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岳英灵指掌间,忍教坠绪转夷蛮。 汪茫北海能容水,诙达东方不侍班。 说项十年惭鼠璞,携诗万卷补嫏环。 风前剩我成新句,一片蓁芜谁与删? 悠然何日见南山,负手徘徊人世间。 久向空中书咄咄,且从沙外咏关关。 黄金不复知收骨,丹鼎何曾解驻颜。 矫首南山终一望,鬓丝衰草两班班。 居庸巍立号雄关,威震神州意态閒。 烟燧久消云汉外,风流今在坫坛间。 自有豪情催健步,不须酒烈染苍颜。 日烘金阙深秋暖,直欲飞淩百丈山。 寻幽历历访禅关,世自纷繁我自闲。 身浸鱼鼓梵呗里,兴添骚雅笑谈间。 良朋倩友偕留影,紫柏黄栌解慰颜。 闻道禁霜枫更美,幻将春色饰千山。 谁学支公爱买山,但凭清净养吾颜。 索居却扫蓬门路,倒屣还迎玉笋班。 头角峥嵘春正盛,形骸脱略日应闲。 文章华国期君等,试看诗骚永不删。 乔木已随龙化去,虬根尚有藓苔斑。 感君投赠敦前好,起我偏枝复健顽。 引梦紫衣犹仿佛,参天黛色重乡关。 小园未许尘飞到,爱此崦嵫一角山。 注:伯建谓此诗如大将登坛旌旗变色。 土灰面目务通删,旧梦春明顷刻还。 朗抱天心元极品,高干云物另空间。 五环红褪朝初日,卅里青馀小众山。 观象铜仪终不废,镜屏留驻汉宫颜。 金水评:新事物入诗毫不生硬,语言平和而寄意深远,第七句为实景,幻庐家邻世纪坛。 怒折江涛竟北还,崇岩合谓小黄山。 书从绿蜡芭蕉展,心共长丝菡萏间。 屐笠仰苏称健足,杯盘邀李尽欢颜。 总疑七载堂堂去,不厌清谭抵豹斑。 渡尽南津出鬼关,江行一日御风还⑴。 曾从峭壁窥门户,也借流云作佩环。 百战兵争存古迹,三声猿啸只空山⑵。 溶溶落日天涯远,千里墟烟篆自閒。 按:【卢青山评曰】五章继杜甫作也。经杜公故地。用杜公旧题。胸中境界有杜。腕底字词亦有杜。通而览之。时出好句。所微憾者。似未极自在。此殆杜公千古。馀气犹足慑人乎。 ⑴ 《水经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 《水经注》: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检校林庐数往还,冈峦稍喜好跻攀。 高安梁栋怜归燕,多置轩窗不背山。 地僻移居宜倔强,物微感遇未痴顽。 作诗梦里询吾意,何处幽栖即此间。 高城迢递瞰如环,莽莽尘霾渐已删。 风雨廿年来酒底,江山一片到眸间。 楼头黄鹤分明杳,槛外烟波寂寞闲。 倚罢斜阳兄弟在,登临不必问乡关。 水复山重路几弯,卅年回首泪痕斑。 只因啼鸟声难唤,无那伤春句未删。 忍见鱼龙沈海底,权留指爪在人间。 侯门何处容弹铗,头白空知世事艰。 塔影阑风逝水潺,栖迟归棹怯乡关。 零馀世界孤根贯,万里霜天蹇雁还。 旧故相疑今润土,稚孙更似昔童顽。 工夫茶厚潸潸洒,老泪酒颜三折湾。 楚头吴尾劳相关,顾影低徊敛鬓鬟。 困顿波涛佳岁月,凋零风雨旧容颜。 堪憎勿怪人争避,太冷应疑我最顽。 粉黛滔滔皆假面,笑君犹自问庐山。 江南柳老不堪攀,词笔春风一例闲。 任侠无人思短剑,埋忧何地问青山。 箧中红豆能怜汝,案上奇书去可还。 尚有丹青聊自抚,扁舟常在莽苍间。 心上秋潮又几番,愁如江月晕成环。 谁云白鹭堪怜草,不有金泥岂是山。 饰冕徒伤飞雉尽,弄珠休问老龙还。 沈沈春讯虽难准,试散清狂桂花间。 岁寒无褐待春远,一片清愁欲绕山。 堪笑大音过马耳,谁怜孤坐视刀环。 落霞漠漠天如醉,败笔萧萧水自闲。 四海风尘知息否,侯生寂寞老江关。 塞上清笳万叠山,曾看客子别芳鬟。 可怜乌鹊今何夕,悄忆灵犀又此关。 短笛烟花随梦渺,小楼风露有谁还。 孤吟不作闲情赋,望断仙槎碧汉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