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如看山,其境日日殊。 随境不会心,多闻不如无。 况乎辨治乱,因以别贤愚。 岂徒誇英华,言行须同符。 念予志学时,所慕君子儒。 诗亦尊李杜,文亦宗韩苏。 要归践履实,圣贤非我诬。 即今持治柄,岂不慕唐虞。 措行始知艰,虑为空言徒。 裁诗铭座右,庶几日警吾。 五台夙所企,结念礼文殊。 行将至香界,先此蹑云衢。 秋色驻枫岭,霜华霏椒途。 来来就日民,杂沓声欢呼。 峰矗村前髻,泉鸣涧底竽。 闾井西成佳,对此颇自娱。 抚众意弥钦,绳武念更纡。 十年纵小康,岂足言区区。 清凉信清凉,宜为佛所都。 天花上下雨,梵云朝暮图。 延禧祝慈宁,端资法润濡。 时巡藉讲武,皇祖有鸿模。 申命仆御臣,此行其可无。 潇湘妙趣天下无(清和书画舫又名潇湘妙趣图),千变万状难形模。 造物技痒不能秘,自为写照非人图。 夜雨欲霁馀润溽,晓烟既泮犹模糊(夜雨欲霁晓烟既泮元晖自跋句也)。 伊人饱挹荆襄秀,兼之家法传元枢。 云烟叠嶂⑴垂粉本,笔气直吞云梦湖。 溟溟濛濛幻晴晦,惝恍倏忽移方隅。 始如处女后脱兔,即离不得俯仰殊。 挂冠神武夫何恨,振衣黄鹤良堪娱。 老米云山藏宝笈,物聚所好其然乎。 羲献合璧诚无忝,冷笺小令挥骊珠。 每披三绝缩吟手,惟清万虑天为徒。 ⑴ 米元章有云烟叠嶂图 修祀回登封,展义临祥符。 翠䍐今驻跸,雄城古建都。 故迹徵文献,遗风考舆图。 所愿濡教化,岂因限贤愚。 惟此中州民,尚多淳朴徒。 平康合正直,畴陈良非诬。 太平门外蒋陵湖,春波演漾含新蒲。 鸣榔烟水入深处,濯清因以为清娱。 忆昔繁华乐游苑,穿池肄武陈舳舻。 熙宁泄水号济困,实与青苗意不殊。 胜朝乃复事开浚,洲上置库藏舆图。 即今陂沼静无事,鱼虾者往同民俱。 轻舟自谓忘机矣,何乃纷飞鸥与凫。 ① 汉玉驼盖炎刘时物也命玉工制人立其旁俨如司牧状 茂陵刘郎志吞胡,匠肖胡产琢㻬琈,用志弗忘置座隅。 千年出土双峰孤,如闻鸣𡇼过塞途。 金铃缋罽何须渠,配以司牧事例朱⑴。 试问氏族奚答诸,是人姓李非姓苏。 ⑴ 元朱德润考古图载至治中赵伯昂得古璊玉马姚牧庵以黄玉人赠之为副如司牧者兹略仿其规制云 薛王属有疾,煮药然帝须。 病痊须何惜,史传颂友于。 友于贵中庸,仆寺岂一无。 西巡第三度,山川了不殊。 计里宿所悉,底须问路衢。 长城背指岭,台怀面循途。 此是清凉境,奚事警跸呼。 梵僧迎我来,铙鼓杂螺竽。 无耳亦无声,试参谁为娱。 虚殿礼古佛,招提散步纡。 不悟慈悲源,安知超度区。 庭柏翠而静,山花妍且都。 将以祝遐龄,即是万寿图。 可用罢南巡,况因霪潦濡⑴。 爱民延禧本,慈训申懿模。 至矣敢不遵,钦哉奉三无。 ⑴ 今春将奉秋高安舆南巡以去宝下游数邑被水因传谕暂停遵懿旨诣台山瞻礼祝延 元舅与功臣,由来不可诛。 草茅承顾托,宁当惜残躯。 忍视夷姜污,曲从政君诬。 国是太宗创,臣忝召奭徒。 叩首愿还笏,忤旨罪奚逋。 潭州被薄谴,敢曰非其辜。 回首望金门,无言以嗟吁。 宣游何处好,未若鸿与壶。 王乔布芳筵,方平携行厨。 扬羽翘必双,流声韵何孤。 快哉真仙人,小矣文君垆。 春月竹之秋,性与群卉殊。 不于殊处观,安知君子夫。 苍玕猗飒影,似羞红绿俱。 况抽箨龙时,可漠听菀枯。 灌溉课园人,桔槔引水输。 事半而功倍,何靳弗为乎。 町埭俾均沾,生意回须臾。 闻之先哲语,善培危与扶。 宁惟竹然哉,絜矩纷殷吾。 向南山榭曰临湖,几馀坐可眄具区。 具区虽远见不远,意之到岂到之殊。 东西洞度峙万劫,洞天奇语多半诬。 香水溪实在眼底,越来由此曾倾吴。 抚景吊古遣清暇,亦云逸兴遄飞俱。 何来图近新筑葺⑴,成事不说徒惭吾。 成事不说徒惭吾,弗此欣夫转惧夫。 ⑴ 此次南巡屡谕该督抚行宫名胜一切照旧勿稍踵事增华而杨魁乃于西迹山程园中点缀数宇以图近观太湖成事不说抚景祇觉增惭耳 丹枫与翠柏,高下笼萦纡。 飞泉落回溪,飒沓鸣笙竽。 记得田盘路,往往入斯图。 三依原韵同,四来新况殊。 三均奉翟舆,四独历岩衢。 以此心怅恍,无已遵前途。 昨度长城岭,晋民迎笑呼。 兹辰至台怀,梵僧声钟竽。 依然向巡景,而我意鲜娱。 精蓝夙所识,径庭路不纡。 瞻礼师利尊,憩馆别一区。 于斯驻信宿,轩斋嫌已都。 曼殊示灵处,遥见祥云图。 言念昔祝釐,未语泪已濡。 勉抑抚时戚,且励勤民模。 传宣觐大吏,民隐咨有无。 菱与荷并生塞湖,始原洲渚各分区。 侵寻菱占荷之界,簇戟角叶波间铺。 荷之田田势脆弱,菱之蔌蔌兴豪粗。 是谓小人害君子,此而不治直道无。 因命艾菱俾荷畅,红花绿叶恣芳敷。 祛邪扶正非害物,斯岂宁因远观图。 聚散劄子读牟氏,絜矩恐有似此夫。 五岁斯重来,行馆原不殊。 虽云符虞巡,而实惭康衢。 民计与民风,历历觇跸途。 春旱夏有收,幸无庚癸呼⑴。 过岭至台怀,梵寺迎螺竽。 左右觐光民,摩肩色总娱。 昨岁为汝愁,今怀犹郁纡。 借种与蠲租,几经详画区。 沟壑幸鲜瘠,人士仍此都。 可知尔所苏,经许宵旰图。 即今念复廑,春膏及时濡。 振古允如斯,皇祖贻鸿模。 爱民而已矣,其外治术无。 ⑴ 昨岁春间晋省颇旱望雨时梁敦书以祭告岳渎回京面奏随严谕该抚平粜缓徵加意抚恤旋据该抚奏报普得透雨通省秋收获稔 古柏自是灵山有,水仙却惜寒岩无⑴。 不妨合绘示平等,苍颜丽质相蒲苏。 侍臣昔岁恰扈跸,秀笔留壁供清娱。 唐花缶里或改面,虬干云间自故吾。 文殊之智即佛智(文殊是佛平等性智出梵典),故宜斯地张斯图。 ⑴ 五台气寒水仙不耐寒祗有盆中熏卉耳 大河界南北,收麦顿相殊。 南率八九上,北惟四五俱⑴。 嗟哉灾后民,逢岁昨甫苏。 元气尚未复,荐臻叹向隅⑵。 籴丰以济歉,补苴权急图⑶。 孟子对梁王,其言良非诬。 然果如言行,遂能无旱乎。 救荒无善政,思艰蒿目吾。 ⑴ 毕沅奏豫省一百八厅州县二麦约收分数内十分者南阳南召邓州内乡确山正阳新蔡光山固始九州县九分有馀者新野淅川西平遂平信阳罗山淮宁西华商水项城沈邱太康扶沟许州临颍襄城郾城长葛十八州县九分者鹿邑虞城夏邑镇平桐柏汝阳上蔡光州息县商城十州县八分有馀者偃师孟津宜阳登封永宁新安嵩县唐县泌阳裕州舞阳叶县汝州鲁山十四州县八分者祥符尉氏鄢陵禹州密县商邱宁陵永城睢州柘城洛阳郏县陜州灵宝阌乡卢氏十六州县七分有馀者杞县通许兰阳郑州荥泽荥阳汜水新郑巩县渑池宝丰伊阳十二州县七分者陈留洧川中牟仪封厅四厅县至河北之河内济源孟县温县临漳武安六县尚六分有馀安阳林县涉县考城辉县武涉六县尚有六分其滑县浚县延津封邱四县则仅有五分汤阴内黄汲县新乡获嘉淇县原武阳武修武九县则仅四分有馀南北祇距一河而丰歉顿殊虽丰者十之七而歉者犹十之三不能不为轸念耳 ⑵ 河北连年被旱惟昨岁始报收九分元气尚未全复今又麦收歉薄穷黎其何以堪 ⑶ 前令毕沅在本省麦价半减处所采买十万石预为河北平粜之用今幸河迤南新麦稔收惟有籴丰济歉急筹补救并饬地方大吏毋稍讳饰庶灾民不至于失所移粟救荒救目前之急耳 大河界南北,收麦顿相殊。 南率八九上,北惟四五俱⑴。 嗟哉灾后民,逢岁昨甫苏。 元气尚未复,荐臻叹向隅⑵。 籴丰以济歉,补苴权急图⑶。 孟子对梁王,其言良非诬。 然果如言行,遂能无旱乎。 救荒无善政,思艰蒿目吾。 ⑴ 毕沅奏豫省一百八厅州县二麦约收分数内十分者南阳南召邓州内乡确山正阳新蔡光山固始九州县九分有馀者新野淅川西平遂平信阳罗山淮宁西华商水项城沈邱太康扶沟许州临颍襄城郾城长葛十八州县九分者鹿邑虞城夏邑镇平桐柏汝阳上蔡光州息县商城十州县八分有馀者偃师孟津宜阳登封永宁新安嵩县唐县泌阳裕州舞阳叶县汝州鲁山十四州县八分者祥符尉氏鄢陵禹州密县商邱宁陵永城睢州柘城洛阳郏县陜州灵宝阌乡卢氏十六州县七分有馀者杞县通许兰阳郑州荥泽荥阳汜水新郑巩县渑池宝丰伊阳十二州县七分者陈留洧川中牟仪封厅四厅县至河北之河内济源孟县温县临漳武安六县尚六分有馀安阳林县涉县考城辉县武涉六县尚有六分其滑县浚县延津封邱四县则仅有五分汤阴内黄汲县新乡获嘉淇县原武阳武修武九县则仅四分有馀南北祇距一河而丰歉顿殊虽丰者十之七而歉者犹十之三不能不为轸念耳 ⑵ 河北连年被旱惟昨岁始报收九分元气尚未全复今又麦收歉薄穷黎其何以堪 ⑶ 前令毕沅在本省麦价半减处所采买十万石预为河北平粜之用今幸河迤南新麦稔收惟有籴丰济歉急筹补救并饬地方大吏毋稍讳饰庶灾民不至于失所移粟救荒救目前之急耳 纪曲礼之年近期颐而称耄绎中庸之旨诚悠久以为徵惟有所受之而寿以名且于时保之而宝乃大盟宿心而写篆开春首以联吟时则干直由庚枝轮奄茂伫月阳之临橘逮日闰之馀桐是予震夙之期抚乃乾行之运河图之合天地重五而大衍无穷黄钟为事本根隔八而相生不已岁增月益予惟调幕之蘉日就云瞻众乃称觥之吁俯鉴群情之莫夺勉依庆典之获申瞬迅转于驹光肩仔承于骏业现寿者相存赤子心忆含饴蒙顾于方冲洎受鬯付遗于未壮几至万而京垓亿兆指难屈于恒沙岁积旬而二十九千(八十岁凡二万八千八百日举成数也)心靡间于刻漏周伯星之见凡几华封人之祝渐多岂意宵旰之寻常遂跻春秋之八十溯自三代以下如前六帝之中及耄惟三称贤仅一粤蒙古开基之主当至元致治之秋建号则三纪未踰卜世则四传已讫(考秦汉以来诸帝登古稀者凡六见其中跻八帙者仅三梁武帝宋高宗固不足道惟元世祖可称贤主而建号祇三十五年传孙成宗讫顺帝方四世亦不能如今五代同堂详见八徵耄念之宝记)百代皆为天子从未闻运会之全五福幸备藐躬总特荷眷贻之厚在盛世不言瑞应而皇极宜有敛敷比者屡绥而稼穑顺成允治而海河循轨型仁讲让民聚指以同居绩学抱经士弹冠而赐第野斟菊液二万馀里之老妇问安国衍瓞绵百九四家之元孙在抱罗斛则新封如砺朱波则底贡厥琛两番(四川土司台湾生番)之土目年班四国(朝鲜安南琉球暹罗)之陪臣元会人遥西极廓尔喀使遣顶经宅定南交阮光平先来请朔顾惟凉薄躬何德以克轃上赖洽熙事非常而胥会言之夸矣方怀蹈虎而涉冰命不易哉曷副披图而刻玉语无徵而不信心永念之在兹记书窗寻今古之文钦孔壁具帝王之治王归自镐国旧封箕重访道于胥馀述锡畴于文命理蕴洛书之九位算符洪范之八徵序雨旸寒燠风之时应视听貌言思之敬惟星惟日惟月惟岁省勤上下之交用成用明用章用康精验天人之际冕端受顼盘浴铭汤是用篆以成章勒之延喜色昭华而质粹道絜矩而形方得寿偕宣鼓之成计字协羲文之画(宝文六字)引之向用(引首曰向用五福)副以健行(副章曰自彊不息)佩押纽以交龙座侑觞而称兕淮南子喻因抑埴模范斯存乾清宫记并尊藏球图埒重不言既寿陋蓝田缪篆之镌即此传心鄙嘉靖醮章之印殿诸御笔文足徵而识此长年传予后人嗣其念而世恒宝用芗之作记弦可赓诗四七巡毋以颂以规千万岁不在玺在德尔惟亮功百职卿士师尹彝伦共念于箕畴予尚邀福九龄夜寐夙兴抑戒更徵于卫雅 逾七幸当开八帙,箕畴耄念八徵符。 镌琳用此资抑埴⑴,㪺茗胥教洽燕酺⑵。 天子万年新酌斝⑶,圣人大宝豫书殳⑷。 记爰摅志谦招福⑸,诗乃载赓颂屏谀⑹。 月琯日徽叶伶律⑺,五元十寿衍羲图⑻。 氐南周伯躔邻骑⑼,秋丙老人位见弧⑽。 辰武寅文中两圣⑾,我闻予问考诸儒⑿。 山庄羾牍群依藻⒀,谷旦陈笺请集蒲⒁。 前典典经再旬越⒂,古稀稀又十年踰⒃。 子于父母洗非腆⒄,予与臣黎惠有孚⒅。 子岁寿辰原却矣⒆,戌年诞节勉听夫⒇。 庚庚昌吉端蒙(御制)佑(21),乙乙心盟更显谟(22)。 读诰揭屏撰咸合(23),三忧五福训长敷(24)。 爵箕号弗更平壤(25),纪祀名终奉亳姑(26)。 帝相下民出自洛(27),禹循大法会于嵞(28)。 證诸天则徵休咎(29),验在躬凭念圣愚(30)。 穿凿禨祥藜阁向(31),倒颠简策草庐吴(32)。 往来气运说宗郑(33),次第行生衷折朱(34)。 者或别传为氏是(35),庑谁正诂作□芜(36)。 彝伦斁嗣彝伦叙(37),一极备同一极无(38)。 肃乂哲谋圣奚敢,雨旸寒燠风验殊(39)。 曰明曰旦凛昭鉴(40),有夏有冬旋斗枢(41)。 斋受顼书诚罔间(42),政追舜典实堪摹(43)。 雍宫骏庙心齐一(44),下泽上生膏沃濡(45)。 著述言先诚必立(46),綍丝从后信难渝(47)。 掌观纹但端旒黈(48),背负曝争献昧嵎(49)。 察迩听彝中允执(50),起元藏用道如郛(51)。 待章宣谕思真睿(52),易俗树声轨共趋(53)。 左右史登偏挂漏(54),诗文集具讵扬铺(55)。 得全者圣圣时宪(56),求是于天天畀俞(57)。 阴量晴寿尤谨课(58),北绥南屡愿频俱(59)。 乾乾惟是劳王省(右王省惟岁),坎坎常因惧职孤(60)。 鼎鼎尹箴停晷辔(右师尹惟日),师师民畜贯星珠(右庶民惟星)。 不惟逸豫圭随𣙗(61),必有祯祥鼓应枹(62)。 帝耤亲维秬维秠(63),边屯报多黍多稌(64)。 持廉饬法官归治(65),纲举目张王秉鈇(66)。 恩榜叠覃苹食鹿(67),群材广选凤栖梧(68)。 国为家早麟趾咏(69),人得岁纷鸠首扶(70)。 洪释延洪大圆镜,范通模范化工炉。 姒功傅学醰而粹(71),荒穆勤姚瑕与瑜(72)。 无易乃康祝之耳(73),有惛曰耄慎哉乎(74)。 孜孜以日犹昨志(75),虩虩员来岂异途(76)。 六字分行爻画虙(77),四言攦句体规虞(78)。 乾龙交纽中天德(纽为交龙象取龙德正中朱臣圭),坤象开方奠地隅(79)。 太尉芝泥钤逞怪(80),轩辕黄玺谶沿肤(81)。 同文所识云石䃭(82),定命虽珍亦珷玞(83)。 崔彧贡朝由拾得(84),咸熙藏府获成都(85)。 宝花御押一儿戏(86),昭受钦崇两史巫(87)。 嘉靖醮章嗤玉泐(88),汾阴驾祀妄金涂(89)。 建康垦土空探策(90),灵武召兵等弃繻(91)。 既寿永昌器已幻(92),建中表正语多诬(93)。 撰辞祇自铭惕息(94),取义何尝写悦愉(95)。 周颂仔肩卸尚未(96),舜歌丛脞戒其毋(97)。 康彊适性恒庄敬(98),占候关情廑牧刍(99)。 申锡无疆弥曼羡,寅承有昊敢驰驱(100)。 六三一孰崇闳并(101),二十五轻玩好娱(102)。 内禁钤青袪旧载(103),翰臣辍拟仰成模(104)。 羹墙额赐堂添庆(105),回准功彰论采腴(106)。 什赋勤民民为守(107),巡摅明理理宁迂(108)。 和阗钜质獒厎旅(109),察哈鸿勋朡厥俘(110)。 宵旰敷纶勖仍己(111),子孙用玺盼遥吾(112)。 可能符望惟(御制)天贶(113),直到颐和匪数拘(114)。 洒墨露垂刊翠版(念之御书八徵耄宝记刻石),颁函云捧耀筠觚(刻御笔宝记墨颁赐中外)。 初元肇祚宽腾诏(115),二富藏氓普免租(116)。 绕膝三安封锡砺(117),介眉四国产呈砮(118)。 南交将觐尧时授(119),西极还赊佛拜膜(120)。 苍帝发生山跸莅(121),素王仁寿泮旂纡(122)。 春灯排咏阴阳复(123),石鼓偕镌潘薛徒(124)。 宿次角亢欢赞华(125),野谐箕毕乐游衢(126)。 近光众效跻称兕(127),好德台殷隙过驹(128)。 篇近夸兮增恧怩,视为规也益勤劬。 虔希五叙敛五福,皇极敷恩遍九区(御制)。 ⑴ (予于上年长至月因开岁寿跻八帙思复镌玺以资钤用宜莫若洪范八徵之念命选和阗良玉刻为八徵耄念之宝盖予仰荷一日天庥康彊犹昔而勤政爱民固不敢不自勉也)。(御制) ⑵ 新正八重华宫茶宴为每年例事今岁恭遇徵耄皇上旬万寿行庆施惠隆仪稠叠即以八念之宝岁尤命题联句较往深庆幸 ⑶ 元旦昼太和殿筵宴每十年一举乃晨参会之典始自庚午皇上四旬大庆迨庚辰庚寅庚子俱循旧例今年元旦复举上仪示慈惠以洽群情合中外而称开万寿洵为韶盛事 ⑷ 天子皇上因庚子七旬万寿镌古稀之宝又于上冬豫镌此宝以副位固昌期易系辞圣人大宝曰与禄名寿同其必得者也 ⑸ 我御朝世际洽熙远迈前古锡福皇上宇五十馀年以来敛福益跻仁寿臣等恭绎进无御制记犹以寅承圣怀谦锡羡孜孜惕惕日疆自勉仰见抑弥劭真所谓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也臣阿桂 ⑹ 自古人臣仰赓诗章如尚书所载庸作载歌尚矣三百以后鲜克嗣音我皇上盛德大业为前代史牒所未有臣等所陈皆五十五年之周必实心实政非如唐张说请制千秋节之疏宋大贺天申节之表徒以虚词贡谀也 ⑺ 月琯万寿在八叶八音日次十三徽谐琴轸吹律轩皇旋官协应相召相生恰符无疆嘉兆 ⑻ 易大衍之数五十王弼说以五乘十推而演之为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为天地自然之数之成皇上诞膺大宝之岁二十有五是纪元逢十数即圣诞逢五之中数圣诞逢十之成数即纪元逢五之中数以羲图演之万亿京垓正未有艾也 ⑼ 宋史天文志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见出氐南骑官西一度状如半月可以鉴物按太乙占王者制礼作乐内外得宜君上寿考国祚大昌则周伯星出臣嵇璜 ⑽ 晋书天文志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见则治平主寿昌 ⑾ 周文王生于殷祖甲二十八祀庚寅年武王生于殷帝乙三十二祀壬辰年见杨观光致知小语我之庚皇上诞于康熙五十年辛卯以六甲次第轮寅辛卯壬辰适中圣诞之年两圣而立 ⑿ 周书无逸论殷中宗享国七十有五年高宗享国五十有九年祖甲享国三十有三年盖周公所闻如此大戴礼宰予问黄帝三百年先儒言纪年之久君寿之长者皆引为證据 ⒀ 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十二日睿亲王淳颖等大学士九卿阿桂等一摺各直省将军督抚提镇都统学政盐关织造诸臣都尔嘉刘峨等一摺合抒忱悃并据绅士军民人等陈请恭举申恳庆典再三皇上始犹未允诸臣环吁至于臣和珅 ⒁ 上年正月八日大学士军机大臣南书房翰林等恭请照康熙万寿盛典之例编辑章例分天皇上八旬万寿盛典一书依旧圣德典礼恩赉图绘歌颂六门又增昭美圣功盛事二门用备 ⒂ 康熙癸巳辑盛典圣祖六旬万寿举行庆典编成书皇上率至祖攸行后期廿载八旬始展隆礼 ⒃ 杜甫诗以七十为古稀至八十则更稀矣皇上自七旬万寿刻古稀天子之宝至今信千八旬十年以来敕几凝命常如一日古帝王所希有也 ⒄ 戊申碑文皇上平定台湾告成热河父文庙有云天地天子之母子于父母不可言报我深仁皇上临御以来代天子民诚求保赤厚泽浃髓沦肌是皇皇上以母亦非天地为父母天下臣民以父上为父可言报惟是臣民之家厥母庆皆有洗腆用酒之举况跻堂祝寿载在经义而所谓颂祷者亦惟万寿无疆之语以申爱戴不容已之忱又岂敢腆以言厚庶几冼以言洁而已臣王杰 ⒅ 请举庆典固属臣民祝嘏之忱然予惟普沛恩施以尽为君之道向于经筵著论解易有孚惠我德句以为不应计及人之爱戴即此意 ⒆ 庚子岁朕七旬诞辰中外臣民吁诚祝嘏朕未经允行仍颁恩诏开乡会恩科轮免各省漕粮以洽群悃 ⒇ 今岁八旬正寿朕以群情难遏勉俞所请第申谕毋得过事华侈期通上下之情仍寓节俭之旨 (21) 予每逢庚岁为正寿今幸阅八庚而智虑未衰惟益感昊苍眷佑之隆耳 (22) 阼之皇上以乙卯岁绍登大宝每宣日默告上苍若蒙天谕廷臣践眷至纪元六十年乙卯后即当归政必不敢上同祖仰见我皇上绍庭御宇丕显前皇谟而羹墙之慕每念不忘祖德 (23) 全书御制读召诰以曷其奈何弗敬足为一言之蔽乃千古读尚书者所未及又于无逸一篇莅事御书数四如所圆明园屏静宜园之勤政殿引见之御皆揭是篇盖尚书为二帝三王治天下之要而召诰之王敬作所与无逸所称皇自敬德尤千古帝王祈天永命之实也 (24) 曰予御制景福宫五福颂引洪范五皇极之辞攸好德汝则锡之福发明帝王之福乃天下之公而非一身一家之私其徵自与常人异而于读洪范篇中备论不能去三曰忧之义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皇极敷言于洪范三致意焉 (25) 周定天下封诸侯先代之后如祝蓟杞陈皆名其国即微子亦受封于宋箕为商畿内诸侯之封入周但称箕子者蔡沈谓陈洪范之后武王封于朝鲜然卒未闻周有朝鲜之国盖箕子义不臣周武王亦遂其志而不臣之陈栎曰虽封朝鲜终称箕子终不臣周也不臣周所以正万世君臣之大法陈洪范所以传万世天人之大法臣彭元瑞 (26) 尔雅商曰祀周曰年泰誓称维十有三年洪范称维十有三祀孔安国曰箕子称祀不忘本黄度曰不改商家旧制孔颖达遂谓此篇不是史臣叙述必是箕子既对武王之后退而自撰其事故称祀然夏氏以为古者史官于人君言动无不书者岂有武王访箕子其事如此之大史乃不录而箕子自录之理陈雅言以此说极是故蔡沈曰称祀者因箕子之辞夫周史臣之辞而因箕子之称祀正见武王不必臣箕子为圣人之大也 (27) 孔传天与禹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朱子语类问洪范之书林氏以为洛出书之说不可深信某窃谓易明言河出图洛出书岂得不之信耶蔡沈亦谓治水功成洛龟呈瑞如箫韶作而凤仪春秋作而麟至亦其理也世传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即洛书之数陈师凯云当补五数居中一句始备然则范起于数数出于洛水非必如汉儒所说初一以下六十五字列于龟背为洛书之本文也 (28) 洪大也范法也皆尔雅释诂文宋薛季宣以篆文书洪范通洪为鸿范为范王充耘曰圣人治天下之大法粲然如指诸掌自禹始禹以洪范治天下声教四讫执玉帛者万国大会涂山孔氏正义谓既得九类以后圣王法而行之从之则治违之则乱常道攸斁攸叙由洛书耳 (29) 洪范以八庶徵属天九五福属人故为次八次九所以贯彻于天人之际也曾巩谓人治极而通于神明犹不敢自信故参吾之得失于天臣董诰 (30) 尚书全解曰念用庶徵反求诸巳之谓庶徵者以巳之得失可否验之于在天时之应者也不可须臾离故曰念用盖圣狂之分在克念冈念之介耳 (31) 洪范但言休徵咎徵尚书大传始分六沴以二月三月司貌四月五月司视六月七月司言八月九月司听十月十一月司思十二月正月司王极已为穿凿刘向作鸿范五行传班固本以为五行志每事必有其应支离更甚张晦之深辟其非谓春秋逮战国秦汉之世学洪范及春秋者以言灾异多为能班固述五行志何休注公羊春秋凡灾异之起又以时事配之多非其义皆失圣人之意 (32) 元吴澄作尚书纂言分九畴经传谓八庶徵传下错入四五纪传文王柏因之遂作正定洪范以曰王省惟岁移接五曰历数之下彼盖以岁月日星之字与五纪相同故窜改经籍以就己意林之奇曰箕子陈庶徵列雨旸燠寒风于上而言五者来备于下不当于中间又赘以曰时二字与五者并列而为六也盖时者岁月日之时谓之庶徵其验不一而足雨旸燠寒风验之于阴阳之气也岁月日时验之于阴阳之象也五者来备而下所以申言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之义也曰王省惟岁而下所以申言曰时之义也之奇之说如此经文非错简明矣 (33) 尚书全解阴阳之气运于天地间往来屈伸有此五者雨与旸对燠与寒对风行于四者之间盖本郑康成之说风土气也凡气非风不行犹金木水火非土不处故土气为风王樵亦谓思为四事之主风行四气之间土王四时之季此自相符臣常青 (34) 吴仁杰曰易以坎为水雨以润之则雨为水以离为火日以烜之则旸为火诗二月初吉又云日月方燠则燠为木汉志引左传金寒之言颜师古谓金行在西故谓之寒则寒为金语类问旧本谓雨属木吴仁杰说雨属水朱子曰看来雨只属水自分晓又貌言视听思皆以次第相属 (35) 王应麟困学纪闻云五者来备史记作五是来备故宋人有以曰时五者来备为一句者以尔雅时训是此篇上文立时人作卜筮之时亦训是也后汉书李寻传得其人则五氏来备苟爽传五韪咸备各以其叙章怀太子注两引史记一作五者一作五是盖氏与是同音韪与是同义皆古籍流传异文 (36) 孔传庑丰也疏云释诂文考古文庑作无而有无之无但作无作亡后人既以无为有无之无故此经加广以别之庑乃堂下周屋音同而义则非矣尔雅释诂郭璞注繁芜丰盛貌邢炳疏芜者繁芜也洪范庶草蕃庑芜庑音义同则庑可作芜许慎说文□字注云丰也从□林则庑又可作无矣 (37) 王充耘曰九畴非始于禹如卜筮起于伏羲甲子始于黄帝是也禹特脩明之不然禹以前岂无彝伦哉臣纪昀 (38) 林之奇云圣人虽有致祥召和之道可以取必于阴阳之不乖而其警戒脩省之心则不可忘是以所念不独休徵而又有咎徵焉阴阳之气偶失其和则反身自省去其所以咎而反之于休则其徵莫不各以其叙矣其言深切著明有合经旨 (39) 庶徵之应本于五事之脩如汉儒之论以为有是事必有是应诚属胶固难通然必如王安石说都不消感应将若字做如似字解作譬喻亦非召和致祥之道宋儒符舜功曰感应之理非谓行此一事即有此一应统而言之一德脩则凡德必脩一气和则凡气必和分而言之则肃者雨之类乂者旸之类求其所以然固各有所当其说自较精切 (40) (予幸当重熙累洽之际数十年以来以天下之大地方偏灾或所不免而大概年谷顺成屡丰报庆非敢自谓五事之脩要皆曷敢上苍懋眷乃克臻此明旦敬事之忱少懈耶)。(御制) (41) 蔡注解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云日有中道极南至于牵牛则为冬至极北至于东井则为夏至孔传则谓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君臣政治大小各有常法深得辰居星拱之意 (42) 帝王传心之学闻知见知各有统绪武王斋戒端冕以受帝颛顼之丹书远绍心法不必并时洪范九畴禹受之天武受之禹我机鉴皇上以洪范之文作宝亦如武受丹书铭之豆觞皆帝王心法远宗之要也 (43) 孔子删书断自唐虞举凡礼乐政刑兵农水火治天下大经大法皆首见于舜典远迈皇上勤脩实政五十五年来创制显庸无不前古臣等谨就管窥所及圣德之协应于庶徵者谨据实胪陈 (44) 坛皇上法大祀岁天行健圣敬日跻常如一庙必躬亲五十馀年日而于祭朝日精夕月洁帝王庙凡遇亲亦必禋蠲近因文庙诸中祀寿跻八旬复越寅躬祀一周以申钦悫至于法宫我恭祷雨告风心斋严翼此垂拱对皇上圣德之恭以作肃也臣庆桂 (45) 管子云如天雨然泽下尺生上尺盖谓圣人之德下逮于人如天降时雨能生万物我皇上爱育黎元丙寅庚寅丁酉及本年四次普免各省地丁钱粮丙戌己亥两次轮免七省漕粮恩施溥博亘古未有至偶遇一隅水旱不惜数百万帑金命各督抚实心赈恤而且展赈常赈不拘月限总期一夫不致失所其馀豁免积欠动逾数十百万或跸路所经又必酌蠲地丁钱粮凡以藏富于民俾臻殷阜此即我皇上曰肃时雨若之一徵也 (46) 立言之盛本诸立德立功我居易皇上文以载道御制仿白新乐府及全韵诗阐述之兢业上自我朝发祖德之崇隆昭祥东土及列继圣宏规下逮唐虞以迄胜国得失炯鉴进退百王据事直书而于敬天命守神器三复及之四御制诗自丙辰以来每十二年编为一集初集千一百五十馀首二集八千四百馀首三集万有一千七百馀首四集九千七百馀首自甲辰以来现在恭编五集者又几五千馀首汇之以四万计自甲御制文自丙辰至癸未编初集者五百馀篇申至乙巳编二集者几五百篇与丙午后未刻者汇之凡千一百馀篇无不可以垂世立教即抚时赋物对景抒怀亦必本于精理道心而不屑为风云月露易所谓修辞立诚言之有物此我皇上圣德之从以作乂也 (47) 中庸赞至圣之德曰言而民莫不信而极其盛至于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壤扶皇上诏谕所及深入民隐容光必照遐方僻杖观听者煦妪德化温如春霁而信如皦日此我之一皇上曰乂时旸若徵也 (48) 心术皇上烛炳几先明照万里于凡人才臧否视之诚伪而物无遁形庶狱明慎核谳册之轻重而案无疑窦他若鉴古而审时代评艺而别伪真无不洞若观火即始见终盖垂拱穆清而六合千古运乎渊衷此我喀宁皇上圣德之明以作哲也臣阿 (49) 孔传解曰哲时燠若谓君能昭晰则时燠顺之蔡传以燠属禾而引小明之诗日月方燠以證燠之为春为木按老子至治之世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我皇上照临所届东及朝鲜西至霍罕无不各安耕凿来享来王此我皇上曰哲时燠若之一徵也 (50) 日夙皇上聪听兴恭览实祖始出视考彝训每录事而于察迩祖宗宝训每述以训臣民而又如舜之好问臣工建白苟有可采必加俞允至内而部院诸臣外而督抚以及道府下至微员每中权召对诹询凡以达下情而通民莫而执两用衡默运此我作谋皇上圣德之聪以也 (51) 运筹皇上发虑出谋从容中道每当军书旁午决胜不差累黍而于河道之蓄泄海防之形势皆成盖亲临相度在事诸臣禀承主以睿算用底厥天以岁寒而成万物犹人谋而成万事此我之一皇上曰谋时寒若徵也 (52) 孟子言心之官则思思之极则通于微至事事无所不通则作圣矣我皇上时几敕命精一执中每封章批答纶诏披宣至诚如神先几立断正孟子所谓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尤非臣等摹绘揣听所能形容万一此又我皇上圣德之睿以作圣也臣胡季堂 (53) 虞书之俾予从欲论语之无为而治皆言圣人在上教化四达如风鼓动莫不靡然我我朝法度修明纪纲整饬士习民风蒸蒸日上此皇上曰圣时风若之一徵也 (54) 所颁皇上膺图既久被心圣政即茅担蔀屋身知皆能预闻传说不必待记言记动之史也 (55) 凡大政大事必有赋咏序记者因御制诗文集具在皆与政通读言见铺张圣非臣等之杨厉也 (56) 说所皇上全德全福而言必称谓惟天聪明惟圣时宪也臣福天正傅长安 (57) 予尝谓国之将兴必有祯祥然祯祥之赐由乎天而致天之赐则由乎人每恭读雠实录仰见我集鸿太祖创业艰难求是于年丕天复乎祖用勋开基定业大清亿万丕基实肇于此予是以兢兢业业夙夜不遑凛惟休惟恤之训存监殷监夏之心垂示后世子孙常存此念详见己未岁我之战太祖萨尔浒山书事 (58) 予于四方农时尤深廑念每因各直省督抚及顺天府尹奏报晴雨应期必加欣慰或陈奏稍稽传谕饬查盖深官五夜筹量靡宁正不敢稍弛警惕也 (59) (御制)。(去年各省奏报秋收分数山东山西陜甘湖南北四川福建云贵等处约九分直𨽻江南江西河南广东西等处约八分屡丰之象南北相同披览之馀殊深额庆) (60) 右卿士惟月陋臣等幸厕卿士之列自惟谫称职为难每怀诗人坎坎伐檀之讥 (61) 惟王省岁则卿士师尹各省于月日不敢暇逸而庶民亦各安政教不违其欲上行下效如圭之随𣙗也臣金简 (62) 三代以下每侈言符瑞康阜皇上实心实政惟以年谷顺成民物为重正如洪范所陈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皆天人相应之理确有可徵正不必双穗三茅始登瑞牒昨因各省诸臣谢制太常仙蝶诗特申诫赐御谕 (63) 年之皇上劭农敬事自即位以来五十四间亲举斯礼已二十八次去岁以年近八句实为命自后遣官行礼兴谷祝丰前古所未有 (64) 年来不独内地各处丰稔即新疆伊犁乌鲁木齐等处亦屯政日开腹地人民迁居耕种聚落殷盛岁穫迭增赢羡每陈陈相因右百谷用成 (65) 皇上澄叙官方内外大小诸臣随材器使时加瑕瑜训诲每逢京察大计分别黜陟必核辨功罪不掩以昭大公至正之陶治心天下臣民无不共仰鸿钧之也臣舒常 (66) 我朝内外官制折衷前代已臻美备皇上复因时损益如添设江宁布政使各省驿传归按察司添设安西承德二府及州县各官随时改定繁简等缺添给武职养廉各省坐粮名粮改挑实兵更定武职官阶纲举目张太阿在握正荀子所谓王鈇也右乂用明 (67) 自乾隆丙辰壬申庚辰庚寅己亥及昨岁己酉皆以逢国大庆特开恩科乡会试以广登进乡试诸生年逾八十者赐举人七十以上者赐副榜其会试举人年老者分别学建立辟雍亲赐以检讨学正等衔又于太临讲学设立承德府文庙置生员并予乡试中额他如嘉峪关外镇迪道属亦设学官取士乡试中式者恩许驰驿会试每逢彀者巡跸所至献赋诸生写四召试录取入钦赐中书及举人校库全书弆藏汇四阁外复宗阁命续缮三部分阁金山文杭州文澜阁及颁扬州文颁重刻淳化阁帖于诸书院图书集成佩文韵府于藏书家武英殿刊经史三通及聚珍版流传海内嘉惠艺林士子涵濡皆乡教泽如辛丑文科之钱𣒊甲戌武科之顾镛会殿试三元为百年来科名盛事 (68) 凡简用庶官于月选各途外加恩甄录如壬戌甲戌会试后阅选遗卷为明通榜壬申辛巳丙戌壬辰辛丑丁未会试后挑选下第举人皆分别等第引选拔见以知县教职等官录用每届十二年各省诸生贡入成均朝考后择其尤者分别以小京官知县教职录用士子凡有一材一艺皆得踊跃功名共遵皇路右俊民用章 (69) 我甲辰皇上笃元孙昨祜凝庥于岁喜见岁皇上以等曾奉皇元孙年已就傅所载命上元入宴臣命查四库全书唐宋以来及见元孙者仅六家今各省陆续奏到五代同堂者现有张子翼古朝爵等几二百家太和翔洽繁衍丁黄以家庆普为臣国祥推之益广矣李绶 (70) 圣祖仁皇帝举行千叟宴入宴者千人举是皇上时在冲龄侍筵亲见至乾隆五十年继典入宴者三千人馀不入宴而被赏赉者又几千人七言三老赓韵十体进诗自古养老之典所谓五更执酱割牲者上奏御制屡正之而盛礼之成酿浃渗漉至大吏礼部议旌老民老妇岁不下数十人百岁以外加赏银币且百十赐诗章而福建省钦赐司业郭钟岳一岁来京祝寿布鲁特毕班璧特之母一百九岁遣子请安太平之世人多寿考其所涵妪者深也右家用平康 (71) 尚书以念为言不一惟大禹谟所云惟帝念功说命所云念终始典于学一语为能分疏内圣外王之蕴我皇上取洪范之文以镌斯宝作君作矣师一以贯之臣金士松 (72) 书之言耄者有二吕刑之称穆王曰耄荒大禹谟舜之言曰耄勤自古君心敬肆之分其几甚微相去甚远瑕瑜并列法勤戒荒予滋亹矣 (73) 孔安国传岁月日时无易谓君臣无逸各顺其常而家国享平康之福予与尔诸臣共勉之 (74) 礼记八十九十曰耄郑注耄惛忘也引左传老将知耄又及之予幸跻八旬而知虑未衰然犹日慎一日也 (75) (副章曰自彊不息即前者犹日孜孜之意)。(御制) (76) 引首宝文曰向用五福盖即八徵耄念引而伸之易震象传震来虩虩恐致福也圣人之致福未有不从恐惧修省来者 (77) 八徵耄念之宝文凡六字正与羲爻相协 (78) 虞书危微精一之训均以四言成句兹宝文八徵耄念亦四言 (79) 是宝正方法地纵横四寸高凡三寸七分 (80) 纬书河图舜以太尉即位与三公临观于河黄龙负图出置舜前黄金柙白玉检黄金绳黄芝泥章曰黄帝符玺按太尉乃秦官尧时安得有此名盖谶纬起于西汉之末王莽假符命以图篡窃故有太尉即位之说至其名物怪诞更不足深辟也 (81) 春秋运斗枢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章文曰天黄符玺亦即因河图所载舜事附会又以为轩辕时事可见谶纬家以此剿说雷同耳 (82) 玉海祥符元年五月甲子详定所言唐开元中玉匮金匮封讫以受命宝印之又贞观中议更造玉玺一方一寸二分同受命宝以请别造玉宝方寸二分同受命宝以封金玉匮又开元中石䃭以天下同文印封之旧史无制度请以金铸大小同御前宝以天下同文之宝为文二宝封毕进内甲申命参知政事冯拯书封禅玉宝金宝臣刘墉 (83) 宋史舆服志徽宗政和七年从于阗得大玉踰二尺色如截肪制为宝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其宝九寸号曰定命宝合前所有宝为九诏以九宝为称以定命宝为首且曰八宝者国之神器至于定命宝乃我所自制也又诏镇国受命宝与天子皇帝之宝其数有八盖非乾元用九之数比得宝玉于异域受定命之符于神霄乃以范围天地云云十六字为文纵广之制其寸亦九号曰定命宝来年元日祗受又诏差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并御大庆殿受宝百僚称贺徽宗不知慎守神器徒侈言定命虽材美工巧不啻珷玞之溷玉也 (84) 续文献通考至元三十年崔彧得玉印于拾得家以为传国玺献之明邱浚曰秦玺在汉为元后所掷角有微玷魏文帝刻其旁曰魏受汉传国之玺今此印非秦所制者明甚疑即宋元符所得于咸阳民家者也云云臣等恭读进属御制国朝传宝记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文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仰见圣识高卓足以破千古徼求矜耀之惑 (85) 魏志咸熙元年六月卫瓘至成都得璧玉印文似成信字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 (86) 癸辛杂识载宋太祖至度宗十五朝御押近示自御制嘉靖玉印记云天子宸章择言镌玺以警正也即偶寓别裁然近玩物不足为训若赵宋之君皆有御押已属不正圣论高明光大臣等诵习不胜钦服臣沈初 (87) 宋真宗天禧元年召辅臣于滋福殿观新刻皇帝昭受乾符之宝初祭醮祠表皆用御前之宝上以未尽恪恭故改制焉仁宗庆历八年下学士院定其文别刻皇帝钦崇国祀之宝宰臣陈执中书以代昭受乾符之宝 (88) 内府旧藏玉印一刻为匪文皆不能晓命法官刘元斌等辨之称为道家心印用于醮箓上章等事非道御制记云此印既刻以玉而其纽复用蹲龙家方士所敢用者知为嘉靖好道乃其脩醮飞章之所用较之秦皇汉武益为可鄙 (89)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淳熙十四年有士人聂愿者获一古印文曰皇帝驾奉祀汾阴之宝九字重十三两以为真宗西祀所作时吴琚为淮东总领以五百千偿之取宝献于朝诏藏天章阁聂愿以其宝乃生金所铸偿价未足诣御史府诉之蒋世脩为中执法请命有司覆实且言祖宗传宝复归中禁纵使是铜亦当薄赏务重大体岂核细微事下工部将作监覆实验之果铜耳 (90) 宋书符瑞志晋建武元年建康民虞由垦土得白玉麒麟玺一文曰长寿万年献晋王盖元帝假此以为中兴之符耸动众听亦如刘盆子之探符得立也臣阿必达 (91) 玉海六合大同之印唐肃宗灵武召兵所用按是时传国玺尚在蜀中不过以此印号召兵马虽侈言六合亦如关候之有契繻不足言宝也 (92) 玉玺谱曰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篆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又宋郑文宝玉玺记载传授本末曰秦玺其围四寸至汉谓之传国玺历代皆用其名永嘉之后复归江左者晋玺也太和之末得自西燕更涉六朝至于隋代者慕容燕玺也刘裕北伐得之关中历晋至隋者姚秦玺也开运间入契丹者石晋玺也当时皆误以为秦玺实则秦玺之失已久云云向尝作国朝传宝记云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善夫唐梁肃之言曰鼎之轻重玺之去来视德之高下位之安危然则人君承守之祖宗付卑思以永膺斯宝引而勿替其非什袭固谓谓夫日新厥德居安虑危凝受则皇天大宝命则德足重宝而宝以愈重然宝固不足重况荆凡得失其事甚幻耶 (93) 续文献通考建文三年凝命神宝成方一尺六寸九分帝亲定其文曰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先是帝在储位梦神人致上帝命授以重宝元年使者还自西得青玉于雪山方踰二尺二年春正月帝郊祀宿斋宫夕梦若有睹乃警寤命玉人琢为大玺冬十二月工成名凝命神宝至是以告天地祖宗为文宣示遐迩百官称贺大宴于奉天门颁赏四夷朝使夫刻玺以为王贞托诸梦寐己失之诬方今和阗春秋底贡美质巨材至九千馀觔不啻倍蓰过之彼区区二尺青玉何足珍重耶 (94) (予既刻八徵耄念之宝重思执玉持盈懋德永图之意不可不丕播万姓传示子孙因作记以写我心)。(御制) (95) 七十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首叙年时用杜甫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蒙所以副天眷佑幸无大陨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八旬开帙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云云仰见两刻皇上兢兢业业日引月长自七旬迨今玺文初不以悦而圣寿益隆稍邻愉有弛乾惕也 (96) 制记御又曰予夙愿八十有五满乾隆六十年之数即当归政今逮归政之岁尚有六年一日未息肩万民恒在怀庶徵之八可不念乎云云仰见于夙皇上凝承宝位孜亹日新胞与之怀真靡间夜也 (97) 御制记又曰不躬亲坛旸庙之祀不可两之时不可不常验中外之政不可不日勤民物之养不可不心存苟失其一丛脞随之则吾岂敢云云仰见之德皇上万几日理钜细无遗广运所由与姚沩媲隆也 (98) 御制记又曰兹逮八旬幸赖形天祐身体康彊一日万几未智衰不可不自勉也云云仰见涌行皇上觇时问夜秉烛待章控辔云驰下笔泉礼拜跪规矩冲和三推广亩弥见从容乙夜细书不资叆叇无论耆艾无此矍铄即少壮亦未有能习劳整暇若此者皆由则寿庄敬日彊正丹书所谓恭也臣邹奕孝 (99) 子有御制记又曰念庶徵即所以念万民云云管言食者民之天凡雨晹燠寒风天之占验皆关民之休戚仰见验于皇上诚求保赤盖善言天者必有人也 (100) 为独御制记又曰子沐深而予之所寅承昊乾鸿贶锡羡当何如云云仰见之隆皇上昭事小心茂膺多福益因昊贶倍切祇承之念嘉乐之诗保右命之自天申之说经者以保右申三者为重叠辐辏之辞盖天眷圣人引无极也 (101) 天子御制记又曰汉唐以来古稀才得六六之中至八旬者才得三而三帝之中惟元世祖可称贤其二则予所鄙也即元世祖亦未如予之五代同堂云云按三代以下帝王寿登七十者仅汉武帝梁武帝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六帝其中惟梁武帝宋高宗元世祖年登八十无论梁武帝宋高宗不足言即元世祖大有为之君可称贤主然践阼非早建号仅三十五年传孙成宗其诸王世系元史虽无表可稽但计其世次讫顺帝不过四传以视我彊逢皇上五代同堂闻直御宇五十五年以来康吉不独古所稀自古所未有也臣郑际唐 (102) 制国朝受文始用天命采古为玺宝国书嗣又兼用古篆尊藏寿交秦殿中凡三十有九此外复有受命于天既永昌玺及高斌所进宝应玉玺亦附藏有内殿考正皇上以所贮历年既久纪载失真且重复排次定为二十五宝以符天数并申言人君躬膺大宝在德而不在器大哉王言洵足袪汉唐以来诸君侈言符瑞之惑详见藏宝御制国朝记 (103) 称皇御制国朝藏宝记云会典旧帝奉天之宝即传国玺谬两郊大祀及圣节宫中告天青词用之语尤诞大祀遵古礼用祝版署名不用宝圣节宫中未尝有告天事或道箓祝釐时一行之亦不过偶存其教耳未尝命文臣为青词亦未尝用宝盖缘当日修会典诸臣无宿学卓识未曾请旨取裁徒沿明时内监所书册档承讹袭谬遂至于此 (104) 廷翰林圣祖圣寿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内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用戒之在得四字庚子岁戒得皇上寿跻七旬于避暑山庄新作书堂颜曰即阐圣祖未发之旨今镌不假八徵耄念之宝遂亦词臣帖拟也 (105) 世圣祖御书五福堂匾额及宗恭摹悬之雍和宫圆赐园明乾隆丙申之屏皇上葺宁寿宫之上景福宫因作五福颂书间至甲辰皇喜得元孙五代同堂而于镌圆明园及避暑山庄子勤政殿后亦悬是额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宝以志庆达臣椿 (106) 庚辰西师蒇事准回两部尽入版图而皇上追维用兵之始众议不无疑阻中睿谟独断不五年而大功告成作开惑论以示外设为春秋硕儒臻成大夫往复之词而折衷于信天主人因镌信天主人宝即采论中语也 (107) 敬皇帝仁天勤民之宝皇帝皆圣祖世宗宪以钤曾御书者言诗皇上御笔亦常用之戊辰岁御制四记其梗概推本天民视听揭以挈纲提要四字心传于千万叶永矢乾乾之句所以示圣子神孙万万世宪章遵用之准 (108) 本于御制南巡记发明举事机宜必敬天明理敬天斯能爱民明理斯能体物因镌敬天明理宝寄意 (109) 宝材以和阗精玉为之考宋徽宗时以和阗产玉遣使索之其国王表称于阗国偻儸有福力知文法黑汗王书与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表中称所须大玉一时难得须俟三四年后采得再进可见当日虽遣使往徵而不能必致今和阗久入疆索每岁贡玉入京瑰材巨质络绎捆载以供典瑞之用古称西旅贡獒不足言矣臣阿肃 (110) 书序汤伐三朡俘厥宝玉作典宝可见古圣王亦未始不以圭为瑞我太宗文皇帝天聪九年贝勒多尔衮等收复察哈尔林丹汗全部获历代传国玉玺明年四月俞诸贝勒大臣及诸外藩等之请以符瑞炳著建宝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德我朝函一区夏虽在德不在太宗特俯徇舆情为应于汤天顺人之举可谓有光矣 (111) 予仰邀羡延昊佑锡洪得刻用此宝以殿御笔并石渠图籍亦加钤用非以自幸实随时寓目可藉以自儆耳 (112) 后嗣子孙诚能法予念庶徵即以念万民之心至七旬八旬亦用此宝以巩我大清亿万年丕丕基庶足慰予祈天永命之愿耳 (113) 予葺宁寿宫为归政后菟裘因于宫内建阁名之曰符望今距乾隆六十一年仅隔六载果能幸邀望为鸿贶则予克符矣 (114) 人宁寿宫有阅颐和轩按曲礼生至百年十载各有称名若幼弱壮强艾耆老期之类独耄兼言八十九十陆德明经典释文谓一本作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不知耋亦兼七十八十德明于易释文复依马氏作七十曰耋而诗秦风毛传八十曰耋左传僖九年杜注七十曰耋故邢炳尔雅疏曰耋有七十八十无正文也即耄属八十而许慎说文九十曰耄刘熙释名则七十曰耄大抵耄自七十至百年为日最长舜年六十受命在位三十有三载则九十三矣而曰耄期若谓九十百年之间卫武公九十有五作抑戒曰亦聿既耄然则期颐以前皆可曰耄由此积数百千万亿京垓秭有隶首不能算摩醯首罗不能知者 (115) 今岁行天圣寿八旬敷天同庆于元旦特下欢春恩诏颁下皇上敛时锡福而薄海腾台普乐诚为钱熙朝盛轨臣棨 (116) 元旦贻庥上以八旬寿辰仰荷重译祝天来庭祖率土称庆以至梯航嘏从古史牒实所未觏允宜广宣湛闻敷锡兆民将乾隆五十五年各直省应徵钱粮通行蠲免我沛皇上加惠元元实迈恩纶叠藏富闾阎仁政千古矣 (117) 上年十一月初八日家法上以新年为皇六八旬大庆诸皇子禀承孝道克循子进封质亲王嘉皇十一子封为成亲王贝皇十五子封为亲王皇十七子封为勒 (118) 会典载朝鲜国每年遣使入贡琉球国问岁一贡安南暹罗二国俱三年一贡向时依期入贡各国使臣不能相值今岁元旦朝贺行礼四国适会共球鹣鲽之盛自古王会开图未能有此钜观也 (119) 今岁阮光平亲福康觐恭祝光平万寿先于上年十二月内据安奏阮以安南僻处炎荒请初即天朝颁示正朔朝定皇上以该国王缔造之能崇奉天时正朔深可嘉尚因即降发往旨允行谕礼部即将乾隆五十五年时宪书交该督等委员赍至镇南关令该国镇目转交国王祇领并数目谕嗣后每年即著礼部照朝鲜请领时宪书发交广西巡抚照此次之例先期颁给无庸遣使赴京请领臣严福 (120) 廓尔喀在后藏外上年归顺遣大头目巴拉八都尔喀哇斯哈哩萨野二名带散番二十三名恭赍表文贡物赴京朝佛合觐表内称敬奉大皇帝即如敬奉三实掌诚心皈依大皇帝驾前等语词意极为恭顺于上年十二月杪到京瞻仰天颜优蒙锡赉 (121) 二月东巡礼崇望秩朝于方岳义举周官原为古圣王不易之典即袁宏汉记曰东方者万物之所始山岳者灵气之所宅求之物本必于其始取其所通必于其宗其说亦属可取但后代侈言告功不特创封禅之仪并专刻宝玺以为金泥玉检之用最为诞妄我皇上以八句展敬降为旨今春二月八日启跸前诣泰安登渎岳荐馨民祈福利且副就瞻按庆典本有岳之祭岱宗为五岳之长即刻躬亲禋祀礼亦宜之非如汉唐宋升中之诬宝亦非供封禅之用也 (122) 文皇上崇儒重道统合君师每年春秋释奠庙或亲诣行礼或遣官致祭去岁以以尽庆迓八旬于凡二中祀皆欲一周为君之职今岁月上丁将亲祭亲诣释奠而于东巡复仁寿躬瞻如阙里蠲洁荐享景仰之怀恰符不仅诗鲁颂徒以芹藻鸾旂侈言在泮之盛也 (123) 自乾隆丙寅始每岁上元俱以来御制灯词四章六章八章不等自辛未例作八章五十三年戊申八章皇上计至六十年归政相距八载岁赋灯词恰符羲经全数因以卦名之平声二十一皆押为韵仄声四十三则于诗中嵌入本字今岁所用自随至复卦位剥下起复恰合阴阳生生不已之数臣程昌期 (124) 周宣石鼓向在太学皇上阅近时拓本惜其字迹漫漶所存仅三百十字因亲加排次截长补短仍为十章并为之序岁每命新制十鼓勒文并列国学又以热河为惠远诘武之地亦命于文庙镌刻十鼓列于戟门而大学之旧鼓则以下命缭垣以蔽风雨俾永万世其文宋薛尚功诸家各有训释元潘迪重作音训刻碑鼓旁因并家之命词臣更依新编石鼓文字次第择诸长为音训附刻古俾御制序文碑阴与迪碑并传千阅者一目瞭然 (125) 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本年正月初五日值角初六日值亢正逢茶宴 (126) 春秋纬云月离于箕则风扬沙诗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二星本有好风好雨之异而月能各从其好犹庶民之休咎系乎上人之得失也今世际熙和小民遂生复性真不啻游康衢而歌耕凿也 (127) 豳风跻堂称兕之语为自古介眉数典然曰公堂不过一国臣民共申祝颂而已若洪范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云云解经者曰谓之父母者亲之之辞谓之天下王者尊之之辞洪范之尊君亲上较之豳风更为广大真挚矣臣秦承业 (128) 五福之四曰攸好德宋曾巩谓福言攸好则致民于善可知故庶民攸好德则锡之福所以劝天下之人使协于中即予记中念庶徵即以念万民之意此念盖数十年常如一日非自今日始也 既以识六义,抒藻谁能无。 然而难言之,讵在雕虫乎。 脩辞立其诚,方为君子儒。 至于临政治,尤在戒欢娱。 华藻或邻斯,投好(去声)将承趋。 义经有明训,吉人辞寡夫。 四集三万章,是诚应愧吾。 抑半壁乎半璧乎,前番曾论两名呼⑴。 壁璧音同其义异,定论考诸志乘无。 志乘既无俗称任,何必拘墟分别吾。 复思辽宋分疆际,限以半壁俾弗逾。 其称或乃实由此,尔时国计诚艰夫。 ⑴ 丙申过此以壁似称山璧若喻水因有依山面水处两义皆可尔之句 有真意与无尽意,一在塞苑(即此)一昆湖(清漪园)。 曰有曰无视若异,其实一意本不殊。 真之为有近山耳,尽之谓无邻水乎。 山水之趣会以意,意弗在他原在吾。 复思真为幻之对,尽则大乖其恒模。 如是炙毂辨难悉,高轩笑成糟粕徒。 意之有真与无尽,两处名轩皆始吾⑴。 圣经自幼读之熟,曰必诚耳自欺毋。 然而有真及无尽,亦可注此非虚诬。 未发之中即无尽,发而中(去声)节有真乎。 中庸要亦弗外是,践履未臻增惭夫。 设云山水示其意,岂知我哉诚殊途。 ⑴ 此处为有真意轩万寿山清漪园为无尽意轩两处皆向所命名 一岭分东西,升降景顿殊。 东岭斜阳映,西巘凉阴铺。 大士坐金身,一切分别无。 所谓栴檀林,栴檀如是乎。 山产似水产⑴,今壶法古壶。 意存殷傅训,制命玉人图。 周尺长犹突⑵,吴工巧去诬⑶。 神魖刻蜿蜒,饕餮义同符⑷。 ⑴ 和阗玉有山产水产二种山产者材质大而多杂石性水产者大不过尺馀而光润少瑕此器乃山产而质地洁莹不杂石性宛同水产 ⑵ 是器盖仿周蟠夔壶原制高一尺四分而此犹过之愈为难得 ⑶ 吴中玉工爱惜玉材每就其形似制为新样以质重可获厚利意谓见巧而转近于俗迩来亦颇知规仿古器俾良材不诬于市贾也 ⑷ 按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为文明之象此与名取饕餮者同具深义耳 𢷬衣及茅舍,两吟牟氏图⑴。 小幅识东来,弗存名可呼⑵。 却实传其宗,不系有和无。 ⑴ 石渠宝笈旧有牟益𢷬衣图及茅舍閒吟图俱经题句 ⑵ 是幅名款图章无存原本标题牟益因仍其旧老子云无名天地之始与所图恰合正不系其名之有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