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宋 宋伯仁 1199 - ? 一首徐積 1028 - 1103 一首 文天祥 1236 - 1283 一首 陳傅良 1137 - 1203 一首 陳文蔚 1154 - 1247 一首 章甫 一首 元 熊鉌 1253 - 1312 一首明 屈大均 1630 - 1696 二首成三問 1418 - 1456 一首 景翩翩 一首 李安訥 1571 - 1637 一首 李民宬 1570 - 1629 二首 李滉 1501 - 1570 一首 李睟光 1563 - 1628 一首 王夫之 1619 - 1692 一首 邊貢 1476 - 1532 一首 鄧雲霄 一首 高敬命 1533 - 1592 一首 清 厲鶚 1692 - 1752 一首朱彞尊 1629 - 1709 一首 查愼行 1650 - 1728 一首 沈德潛 1673 - 1769 一首 王又曾 1706 - 1762 一首 南龍翼 1628 - 1692 一首 吳宖默 1834 - ? 一首 姚燮 1805 - 1864 一首 李南珪 1855 - 1907 一首 李學逵 1770 - 1835 一首 李恒老 1792 - 1868 一首 | 槐柳午陰濃,凄凉聲愈健。 飲露已成仙,孰云齊女怨(抱葉蟬)。 幽居悟前疲,寡欲得身健。 筮之此何祥,厥繇無水困。 無才濟蒼生,竹林遠棲遁。 中有聖人書,飯蔬自無悶。 長安卿相家,一食費幾萬。 有功享固宜,我輩且蔬飯。 古來抱關人,玩世可無悶。 內省既不愆,得仁又何怨。 今年長一寸,明年長一寸。 維其不速成,是以年至萬。 天乎不可問,子兮何所怨。 風月屬之我,我生未爲困。 家在嶺之南,山千與水萬。 殘年較幾何,風燭泣餘寸。 自牧自閒眠,茅山有深願。 蕭帝亦可人,千秋遂肥遯。 離心似明月,皎皎在方寸。 但令光不遺,道逺何足恨。 劉毅一貧士,蒱摴擲百萬。 我無負郭田,種蕙動盈畹。 登山聞古言,徐行則不困。 山上復有山,拾級取諸艮。 積雪開半林,洩雲有膚寸。 㑹此靜者心,潛藏本無悶。 隨意致芳鄰,壺餐勝觥飯。 尊前一校點,且喜人皆健。 巖腰紫芝長,澗口紅泉噴。 何處覓丹臺,丹臺在方寸。 處處木奴千,家家人指萬。 長郊滿稻花,小圃收苽蔓。 淵明有逸韻,在易得敦艮。 不自露本相,只言少飮恨。 新葉裛露珠,圓滑好包飯。 政値鮆魚來,勞君一相勸。 水竹洞口舘。習鄕飮酒禮。分韻用一獻之禮賓主百拜此先王所以備酒禍也十七字爲令。禮畢後。醇溪自京江溯流而至。一獻上添故字。各賦一絶以識。時寧陵四己亥仲春十二日。諸人者欲趁大老祠致祭。抵驪江俱滯雨。信宿於此。因以是日習禮焉 清 · 李恒老 五言絶句 幸老昇平世,田野娛酬獻。 古儀猶可觀,邦國有成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