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奇取盈。持筹最精。 拥场十载经营。喜黄金满籯。 锥刀枉争。门庭早更。 横财三十炉成。铸何人姓名。 暖日融融雨乍晴,春泥软润绣鞋轻。 行来绝似潘妃步,朵朵莲花贴地生。 泼墨岚浓,拖云筇瘦,石阑倚遍阴晴。 无数湖山,蛾眉一半遮城。 楝花风替杨花雪,殢残春、雨淡烟轻。 又隔江、一阵丝丝,薄暝催成。 十年俊侣多萍散,记盟苔招鹤,选树留莺。 别梦轻抛,竹房药院都生。 老僧为话茶天录,扫风铛、松韵俱清。 约重来、花影仙坛,著我吹笙。 楼高黄鹤远,扁舟小泊,南望武昌城。 四更山吐月,客梦初回,浩浩大江声。 疏灯照夜,激秋风、雄剑龙鸣。 倾数杯、寂寥村酒,难遣旅中情。 休惊。 乌林赤壁,紫盖黄旗,付辞人题咏。 销不尽、曹兴刘蹶,魏战吴争。 青山如故周郎去,算后来、谁是豪英。 眠未稳,依然枕上诗成。 慷慨秦歌,婆娑楚舞,神前击筑弹筝。 尚有遗规,胜他吴下新声。 无端委巷谈今古,混是非、底用讥评。 郁蓝生。 杂剧流传,体例分明。 挺斋不作东篱去,算青藤玉茗,风气初更。 辗转相师,可怜伪体争鸣。 何人礼失求诸野,怅碧天、无限遥情。 暮云轻。 曲散人归,月上高城。 轻烟才禁过,堤上路、又清明。 讶屐齿红稀,裙腰绿断,负了新晴。 山亭。 乱堆湿翠,甚朝来、无处著啼莺。 剩有几丝风柳,日前也懒逢迎。 湖汀。 正好丽人行。 画里忆倾城。 记金粉阳台,深眠浅醉,若个才名。 三生。 自知分薄,忍凄凉、听到楚江情。 欲把红红谱记,屏风不暖鹅笙。 捲湘帘如画正梅天,细雨罨江城。 是红泥亭下,尺书烹鲤,斗酒听莺。 说与图中仙侣,此景最分明。 拖出一湾绿,柔橹微行。 指点吴淞江上,想君家门外,春水初生。 问碧云乡里,甚日是归程。 怕归来、重寻白石,负年时、二十四鸥盟。 安排与、松陵社好,添个诗名。 史笔久传后辈。 宫花始照先生。 恰恰合乎古语,金阶须慢慢行。 才过中秋,几处砧敲,冰轮倍明。 忆桂花香满,浓侵庭院,梧桐阴碧,低覆轩楹。 无伴飞觞,何人击钵,总有新诗勉强成。 空阶畔,暗蛩相答,亦诉难平。 嫦娥苦爱长生。 也耐尽、琼楼冷淡情。 望迢迢银汉,初更已报,茫茫玉宇,万籁无声。 枚乘观涛,谢庄赋月,各抱幽怀天地清。 沉吟久,正露华如水,斗转参横。 余幼时好吹箫,购得前朝人所遗一枝,音韵和平,甚宝之,锡其名曰“紫云”。每当针黹之馀,纳凉庭院,必案一二曲为事。后于归金沙,所居楼高广,张南周比之中也。窃思音律本非闺阁所宜,岂可邻舍传闻,即将紫云盛以锦囊,藏之箧衍。忽忽数十年来,竟成绝响,虽无人琴之感,能免中心怅怅耶,作此以表。 漫说秦楼引凤,可怜弃置无声。 怕闻邻女斗弹筝。 吟风成往事,伴月是前生。 记否桂花影里,栏杆共倚三更。 呜呜如诉最分明。 暗传吴市恨,遥渡楚江情。 江南好,草绿寄奴城。 沽酒客来双屐滑,打鱼人去一舟轻。 浮玉望中明。 四面岚光拥斗城,眼前排闼翠微横。 行人如入山阴道,万壑千岩不识名。 ① 作者注:「即书院东轩。」此组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蝶似爱吾频结梦,树长对我鲜知名。 忽然有客不衫履,尔我快谈话弟兄(杨永智编校)。 寄傲窗南物外情,可人花鸟笑相迎。 论文有弟应兼友,嗟莫閒愁太瘦生(杨永智编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