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683七絶 22808五律 12915七律 23175五排 1298七排 237 3908四言 531六言 414古體 7908樂府 666 65 362 233辭賦 48琴操 15 84其他 501 509
共531,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下一页
(续上)
元天锡 1330 - ? 一首
卞季良 1369 - 1430 一首
奇遵 1492 - 1521 一首
姜希孟 1424 - 1483 二首
彭孙贻 1615 - 1673 一首
成伣 1439 - 1504 一首
成鹫 1637 - 1719 二首
明神宗 1563 - 1620 一首
曹义 一首
朱诚泳 1458 - 1498 五首
朱载堉 一首
李延寿 1443 - ? 一首
李德弘 1541 - 1596 一首
李贤(原德) 1408 - 1466 二首
杨士奇 1365 - 1444 一首
杨爵 1493 - 1549 一首
梅守箕 一首
汪道昆 1525 - 1593 一首
河崙 1348 - 1416 四首
湛若水 1466 - 1560 一首
王一翥 一首
书珣岩玉师卷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四言诗
温润而光,无瑕有良。
巍巍不动,此曰昆冈。
阳谷之质,孔硕且长。
阳谷之行,充实而彰。
王命阳谷,以纪以纲。
秉国之平,不显其光。
秋兰辞 明 · 奇遵
四言诗
我挹猗猗,玩彼流光。
袅袅馀华,蔼蔼微香。
蜩既鸣矣,白露为霜。
春风已逝,萎绝何伤。
岂无闲花,惜此孤芳。
我采而佩,众言无章。
章虽不显,有隐厥良。
庶几同薰,聊以倘佯。
兰之猗猗,有芬其香。
秀于空谷,人不我将。
人不我将,我何其伤。
敛我馨德,俟时而扬。
纫而为佩,君子之常。
升于蹑于,君子之堂。
公讳孝悦。字诚甫。骊州人。赠右议政闵大生之第三子。高丽侍中闵渍之后也。公年二十五。中司马试。是年五月。世宗幸太学。亲试士。公中第二名。即赐袍笏。游街呵喝。还家则家人初不知也。授宗簿寺直长。明年庚戌。拜司宪监察。冬。朝京师。辛亥。拜吏曹佐郎。壬子。转礼曹佐郎。癸丑。拜司谏院献纳。俄迁刑曹正郎。未几。拜兵曹正郎。因事见罢。居乡者十馀年矣。某甲。复叙为奉常寺少尹。累迁至判通礼院事。某甲夏。升拜佥知中枢。公尊公老于南阳。乞郡连拜水原,仁川府使。某甲。升同知敦宁府事。阶加嘉善。某甲。公以年满七十辞职。上遣内翰还其状。不允。壬寅秋。感疾。九月己亥。卒于正寝。享年七十有八。冬十月二十五日庚寅。窆于广州下西村修理山南麓御苑里先茔之侧。与夫人李氏并葬焉。夫人。兵曹正郎安柔之女也。世系子孙之次。详载议政公碑文。公天性温雅。不喜纷华。饮食衣服。每与人共之。居计淡素。处之怡然。亲戚故旧。死葬婚嫁。必相佐助。孝诚老而不衰。好学晚而尤笃。左右图书。萧然无所营。诗文往往为人脍灸。此公平生终始之大略也。希孟于戊午春。承先君之命。学诗于公。公待之犹子侄。遂有死生之分。公子泮。娶吾表从妹。有兄弟之义。请铭于余。铭其敢辞。铭曰。
骊山苍苍,骊水泱泱。
有闵大姓,世显于乡。
侍中毓庆,奕世重光。
公承祖烈,早捷文场。
扬历清要,令闻令望。
南宫校礼,薇垣抗章。
墨曹夏官,出入翱翔。
中罹微谴,谢事退藏。
十年幽居,山高水长。
再蒙天恩,尹于太常。
终入枢密,宠冠椒房。
公逊克让,惟德是将。
位不满能,畴敢不伤。
御苑之原,风水储祥。
刻铭玄扃,铭示无疆。
地驱乐歌四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四言诗
月明高高,天高以霜。
鬻赀为郎,不须千羊。
壬子八月日。上传于承政院曰。余将亲祀文宣王。大酺儒生。其令礼曹备之。判书臣卢公弼等启曰。祀所以敬神。不敬神不享。堂上下执乐之人冠服。岁久刓弊。请新之。明伦堂庭除不广。请用下辇台。台又狭窄。难容卫士。东西泮水之内。地皆芜秽倾尺。请治而辟之。又加设桥梁。以通人之往来。上皆允之。又传曰。为我作君臣相悦之乐。命词臣改撰歌章。皆用文教之意。日官涓告吉日。先期数日命承旨同礼曹。率司饔,宰枢,诸司吏员,胞人,翟人,五卫军将之士。暨缙绅儒生。习仪于馆下。四方岩穴之士。闻风奔走。青襟大会京师。无虑数千馀人。乃于二十二日。车驾亲幸。四鼓。上衮冕以入。躬奠爵于先师。分遣文官。奠于四圣,十哲,七十子诸先生。凡三献乃止。平明。出御幄殿。文武百官率儒生。分东西入就位。四拜讫。司饔擎进馔案。宰枢皆侍台上。百官儒生皆就坐。散花插帽。宰枢以次进爵。凡九而止。上敦厚儒生。犹虑供饷或阙。频遣内臣检之。诸司多备馔味。丰腆有裕。于是乐而侑之。鼓吹交奏。声忧天地。上下皆得醉饱。观者欣欢感激。前古未有之盛礼也。臣伣猥忝馆官。尤蒙宠渥。既上笺称谢。退而为之颂曰。
天生圣主,抚我东方。
龙飞海曲,凤鸣高冈。
仁化旁洽,文风远扬。
尊崇儒术,尤重黉庠。
翼翼黉庠,礼义之场。
俊秀之士,晨夕翱翔。
或八于室,或升于堂。
藏修游息,弦诵洋洋。
时维仲秋,日吉辰良。
銮舆戾至,躬谒素王。
亲释蘋薠,笾豆苾芳。
簴嶪维枞,镛鼓訇锵。
执事有恪,多士趋跄。
仰奠康爵,神降歆尝。
退御行殿,神庙之傍。
累土为台,凤幄高张。
羽林环阶,鸳鹭分行。
青襟万亿,拥桥观光。
爰命礼官,开宴于坊。
八珍交错,花帽辉煌。
爰命词臣,分制歌章。
乐奏韶舞,协之宫商。
王曰呜呼,名由业彰。
学为业本,不学面墙。
嗟尔儒士,其敢不蘉。
立身扬名,乃炽而昌。
王曰呜呼,时和岁穰。
我匪耽乐,我匪怠荒。
嗟尔儒士,其尽我觞。
欲与斯文,同此乐康。
儒士稽首,圣泽无疆。
今日醉饱,糜粉难忘。
臣拜作颂,歌咏虞唐。
太平圣寿,地久天长。
蜉蝣命短,龟鹤日长。
修夭一辙,古今同忙。
其二
四言诗
时时相见,云水无乡。
守尔沉寂,任世雌黄。
田按:《实录》:洪武十五年,正月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谨身殿。初,上命儒臣重制《侑食九奏乐章》,至是大宴始奏用之。一奏《炎精开运之曲》,二奏《皇风之曲》,三奏《眷皇明之曲》,四奏《天道传之曲》,五奏《振皇纲之曲》,六奏《金陵之曲》,七奏《长杨之曲》,八奏《芳醴之曲》,九奏《驾六龙之曲》,考明制大宴凡四:一大祀庆成大宴、一万寿圣节大宴、一冬至大宴、一正旦大宴,皆用此乐章。朱氏《诗综》但题作《庆成宴乐章》,非其实也。永乐十八年,重定《宴飨乐章》,一奏《上万寿之曲》,二奏《仰天恩之曲》,三奏《感地德之曲》,四奏《民乐生之曲》,五奏《感皇恩之曲》,六奏《庆丰年之曲》,七奏《集祯应之曲》,八奏《永皇图之曲》,九奏《乐太平之曲》,亦是四大宴通用。至嘉靖间,续定《庆成宴乐章》,则专用于庆成宴矣。
炎精开运,笃生圣皇。
大明御极,远绍虞唐。
河清海宴,物阜民康。
威加夷獠,德被戎羌。
八珍有荐,九鼎馨香。
鼓钟簧簧,宫徵洋洋。
怡神养寿,理阴顺阳。
保兹遐福,地久天长。
嗟予小子,才无寸长。
寤寐周孔,坠绪茫茫。
譬彼沧海,欲涉无梁。
何以自释,尽我壶觞。
明明隐祖,允赖匡襄。
笃生国嗣,曰怀曰康。
宗枝蕃衍,奕叶隆昌。
夫人之泽,地久天长。
天姿英毅,至性刚方。
敦崇儒术,雅尚词章。
臣工震肃,礼乐铺张。
维我康祖,于秦有光。
早膺封册,相我先王。
寿虽不永,名亦斯彰。
仪容如在,传诵不忘。
于穆清庙,同享烝尝。
天姿贞淑,懿德慈良。
山川毓秀,宫壸腾光。
生我育我,为君为王。
褒赠自天,永荷吾皇。
粤膺妙选,继佐先王。
宠颁册命,恩礼殊常。
尊崇二纪,宫壸重光。
四旬薨逝,附葬原冈。
嗟彼白华,莹然如霜。
君子立身,如圭如璋,为亲之光。
吾民昔逃,胡不还乡。
鳏为尔妻,饥赈尔粮。
给尔鸡豚,理尔田桑。
吾民昔逃,胡不还乡。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荒政部
韬光纸铭 明 · 李德弘
四言诗
举夜沉沉,难独煌煌。
卷而怀之,彼何我伤。
美哉轮奂,言考其堂。
克明厥德,如圭如璋。
宗族聚斯,永矣千霜。
祖武其绳,邦家之光。
厥初我祖,始侯于唐。
升为天子,四表辉光。
豢龙陶丘,历夏迨商。
因而姓之,千载其昌。
题谖草 明 · 杨士奇
四言诗
对此谖草,粲乎有章。
我自陶陶,何忧何忘。
男儿脚步,自有圆方。
由我颠踬,之死何妨。
履我后土,戴我穹苍。
省我之愆,是我之狂。
魂如解此,安我福堂。
呜呼魂兮魂兮,聊此相将。
待我罪终,任尔飘扬。
高鹜远眄,至彼朔方。
烟尘野合,关塞悠长。
接流浣海,托邻毡乡。
悲笳夜呼,春草旦黄。
坚冰蔽道,车顿马伤。
言念君子,忧思不忘。
桓桓圻父,宣力四方。
入秉邦政,四裔来王。
乃眷天顾,卷衣煌煌。
宗公惠尔,载锡维璋。
若契之生,左右陶唐(其四)
觐天庭五章 明 · 河崙
四言诗
振振王子,德音孔彰。
缉熙其学,奎璧其章。(一章)

天子有旨,邦人震惶。
惟君父使,不敢或遑。(二章)

既见天子,敷纳惟详。
贝锦消沮,家国之昌。(三章)

勉勉王子,夙遵义方。
专对来归,宗社之光。(四章)

桓桓我王,寿考而康。
王子来归,其乐无彊。(五章)

汉江诗 其一 明 · 河崙
四言诗
臣伏值主上殿下还都汉城。臣民咸悦。云合影从。惟恐或后。汉之父老。至有垂泪相感者。苟非深仁厚泽洽于民心。安能至此。臣窃闻。周之太王去邠居岐。民之从者如归市。臣幸亲见盛事。不胜庆抃之至。谨和。赞成事权近所进歌诗。为汉江诗一篇。缮写以献。臣窃念宣王中兴周室。尹吉甫作江汉诗。编诸简册。被诸金石。传之至今。一时君臣之美愈久愈显。臣不才。安敢自比古之作者。诚愿殿下之美垂于无穷。歌咏盛德之光辉。倘蒙清燕之暇一赐睿览为。则臣之为幸至矣。
维汉之水,振古泱泱。
维华之山,倚天苍苍。
维圣勃兴,奄有东方。
乃定国都,维汉之阳。
宗社乃安,景运灵长。
其三
四言诗
我后来止,路车皇皇。
卫仗整齐,维德之光。
骏奔前后,济济英良。
民心载悦,歌咏康庄。
其六
四言诗
明明我后,克笃纲常。
天鉴厥德,俾炽而昌。
缉熙安安,寿考而康。
祚胤万世,其永无疆。
石潭 明 · 湛若水
四言诗
水行石上,用柔破刚。
涓涓成渊,蛟龙是藏。
望汉 其一 明末 · 王一翥
四言诗
陟彼蕲墟,望汉之阳。
念彼共人,兴言不忘。
玉果罔食,好石谁将。
反复念怀,戚是用长。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