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 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 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 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⑴。 ⑴ ○《类聚》八十六。《初学记》二十八作赋得石榴诗。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六作石榴。万花谷后三十七作梁元帝诗。《诗纪》七十。 松风侵晓哀,霜雰当夜来。 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同上)。 浚充如萧散,薄莫至中台。 徵神归鉴景,晦行属聚财。 嵇生袭玄夜,阮籍变青灰。 留连追宴绪,垆下独徘徊(同上)。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战胜者,去剪北山莱⑴。 ⑴ ○本集三。《文选》三十。三谢诗。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五十九。 睿心重离析,歧路清江隈。 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 还顾昭阳阙,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本集五。《诗纪》六十一。)。 清房洞已静,閒风伊夜来。 云生树阴远,轩广月容开。 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台。 风猷冠淄邺,衽舄愧唐枚(本集作材。○同上)。 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 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 翻潮尚知恨,客思眇难裁。 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⑴。 ⑴ ○本集四。《类聚》二十九作入离夜诗。《诗纪》六十一。又草堂诗笺二十五舍弟诗注引杯一韵。 水府众灵出,石室宝图开。 白云帝乡下,行雨巫山来。 歌风赞灵德,舞蹈起轻埃。 高轩乍留吹,玄羽或徘徊。 福降群仙下,识逸百神该。 青鸟飞层隙,赤鲤泳澜隈⑴。 ⑴ 齐举郎○本集五。《诗纪》六十一。 大妇酌金杯,中妇照妆台。 小妇偏妖冶,下砌折新梅。 众中何假问,人今最后来(同上)。 ① 座有刘䀓、安远侯方华、张式、陆琼、顾野王、褚玠、谢伸、周燮、傅纬、陆瑜、柳庄、王瑳等十三人上。 明月照高台,仙驾忽徘徊。 雷徙闻车度,霞上见妆开。 房移看动马,斗转望斟杯。 靥色随星去,髻影杂云来。 更觉今宵短,只遽日轮催⑴。 ⑴ ○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① 张式、陆琼、褚玠、王琼、傅纬、陆瑜、姚察七人上。 秋初芰荷殿,宝帐芙蓉开。 玉笛随弦上,金钿逐照回。 钗光摇玳瑁,柱色轻玫瑰。 笑靥人前敛,衣香动处来。 非同七襄驾,讵隔一春梅。 神仙定不及,宁用流霞杯⑴。 ⑴ ○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元年十一月。立长子统为皇太子。时民间有谣。按鹿子开者。反语为来子哭也。后太子果薨。是时长子欢为徐州刺史。以嫡孙次应嗣位。而帝意在晋安王。犹豫未决。及立晋安王为皇太子。而欢止封豫章郡王还任。谣言心徘徊者。未定也。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者。复还徐方之象也。统即昭明太子也。 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 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 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南史昭明太子传。)。 北史曰:阿那环。蠕蠕国主也。通典曰:蠕蠕自拓跋初徙云中。即有种落。后魏太武神麚中强盛。尽有匈奴故地。阿那瑰。孝明帝时蠕蠕国主。辞云匈奴主也。 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 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⑴。 ⑴ ○《乐府诗集》七十八。《诗纪》百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