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清(续上) 钱陈群 1686 - 1774 一首阮元 1764 - 1849 三首 陈树蓝 一首 陈沆 1786 - 1826 一首 近现代 郑孝胥 1860 - 1938 四首钱钟书 1910 - 1998 一首 陈三立 1859 - 1940 二首 李宣龚 1876 - 1953 一首 王易 1889 - 1956 一首 程千帆 1913 - 2000 一首 邵祖平 1898 - 1969 三首 陈顺彬 1852 - ? 一首 黄浚 1891 - 1937 一首 当代 陈永正 1941 - ? 二首卢青山 1968 - ? 一首 吴金水 1963 - ? 一首 秦鸿 1967 - ? 一首 | 不寝忽抛枕,月色况投罅。 呼儿手筇枝,召厮导镫杷。 仰见河鼓明,云光净如砑。 虫语方欲稀,市声犹未罢。 踏月思访幽,过桥仍命驾。 打门应苍头,主人出相迓。 由来意外逢,熟识翻成乍。 婢醒点茶来,妇起从楼下。 数钱问邻酤,陈果当厨炙。 忆子未二十,同业逻水舍。 往复讨陈编,无冬亦无夏。 谈谐每竟夕,似儿嗥不嗄。 转瞬五十年,迅逝同一跨。 古人云秉烛,此义不予诈。 诗成且归去,病老正多暇。 傥许数过从,街静何曾夜。 月落湖水平,珠光弄残夜。 夕霏巳媚人,况是斜阳下。 吾家甓社西,临水有茅舍。 当年达人归(谢灵运述祖德诗云达人贵自我),行吟得清暇。 投壶登小楼,射鸭来虚榭。 柳细早分凉,荷香始知夏。 我岂不怀乡,尘鞅安可谢。 武林好山水,未宜税烟驾。 终念甘泉山,青光向湖泻。 十载居岭南,积书数十架。 兹为南诏行,安得全弃卸。 戚友可以别,此事岂能罢。 损之又损之,巳劳四牡驾。 儿曹复好事,丰碑载泰华(余请箧双碑以行)。 滇池虽控夷,内政颇清暇。 正宜理陈编,青镫坐清夜。 思书若无书,未免动嗟讶。 彼鲜藏书家,一瓻安所借。 琴鹤欲相随,莞尔可辞谢。 节院致爽轩轩扁为福嘉勇公所题西南昔有锡楼用白锡当瓦当板甚华丽登见西面碧鸡太华诸山且见平田耕穫今楼已无存福儿用木架板为方台略施梯栏费一流银遂还旧观秋日登临致有爽气 吾游惜未登太华,却到华阳碧鸡下⑴。 碧鸡山接太华山,西岳崚嶒名可借(省西南大山名太华)。 城里深居隔山色,可使高梯木成架。 金碧岑楼再构难,架木省工更廉价。 问名终是四方台(尔雅曰四方而高曰台),无瓦非楼亦非榭。 滇池六月常棉衣,爽气朝来不知夏。 登台万丈列苍岩,远见层坡近平坝⑵。 琳宫樵径皆分明,华浦青青绕禾稼(城西滇水村名曰近华浦)。 吾衰尚可屡登陟,不觉栏桄怯腰胯。 把酒閒邀宾客欢,攀花莫使儿童怕(台旁有紫薇花)。 柱颊刚逢报早秋,闻钟竟可连清夜⑶。 黑水梁州云外流,倒挽银河半天泻。 甲兵洗净殪天狼,弧矢星明向西射(时回疆初平定)。 ⑴ 晋华阳国志兼滇蜀也金马山在省东碧鸡山在省西 ⑵ 坝字见丁度集韵滇人呼岭路皆曰坡凡平土皆呼曰坝子 ⑶ 台南一里即钟楼应更鼓晋书王徽之传曰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诗品曰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古称愚黔首,亦曰毒天下。 此策今不用,科举宜可罢。 陶公论未竟,已遭肉食骂。 驱之侥幸途,风俗焉得化? 矧兹灾流行,秋暑酷于夏。 万人在狴犴,僵仆相枕藉。 疫来犹防之,何故反见迓? 区区鼠且腐,岂足鹓雏吓。 更莫嘲陈生,逃威入鸥榭。 注:陶子方制军书言:‘欲兴学堂,必先废科举。’八月十二日黄陂陈士可畏热见过,谈燕竟日,遂不入二场也。 惠山以泉鸣天下,早岁独游谁见迓。 解衣小坐漪澜堂,惟爱清泠盈石罅。 识君恨晚二十年,好事重来览台榭。 楼廊墙宇互遮蔽,名胜翻憎困构架。 贵游子弟岂知山,徒侈祠堂竞陵跨。 稍登高处始出世,郁郁郊原尽桑柘。 锡山一峰伏复起,断塔著天如仰射。 河流城市相掩映,遥指帆樯认湾汊。 茧稻岁易六百万,富甲数郡真可霸。 既富教之古有云,成俗方看待文化。 桥头从倚恋山色,窥客时时过娇姹。 诸君娱我期尽欢,画舫清歌入深夜。 此游乐甚当再来,谋为东坡筑精舍。 皇清二百七十载,惟以早朝治天下。 东周以降谁能及,文武成康此其亚。 人存政举更不论,家法百王自陵跨。 我皇出狩虽在外,治术精研逮閒暇。 一朝复辟贵有备,尝胆卧薪无日夜。 苟能求衣仍待旦,锐气已足震华夏。 堕慢邪僻期尽除,当使周宣避三舍。 兀兀埃几间,托世一长夜。 窃悲韩愈语,志欲死閒暇。 熟视园木疏,鷇音时上下。 孱襟引碎念,诘曲不可泻。 匏系亦何为,息息阅代谢。 嵇康嗜操锻,陶潜喜穫稼。 劳生各有适,纵浪于大化。 独怜具茨野,途迷七圣驾。 至人无磷缁,谁欤傥其亚。 闵默自嗤哂,终能问田舍。 西岭章水阳,幽异片椽假。 安论没蓬蒿,且与嬉台榭。 不见辽海隅,骸骨相枕藉。 溪光澹相依,晚凉欲无价。 逃暑二三子,箕踞恋台榭。 顽云吝不飞,皎月吐其罅。 金波荡城阙,草馨袭兰麝。 围席杂雏鬟,按歌媚初夜。 笛声星河底,栖鹘为之下。 引杯吸山影,扪腹峙嵩华。 吾曹狎丧乱,蚊虻视争霸。 脱绳露地牛,留味逾啖蔗。 终取主人语,天堑一彴借⑴。 ⑴ 主人言初台之胜在游舫,为复成桥所隔,得避喧聒。 有清入关以骑射,一箭聊城真可霸。 铺扬竞作行看子,翰墨策勋宁论价。 是图出自曙光堂,中有茅庵似精舍。 读书仿佛蕴藉人,底事旌旗蔽空下。 世称潜邸好养士,佽飞材官供扈驾。 夜行不避灞陵呵,熟视肯俯淮阴胯。 威宣弧矢成中兴,谏猎赋未长杨罢。 后来风力靡角弓,穆满瑶姬幻脂夜。 台臣久失郅都鹰,首鼠东朝足悲咤。 阿谀不惜捐珠崖,城社凭陵师不祃。 馀皇水犀隳前功,博侈游观到台榭。 大盈库随鳌足倾,玉石俱炎荃枳化。 即今鸟尽北山罗,空使牛羊践禾稼。 还君此昼叹中原,举目新陈争氏谢。 绕窗风雨声,徬徨送遥夜。 虚堂凝素魄,寒庭木叶下。 岁月何飘飖,往来逐冬夏。 今吾非故我,绿鬓天不借。 王乔如可依,曰余早严驾。 鸟飞川逾明,霜落山初射。 江南秋已劲,诗客欲专霸。 嘉会远见招,豁忧得台榭。 岂缘梦佳期,但欲通姻娅。 遥维传笺乐,奇气萃僧舍。 谈挟竹风清,酒送澄江下。 腥鬟指眢井,饿帝已长夜。 六朝转烛移,一眴林花谢。 虫豸与风涛,秋声孰非假。 惟爱九日名,落手真可吓。 区中缘稍蠲,斯文色非借。 傥见天界高,微吟俟其暇。 高槐绿垂檐,修竹翠流榭。 溪光入我庐,纷然似渔舍。 散发坐南轩,秋日漏林罅。 幽禽时一鸣,异蝶集衣架。 琐事驱儿童,洗砚鱼吞麝。 寺钟响久沉⑴,观化迨其暇。 何知弦歌声,穿塍傍桑柘(成都市立中学今设此。)。 余昨依峨僧,今幸溪巢借。 观水叹盈科,策驽期十驾。 湛湛对渊靓,芒芒病畦夏。 心迹喜俱清,微月凉初夜。 ⑴ 溪上有金绳寺,宋明古刹也,今渐式微。 九月望日雾嶂开,中秋逊此月明夜。 簟卷方徵白露寒,壶挂旋瞻黄叶下。 金桂閟芬菊正芳,流年势共秋光泻。 独鹤苦怜归路远,盲风欲比洪涛亚。 童生能吟百韵诗,屡投无报如相借。 积逋肯焚孟尝券,小礼岂劳朱亥谢。 吾侪相望渝郊间,我庐名赘君鬻舍。 书多忙似搬漆碗(用晏小山诗句。),杖朽危如倚都蔗(见刘向文。)。 老无能为况更慵,智难卫足刖堪怕。 君来宜可吐狂言,但恐属垣邻窃骂。 癸丑六月廿五夜,星飞彗孛从天下。 寒芒闪闪金蛇腾,照夜荧荧烛龙亚。 一发遽收瞥眼间,甫明倏灭从空泻。 遥遥霄汉势若奔,黯黯窗棂光直射。 露坐庭前乘夕凉,愕然相顾咸惊讶。 斗从北望影刚斜,火未西流时尚夏。 彼苍现象殊异常,时局至今尤可怕。 海中波浪巨鲸翻,塞上烟尘胡马跨。 愁睹髦头正兆兵,敢希荧惑能避舍。 况当鼠辈焰纵横,恐有狐篝谋诡诈。 国势颠危未及扶,人心险恶谁能化。 运遭极否空待亨,时际无王胥逞霸。 中夜焚香默祷天,何年兵革能销罢。 荆南词国谁称伯,天门一老扬先驾。 吐吞云梦纳群有,蹴踏风霆歌九夏。 旧闻清诗赋绿竹,数沐恩波舒锦帕。 防辽早寄莱公钥,投韨还耽邺侯架。 承平旄节世无匹,海曲沤沙盟暂假。 未容神骥遽伏枥,再起烛龙烦照夜。 法旻青星久沦堕,敝世洪波愈颓下。 岸冠初领兰台聚,百僚坐肃南司化。 定知峻望迈袁薛,谁信佳篇出鲍谢。 扶持宙合要人纪,追琢心精蹈天罅。 端居夙负抱膝吟,退衙常得撚须暇。 尖叉马耳角新句,膏馥鸡林求善价。 流风正始傥可复,文笔元和差相亚。 微生挟策走上京,寸廪驱名托郎舍。 致身仍叹文章误,违俗恐遭官长骂。 岂知爱才甚渴饥,更复逢人盛誇诧。 轻车冲晨独投访,便坐倾谈极酝藉。 感公过誉饤座梨,贻我已逾牛心炙。 东风摇天空自怒,世难排山那容贳。 危时揽士重南北,此日挽强推楚柘。 江山寂寥春去易,安得从游醉风榭。 我亦梦江南,江南莲无价。 谁棹木兰舟,相候莲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