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678七絶 21632五律 12923七律 21958五排 1210七排 245 925四言 255六言 307古體 3202樂府 228 86 364 49辭賦 28 109其他 433 560
共433,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下一页
(续上)
谢希孟 一首
贾昌朝 998 - 1065 一首
赖继善 一首
赵不敌 一首
赵复 一首
赵师民 一首
赵希棼 一首
赵庚 一首
赵庚夫 1173 - 1219 一首
赵彦彬 一首
赵彦若 一首
赵彦迈 一首
赵必瞻 1230 - 1276 一首
赵慎 1127 - 1194 一首
赵昀 1205 - 1264 一首
赵汝回 一首
赵汝燧 1172 - 1246 一首
赵汝迕 一首
赵炅 939 - 997 一首
路振 957 - 1014 一首
邵焕 一首
邹极 1043 - 1107 一首
郑刚中 1088 - 1154 一首
郑如几 一首
郑文宝 953 - 1013 一首
郑獬 1022 - 1072 一首
释仲皎 一首
释修己 一首
释可勋 一首
释延寿 904 - 975 一首
释德洪 1071 - 1128 二首
树既摧为薪,花亦落为尘(凌霄)
北宋 · 贾昌朝
坐忆蛟桥此日新(宋史能之《重修毗陵志》卷三)
宋 · 赖继善
白日干戈万马尘,铁心不碎竟谁身(感杨邦乂死杜充降)
按:清光绪《吉安府志》卷三二
宋 · 赵不敌
春山是处箨龙新,不似清凉绿笋珍(绿笋)
按:《舆地纪胜》卷一三一《福建路·漳州》
宋 · 赵复
船官风破浪,关吏鼓通晨(送晏集贤南归)
《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二引《杨文公谈苑》 按:《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七谓此二句系邵焕诗。
露台枉惜千金费,却把铜山锡幸臣
⑴ 宋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下 《风月堂诗话》:李义山文帝庙诗云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本朝赵周翰亦有诗云云,可与其并驱争先。
风雨送迎地,别离多少人(邮亭)
按:同上书外集
南宋 · 赵庚
腰金不足为公重,怀宝无瑕乃席珍(贺蔡戡入对)
按:清怀荫布乾隆《泉州府志》卷六二
君家自在剑山外,莫浪江南劝路人(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卷二)
自爱槛前山有意,谁云堂下水污人
⑴ 明张士镐嘉靖《广信府志》卷八 《广信府志》:前此宰贵溪者无廉吏,谚语云:“饮却三山堂下水,纵非污者也成污。”彦彬云云。
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剪䌽花)
按: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
宋 · 赵彦迈
风俗连巴楚,封疆接播溱(溪堂)
按:以上《舆地纪胜》卷一八○《夔州路·南平军》
南宋 · 赵必瞻
生平许国惭无补,化作东风扫虏尘(清何乃容光绪《缙云县志》卷八)
闾阎多勃郁,有愧此閒身(明远楼)
按:宋王十朋《梅溪后集》卷一四《分韵得炎字》注
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题楼观映月梅花图)
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三
屈原一点沉湘恨,李白三生捉月身(水仙)
按:以上明王瓒弘治《温州府志》卷一○
泾有泉流安得暑,亭因风扫自无尘。
何用长堤柳,将眉与世颦(杨柳)
按:《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七
欲饵金钩深未到,磻溪须问钓鱼人(宋文莹《玟壶清话》卷五)
《玉壶清话》:太宗宴后苑,作钓鱼诗独赐吕正惠端,断章云云,意以首宰属端,后果冠台席。
瘴海千枝雾,骊山一骑尘(荔枝)
船官风破浪,关吏鼓通晨(送晏集贤南归)
按:《宋朝事实类宛》卷三七。按:《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引《杨文公谈宛》作赵复诗
愿君早作归来计,同醉园林二十春(次韵答刘资明)
杜老檐前新种植,渊明篱下旧精神(菊)
按:《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三八
宋 · 郑如几
看朱成碧醉中眼,施粉太白尊前人(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
杜曲花光浓似酒,灞陵春色老于人(长安送别)
好拥双旌便东下,画船明月绿杨津(过汴堤)
按:元《群书通要》壬集
宋 · 释仲皎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赠剡僧秀蕴点茶成梅花)
按:《剡录》卷一○
北宋 · 释修己
羊肠鸟道无人到,寂寞云中一个人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二 《五灯会元》:明州仗锡山修己禅师,与浮山远公游。尝卓庵庐山佛手岩。后至四明山心,独居十馀载,虎豹为邻。尝曰云云。尔后道俗闻风而至,遂成禅林。
⑴ 《四明宋僧诗》卷一引《五灯会元》作僧
北宋 · 释可勋
天晓不干钟鼓事,月明岂为夜行人
⑴ 清洪亮吉嘉庆《宁国府志》卷三一 《宁国府志》:可勋作庵城山寺侧,曰卧云。太平兴国己卯,召对,问曰:“卧云深处不朝天,因何至此?”勋曰云云,因赐还山。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
按:僧问延寿如何会永明家风,师答之云云。
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
⑴ 《冷斋夜话》卷二 《冷斋夜话》:予与李德修、游公义过一新贵人,留食。予三人皆以左手举箸,贵人曰:“食等皆左转也。”予应声云云。
至今牛斗气,散作延平人
⑴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三《福建路·南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