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宋史·乐志》一:乾德四年和岘上言:郊庙殿庭通用《文德》《武功之舞》,然其缀兆未称武功、文德之形容。又依古义,以揖让得天下者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者先奏武舞,陛下以推让受禅,宜先奏文舞。按《尚书》,舜受尧禅,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请改殿宇所用文舞为《玄德升闻之舞》。又陛下以神武平一宇内,即当次奏武舞。按《尚书》,周武王一戎衣而天下大定,请改为《天下大定之舞》。其舞六变:一变象六师初举,二变象上党克平,三变象维扬底定,四变象荆湖归复,五变象邛蜀纳款,六变象兵还振旅。又伏见今年荆南进甘露,京兆、果州进嘉禾,黄州进紫芝,和州进绿毛龟,黄州进白兔,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有诏如所请。 待漏造王庭,威仪盛莫京。 纷纶簪组列,清越佩环声。 礼饮终三爵,韶音毕九成。 永同凫藻乐,千载奉升平。 ① 《宋史·乐志》一:乾德四年和岘上言:郊庙殿庭通用《文德》《武功之舞》,然其缀兆未称武功、文德之形容。又依古义,以揖让得天下者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者先奏武舞,陛下以推让受禅,宜先奏文舞。按《尚书》,舜受尧禅,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请改殿宇所用文舞为《玄德升闻之舞》。又陛下以神武平一宇内,即当次奏武舞。按《尚书》,周武王一戎衣而天下大定,请改为《天下大定之舞》。其舞六变:一变象六师初举,二变象上党克平,三变象维扬底定,四变象荆湖归复,五变象邛蜀纳款,六变象兵还振旅。又伏见今年荆南进甘露,京兆、果州进嘉禾,黄州进紫芝,和州进绿毛龟,黄州进白兔,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有诏如所请。 壶关方逆命,投袂起亲征。 虎旅聊攻伐,枭巢遽荡平。 天威清朔漠,仁泽被黎氓。 按节皇舆复,洋洋载颂声。 ① 《宋史·乐志》一:太平兴国九年,岚州献祥麟;雍熙中,苏州贡白龟;端拱初,澶州河清,广州凤凰集;诸州麦两穗三穗者连岁来上。有司请以此五瑞为《祥麟》《丹凤》《河清》《白龟》《瑞麦》之曲荐于朝会,从之。淳化二年,和㠓上言:今睹来岁正会之仪,登歌五瑞之曲已从改制,则文武二舞亦当定其名。《周易》有化成天下之辞,谓文德也;汉史有威加海内之歌,谓武功也。望改殿庭旧用《玄德升闻之舞》为《化成天下之舞》,《天下大定之舞》为《威加海内之舞》。其舞六变:一变象登台讲武,二变象漳、泉奉土,三变象杭、越来朝,四变象克殄并、汾,五变象肃清宁、夏,六变象兵还振旅。每变乐章各一首。诏可。 礼乐昭王业,寰区致太平。 革车停北狩,云稼屡西成。 国有详延诏,乡闻讲诵声。 日华融五色,遐迩仰文明。 ① 《宋史·乐志》一:太平兴国九年,岚州献祥麟;雍熙中,苏州贡白龟;端拱初,澶州河清,广州凤凰集;诸州麦两穗三穗者连岁来上。有司请以此五瑞为《祥麟》《丹凤》《河清》《白龟》《瑞麦》之曲荐于朝会,从之。淳化二年,和㠓上言:今睹来岁正会之仪,登歌五瑞之曲已从改制,则文武二舞亦当定其名。《周易》有化成天下之辞,谓文德也;汉史有威加海内之歌,谓武功也。望改殿庭旧用《玄德升闻之舞》为《化成天下之舞》,《天下大定之舞》为《威加海内之舞》。其舞六变:一变象登台讲武,二变象漳、泉奉土,三变象杭、越来朝,四变象克殄并、汾,五变象肃清宁、夏,六变象兵还振旅。每变乐章各一首。诏可。 宣榭始观兵,桓桓称鼓行。 一戎期大定,载缵议徂征。 善政从师律,神功冀武成。 勖哉勤誓众,王业自经营。 乃眷尝西顾,偏师暂首征。 灵旗方直指,犷俗自亡精。 禹叙终驯致,尧封渐化成。 不须严尉候,于廓海弥清。 城中未必(补钞作免)闷,出郭喜还生。 浓淡山原气,高低溪涧声。 鸣棋振幽谷,把酒听流莺。 疏旷还随分,何须学步兵。 幽趣无人会,云依远岫行。 寒塘时拨刺,古木廔敲铿。 壁壳拖涎钝,花飞度粉轻。 山泉烹石鼎,孤啜不胜清。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 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 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 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⑴。 ⑴ 自注:蔗浆析朝酲,见《西汉书》。 强敌凭陵极,神天亦恶盈。 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 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 此行如破竹,不战复三京。 纷纷称别驾,天邑独为荣。 日月光偏近,云霄路正平。 几年留楚峡,一旦上蓬瀛。 廊庙皆知己,弹冠意气生。 世业工看卷,天资拙治生。 吏曹容小隐,廪禄代深耕。 痛饮中贤圣,高吟适性情。 妻孥随我惯,自不厌藜羹。 蒲郎吾畏友,诗句屹长城。 道义千钧重,功名一羽轻。 邓攸无后嗣,卢老是前生。 世路羊肠剧,君心若砥平。 举世趋昏浊,前贤慕独清。 低回从客笑,怀卷待时平。 彭泽非难学,菟裘且旋营。 乐哉莘野趣,功业在深耕。 圣处沉潜久,心华始发明。 绝知人事缪,顿觉世缘轻。 俗薄天难定,时危道不行。 折腰甘五斗,无意问弓旌。 路向林端出,云从屐齿生。 山风迎夕起,烟树接天平。 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 幽禽知客意,时送两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