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28,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明(续上) 袁中道 1570 - 1623 二首裴龙吉 1556 - 1609 三首 许国佐 1605 - 1646 一首 许𥛚 一首 谢廷柱 一首 谭元春 1586 - 1637 五首 赵光祖 1482 - 1519 一首 赵宪 1544 - 1592 一首 赵宽 1457 - 1505 一首 赵昱 1498 - 1557 一首 赵晟 1492 - 1555 一首 赵良生 一首 邓林 一首 邓雅 二首 郑善夫 1485 - 1523 一首 郑嘉 一首 郭之奇 1607 - 1662 二首 释函可 1611 - 1659 一首 释宗泐 1317 - 1391 一首 金义贞 1495 - 1547 一首 金净 1486 - 1521 一首 金友伋 一首 | 名士安卑官,居然有狂意。 入甲岂非龙,何必垂天翅。 祝融不受职,朝廷多灾异。 我上救时策,官不录一字。 书生徒苦心,报国恨无地。 今尔督木来,勾当公家事。 奔走莫云劳,小大皆朝吏。 十月茱萸湾,相牵同一醉。 官散束缚轻,何妨入酒肆。 一倾三百杯,陶然卧垆次。 万里从兹行,天风卷雪至。 我学漆园翁,君为玉皇吏。 同心臭如兰,尊酒论文字。 绿绮无以报,愁有张衡四。 如何星霜移,巧违不一值。 临风空怅望,恨不飞奋翅。 释褐而曳裾,策名行为吏。 一朝展瑾瑜,四海传姓字。 道也本无二,推之端见四。 盛年不再来,明君不易值。 君今尽有之,宜奋青云翅。 夙慕铅汞术,深惭刀笔吏。 有诗写佳兴,无人问奇字。 潜心黄卷中,不嫌壁立四。 偷閒洛浦外,偶与薪歌值。 泠然禦寇风,御之不待翅。 范阳产嘉禾,一茎穗三四。 老农骇相告,具目睹兹异。 至和所薰蒸,萃此耕穫地。 祯祥不徒来,无乃表仁治。 借问治为谁,召父劳抚字。 商一画景但画意,林二题画无画字。 山光水光不归纸,无故烟岚落阶次。 泉欲溅衣昼分寒,树不落叶冬留翠。 观者缥缈于其傍,眼光不入神高寄。 半生但知住(一作往)浮世,忽上此峰鹤难至。 谁言午旭下界高,漠漠晴云裹天地。 幽幻眼光如愁胡,缥缈灵机兼梦寐。 下听数劫始涌声,静想长空或含意。 一身仙隐不自辨,安知山河何处置。 近天语天天亦闻,以云驱云云触类。 卓绝四峰不足言,甘与峰为七十二。 前步别苕川,怅君后步至。 纭纭楚场前,帆过君投刺。 踪奇或往生,心惊如残寐。 高言吹江天,秋热散荷芰。 诗书久无益,赖君增意智。 诸生好藏身,略带田园戏。 尔舅家弁山,十年无一字。 麻鞋见试官,不可谓憔悴。 江汉秋水流,舟远各独醉。 梦君畏君别,揽抱不相弃。 小开平生眼,窥我睫间泪。 梦醒泪相牵,角枕无乾地。 肝肠能几投,情亲裹机智。 君亡我亦闲,省却城中字。 收泪厌鸡鸣,努力图重寐。 知君爱友心,安忍过憔悴。 朝廷荐叔父镇庆源。以有学也。学之名。非徒章句文辞而已。学知事物之理。处得其宜之谓。故在朝而格君。处藩而宣化。无往而不以学。源。国之北门。捍敌之谋。农桑之课。政化之修。皆出镇帅。苟非学者。何以当之。况关北。如源者六。不可轻内重外。而尽任以君子。可以才德表于六者。择一人任之。以为观化。其为责。重矣。然责重者。难副。苟一事之小乖于理。人皆惊怪。莫不缺望。六亦必不矜服。将有讥侮。居是责者。岂不畏哉。叔父有古人之学。事事以义。侄决知其不然。然非上智之资。未必事皆合理。常常儆畏。亦君子之道。其不致意欤。叔父之志。朝夕于帷幄。坐使朝廷有道。四方以富。边鄙乃安。不必亲行藩镇而后可也。然古之人。或由幄而以出。自镇以入。一出一入。丈夫之事。而况是命。出于表率之意。其视寻常帷幄者。何如。且戎狄难化。而必以德。德非一朝之成。所为尽出于诚。无一毫假伪。可以感动其心矣。然则学必处物而后益明。还而入幄。以益明之学。行平昔之志。岂不易哉。 世人不究理,文武为两事。 文既非章句,武岂善射骑。 武侯在草庐,所事明心地。 朝廷重北门,叔也充其帅。 野人虽难化,禀性非有二。 闻道服廉洁,是事犹可类。 德来必来服,但念治不治。 镇将闇且悍,威武且贪肆。 遂使昔来格,反致城下伺。 固知禦戎道,不在威与备。 我非屈三闾,我非阳谏议。 三年吃吃不能休,欲为君师明大义。 小楼阛阓中,炎日如火炽。 偶兹西窗雨,开襟涤烦思。 晚色兼新凉,随风一时至。 须臾雨脚收,眼界益清媚。 九陌尘尽消,城阙郁苍翠。 玉河蒲苇森,琼岛烟霞邃。 坐久渐昏黑,片月忽照地。 呼儿具杯酒,涓滴辄已醉。 幽景方自适,外物皆可弃。 却笑南华仙,犹为漆园吏。 余读易比卦。其序卦曰。水地为比。物之相切比无间。莫如水之在地上。以言与人相比之义。其爻初六曰。有孚盈缶。言当比之始。诚信积中。不用外饰。如瓦缶中满也。三曰。比之匪人。言勿比匪人也。二曰。自内贞吉。四曰。外比贞吉。自内。言由己也。外比。言比于九五刚阳之贤也。言守己以中正之道。以比于贤。皆为贞吉也。上六曰。无首。无首。言无终也。不诚信不中正。比匪人则虽亲比。终必为仇为隙。乃为无首也。凶之道也。此为人君比天下之道也。比乡党比朋友。莫不以是而推之耳。余特以比朋友为意。以为以诚以信。以中以正。与夫匪人之伤。外比之吉。无首之凶。并归之于六二之由己。以为当学问时习自修。为可比之道。则六爻中事。皆为一己中事也。亦各以此交相比辅。如是则我不求于人。而贤者自至。愚者不肖者。亦思变其气化其质。以求比于我矣。至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相比之道。亦岂外是乎。不责以善。不和以义。逢迎阿比。非比道之善。以私以利。比友慢长。尤非比道之善。此皆为无首之凶也。余因赋以为诗。赠朴,沈,申三侄。以为劝戒。兼示诸辈 明 · 赵晟 世俗日渐偷,人心吁已异。 吾犹未免然,交道敢轻议。 试观水地象,无间物莫譬。 当初可盈缶,在三尤致意。 贞吉皆由己,无首亦自致。 江清鸥鹭集,池污蛙黾萃。 勿违时习教,朋来各以类。 吾悲今世友,但知私而比。 未闻责以善,多见交以利。 吾闻诸夫子,君子和以义。 朋友在五伦,本非为异事。 若一不自尽,其馀皆为伪。 为诗告诸子,当自孝悌始。 亦知四海悠,踽踽一身寄。 欣然获所宗,远大而相位。 审余愚也直,知君誉必试。 此意自千秋,藏心曷穷至。 仕宦多岐途,水山无定位。 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 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 余亦干进者,安知达隐事。 因思禹穴奇,适与淡衷值。 先生味其言,欲向水山示。 未获水山情,聊求读书意。 此中大有佳,捷径毋相累。 闻君步已健,我喜夜无睡。 天教折臂翁,谙尽人间事。 桂回去年华,雁矫南飞翅。 期君栗亭下,芳尊可一置。 一气薄太虚,混冥至道寄。 二仪初未形,中已万生备。 三画发秘幽,人文创妙智。 真源本自然,滥觞驰末议。 立言开群蒙,良非神圣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