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苦相(一作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闻有南河信(一作闻道河南使),传言杀画师。 始知君念(一作惠)重,更肯惜(一作遣画)蛾眉。 晚来渔父喜,罾(一作纲)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一作木)衰。 雨馀(一作微)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叶(一作乘)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一作及)春期。 风劲(一作借)帆方疾,风回棹却迟。 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釐。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 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 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沙上独行时,高吟(一作吟情)到楚词(一作祠)。 难将垂岸蓼,盈(一作应)把当江蓠。 ① 《统签》云:“旧作钱起诗。今考诗系迁谪涂中杂咏,起无谪宦事,而珝自中书谪抚州。其《舟中集序》:‘秋八月,从襄阳浮江而行。’诗中岘山、沔、武昌、匡庐、鄱湖、浔阳诸地,经途所历,一一吻合。而秋半九日,尤为左验。其为珝诗无疑。”《蔡宽夫诗话》云:“《江行百首》,钱蒙仲得之他本,因以传世,元非起集之旧。”宋人语更可据,今与起集并存。 不识相如(一作桓公)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惟独看,心外更(一作有)谁知。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 楚客正愁绝,西风且莫吹。 ① 一作《病中见落花》。令宾举止风流,事笔砚,有词句。见举人尽礼祗奉,乞歌诗,常满箱箧。及病甚,值春暮,扶坐砌前,顾落花长叹数四。因为诗教小童持出,邀新第郎君及举人数辈,张乐欢饮至暮,涕泗请曰:“我不久矣,幸各制哀挽送我。”得诗数首。及死,有刘驼驼者,能为曲子词,因取其词,教挽柩者前唱之,声甚悲怆,瘗青门外。自是盛传于长安,挽者多唱焉。 气馀三五喘,花剩两三枝。 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按:挽歌云 其一 昨日寻仙子,轜车忽在门。人生须到此,天道竟难论。客至皆连袂,谁来为鼓盆。不堪襟袖上,犹印旧眉痕。 其二 残春扶病饮,此夕最堪伤。梦幻一朝毕,风花几日狂。孤鸾徒照镜,独燕懒归梁。厚意那能展,含酸奠一觞。 其三 浪意何堪念,多情亦可悲。骏奔皆露胆,麇至尽齐眉。花坠有开日,月沈无出期。宁言掩丘后,宿草便离离。 其四 奄忽那如此,夭桃色正春。捧心还动我,掩面复何人。岱岳谁为道,逝川宁问津。临丧应有主,宋玉在西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