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63,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下一页清 林则徐 1785 - 1850 二首林占梅 1821 - 1868 一首林旭 1875 - 1898 一首林朝崧 1875 - 1915 二首林端 一首林维丞 1822 - 1895 一首梁佩兰 1632 - 1705 一首梁成楠 一首梁鼎芬 1859 - 1919 五首樊增祥 1846 - 1931 六首江浚源 1735 - 1808 一首汤右曾 1656 - 1722 三首汪桐 一首汪由敦 1692 - 1758 二首汪端光 一首沈上章 一首沈士纶 1825 - 1867 一首 | 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亦甘。 抛得蛾眉安将士,人閒从此重生男。 椎结争迎互笔谈,南交风土已深谙。 回看渤澥来时路,曾历更程八十三。 晴川历历树毵毵,游侣追随兴倍酣。 笑指旧时行乐地,绿阴深处小溪南。 坡陀回伏车轮侧,田水清深树色蓝。 忽忆天津二月道,说他风景似江南。 上山采茶筋力苦,下山饮茶喉舌甘。 谁识个中甘苦趣,朝朝暮暮自携篮。 小园春在石榴酣,沽取街头酒半甔。 一醉且拚从众好,独醒终去死湘潭。 樱桃粒粒树红酣,尺五鲥鱼上竹篮。 湖影渐宽山渐了,马头风软入江南。 别传香唾亦奇谈,侍女犹誇气味甘。 持比名花新破萼,露珠点点口轻含。 经旬只似片时谈,赤叶丹枫落日酣。 一别不曾离隔浦,鹤飞犹拟见卢耽。 襄阳风景逊江南,天意存留米老庵。 问月仙人知有意,如公翰墨许成三。 情深谁及宝华庵,近寄横山远猛堪。 我泪已枯翻自笑,羡他斤竹是伽蓝。 蛾眉沦落老江南,海上东坡已有龛。 可惜画楼烟浒月,拈花不及问瞿昙。 须眉惆怅王伯厚,诗酒纵横陆剑南。 双柏闭门长自苦,更无人识海西庵。 老友谈诗谭半庵,琴台步步似江南。 古人心死谁能识,鸾凤当时意可参。 ⑴ 昔咏琴台有『当时鸾凤意,岂为千春誇。』半庵评云:『古人心死。』 题名知在白云岩,政事犹堪百世谈。 祠屋荒莱更谁问,六桥烟柳尽毵毵。 ⑴ 宋治平二年,陈公称知惠州,在西湖筑堤捍水,渔利归民。旧有祠屋,今废。公有名,题名在龙川白云岩。 丝丝烟柳拂江潭,重访春申驻玉骖。 三十三年流水去,任留小影在江南。 羹汤酷爱吴儿制,黄蚬青螺别样甘。 为底居人工啖蚪,甘松浑不似江南。 风急云惊晚未餐,旅人辛苦略能谙。 须知寒饿寻常有,别有人间七不堪。 鹤寨西头鹿寨南,花深路曲未全谙。 亭台改张已八九,朋旧可怜无二三。 ⑴ 莲池故人,若方子谨、褚叔寅、崔芋堂、刘南江,皆物故。赵叔田、劳玉初,皆宦游。张、王二子又还家度岁。旧相识者惟兰石太守而已。 风灯纸屋似僧龛,香篆微微静里参。 三日与君同活计,松陵蟹子洞庭柑。 君王深叹将才难,身手如卿且未堪。 记否青衫蔡天启,身骑恶马落江南。 汉巫唐溆倚云潭,壮与辰阳一气涵。 快挂春帆行画里,风光何独数江南。 梅花娇小杏花憨,此段春愁了不堪。 一蹴轻弦双燕子,唤回归梦到江南。 伤花泪草我何堪,三月幽居闭一龛。 忽忆寻春春己去,又随飞絮出城南。 风意如人往复还,来时自北去时南。 明珠翠羽飘沈尽,始信江神宝不贪。 昆老能歌柳善谭,九州铁错铸何堪。 公然一疏清君侧,痛煞宁南与靖南。 新词撒帐祝宜男,绛蜡双行耀枕函。 厨下羹汤明日试,袖中榛栗小郎探。 竹柏萧森种慧庵,栴檀香树供瞿昙。 篝灯小阁匡庐梦,朵朵慈云护法龛。 ⑴ 村东二里为种慧庵中有栴檀佛左馀思阁奉先囧卿公西江生像已丑庚寅间予兄弟读书阁中庵外为邑西孔道有亭施茶庵僧主其事 风光于此最常谙,筹记川涂七百三。 不是峰峦贪变化,渐教平远入江南。 金精玉髓结深蓝,吞吐虹霓彩气含。 犹是当年磨铁手,如何此墨寸心甘。 鸡口微官苦不堪,笔耕牛后更怀惭。 一身二任人休妒,兔死还须窟有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