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函谷关,远送之子还。 清晨骢马发,从此辞燕山。 燕山有明月,照君西去颜。 峨峨大华峰,杳杳烟中鬟。 褰衣欲从之,路远难追攀。 爱君光前脩,豸冠称瑶环。 云和登清庙,騊駼踏天闲。 伫看栖鸾翼,飞上蓬莱班。 我生絷白驹,久已忘青山。 朝趋与夕直,苦乏一日闲。 忽惊双眼明,雨麓连晴湾。 淡烟小村迥,落日飞云还。 深林意无极,老木势若顽。 平吞渺莽外,惨入鸿濛间。 书生强模写,两鬓生诗班。 幸哉绝俗累,对山无愧颜。 他年谱此画,莫把吾诗删。 去年寒食游西山,今年寒食独掩关。 东风御柳自今古,客路何处开愁颜。 世无德公同上冢,但见乞祭来墦间。 高堂明镜多白发,久矣不着莱衣斑。 故园花木皆手种,留与黄鸟啼绵蛮。 人生富贵亦百岁,岁月一去无由还。 天教我辈故钟情,遇物兴怀常不闲。 谁能起我强一醉,久病不出腰脚顽。 上人不出头陀山,水云心迹清且闲。 我时杖屦扣松关,石径𣂈确难跻攀。 雄观十四非人寰,前贤杰句留壁间。 溪桥夕照离思艰,俗缘未尽吾何颜。 登楼不觉月再弯,竹西风景欺我顽。 迩来归梦不可扳,匆匆上马呼不还,只恐春风别泪潸。 烟草埋鸿钟,劫灰隐金关。 玉殿空明月,春潮去不还。 十二白玉阑,当年有谁攀。 田按:《姑苏》、《钱塘怀古》诗各三首,乃陈惟寅首倡,和者七人;饶介、倪瓒、陈秀民、馀诠,潘牧、叔明与惟寅弟汝言也。墨迹流传,后数十年,吴匏庵、沈石田、吕秉之复追和,王济之、顾华玉有跋语。文徵仲影叔明此诗刻入《停云馆帖》。真迹国初藏安仪周家。 朝辞江汉水,暮宿匡庐山。 番易匡庐下,中有蛟龙关。 龙君阅世久,风飘司往还。 理子贤良资,神鬼敢有奸。 逍遥十二仙,迟(去声)子湖之颜。 高高肃政台,去去登清班。 坐观黄鹄起,邈焉不可扳。 端逢縻处士,攴酒乐馀间。 远公结莲社,康乐爱名山。 观空知佛性,历劫洞人寰。 般若微尘大,须弥粒粟悭。 千莲出火底,一苇渡波间。 苦海旃檀阁,虚舟明月环。 梵烟金殿古,花雨白楼斑。 得句从邻近,投书忆大还。 来题鹦塔偈,笑别虎溪湾。 胜概文章在,禅心日月閒。 好因清净域,了悟死生关。 杪秋景易晏,暮色生空山。 紫芝信可采,丹梯讵难攀。 未谐栖云期,且复步月还。 谁当念幽赏,神游翠微间。 邈居阙心赏,何由散襟颜。 过门有高贤,连袂欣寻山。 蹑石渡清浅,求蹊出榛菅。 稍深竹树尽,忽旷烟峦环。 即此敬亭胜,岂殊盘谷间。 息影岩扉幽,寓欢觞宴閒。 视日未云暮,嘉言且容攀。 翰墨者谁子,妙年出江关。 剪须事浮屠,游戏在云山。 时将骚臣意,写入尺素间。 嗟彼为形士,长往不知还。 其心犹有慕,岂不薄茅菅? 学古宁为人,诚念修已艰。 圣哲虽异代,讵云不可攀? 白露浥宵桂,月满浮云山。 遥想山中人,与我身俱闲。 少日曾陪供奉班,流浪三千随百蛮。 海水接天看不足,却归万壑听潺湲。 累土成岳谅非艰,蚤服玄英勘大还。 金阙玉清名籍在,不应犹自恋人间。 ① 此题《元音》选四首。题作「送邵元道」,潘讱叔、曹能始俱刻入乃贤,误。 襄阳孟处士(一作浩然),拂衣归故山。 放浪岩壑深,流咏遗人间。 举袖岩(一作林)花落,击楫江鸥还。 羊公何堕泪,水声日潺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