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32,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宋(续上) 陈尧佐 963 - 1044 二首陈文蔚 1154 - 1247 一首 陈普 1244 - 1315 三首 陈杰 一首 陈渊 ? - 1145 二首 陈著 1214 - 1297 一首 陈藻 一首 陈起 一首 韦骧 1033 - 1105 二首 韩元吉 1118 - 1187 一首 韩淲 1159 - 1224 三首 韩维 1017 - 1098 一首 章询 一首 顾逢 一首 饶节 1065 - 1129 二首 马廷鸾 1222 - 1289 一首 骆罗宪 一首 高翥 1170 - 1241 一首 魏了翁 1178 - 1237 二首 魏野 960 - 1020 一首 黄祖润 一首 黄裳 1044 - 1130 四首 | 萤窗从此极研覃,坠简疑文访济南。 拟卜菟裘邻学所,龙香时爇御书龛⑴。 按:清萧应植乾隆《济源县志》卷一六 ⑴ 自注:兄长相公出牧三城,真宗皇帝赐御诗宠行,龛写寺壁。 小斋虽不奉名谭,此理要须见倚参。 料得归怀明月满,不应对影祗成三。 袁涣当年死亦甘,云长平昔竟何贪。 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⑴。 ⑴ 自注:先主得人心处,良不可窥。诸葛一见,遽以大事告之。云长、翼德、子龙之勇,颠沛患难,孤穷衰弱,依依不去,若十哲之于仲尼也。黄权阻隔□□而不忘,袁涣羁栖而取之,盖高帝之所不能者也。 应是诸公爱阮咸,所天亦把付清谈。 张林若责金墉后,当日张华死更甘⑴。 ⑴ 自注:清谈已来,三纲久废。故张林诘张华,但责其不死太子,而不责其不死太后。真西山曰:世之论华者,皆曰成乾之谏不从而不去,此其所以及祸也。愚谓不然,方杨太后之废也,三纲五典于焉扫地,华尝谏矣,而不见从,于是时引身而去,乃全进退之节。华方安然进居相位,坐视杨后见弑而不能救,逆天背理,孰甚于此。孔子称由、求为具臣,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姑犹可弑太子,其不可废乎。故曰:华之当去,在杨太后见废之时,不在悯怀见废之日矣。 偶题熟纸光浮桂,漫遣生绡色染蓝。 入手功名如此耳,人间看北会成南。 休论暮四同朝四,且说前三与后三。 造物戏人无足较,老禅深处要重参。 何神擎破陇头岩,尽束溪流下碧潭。 潭底有龙能变化,好将霖雨活东南。 回环水面碧于蓝,晓夕清虚万象涵。 佳趣不容为独揽,史君横彴在亭南。 按行回辔阆城南,登陟崎岖力不堪。 却坐锦屏休倦迹,暑天冰水沃醺酣。 缭绕云山溪水南,溪光溶漾滴晴岚。 不知日暖花争艳,但觉风和酒易酣。 纷纷寺观占溪南,不是瞿昙即老聃。 何有閒人更周孔,况兼巷语斗街谈。 鹅湖十丈古松下,吃得一杯茶味甘。 却坐僧窗拨寒火,满编新句又同参。 萱甲微抽碧玉簪,已惊花艳动筠篮。 便须行乐迎东律,莫为回神滞北庵。 负弩先驰入翠蓝,溪光山绿拥征骖。 夜堂数刻谈名理,却胜平生四海参。 勉强驱驰力不堪,笋车肱曲睡方酣。 思归梦逐来时路,无奈杜鹃声两三。 乱花飞絮趁长髯,来访西湖竹里庵。 行尽白云三十里,诗人又在白云南。 年光又见一百五,春意才馀十二三。 节物催人浑不觉,谩随白堕看红酣。 古来长恨难并四,今日相逢所就三。 花里宾朋皆臭味,夜凉风月更清酣。 骎骎车盖与云参,控景金浆尚未酣。 穿过竹林何处乐,龙山前有集虚庵。 一官方解浚桥南,欲试弦歌岂为贪。 便得洞庭山下去,公馀谁共擘霜柑。 乘兴拿舟过水南,问禅閒试野僧参。 望中皆是栖真处,山有云峰剑有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