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典故:东山 吾谋适不用 知音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一作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一作兆)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一作长安道,一作长亭送),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一作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一作又)久微。 朝仍(一作为)越溪女,暮(一作暝)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一作要)人傅香(一作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一作常)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⑴邻家子(一作女),效颦安可希。 ⑴ 一作寄言,一作寄谢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 未及署花榜,遽徵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 今春新太守,洒埽施帘帏。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一作辟)东扉。 碧窗戛瑶瑟,朱阑飘舞衣。 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 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 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 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 但闻(一作觉)虾蚬气,欲生蘋藻衣。 十年佩此处,烟雨苦霏霏。 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 千峰挂飞雨(一作瀑),百尺摇翠微。 震电(一作霓)闪云径,奔流翻石矶。 倚岩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归。 且怜东皋上,水(一作黍)色侵荆扉。 引用典故:少微星 崖石(一作口)乱流处,竹深斜照归。 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 云栋䌽虹宿,药圃蝴蝶飞。 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 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 引用典故:采薇 毕娶 荷衣 渊明 靖节昔高尚,令孙嗣清徽。 旧庐云峰下,献岁车骑归。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 田畴春事起,里巷相寻稀。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 花禽惊曙月,邻女上鸣机。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 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 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 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 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 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 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 始耕已见穫,袗絺今授衣。 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引用典故:章台 柳依依 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 临觞自不饮,况与故人违。 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 宪礼更右职,文翰洒天机。 聿(一作朅)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 谈笑取高第,绾绶即言归。 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 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三载寄关东,所欢皆远违。 思怀方耿耿,忽得观容辉。 亲燕在良夜,欢携辟中闱。 问我犹杜门,不能奋高飞。 明灯照四隅,炎炭正可依。 清觞虽云酌,所愧乏珍肥。 晨装复当行,寥落星已稀。 何以慰心曲,伫子西还归。 引用典故:三黜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 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 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 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 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 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 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 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 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 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晓漏戒中禁,清香肃朝衣。 一门双掌诰,伯侍仲(一作仲待)言归。 亭高性情旷,职密交游稀。 赋诗乐无事,解带偃南扉。 阳春美时泽,旭霁望山晖。 幽禽响(一作好鸟幽)未转,东原绿犹微。 名虽列仙爵,心已遣(一作遗)尘机。 即事同岩隐,圣渥良难违。 ① 区或作欧。唐韵,区冶子之后,汉王莽传有中郎区博。弘尝从愈于江陵,愈召拜国子博士,又从至京,时归,以诗送之。 引用典故:虫沙猿鹤 葑菲 脂韦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伊俙。 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彝训或从违。 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 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荆州来京畿。 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 腾蹋众骏事鞍鞿,佩服上色紫与绯。 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 朝暮盘羞恻庭闱,幽房无人感伊威。 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沈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 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 业成志树来颀颀,我当为子言天扉。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白帝 善祷 玉妃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子达切,又子末切),龙凤交横飞。 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 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 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 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① 湘,字北渚,老成之子,愈兄弇之孙。此赴潮州作也。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三江灭无口⑴,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⑴ 曾江有三江合流,今混为一,不见江口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① 元和中,洛阳田璆、邓韶,博学有文。中秋,出建春门望月,遇二书生,邀至其庄。池馆台榭,率陈设盘筵。若有待者,诘之,云:今夕上清神女嫁玉京仙郎,群仙会于兹岳,将藉君礼导升降耳。言讫,花烛满空,有云母双车,偕群仙下。帏中坐者为西王母,相者为刘纲,侍者为茅盈,弹筝击筑者麻姑、谢自然,二书生,卫符卿、李八百也。顷之,汉武帝、唐明皇至。未顷,穆天子至,各为歌相劝酬,汉帝又召丁令威歌,子晋吹笙和之,王母亦召叶静能歌明皇时事。于是黄龙持杯,于车前再拜,祝仙郎神女。刘纲、茅盈,与巢父各有催妆诗。玉女引仙郎与神女入帐,璆、韶奉命相礼。礼毕,符卿、八百引之辞王母,各赐延寿酒一杯,曰:“可增人间半甲子。”送出庄门四五步,失所在,惟嵩山嵯峨倚天,得樵径归,已岁馀矣。于是二人弃家入少室学道,不知所终。 奉君酒,休叹市朝非。 早知无复瑶池兴,悔驾骅骝草草归(王母持杯,穆天子歌)。 ① 贞元中湘潭尉郑德璘,家居长沙,每岁省亲过江夏,多遇老叟鬻菱芡者,德璘挈松醪春饮之,叟亦不甚愧荷。有鹾贾韦者女美艳,夜与邻舟女知诗者同泊。邻舟女闻江中有秀才吟所作拾芙蓉诗,取红笺写之,置韦女奁中。及旦,分舟去。德璘舟自江夏归,适与韦舟同宿洞庭。韦氏于水窗中垂钓,德璘窥见之,以红绡题诗投之,惹其钩。女收得,耻无所报,遂以夜来邻舟女所写红笺投之。德璘谓女所制,恨无计款曲,而韦舟遽张帆先去,殁于洞庭。德璘闻之悲惋,夜为诗吊而投之。遂感水神,持诣水府,府君曰:“曩有义相及,不可不曲活此女。”召主者携韦氏返魂,送德璘舟,纳为室。后德璘调选巴陵,使人迎韦氏。舟至洞庭,值逆风挽舟,韦氏见一老篙工,即水府君也。韦氏拜谢,府君以诗书韦氏巾而去。后德璘详诗意,方悟即昔日鬻菱芡老叟。岁馀,有秀才崔希周投诗卷于德璘,内有江上夜拾得芙蓉诗,因知韦氏所投德璘红笺诗,是希周所作耳。德璘官至刺史。 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烟(一作浪)静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红蕖香惹衣(崔希周秀才拾芙蓉诗)。 万气浮空上,千光合太微。 霄间望华盖,虚里眄霞衣。 真仪入云路,圆曜逐风飞。 愿得三元会,金容乘运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