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116七絶 8167五律 7030七律 9126五排 507七排 86 318四言 59六言 189古體 1887樂府 92 16 121 12辭賦 2 34其他 197 259
共318,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下一页
(续上)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聂树楷 1864 - 1942 一首
彭孙遹 1631 - 1700 一首
彭廷选 二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一首
钱大昕 1728 - 1804 二首
沈鹊应 一首
宋翔凤 1779 - 1860 三首
宋育仁 1857 - 1931 一首
孙霖 一首
谭献 1830 - 1901 一首
王策 一首
王时翔 1675 - 1744 二首
王士禄 1626 - 1673 一首
王贞仪 1768 - 1797 一首
吴昌绶 1867 - ? 一首
吴翌凤 1742 - 1819 一首
谢金銮 1757 - 1820 一首
徐釚 1636 - 1708 一首
许宝蘅 1876 - 1961 一首
许南英 1855 - 1917 二首
薛约 二首
杨夔生 1781 - 1841 二首
稚子候门(丁未) 清 · 南有容
水鸟惊飞笑语喧。
仆夫迎我到山樊。
更看幼子候衡门。
容裔扁舟春水阔,依依桑柘绕山村。
风尘十载返田园。
三度夺标手,家学旧渊源。
蓬莱一水清浅,精究法家言。
归载孝廉舱稳,荣绾外台绶紫,美誉四腾喧。
吏以空言告,民少复盆冤。

巡绣虎,分节钺,固篱藩。
五州流转防御,风掣画旗翻。
喜见消氛西檄,大可澹忧西顾,高宴敞西园。
一对太常蝶,阶下舞轩轩
⑴ 贵西道署园内见大蝶二,退翁绘图征诗。
红桥书巷至今存,四合红尘昼欲昏。
试听吴歈君莫讶,此声元自起阊门。
处处笙歌彻夜喧,香车宝马烂盈门。
河灯万点飞星斗,应改中元作上元(施懿琳编校)
有饛飧簋酒盈尊,享祀无须待子孙。
好事解囊多信士,自家曾否报亲恩(施懿琳编校)
新衙门接旧衙门,百万貔貅属内阍。
汝辈为之浑不问,更谁坐位斥朝恩。
丛残诗碣倚颓垣,姓氏传讹竹素园。
记否严陵投赠句,南窗家世本苏门
⑴ 集仙宫有元人右刻诗首题诗寄集仙南窗炼师严陵杨大伦顿首末题天历己巳夏孟书于练庠冷斋南窗炼师者集仙宫住持提点冲靖守正凝和法师孙应元也故诗有炼师苏门仙丹灶煮白石之句韩浚嘉定县志载此诗题云寄集仙宫叶炼师案续吴录云嘉定之集仙宫宋嘉定十七年道士叶子琬建子琬为两街都道正赐号冲妙大师此诗作于元天历中不得与叶同时
沙外平沙村外村,黄墩东望是雷墩。
吴航贩取秋瓜去,柔橹咿哑划水痕
⑴ 黄墩在县西南二十里雷墩在县西南五里产西瓜最美
枫冷吴江,雁飞南浦,家家黄叶堆门。
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
记忆当时三径,尽飘零、松菊犹存。
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

销魂。
故乡此际,佳节醉西园,篱畔芳樽。
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
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
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
扬州忆,楼隔小东门。
坐得词人明月底,唤来弟一久销魂。
梦冷独黄昏。
记得天涯有旧痕。
几分春色到江村。
待他凉月照中门。

修竹已消空谷影,梅花真作美人魂。
不禁寂寞倚黄昏。
又作匆匆出国门。
几番离合那堪论。
二分明月忆黄昏。

门外马嘶愁问路。
眼中鸿爪欲留痕。
莫缘读曲掩芳尊。
浣溪沙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宋育仁
雨润桐阴昼掩门,碧天苔色近黄昏,隔帘见月最销魂。

薇帐烟垂风自飏,兰当灰陷夜初温。
此时心上画愁痕。
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层台市井喧。
三令首除罗汉脚,只教普度闹黄昏
⑴ (作者注:「台俗:七夕,家供织女,称七星娘。食螺蛳以为明目。煮豆拌,裹洋糖,同龙眼、芋头分饷,名曰结缘。是夜,士子为魁星会。中元节,好事作头家,醵金延僧施燄口,燃纸灯于海边,谓之普度。是月也,最多『罗汉脚』,抢孤打降,结党滋扰。观察觉罗四公、刺史余公、明府陶公并委员巡查,禁演夜戏。」)。(施懿琳编校)
青衫湿 晚清 · 谭献
春来未有晴时候,风雨闭重门。
今朝折柳,明朝飞絮,几个黄昏。

一灯上了,帘前瘦影,销也无魂。
青衫湿处,看来却似,点点啼痕。
閒中好,薄日晏眠温。
落尽东篱菊,青山淡不言。
细雨尖风欲断魂。
落红庭院又黄昏。
麝烟金鸭被微温。

无计可令春睡稳,空言亦是玉人恩。
分明曾许拭啼痕。
此最佳公子,何事但绣平原。
敬爱客、御夷门。
竟刎颈酬恩。
临风一送秦军退,毛薛又进良言。
魏既重,赵终存。
拄半壁乾坤。

英魂。
经千古,寒芜冷树,应化作、烟光雨痕。
更待向、何门趿履,感君意、緤马荒郊,旋马空墩。
卖浆遗老,好约齐来,一酹松根。
天外影,人道是苏门。
蹬覆松毛青到骨,崖封苔绣碧为魂。
傥许一追扪。
岂料贤媛真死别,不堪泪下声吞。
同思相见话寒温。
孀声悲苦节,噩梦怆离魂。

叹息交情流水逝,伤怀却共谁论。
天涯知己几人存。
容华芳岁尽,霜雪晚心尊。
江南忆,惆怅望齐门。
烟水迷茫衔落照,楼台层叠聚香痕。
春事共谁论。

花间约,辛苦种愁根。
留住朱颜揩粉镜,挥残红泪涴芳尊。
惜别黯销魂。
隔岸青山如欲滴,春沙犹带潮痕。
东风骤急暗朝暾。
酒香人去,微雨杏花村。

绮语而今都忏尽,无憀一倚闲门。
归鸦拥树不成喧。
湿云徐敛,新月破黄昏。
五、七言诗以典雅丽则为宗。惟〈竹枝〉杂道风土,虽方言里谚皆可以入则,犹〈国风〉之遗也。金銮以甲子(1804)腊月司铎武峦,乙丑(1805)供试事,侨居赤嵌,俯仰衍沃之邦,而感愤于人心风俗之所以弊,乃自《赤嵌笔谈》、《东征记》诸书以外窃有论述焉。而其馀者,耳目所经,时亦形诸歌咏。偶有枨触,辄成小诗。纸墨既多,遂无伦次,聊复书之。俟有续得,当备录焉。
水仙宫外近黄昏,迤北斜看第几鲲。
潮信来特沙卤白,乱星渔火簇城门(杨永智编校)
双文两小心情减,往事休论。
月晕灯昏。
记得柔奴污酒痕。

谁家玉笛琼楼下,吹断香魂。
一缕温存。
也算东君一度恩。
一览沧溟,无边空阔,遥天几簇云奔。
蓦狂飙倒卷,白日都昏。
澜回水立冲天湿,送孤帆欲渡龙门。
有人弹亸髻,莲窗危坐,弦拨金昆。
衫袖尽上潮痕。
看鱼龙舞罢,浴出金盆。
有松醪一盏,遥酹天根。
姮娥寂寞清虚府,问波涛可许平吞。
茫茫谁省锦衾角枕,飘落惊魂。
台湾竹枝词 其五 (丙戌(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 清末 · 许南英
鲲鯓王入小西门,一月香烟不断温。
回驾遍游城内外,下船时节已黄昏。
新嘉坡竹枝词 其五 (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 清末 · 许南英
花布红衫浅绿裈,鞋拖鸭舌步温存。
金刚钻石簪螺髻,不著胭脂也断魂。
乾隆丙午(1786)、丁未(1787)间,台湾林逆滋事。虽阅邸报传闻异词,覆检《台湾县志》阅之,因得备稔其风土之异,遂作〈台湾竹枝词〉二十首。越二十年,而家云庐出宰斯邑,续修《县志》。志成,邮归付梓,余得预校雠之役。因检原稿,附入末卷。不揣固陋,用质纂辑诸公。
亲迎沿途鼓乐喧,采幡花轿樯盈门。
海疆风俗犹循礼,堪笑中华易结婚
⑴ (作者注:「台俗婚娶行亲迎礼。」)。(廖振富编校)
乾隆丙午(1786)、丁未(1787)间,台湾林逆滋事。虽阅邸报传闻异词,覆检《台湾县志》阅之,因得备稔其风土之异,遂作〈台湾竹枝词〉二十首。越二十年,而家云庐出宰斯邑,续修《县志》。志成,邮归付梓,余得预校雠之役。因检原稿,附入末卷。不揣固陋,用质纂辑诸公。
积薪煨芋饱晨昏,人说山中傀儡番。
果腹不须分甲乙,淳风偏让野人敦(廖振富编校)
姑苏好,旧梦略无痕。
度曲莺窥人绝代,停桡鸥伴客销魂。
溪涨水烟昏。
吴兴好,市尽得烟村。
一自卜居松雪里,斋名画扇梦留痕。
寂寞古藤根
⑴ 吾友严子蕙杨,哀恻自伤,词人也。自湖郡石钟移居德清之松雪里。予尝过君画扇斋,瀹茗论词,清谈累日,至不忍去。未及数年,蕙杨竟郁郁以没,能无少游已矣之叹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