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30七絶 14五律 2七律 1 8四言 9六言 4古體 302樂府 9 22 8 7其他 5
共302,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下一页
(续上)
陈裔仲 一首
戴亨 1691 - ? 一首
费扬古 ? - 1701 一首
郭临江 一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一首
弘历 1711 - 1799 十五首
洪柱国 一首
黄任 一首
江浚源 1735 - 1808 一首
金和 1818 - 1885 一首
金履万 一首
李鼎元 一首
李恒老 1792 - 1868 一首
李玄锡 1647 - 1703 一首
刘大观 1753 - 1834 二首
刘大櫆 1698 - 1779 一首
阴邪忌疾文光耀,突然嘻出鬼夜叫。
明铅宋椠作庭燎,陈涉篝灯祖龙笑。
居人方病药难疗,冥冥疑有气相召。
北风妃豨助呼啸,烬馀化作零星爝。
方今白腹据津要,教学黜经此同调,书乎书乎天不吊。
枯偈持九年,心境长自照。
月落万川明,山禽时一叫。
抛却破蒲团,拈花忽微笑。
揽衣登高台,悠然舒远眺。
林皋木叶飞,荒阪净野烧。
塞雁下沙湾,落霞明晚照。
天末起悲风,何处哀猿叫。
脉脉感幽心,我亦发长啸。
云山足徘徊,怀古足凭吊。
今昔几何年,临风想同调。
漂母 清末近现代初 · 郭临江
淮阴未遇时,江干自垂钓。
英雄溷泥途,富贵孰相料?
漂母彼何人,巨眼独光照。
一饭进王孙,千秋成绝调。
读书缅前修,夙昔蕴嘉眺。
帆迟路转纡,景入山逾峭。
绝代揖孤潜,荒涂隐客曜。
鱼衔堕叶沈,鸱倚丛竹啸。
披裘既沈冥,晞发亦宏妙。
共葆遗世情,庶远攒峰诮。
高台蔓荒烟,千古仰垂钓。
手无竹如意,叩舷未殊调。
题张雨森摹沈石田山水幅(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吴中沈周清狂客,雨森笔似人亦肖。
几暇恒欣观绘事,生绡命写秋山照。
盘薄全无意匠营,兔毫直扫凌云峤。
黄叶红叶镂丹峰,松梢错出空王庙。
荣杖幽人步板桥,扁舟独弄任公钓。
六角溪亭俯碧流,谁欤坐爱清江眺。
读书万卷下笔神,不独诗然画同调。
雨森勉参诗画禅,会当示汝无形妙(雨森颇能诗故云)
钓鱼(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一川金紫明斜照,清溪翠壁天然妙。
竿丝偶弄非梦罴,瀺灂游鳞俯可眺。
今来古往钓鱼人,不知却被鱼儿钓。
题董邦达秋山平远图(乾隆甲子) 清 · 弘历
疏林噪归鸦,远峰衔落照。
平溪渺烟霭,千里归一眺。
板桥接茅店,历历皆诗料。
是地岂富春,谁弄严公钓。
泠然阁(乾隆壬申) 清 · 弘历
石诡松益奇,山峻风偏峭。
披襟坐虚阁,天籁动万窍。
偶此方外方,究其妙中妙。
弧矢少所御,尚未尽其妙。
况乎治理微,更宿因颁诏。
文皇善絜矩,万古垂政要。
紫翠房(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漪澜堂畔室,假山围茜峭。
偨池互罗落,嶙峋入窅窱。
紫翠幻万状,朗朗延曦照。
生色画屏张,谁能观徼妙。
含峭居(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小憩玉泉山,山居号含峭。
馀兴试回望,万峰都在照。
东阳升温暾,西岭辉䆞窱。
昨近所游历,一一观其窍。
向题亦偶然,今朝识真妙。
含峭居(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众峭含此居,此居复含峭。
一二二而一,如镜光相照。
有欲与无欲,观徼及观妙。
是皆为絮言,达者不禁笑。
松簧馆(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不竹而为簧,非虚而为窍。
吹万风入之,落落吟古调。
素琴或可写,和笙奚能肖。
于古有师旷,解会声前妙。
晚晴落照(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急雨清烦暑,晚晴辉返照。
似此晴雨时,诚非意所料。
意惬在宜农,馀暇聊吟眺。
林叶低翻明,水风爽含峭。
便可放轻舟,弦月天中耀。
泛月四首 其三 (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缓缓移桂棹,葛衫披风峭。
转欲换袷衣,炎蒸避如摽。
举头望天中,素娥已扬曜。
圆景虽未满,其间趣尤妙。
晓发(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一夜西北风,晓发新凉峭。
万里净片云,朱鸟东方照。
众意各舍然,登程不待诏。
设匪昨之闷,安有今之笑。
莫谓无恒心,无恒即恒调。
接要楼(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万景自纷投,岩楼称接要。
事理每如斯,宜惟中(去声)窾窍。
鸿钧私覆无,日月容光照。
切已有进焉,毋作聪明耀。
子曰为君难,一语中心劭。
登妙高寺(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寺据北峰斯最高,高无可称称以妙。
因忆老聃五千言,无欲以观揭其要。
东坡浮玉已糟粕,其可再乎益堪笑。
下视昆明镜影呈,付与光光自相照。
妙高堂(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妙则无不高,高益增厥妙。
相资相得彰,斯堂荟其要。
千峰濯雨足,万林朗曦照。
有欲无欲乎,大块文章窍。
静晤合忘言,那更观其徼。
永夏知君睡足处,高枕北窗方最妙。
蝶也周也便难分,江声雨声元同调。
我亦近学希夷翁,千日眠回谷鸟叫。
不踏槐安与邯郸,觉后香添一炷烧。
有时清梦落沧洲,箬笠携君稳把钓。
河海不择流,日月不偏照。
安能私一方,光被独岭峤。
至人鼓洪垆,赋形铸各肖。
有如秉橐籥,吹万归一窍。
大哉斡运力,弥纶在握要。
我公出砥柱,不遑坐廊庙。
九德隆三师,即兼分陕诏。
造化无停机,女牛有连曜。
小儒何拘墟,乃贻秦越笑。
晓从烟际来,晴树挂旭照。
晚停郭镇骖,纵步恣游眺。
闪倏过前溪,清响咽众妙。
延属平郊外,霞散红于烧。
行行转山村,暝色接亭徼。
数四曝檐人,拄杖馀欢笑。
稚童嬉屋角,目睇口呼召。
移踵各舒迟,携入户䆗窱。
共居熙皞世,浑尔忘堑峭。
愧我征尘劳,对此一长啸。
热尘十里骄,红日如火照。
道旁扶杖翁,吃吃仰天笑。
长揖前致词,炎官威棱峭。
苦者乃人情,笑岂意所料。
将无欲献曝,宝此神山曜。
老翁为我言,此乡水田绕。
比来廿馀年,七次水灾吊。
岁歉大无禾,官符缺租调。
饿夫路相属,稿葬杂老少。
民居多倾颓,瓦木飘且摇。
昔时金屋花,半作野原燎。
江东夙繁富,长贫忽难疗。
今年山泉急,蛟龙怒尾掉。
江流从东来,瓜蔓潮更剽。
涛头万丈高,登城骇临眺。
况兼淫雨伤,朝朝拙鸠叫。
天低昼亦昏,㳽漫无一窍。
欲拨云网开,风伯不可召。
惟有雷车声,时随电火爝。
大助阳侯虐,水波愈狂啸。
颇闻市中贾,新价已昂粜。
倘再三日雨,屋角将击漂。
倘再五日雨,长街将垂钓。
倘再十日雨,广野将飞艞。
峻壤溃堤防,高树没萝茑。
嗟彼荷锄人,术讲齐民要。
秋畴粒粟无,草食觅藜藋。
乞米沿门行,市义谁焚约。
坐此累欷歔,霁色望云峤。
何幸青天青,一旦发光耀。
檐鸟都欢声,能无喜欲跳。
不则迎凉时,新雨来亦妙。
畏日翻爱之,真宜褦襶诮。
一日百阴晴,轻霏闪残照。
有如小孩儿,顷刻杂啼笑。
连峰云或开,古木风自啸。
五月思挟纩,天意莽难料。
闭门谁与言,浊酒聊可釂。
奥山不重游,恐被山灵笑。
策步上峰顶,遂得极高妙。
东窥首里城,辨岳出云峤。
西望姑米洋,海气凿泉窍。
南北昨所历,形势揽其要。
万松回日光,众籁激风调。
漱流狎郭舟,踞石垂任钓。
晚汐不我欺,明月早相照。
白鱼射波飞,紫燕掠船叫。
木石阴森沈,星斗光震掉。
此间无酒肴,何以助吟啸。
一杯酹海若,遗迹枉凭吊。
人家露镫火,亭际集庭燎。
莫漫醉言归,来日事难料。
① 贫败仅有残衲数个。不能接供。可矜可叹。
汝辈皆国民,恒产无材料。
不能给丁役,破家两臂掉。
入山不解猎,逃海未学钓。
但闻佛大悲,普济极乐徼。
金刚虽云乐,三乘未得要。
绝壑担重车,肩血尚逢诮。
危壁爬薄菌,指秃未见笑。
万呼阿弥佛,无力汝普照。
安得具此由,一一诉周召。
通沟大川次(壬申) 清 · 李玄锡
我自蓬莱还,山海极遐眺。
譬如赏月眼,不数众星照。
清川带石流,兹境亦幽妙。
吾方意兴远,托想只灵峤。
夷然不回顾,过听松风啸。
丹青吾不识,近始觉其妙。
苟未入精微,虚誉那可钓?
写物物情出,怪变生奇峭。
时用一两挥,出我意所料。
谁谓此区区?无裨于廊庙。
一帧《辋川图》,人间疾可疗。
所读是何书?园林如此妙!
书镜磨复磨,慧心能自照。
伐竹作渔竿,临渊可垂钓。
照见波中影,听然一微笑。
君今发已白,图中昔年少。
分明又一我,绝然不同调。
今我还是谁?故我难忖料。
姑作如是观,有舌亦空掉。
为君下转语,貌殊心则肖。
禅机动何许?春树黄鹂叫。
已欣野色宽,复值秋容耀。
芳林蔼馀阴,积水含残照。
下户无深辙,前山有远烧。
对月发悲吟,临风振高啸。
或共牧人言,常依童子钓。
昔君本共栖,今余不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