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陶和气,恨物齐一欢。 明后欣时丰,驾言映清澜。 亹亹德音畅,萧萧遗世难。 望岩愧脱屣,临川谢揭竿⑴。 ⑴ ○戏鸿堂帖十。《诗纪》三十三。○帖云。魏无四言诗。 《宋书》曰:晋安帝地兴中。桓玄既得志。而有童谣。及玄败走。诸桓悉诛焉。郎君。司马元显也。 长干巷。巷长干。 今年杀郎君。明年斩诸桓⑴。 ⑴ ○《宋书》五行志。《晋书》桓玄传。《乐府诗集》八十九。《诗纪》四十四。 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 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同上)。 春心已应豫,归路复当欢。 如何此日风,霾曀骇波澜。 倏见摇心惨,俄瞻乡路难。 赖有同舟客,移宴息层峦。 华茵藉初卉,芳樽散绪寒。 谑浪虽云善,江流苦未安。 何由入故园,讵即纫新兰。 寄谢浮丘子,暂欲暇飞鸾(○何水部集二。《诗纪》八十七。)。 冬晓风正寒,偏念客衣单。 临妆罢铅黛,含泪剪绫纨。 寄语龙城下,讵知书信难(○同上。)。 妾家横塘北,发艳小长干。 花钗玉腕转,珠绳金络丸。 羃历悬丹凤,逶迤摇白团。 谁堪久见此,含恨不相看⑴。 ⑴ 《类聚》作能言。《诗纪》同。又注。一作谁堪久见此。含恨不相看。○玉台新咏六。《类聚》十八。《诗纪》十八。《诗纪》八十二作古意。 诘旦启门栏,繁辞涌笔端。 苍鹰下狱吏,獬豸饰刑官。 司朝引玉节,盟载捧珠盘。 穷纪星移次,归馀律未殚。 雪高三尺厚,冰深一丈寒。 短笋犹埋竹,香心未起兰。 孟门久失路,扶摇忽上抟。 栖乌还得府,弃马复归拦。 荣华名义重,虚薄报恩难。 枚乘还起疾,贡禹遂弹冠。 方垂莲叶剑,未用竹根丹。 一知悬象法,谁思垂钓竿⑴。 ⑴ ○本集三。又《类聚》五十四引端、官、盘、抟、栏、难、冠、丹、竿九韵。庾开府诗集下作旦上司宪府。《诗纪》百十五。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同上)。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 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 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 匣中取明镜,披图自照看。 幸无侵饿理,差有犯兵栏。 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 代郡蓬初转,辽阳桑欲乾。 秋云粉絮结,白露水银团。 一思探禹穴,无用鏖皋兰(同上)。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同上)。 昔在唐山曲,今承紫贝坛。 宁知临楚岸,非复望长安。 野旷秋先动,林高叶早残。 尘飞远骑没,日徙半峰寒。 徒然仰成诵,终用试才难⑴。 ⑴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诗纪》八十。又《类聚》三十八作汉高庙诗。引坛、安、寒三韵。 西狱浮樽桂,东皇事浴兰。 赦诏还京兆,归神出灌坛。 湿风含酒气,阴云助麦寒。 典农欣受职,治粟喜当官。 复此随车雨,民天知可安⑴。 ⑴ ○《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八十。 阳山蛇不蛰,洳泽鸟犹攒。 暂息流膏雨,将似怨祁寒。 文衣夜不卧,蔬食昼忘餐。 洁诚同望祀,惟馨等浴兰。 江苹享上帝,荆璧奠高峦。 繁云兴岳立,蒸穴动龙蟠。 渭渠还积水,滮池更起澜(○《类聚》一百。《诗纪》八十。)。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 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金箔图神燕,朱泥却鬼丸。 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⑴。 ⑴ ○《类聚》三。《初学记》三。古今岁时杂咏四十一。《御览》十七。《诗纪》八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