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58七絶 48五律 1五排 5 65四言 23六言 7古體 600樂府 14 1 40 11辭賦 2 10其他 20 4
共600,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下一页
(续上)
洪亮吉 1746 - 1809 十一首
洪繻 1866 - 1928 一首
潘耒 1646 - 1708 一首
玄烨 1654 - 1722 一首
王先谦 1842 - 1917 一首
王文治 1730 - 1802 三首
甘运源 一首
田霢 1652 - 1729 一首
申纬 1769 - 1845 一首
百龄 1748 - 1816 一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六首
程恩泽 1785 - 1837 三首
由固关营至井陉县山行(癸卯、甲辰) 清 · 洪亮吉
人传井陉奇,山石立若干。
直下类削成,泉声出淩乱。
斜行入深谷,人马祇见半。
厓空响易彻,隔岭递相唤。
松栎忽万重,天青四垂幔。
偏于危绝处,触目得奇观。
石罅花乱飞,禽惊入云窜。
坡陀更前折,性命呼吸判。
危维此天险,卓绝念神算。
居人耕土脊,时得锋镞断。
成安以为赵,淮阴以为汉。
太息陵谷迁,残阳落高岸。
出西直门三里而近,有极乐寺焉。长河荫前,高阜倚后,其东有国花堂,西有勺亭,皆城外之幽搆也。梧门学士以偶日下直,遍招同人,饭于诗龛,接轸以往。车行者三里,舍车而徒,复二里甫抵寺门。绿阴当空,赤日亭午,池荷东西,曾不百步,间以杰阁,绕之回廊。水气升岸,结为轻绡;林香入波,漾此晴采。于是或暝坐岩侧,或孤行竹中,或擘笺庭隅,或读画坞侧。堂高于垣者一寻,门低于砌者百级。重寮洞开,直视十里。负戴而来者,望之如鸥;乘轩而过者,拟之以艇。坡塘高低,冈阜回互,香气拉杂,云光降升。促织绕砌,声如碎琴;风蝉过枝,韵疑零铎。游藤绵延,上树皆紫;细草芬郁,抒花必黄。乃蔽炎牖,爰开北窗。松露尚零,柏风成阵。家京国者,离然有云表之慕;宅南中者,又恍然有江乡之思焉。林阴屡移,羽觞乍接。果则红晕径寸,与藏冰而共升;瓜则生黄满盘,汲井华而并荐。陶令之榼,无时不携;韦公之荈,适心而饮。相与商确今古,纵谈雅俗,据石命句,临流作图,幽襟既抒,胜赏斯惬。又破曙而游,薄暝始返。星河满空,影乍曳乎笼烛;雷雨在后,势忽掣于轩帷。此又晴晦出于一时,凉燠交于俄顷者焉。同游者为许封君兆桂、张运判道渥、李刑部銮宣、何工部道生、吴明经方南及梧门学士与余凡七人。运判既为之图,余因序其颠末云。时辛亥年七月初四日也。
长河万柄红荷花,匝月不来开已半。
花枝似嫌河水窄,几叶亭亭欲升岸。
初阳入浦看难定,十里云光自淩乱。
寺门南下景最幽,可惜年时水波断。
田田叶瘦花枝悴,我欲重烦桔槔灌。
新秋天意亦可知,雷雨急将新水换。
别来花不忘前约,一朵迎人出桥畔。
东西燕剪掠不停,惹得盘珠落无算。
莺黄鹭白来成阵,一一见花如欲唤。
花香深处朱楼好,检点新凉放诗案。
明朝无用骑马来,画取花枝卷中看。
将抵南笼道中作(癸丑、甲寅) 清 · 洪亮吉
羊场驿外千山乱,一郡如巢突天半。
蓝舆百折入郭门,细水中分两峰断。
高低半日坡难上,斜处却留行客馆。
尤愁马瘦蹄应碎,不觉役疲肩屡换。
居然一巷深如井,对面楼台若居岸。
如龙松柏竞瞰城,幸有女墙高处判。
已看日没繁星景,难得雪天挥雨汗。
双旌早驻前山麓,一屋尤为众峰冠。
排衙才了且赋诗,百尺龙山作吟案。
扶云入山门,一壁削天半。
青松三百树,直上寡曲干。
危厓嵌楼阁,悬处铁索断。
开轩同客话,响与禽雀乱。
窗纱裂盈尺,腊雪尚堆案。
僧延翻佛藏,石匮鼠惊窜。
云光开半郭,下视起烟爨。
东西万家屋,驿道复中贯。
一径促下山,藤枯屡萦绊。
崭岩生对面,欲下削如岸。
风寒砭肌骨,坐处裘屡换。
忍冻舌本强,舆丁尚挥汗。
曲处排石林,欲把海潮捍。
地形西渐下,人尽住东岸。
西溪形制好,曲折启山馆。
渔人网鱼至,各各出门唤。
再转忽已迷,坡陀树遮断。
清晨出城南,日晚宿山半。
江城望兹岭,不啻出霄汉。
宁知天地高,俯此若童冠。
三层云雾接,一谷罗绮焕。
横峰支危樯,直石立削岸。
翠雨屋上飞,清泉竹中乱。
空明礼星斗,斋肃手先盥。
回看斜照没,始觉来路断。
时有五色烟,山僧夕将爨(寺前一峰,俗名帆竿石。)
潜虬贴然眠,志乃在霄汉。
仙禽摧羽翮,梦已入天半。
居卑志偏亢,精意与天贯。
不逐燕雀群,惟供世人玩。
前宵泊蟂矶,日昨驻鹊岸。
百里烟树中,濛濛水云乱。
帆樯雾中出,挂席倏见半。
十月稻蟹空,沿波祗留簖。
宁知葭菼下,复有大鱼窜。
林开三百户,历历起晨爨。
一晌鹳井移,先冲雁行断。
读史 其二 (戊辰) 清 · 洪亮吉
汉文日再中,郑国天再旦。
大都群书中,所说半欺谩。
鲁阳戈纵锐,羲叔鞭亦悍。
何如停车轮,相与斗天半。
我不学仙佛,而喜历庵观。
沙弥时助汲,亦佐道者爨。
青螺垂佛髻,以手频抚玩。
口诵庄列书,杯盘杂葱蒜。
道本相背驰,讥嘲岂云叛。
伊人昔冠帻,二十芹已泮。
不能谙世故,名恐道流窜。
径思骑白鹤,星斗頫而看。
眉低𠈗干折,衣换骨不换。
咨嗟数同学,名已列天半。
尘心难尽死,间复涉星算。
不知前世我,亦侍玉皇案。
飘然三万里,近亦履江汉。
我能轻道释,悯子俗不断。
门外万斛涛,身心庶时灌
⑴ 松涛虽弃家学仙,而荣辱生死未尽勘破,爰以此诗广之。
泊舟颍上县见月(壬辰、己巳) 清 · 洪亮吉
苍苍村树合,月出钗脚断。
古屋俨覆甑,昏帆迫颓岸。
长淮影犹及,清颍波始乱。
照此千里心,凄凉视星汉。
寒沙聚人语,徒侣或奔窜。
稍苦击柝疲,严程讵更换。
霜寒衣袂重,百里寡薪爨。
孤客起夜吟,寒光亘幽幔。
波流去不反,音响助凄惋。
歌长竟谁听,梦醒各已半。
十载寓台湾,四载经危乱。
寇氛及台南,行客中肠断。
故旧与新知,存者不及半。
先生亦且行,舣舟于海岸。
海有函谷关,鸣鸡度待旦。
回首望东洋,洋轮来汗漫。
九江潴一湖,占地楚封半。
名城十二三,微茫缀湖畔。
夏秋水盛时,涵天四无岸。
中流吐日星,余波沸江汉。
我行值仲冬,水落势平漫。
犹然浩无涯,道里不可算。
安乡抵巴陵,淹泊屡昏旦。
眠餐蛟龙窟,偃息冯夷馆。
风涛猛堪惊,云物奇可玩。
霞蒸锦鲜新,日烁金灿烂。
水浮玻璃天,山横青玉案。
帆移畏回飙,雁度愁弱翰。
城中标五湖,雄奇此为冠。
平生慕图咏,及兹穷壮观。
最喜流潦清,客水尽消散。
全湖露真形,山川见条贯。
惟湖有容德,不盈亦不暵。
世人昧远览,临流畏湍悍。
不有大壑潴,数州尽沈灌。
配渎能停潆,比海齐浩瀚。
愧无郭木才,神功莫能赞。
亭毒思化源,望洋但三叹。
春阳淑以嘉,流云洒几案。
及此听政馀,缣缃获披玩。
寥寥三古后,载籍亦炳焕。
俯仰千年馀,盛治数贞观。
修德偃干戈,措刑空狴犴。
海外奉车书,臣民登燕衎。
事往迹尚存,流风照觚翰。
洋洋四十篇,可以一辞贯。
仁义有明效,非由事击断。
鄙哉封伦言,相去邈河汉。
湖形今已迷,池水犹可玩。
信知斯园地,仅割清机半。
春深桃柳喜,人到鹅鸭乱。
吾师杜陵意,此景雪边看。
小邑枕房山,连蜷青不断。
县斋捲帘坐,山色如帷幔。
去京才百里,已觉风景换。
吏退鸟鸣庭,琴清月当案。
嗟君旷世姿,下笔泻银汉。
三年两把袂,贫病多羁绊。
秋深枫桕寒,霜重葭苇乱。
明发又分携,西风暮萧散。
努力事吏材,霖澍沾里闬。
系舟苦烦热,行舟喜萧散。
炎凉一俄顷,顿令人境换。
谁能冠盖中,悬拟解鞅靽。
此乐当何如,平地生羽翰。
但须退力勇,岂畏世缘绊。
长揖御风人,相期游汗漫。
尘务各喧卑,萍踪纷聚散。
吴江望淮浦,便似隔河汉。
忆昨相逢初,楚天夏未半。
及乎重接席,桂萼已辞干。
官中时事更,客里流光换。
团团一轮月,花底照芳宴。
欢惬才几时,冷浸杨柳岸。
骤雨不终朝,坚冰会须泮。
善保济时身,待展翀天翰。
巫山倚白云,云车巫山断。
举头闻猿啼,忽见巫山半。
犯晓登云顶,日午仅陟半。
不知几多高,上为云所幔。
复穷千百级,忽已凌霄汉。
擘絮立岑椒,裹绵坐石畔。
开口竟可吞,入手弗容玩。
袖归拟赠客,衣解随风散。
白门杨柳街侧畔,路人皆识诗人闬。
诗人埙篪日相唤,苦吟不出寒暑换。
端砚清池上几案,对如黄鹄相映看。
砚官废后真赝半,上品谁辨岩坑岸。
但爱割下紫云乱,一泓暖玉晴虹贯。
巧匠铁笔出手腕,禊帖缩作砚背赞。
何年取充贡锦段,不然何人权贵钻。
兰亭聚讼苦难按,肥本瘦本各珍玩。
双钩填廓杜鹃炭,妍媸散入千家翰。
此疑升山风雨沜,瘦影落木青不断。
㳯妃媚妩捲书幔,宝气足以压秦汉。
嗟余百无砚奚但,读君砚诗惊璀璨。
不遇尤物不须惋,兴来墨竹移题判。
玩好囚人似牢犴,古器何贵三代焕。
怪君寒饿官又散,汰乎宝砚供点窜。
钜公情赠玉齿粲,此事罕有吾所叹。
金声玉德来相伴,二十八宿心胸烂。
我田荒恶笔耕捍,鲍谢钟王两无惮。
士也失职四民冠,不能上裨忧宵旰。
有砚可作金丸弹,捕雀日逐田夫汗。
修篁坠清露,月色忽零乱。
开帘千顷波,耿耿湿斜汉。
我怀凄以清,感兹节物换。
人生适意难,所遇多羁绊。
蒲柳畏及秋,发白倏忽半。
思君如寒蛩,长吟不能断。
忆昔舣舟青草岸,褰衣涉雪泥至骭。
白马祠前一回首,玉龙喷欱银山烂。
三声铁笛裂清梦,听鼓趋朝旦复旦。
长沙送客曾几日,鬓发星星看已半。
人生到处逐鸿爪,离合无端等冰泮。
彩虹镜下佩环入,花絮桥边车骑散。
独开南閤召僚友,欲祭新诗以酒祼。
闻君石鼓證奇字,鷇彀冰斯能不毈。
更研画理迈虔岳,楚水黔山叠几案。
方今朝廷重儒术,不使贾生忧绛灌。
兵销河复官事简,万卷坐拥扶风幔。
破腊天方雨珠玉,美年谁更占星汉。
君才甚大足济时,馀事放笔为直干。
会须一麾弥九野,鞭策风云谢羁绊。
纷吾羸蹇适何所,僵卧烦君问炊爨。
不辞白战乏寸铁,他日相从雪堂畔。
① 《唐语林》《邵氏闻见录》以《寿阳驿》诗「园花巷柳」、《镇州初归》诗「杨柳桃李」为公寄意二姝而作,臆说荒唐,不可不辨。顷与元甫谈及,所见适合,属为长句纪之。
马头团月及春半,花柳边城冷未断。
常山归来春已深,小桃著花柳条乱。
诗人感物赋于役,柳往雪来同此叹。
不知语林何所据,牵引二姝供一粲。
宋碑完好今尚存,唐跋传闻毋乃谰
韩公自是磊落人,文字不受红裙绊。
香山小诗目方笑,东野惊才走且汗。
即有筝琶侍休沐,岂闻鼙鼓生悽惋。
朝廷大体待筹策,方镇群情正骄悍。
公去屹如山岳重,公归再睹日月旦。
嘲桃谑柳歌不类,蟋蟀嘉禾义堪玩。
当时副使亦有人,旅馆题成应共看
惜哉驾部诗已佚,赖有侍郎句可案。
我侯好古事探讨,暇日城东集童冠。
文党石室隤复新,昌黎木主朽重焕
知公精灵留山阿,为我穷乡施砺锻。
寒林斜日几登眺,古驿停车见词翰。
虫吟啾唧空自诉,赝说荒唐谁为窜。
我侯诗品能淹贯,特为韩碑发璀璨。
更砻片石索我诗,添写山亭秋一段。
⑴ 宋元祐癸酉,孟天常刻韩诗二石,今尚在书院驿馆中,当即渔洋所见者。
⑵ 《闻见录》所载寿阳发地得二诗石,有唐跋云云,士人从无传说,可决其诬。
⑶ 此诗题吴郎中诗后。公使镇州,吴丹以驾部郎中副行,今平定老君洞厓石有「转愈吴丹过此」六字题名。
⑷ 邑侯重修受川书院,复祀昌黎先生于讲堂。
考亭朱子祠敬纪(庚子) 清 · 祁寯藻
圣学尚多识,吾道一以贯。
义理出训诂,两合无分判。
获麟微言绝,逐鹿群书散。
狂澜厄暴秦,馀烬掇炎汉。
师承各有自,墨守不敢畔。
江都得其醇,袖然西京冠。
儒术盛东都,许郑具大观。
危行见党锢,峻节凛厓岸。
题桥与投阁,对之滋惭汗。
清谈始东晋,庄老恣诞谩。
一变入彫刻,再衰成涂墁。
隤波起昌黎,唐哉日复旦。
其言大非夸,本末有枝干。
譬彼酂侯律,义简绪不乱。
落落三章法,何事纷例案。
宋承五代弊,纲纪久糜烂。
自非警聋瞆,无由发严惮。
南渡益沦替,国步濒危难。
大道在天壤,夫子责奚逭。
仰溯濂洛源,近侍延平幔。
六经翳复明,群言淆则断。
词繁未敢杀,理融犹待锻。
所冀古训式,必戒文囿窜。
百家竞腾跃,豁然谢羁绊。
渊源汉诸儒,如冰得日泮。
乃知极研说,不在侈词翰。
沧洲古精舍,建溪流奂奂。
乐道忘时穷,著书甘岁晏。
高坚孔之卓,钻仰回也叹。
循循事博约,了了致怡涣。
夫子为其难,后学失之谚。
至今读遗书,厥功敩学半。
再拜展仪象,周行接里闬。
缅思游夏徒,终愧一词赞。
赐观晋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迹敬题(道光庚戌、咸丰辛亥至甲寅) 清 · 祁寯藻
天门凤阙云霞烂,尘世何繇睹神翰。
传闻二十八骊珠,宝笈收藏此为冠。
三希精鉴屡标题,万本临模发璀璨。
每从毡蜡见精神,何况琼瑶亲几案。
云端林表动佳想,茧纸晴窗雪花粲。
银钩铁画数行字,风骨端庄趣怡涣。
仰瞻天藻丽奎壁,浩若沧溟纳江汉。
云林两帧更传神,抚景拈吟写清宴。
唐宗好古力搜求,祗为书家留传赞。
岂知渊衷周品物,游艺原非事珍玩。
我皇握符契先揆,万卷图书一诚贯。
几馀考镜到石渠,简册䌷寻出东观。
山阴妙墨即兰亭,诏许传观共惊叹。
心正笔正真谛存,肥瘦何须苦分判。
溯源王氏逮颜柳,一脉相承静可按。
意窥秘府苏米迹,逸气纵横恣汗漫。
细参此帖独圆劲,钟张未远存质干。
中秋伯远亦希珍,晋代风流思运腕
世间鸡鹜徒纷纭,天上星云自糺缦。
小臣眼福一何幸,圣学心传末由赞。
雨旸应律休徵符,干羽舞阶文德焕。
万方安善慰宸怀,珥笔摅诚答宵旰。
谨案:《石渠宝笈》首载此帖,素笺本,行书二十四字,后有「山阴张侯」四字,又「君倩」二字,幅前有「廷」字印。(明吴廷馀清斋。)元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均奉敕跋,明王稚登跋,明汪道会、文震亨、吴廷均有跋。册首高宗御笔「神乎技矣」四字。又以装册,副纸莹洁,仿云林画二幅,题诗于册首。册凡十四幅,古锦护帙,素绫裹幅,上有董邦达水墨山水册,末幅张若霭画梅石。册中题诗数千百言,咏雪喜晴,每岁拈吟寄兴,多书诸册,并附臣工诸跋。
按:此帖自金、元已入御府,王稚登跋。朱太傅所藏二王真迹共十四卷,惟右军《快雪》、大令《送梨》二帖乃是手墨,馀皆双钩廓填耳。咸丰元年七月二十四日,赐南书房翰林同观墨迹,并命臣寯藻赋七言古诗一篇,曷胜荣幸之至。谨记。
⑴ 宋苏轼《武昌西山》诗、米黻《天衣禅师碑》墨迹皆行书。
⑵ 三希堂以此帖及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得名。
我年十五初入泮,君年差长甫弱冠。
我方从师(芸阁夫子。)游晋阳,君与吾师同里闬。
与我同游复同处,以兄事君交非漫。
君家绩学本庭训,经济文章一以贯。
五经纷纶得秘传,群书卓荦归柔翰。
看君壮志淩九霄,宜与诸儒侍东观。
五十年来老箸书,一第蹉跎须发换。
湛思奥句文品峻,彝鼎自古非俗玩。
若令庸听惊妙响,何至枯桐付焦爨。
嗟余登科辱高位,愧乏嘉谋备襄赞。
而今衰病抱幽忧,旧雨凋零独悲惋。
闻君龙蛇梦先兆,颇讶鲤鱼书久断。
练裙葛帔彼何人,落月屋梁同一叹。
孝标辩命有危论,未见西华已扼腕。
因君挥涕望师门,书带离披冷帷幔(谓环五明经。)
俗以柴米油盐酱醋茶为开门七事,年来钱贱物贵,亦近市者所宜知也。若龊龊问生计,则吾岂暇?
用为爨下焦,弃即沟中断。
大雪闭门卧,空山斧柯烂。
愿从鹤鹿游,不愿充兽炭(柴。)
败葭髡柳覆江岸,中有老渔雪没骭。
诗心画手竞模写,那识天上风花烂。
觚棱金爵皎于月,不待东明已先旦。
白连龙尾几千尺,红掩书楼才一半。
湿云对牖虬漏涩,香篆舞檐鸳瓦泮。
风前乌鹊总驯狎,午后貂狐各分散。
九重叠下宽仁诏,大祀特献精诚祼(南郊大祀之后,瑞雪应时。)
故应呼吸动旸雨,能使人物无夭毈。
我曹橐笔书大有,日侍玉皇青玉案。
微吟便注龙香剂,每食恒拜醍醐灌。
岂无姜芽冻十指,共坐暖閤春风幔。
归来策骑经太液,但见丹虹饮银汉。
可怜草竹半摧抑,只有青松森直干。
欲谋一醉款二客,其奈骄骢不受绊。
便当独对冰壶子,破灶空庖无可爨。
明朝且缓趁官鼓(时充国子监祭酒,每朔望不入直。),卧听寒鸡聒枕畔。
乘柎柎广须至岸,裁衣衣长宜蔽骭。
心光笔力争一到,乃与张蔡同粲烂。
何人夜呼孔宾出,剪刻花天绘霞旦。
遂将郢雪答下里,运笔如风烛未半。
鳷鹊云从两袖起,太液冰随一笑泮。
君如蛩蛩我如蟨,踪迹年来几合散。
自惭鸱夷非国器,乃使萧艾同熏祼。
君适用若俭岁稷,我无成比不才毈。
记曾同踏洞庭雪,俯视岳麓平于案。
记曾黔楚两相望,有酒相饷瓜共灌。
我于行部访文教,无限生徒指经幔。
秋来同直属玉馆,旧事苍茫付斜汉。
池波汪汪忆叔度(谓左田先生。),直气侃侃推公干。
君诗近境益神变,天马全脱朱索绊。
我诗成便自焚草,君审听谓奇音爨。
笔僵墨冻正惆怅,又见秸灰屑天畔。
红杏先生酒尊畔,扼腕屡叹柯亭爨。
行过古滇得池子,自诩飞黄入吾绊
可怜纱帐已芜绝,剩对范阳卢子干
喧传诗句御屏上,金管琅琅赋银汉(用蒋防事。)
金秋持衡出关陕,争看英姿抉车幔(籥庭典戊子科陕西乡试。)
拈来高第日五色,铸出椎成剑千灌。
天颜一笑贾前席(复命后,奉特旨入南斋。),莲炬两行苏侍案。
彩云在牖雾全驳,碧鸡来仪羽不毈(籥庭滇南人,故用滇事。)
与君摇佩踏初雪,正值紫坛礼圭祼。
黄羊大夫有膻行,使我疑慕不可散(谓祁春浦。)
汝南月日去人远,到来恐已砚冰泮(谓许滇生,时使黔回,尚未到。)
君才能造凤楼五,我书不及袁豹半。
神仙官府祗文字,山水清辉改昏旦
壶中一䛡便移晷,每见人间斧柯烂。
诗桥驴背犹忆灞,冬冷儿衣总蔽骭(籥庭甫自关中归,余时忝官祭酒。)
拟携腊粥祭诗佛,莫让阆仙踞彼岸。
⑴ 宋芷湾先生。其文诗集曰「红杏山房」。籥庭受知芷湾先生最深。
⑵ 余亦受知芷湾先生,今先生已作古。
⑶ 时余寓西华门外,入直退直必过金鳌玉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