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8,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近现代(续上) 张昭汉 1884 - 1965 一首朱帆 1928 - ? 一首 汪东 1890 - 1963 一首 汪石青 1900 - 1927 一首 沈轶刘 1898 - 1993 一首 王陈常 1863 - ? 一首 袁思古 1882 - 1942 二首 赵尊岳 1895 - 1965 一首 陈家庆 1903 - 1970 四首 龙榆生 1902 - 1966 一首 当代 陈永正 1941 - ? 一首伯昏子 1966 - ? 一首 冯永军 一首 刘斯翰 二首 卢青山 1968 - ? 一首 林士模 1917 - 1980 一首 添雪斋 一首 黄绮 1914 - 2005 一首 | 自古佳人多爱月,碧海青天此意同高洁。 万语缠绵情未竭,独怜呕尽心头血。 海上灵辉天上佛(作者自序儿时呼月为佛),如梦悲欢端不因圆缺。 悟到空明愁便歇,拈花一笑为君说。 细数平生,浑一似,郇厨罗列。 酸甜尽、唯馀辛辣,岂能轻绝。 劫火历经灰未冷,人情疏久茶难热。 笑手中饭碗小如丸,空云铁。 添杯酒,聊欢悦。 嗟诗力,才枯竭。 怕几时重见,夏天飞雪。 草屋淋头三月雨,泥涂曳尾千年鳖。 问古今,何事最分明,官民别。 冷风吹叶下空阶,萧萧未歇。 动窗棂、泣网落𧑤丝,浑似乱愁萦结。 黄昏近,寒螀语,恨只助人悽咽。 无聊甚,数归期,又拾金钱重跌。 缄情处,蜀红笺纸都成血。 荏苒秋冬,越越闷人时,谁为说。 他乡岁晚遄归,客途千里风兼雪。 沧江水碧,远峰头白,空冥奇绝。 鸥鹭回翔,鱼龙曼衍,怒潮呜咽。 向暮云天半,舵楼闲倚,登临意,和谁说。 太息金瓯碎缺。 好山川、几人豪杰。 楚天何处,寒鸦数点,思深愁结。 玉树琼楼,望中多少,幻云明灭。 问红桑劫后,尘扬几度,到今时节。 画船箫鼓,记年时佳节。 漫衍鱼龙正奇绝。 但而今、却向梦里家山,凭记取、一水潇湘呜咽。 当门悬艾虎,彩线香菰,谁更投诗吊忠烈。 千古最伤心,脉脉高情,祗付与、金瓯残缺。 恨闰月、经年恰迟来,算带得骄阳,恼人情热。 绿意更横枝,月影玲珑彻。 花下铺毡把一杯,卧看青门辙。 象管带香题,曾赋梅屏雪。 化作西楼几缕云,龙笛吟春咽。 寄语涉江人,莫漫相攀折。 但愿清心两处同,双脸从君热。 一笑转嫣然,依旧成冰雪。 脱却红衣證净缘,且作经年别。 泽畔无人搴撷,付与浮萍伤别。 摇绿下悲风,难遣凉秋时节。 谁说,谁说,去岁芦花飞雪。 细雨湿山茶,红艳小园香彻。 记得隔年心事,又上元佳节。 羹汤仍试小团圞,美意凭谁说。 且待烟花散后,看月明微缺。 按: 【陈永正曰】过片二语入情。“仍试”一词极炼。一结是内心消息。 【徐晋如曰】是至情人语,亦是入道人语。 【李舜华曰】上首做东坡语,此首又做六一语。同一元夜,奈何铁板与红牙并唱耶?岂隔年心事,辗转无凭,遂欲乘风归去,借中天一月、洗我尘障耶? 【王晓峰曰】佳作。宋渡江后有之。 风雨罢天涯,坐处万蝉声咽。 遥想骚人狂狷,拥嵯峨高节。 隔江船鼓已沈沈,臂缕还轻绝。 休恨更阑枕上,任鬓边横雪。 按: 【陈永正曰】深稳古质,从乐府出。 【徐晋如曰】吾师眷眷之怀,思之泫然。一结无限伤心,只以唱叹出之。碧山之亚。 【李舜华曰】向诵《南乡子》“向晚薄阳收”一首,已惊为叹止,不意此首辞句之凝炼,意境之沉郁,尤在其上。 暮影看梧桐,欲语依依还歇。 羡煞随心双燕,敢作声凄咽。 满川淫雨闭千山,丁香可能结? 猛见递田草绿,悟初春时节。 愈夜愈堪归,星焰穿空裂。 心魄袒如花,心骨清如雪。 万古亦区区,思极焚身齧。 不若漠然间,速请长相别。 高歌险韵哀弦绝。 愿天月夜同飞雪。 披胸自敢会天心,裸足始能亲地热。 途穷从不回车辙。 人前一一呈吾拙。 良朋亦欲济时艰,三寸舌头俱化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