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馀应惜点为山,绝唱兼遗致政官。 嵰地雪甜多不识,吴人未食齿先寒。 清卿恩德重鳌山,诗寄闲栖白首官。 须信夜光谁可得,玉龙沉睡玉渊寒(以上同上书卷二四○五)。 襟抱恢疏老更宽,笑谈终夕尽君欢。 主人更有桃花面,病眼其如隔雾看。 锦文缕切劝加餐,蜃炭扶留共一柈。 食罢有时求不得,英雄邂逅亦饥寒。 向来试吏著南冠,马甲蚝山得饫餐。 却藉芳辛来解秽,鸡心磊落看堆柈。 竹外横枝老屈盘,冰壶遥夜玉窗寒。 两公明日江南路,雪后园林子细看。 往时联骑向衡山,同赋新诗各据鞍。 此夜相思一杯酒,回头犹记雪漫漫。 笑指斜阳天外山,无端长作翠眉攒。 岂知男子桑蓬志,万里东西不作难。 几月高堂阙问安,归涂不管上天难。 诵君两叠思亲句,也信从来取友端。 七曲移船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人言此处无佳景,只有石堂空翠寒⑴。 ⑴ 原校:此诗后二句,一本作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短棹长蓑九曲滩,晚来闲弄钓鱼竿。 几回欲过前湾去,却怕斜风特地寒。 浩荡鸥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驻江干。 何时买得鱼船就,乞与人间画里看。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神化孰尸(朱本作谁知)本自然,盍将此意反而观。 试将(朱本作当)事上深加察,才著些私便不安。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夫子亦将贫对乐,只因人苦处贫难。 苟非天理能攘敌(朱本作持敬),只向私心重处安。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如何物却能形道,只为皆存理一端。 偶感斯川存动理,故言逝者可同观。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难言非谓不容言,谓状其中体段难。 须是养成天地塞,却将正直(朱本作刚大)反而观。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语利犹能安则难,且从利做莫空安(朱本作分看)。 悬知等级无他义,去尽私心只一般。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 愁雨留花花已阑,作晴犹喜两朝寒。 山城春事无多子,可缓黄园探牡丹。 稚子烦君一一看,丁宁莫道好求官。 老来正要团栾坐,伴我秋风把钓竿。 相人何似相山难,惭愧渠侬眼不寒。 木末凉风无半点,如何又欲跨归鞍。 雪冻霜封稍欲残,殷勤折向坐中看。 绮疏深闭珠帘密,不遣花愁半点寒。 梅不嫌疏杏要繁,主人何忍折令残。 也知雨意将无恶,为勒芳菲故故寒。 笔端人物更江山,外弟周郎两不难。 可把吴松半江水,博他头上进贤冠。 病身无伴卧空山,石友相从慰眼寒。 呼酒撚花谈旧事,牡丹匹似梦中看。 见说幽居似渭川,一川脩竹雪霜寒。 如何剪得苍苍玉,乞与诚斋作钓竿。 梦回纸帐怪生寒,童子传呼雪作团。 已被晓风融作水,头巾不裹起来看。 花绕朱檐柳绕栏,小亭面面锦团栾。 春风横欲欺诗瘦,且下东窗护嫩寒。 城外春光染远山,池中嫩水涨微澜。 回身小却深檐里,野鸭双浮欲近栏。 未必钱园似翟园,翟园窠木最宜看。 茂松亭下偏明眼,矮桧平铺翡翠盘。 雨早些时打麦残,雨迟许日即秧乾。 阿谁会得天公意,只道今年乞雨难。 风将烟雨入亭寒,城引山林拓眼宽。 六月登临浑觉热,朝来不敢傍危栏。 重阳才过便新寒,去岁如今暑尚残。 云外雁来元不觉,一声唤我举头看。 池冰动处水生澜,未觉今朝抵死寒。 便恐雪销难再得,不辞鞋湿数来看。 春旱愁人是去年,如今说著尚心酸。 篙师莫遣船迟著,见说苏州好牡丹。 前夕船中索簟眠,今朝山下觉衣单。 春归便肯平平过,须做桐花一信寒。 清溪欲下影先翻,只鹭还将双鹭看。 绿玉胫长聊试浅,素琼裳冷不禁寒。 梅花得雪更清妍,折入灯前细撚看。 下却珠帘教到地,横枝太瘦不禁寒。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梦里篙师忽叫滩,老夫惊杀起来看。 前船过尽知无虑,末后孤舟胆自寒。 城中殊未有梅看,莫是冬暄欠浅寒。 行到深山最寒处,两株香雪照冰滩。 笑为先生一问天,身前身后两般看。 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 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 看著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大风吹起翠瑶山,近岸还成白雪团。 一浪搀先千浪怒,打崖裂石与君看。 潢池东定得西还,病后涂中竟鲜欢。 为许朝来有新喜,庭闱一骑报平安。 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问侬收得曹溪水,雩下春风吹已乾。 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 老子来看收不彻,梅梢拾得水精盘。 雁下菰蒲报夕寒,鹭将荇藻作朝餐。 野塘只许野人到,不要金张许史看。 昔人只解笑移山,未信移山不作难。 一昨月山三里外,先生掇取近栏干。 今岁略无霜报寒,忽然一夜雪漫漫。 雪花要作梅花地,十月早梅和雪看。 老眼逢书怯细看,抄书一事更应难。 昨携如意敲新箨,右臂朝来作许酸。 尚有周郎手种痕,怀人将竹当人看。 寄言黄鹤楼前客,今岁新添十五竿。 横斜影里惜花残,忘却人间一鼠肝。 莫怨梅残看不足,请君明岁早来看。 酴醾约我早来看,及至来看花已残。 动地寒风君莫怯,乱吹香雪洒栏干。 道是兰溪水较宽,兰溪欲到怪生难。 后船只羡前船快,不觉前船阁在滩。 天下何人不爱官,弃官出世古今难。 向来一觉钧天梦,便作林居野处看。 水面光浮赤玉盘,也应知我牵夫寒。 满河圭璧无人要,吹入诗翁冻笔端。 起来霜重满淮船,更觉今朝分外寒。 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 贺老如何尾从班,真官也作借官看。 君恩至重无真假,赐酒何曾味两般。 五湖佳处是荒寒,却为无山水更宽。 归去江南无此景,未须吃饭且来看。 洙泗渊源一线寒,再从伊洛起涛澜。 偶看上蔡先生语,满目淙淙八节滩。 君王将幸宝津园,刷洗天驹尚未乾。 禁地何缘有阑入,考官应奉得来看。 清明一雪怪生寒,逗晓新晴雪未残。 要见海棠还傅粉,捲帘不彻急来看。 懊恼西来不见山,五更指准月中看。 却将香雾宽裁幕,性燥和天总一漫。 已是山寒更水寒,酸风苦雨并无端。 诗人瘦骨无半把,一任残春料理看。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双松树子碧团栾,红锦缠头白锦冠。 尽放花枝过墙去,不妨分与路人看。 两晨又不到东园,沙径朝来合小乾。 可惜红梅将落去,怕风怕雨不来看。 梅花不是雪家仙,雪里如何不怕寒。 冻脱龙髯冰却海,千花试与斗来看。 七月初头六月阑,老夫日醉早禾酸。 莫将煮吃只生吃,更泄天机向达官。 老夫老伴竹千竿,湖石江梅更畹兰。 不道外人将短纸,一时捲去也无端。 黄菊霜枝已懒残,瑞香紫笋政团栾。 盆池影里看题壁,上字还成下字看。 有花无叶也孤寒,有叶无花草一般。 最是桃花饶态度,醉红娇绿恼人看。 又是明年看牡丹,未开芍药怯春寒。 落英满地不须扫,一片蔫红也足观。 抛官放浪十三年,底事今年病懒残。 旧健肯饶梅摘索,新羸翻羡竹平安。 梅子青青荔未丹,葵丘缩戍便之官。 莫言屋矮位卑甚,早晚高人振羽翰。 扁舟一叶泊溪弯,一雨初收篷未乾。 风浪依然平帖后,渔翁□出把渔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