤于蠋,早已忘情肉与车。 篁中风榭野人居,小小园池窄窄庐。 细雨无声潜入夜,润田不足润花馀。 篱下堆黄树上疏,奚童缚帚客来初。 纷飞五柳陶潜宅,更伴狂花庾信居。 艺林虚誉愧才疏,千里劳君访谪居。 高节清风忠肃远,托名犹幸院门书。 买菜元宵腊酿馀,微醺径到物之初。 消闲报与君知状,不是吟诗即草书。 湖海流离返弊庐,犹存秘笈散亡馀。 泰昌天启年间事,从信无如此一书。 坚坐研经不出庐,况乎雨是日之馀。 吾衰讨个方便法,养眼床无一卷书。 好占仙家隙地虚,番军上直种菘初。 野人风味乡心眼,瑶草挥除一例锄。 悔心辛苦役人书,童习难除到老馀。 誓墓归来王逸少,倩书傲几欲何如。 ① 淳化五年岁在甲午春王正月。潘师朝奉圣旨摹勒上石。 ② 桓山颂献之铭六字。右王大令残碑六字。梁天福元年。雒阳脩城得之土中。考其事。或是永和十二年秋。桓温破姚襄事。此碑碎裂不全。止存此六字耳。而大令之名。岿然独完。以故人始宝之。不尔亦同瓦砾矣。噫。非神物获持。曷至是耶。余恐其久而失传。因寿之于石。以公诸同好者。驸马都尉潘师朝记。 擘窠晋字罕曾见,瘗鹤铭还是楷书。 才出土来翻入石,尽知神物不归虚。 报捷中宵忽起余,宏词博学对庭初。 纵然未践缠红约,交好苏黄孰有如(仆长女许字石淙。未婚而夭。)。 庄周蝴蝶两蘧蘧,余亦非周蝶亦余。 篆碧花红言说外,此中髣髴悟真如。 错爱吾书一握扇,漆光落笔缬眸馀。 谁知不及瓷青纸,延寿泥金梵夹书。 天生天养山中树,付与闲人结草庐。 何似朱门湖石畔,名花自发客稀馀(仿一峰笔意。)。 细君而已无家累,寒碧楼前赁屋居。 生事萧然甘落魄,眠琴中酒日轩渠。 又一山房养砚居,恍如恩赐睿书初。 臣今衰腕犹堪运,写御屏风进玉除⑴。 ⑴ 余自兴坊。睿赐养砚山房移居。命衍苍崖新第。题其室曰又一养砚山房。近有御屏书进之命。 我有今春一梦吉,莲洋报捷快何如。 小儒否泰关时运,先侍郎家发荫初。 亦知为政关民国,词讼君膺入仕初。 铨选得来新榜士,老成多读古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