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429七絶 20082五律 13789七律 24211五排 939七排 159 4099四言 165六言 342古體 5789樂府 367 52 513 141辭賦 24琴操 11 60其他 500 303
共500,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杜牧 803 - 852 一首
白居易 772 - 846 二首
罗隐 833 - 909 一首
贾岛 779 - 843 一首
严维 ? - 780 一首
义存 822 - 908 一首
于鹄 一首
任涛 一首
伍彬 一首
冀金 一首
冯宿 768 - 837 一首
刘畋 一首
刘郇伯 一首
卢拱 一首
周朴 ? - 879 一首
宋之问 656 - 713 一首
崔觐 一首
幸夤逊 一首
廖凝 一首
张登 ? - 801 一首
张继 ? - 779 一首
徐放 一首
戴司颜 一首
景审 一首
李嘉祐 一首
李德裕 787 - 850 一首
李昉 925 - 996 一首
李洞 ? - 897 一首
李直方 一首
李肱 一首
① 杜牧于宰执求小仪,不遂,请小秋,又不遂,梦人语之云云,后果得比部员外。
辞春不及秋,昆脚与皆头。
松风碎助潮声急,竹露零添涧水流(同上《草木部松竹》。)
唯欠与君同制令(一作「命」),一时封作醉乡侯(同上《宴喜部醉》。)
一列珠帘不下钩
⑴ 《后村千家诗》卷十六闻人祥正《集句》引。
窗含明月树,沙起白云鸥
⑴ 见同书卷十四正字王元《诗中旨格》。
中唐 · 严维
观身岸额离根草,论命江头不系舟。
见《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七三册藤原公任《和汉朗咏集》卷下《无常》(〖1〗川口久雄校注《和汉朗咏集》云:「底本注作者为『罗维』,柿村氏以为『罗维当系严维之误』。」其说是。《全唐诗》卷七七○收罗维《水精环》,即为严维之误。)
题僧堂前梁 唐末五代初 · 义存
今朝不保明朝,常作千载遮头
⑴ 以上均见《卐续藏经》本《雪峰真觉禅师语录》卷下。是书附北宋王随、孙觉等人序。
唐 · 于鹄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上阳宫》)
唐 · 任涛
露团沙鹤起,人卧钓船流(见《摭言》)
五代至宋初 · 伍彬
稚子出看莎径没,渔翁来报竹桥流(《夏日喜雨》)
唐 · 冀金
千里放心随野鹤,五湖乘兴狎沙鸥(《沧浪》)
中唐 · 冯宿
九衢车马传佳句,万户莺花接胜游(《酬宣上人》)
唐末 · 刘畋
残阳来霁岫,独兴起沧洲(《雨后》,张为《主客图》)
唐 · 刘郇伯
人生分外愁
⑴ 郇伯与范酂为友,酂得句云:“岁尽天涯雨。”久而莫属,郇伯云云。范甚赏之。见《北梦琐言》
唐 · 卢拱
地甃如拳石,溪横似叶舟(《骆浚春日》,见《语林》)
咸通五载后伏里,登此福唐县上楼。
初唐 · 宋之问
高树阴疏鸟不留。
按:见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三《宜春苑》注引
唐 · 崔觐
直望汉江三百里,一条如线下洋州。
(以上六题均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八三《兴元府》)(〖1〗北宋文同《丹渊集》卷十五《崔觐诗》〖原注:大中时人〗:「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山南郑馀庆,辟之为参军。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荐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诏授起居郎,裒斜走蒲轮。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刻诗子坚庙,来者期不泯。」按:文同于北宋熙宁六年知汉中府,此诗为其时作。诗中保存了一些崔觐事迹的传闻,故附存之。)
后蜀 · 幸夤逊
日回禽影穿疏木,风递猿声入小楼。
待月 五代 · 廖凝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⑴ 见《吟窗杂录》卷十四正字王玄《诗中旨格》。
漳州 中唐 · 张登
漳州悲远道,地里极东瓯(《舆地纪胜》一三一《漳州》)
送客 中唐 · 张继
频年独对鸳鸯绮,计日双飞鹦鹉洲。
按:(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七《鄂州》)。
南宫才调久淹留,符节初临海上州(《舆地纪胜》一三一《漳州》)
唐 · 戴司颜
远来朝凤阙,归去恋元侯(《赠僧》,见《纪事》)
唐 · 景审
暮鸦不噪禁城树,衙鼓未残兵卫秋(见张为《主客图》)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江晚望陪杨园》)
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发青泥店至长余县西涯山口》)
十五馀年车马客,无人相送到崖州(《唐语林》七《补遗》)
按:李卫公历三朝大权,出门下者多矣。及南窜,怨嫌并集,途中感愤,有句云。
其一 后周至宋初 · 李昉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僧阁闲望)
按:宋李颀《古今诗话》
唐末 · 李洞
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⑴ 《北梦琐言》云:“洞三榜,裴贽第二榜,策夜,帘前献诗云云,寻卒蜀中。贽无子,人谓屈洞所致。”
唐 · 李直方
岘山依旧远,汉水绕城流。
按:见《舆地纪胜》卷八二《襄阳府》
唐 · 李肱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见《万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