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059七絶 17773五律 8684七律 16466五排 591七排 87 987四言 46六言 224古體 1893樂府 200 18 269 34辭賦 6 31其他 286 252
共1893,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萧绎 508 - 554 五首
萧统 501 - 531 一首
萧衍 464 - 549 二首
谢朓 464 - 499 六首
谢灵运 385 - 433 二首
费昶 一首
阴铿 一首
陈叔宝 553 - 604 六首
陈昭 一首
鲍泉 ? - 551 一首
鲍照 416 - 466 一首
鲍至 九首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
下关那早闭,人迎已复开
⑴ ○《类聚》五十六。《诗纪》七十。
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
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
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
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
⑴ ○《类聚》八十六。《初学记》二十八作赋得石榴诗。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六作石榴。万花谷后三十七作梁元帝诗。《诗纪》七十。
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
初言前浦合,定觉近洲开。
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
还瞻起涨岸,稍隐阳云台
⑴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诗纪》七十一。
细草诗 南梁 · 萧绎
依阶疑绿藓,傍渚若青苔。
漫生虽欲遍,人迹会应开
⑴ ○《类聚》八十一。《诗纪》七十一。
松风侵晓哀,霜雰当夜来。
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同上)
浚充如萧散,薄莫至中台。
徵神归鉴景,晦行属聚财
嵇生袭玄夜,阮籍变青灰
留连追宴绪,垆下独徘徊(同上)
雍台 南梁 · 萧衍
日落登雍台,佳人殊未来。
绮窗莲花掩,网户琉璃开。
葑茸临紫桂,蔓延交青苔。
月没光阴尽,望子独悠哉
⑴ ○《乐府诗集》二十五。《诗纪》六十四。
南史曰:武帝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刘孺与张率并醉未成。武帝取孺手板。题戏之曰:
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
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⑴ ○南史刘孺传。梁书刘孺传。《御览》六百。《诗纪》六十五。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战胜者,去剪北山莱
⑴ ○本集三。《文选》三十。三谢诗。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五十九。
睿心重离析,歧路清江隈
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
还顾昭阳阙,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本集五。《诗纪》六十一。)
清房洞已静,閒风伊夜来。
云生树阴远,轩广月容开。
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台
风猷冠淄邺,衽舄愧唐枚(本集作材。○同上)
离夜诗 南齐 · 谢朓
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
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
翻潮尚知恨,客思眇难裁。
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
⑴ ○本集四。《类聚》二十九作入离夜诗。《诗纪》六十一。又草堂诗笺二十五舍弟诗注引杯一韵。
水府众灵出,石室宝图开。
白云帝乡下,行雨巫山来。
歌风灵德,舞蹈起轻埃。
高轩乍留吹,玄羽或徘徊。
福降群仙下,识逸百神该。
青鸟飞层隙,赤鲤泳澜隈
⑴ 齐举郎○本集五。《诗纪》六十一。
灵之来,帝阍开。
煜耀,吹徘徊。
岁暮诗 南朝宋 · 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
⑴ ○《类聚》三。《初学记》三。《诗纪》四十八。
题委羽山 南朝宋 · 谢灵运
山头方石静,洞口花自开。
鹤背人不见,满地空绿苔。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委羽山部
经堂泛宝瑟,乘隙动浮埃。
锵金驱响至,举袂送芳来。
能使兰膏灭,乍见珠帘开。
轻裾试一举,令子暂迟回
⑴ ○《初学记》一。文苑英华百五十六。《诗纪》九十二。
《诗纪》云。历代吟谱曰:铿赋新成安乐宫。援笔便就。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⑴ ○本集。《类聚》六十二。《初学记》二十四作新成长安宫。文苑英华百九十二。《乐府诗集》三十八。万花谷二十三作阴铿诗。《诗纪》九十九。
大妇酌金杯,中妇照妆台。
小妇偏妖冶,下砌折新梅。
众中何假问,人今最后来(同上)
朔吹已萧瑟,愁云屡合开。
玄冬辛苦地,白鹤从风催。
音响已清切,毛羽复残摧。
飞来进宇下,但为失双回。
傥逢哙参德,当共衔珠来
⑴ ○《乐府诗集》三十九。《诗纪》九十八。
晚景登高台,回望春光来。
雾浓山后暗,日落云傍开。
烟里看鸿小,风来望叶回。
临窗已响吹,极眺且倾杯
⑴ ○《乐府诗集》十八。《诗纪》九十八。
淇水变新台,春垆当夏开。
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同上)
① 座有刘䀓、安远侯方华、张式、陆琼、顾野王、褚玠、谢伸、周燮、傅纬、陆瑜、柳庄、王瑳等十三人上。
明月照高台,仙驾忽徘徊。
雷徙闻车度,霞上见妆开。
房移看动马,斗转望斟杯。
靥色随星去,髻影杂云来。
更觉今宵短,只遽日轮催
⑴ ○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① 张式、陆琼、褚玠、王琼、傅纬、陆瑜、姚察七人上。
秋初芰荷殿,宝帐芙蓉开。
玉笛随弦上,金钿逐照回。
钗光摇玳瑁,柱色轻玫瑰。
笑靥人前敛,衣香动处来。
非同七襄驾,讵隔一春梅。
神仙定不及,宁用流霞杯
⑴ ○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薛城观旧迹,征马屡徘徊。
盛德今何在,唯馀长夜台。
苍茫空垄路,憔悴古松栽。
悲随白杨起,泪想雍门来。
泉户无关走,鸡鸣谁为开
⑴ ○文苑英华三百六。《诗纪》百方。
可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
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
乍随纤手去,还因插鬓来。
客心屡看此,愁眉敛讵开
⑴ ○《类聚》八十六。《诗纪》九十二。
代挽歌 南朝宋 · 鲍照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
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
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
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
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
壮士皆死尽,馀人安在哉
⑴ ○本集七。《乐府诗集》二十七。广《文选》十四。《诗纪》五十。
山池应令诗 南北朝 · 鲍至
望园光景暮,林观歇雰埃。
荷疏不碍楫,石浅好萦苔。
风光逐榜转,山望向桥开。
树交楼影没,岸暗水光来(○《类聚》九。《诗纪》八十八。)
照帙秋萤诗 南北朝 · 阳缙
秋窗馀照尽,入暗早萤来。
忽聚还同色,恒然讵落灰。
飞影黄金散,依帷缥帙开。
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
⑴ ○《类聚》九十七。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诗纪》百七。
丹霞拂层阁,碧水泛蓬莱。
鳌岫含烟耸,莲崖照日开。
松门夹细叶,石磴染新苔。
能令平子见,淹留未肯回(同上)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元年十一月。立长子统为皇太子。时民间有谣。按鹿子开者。反语为来子哭也。后太子果薨。是时长子欢为徐州刺史。以嫡孙次应嗣位。而帝意在晋安王。犹豫未决。及立晋安王为皇太子。而欢止封豫章郡王还任。谣言心徘徊者。未定也。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者。复还徐方之象也。统即昭明太子也。
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
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
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南史昭明太子传。)
阿那环 南北朝 · 无名氏
北史曰:阿那环。蠕蠕国主也。通典曰:蠕蠕自拓跋初徙云中。即有种落。后魏太武神麚中强盛。尽有匈奴故地。阿那瑰。孝明帝时蠕蠕国主。辞云匈奴主也。
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
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
⑴ ○《乐府诗集》七十八。《诗纪》百九。
射雉诗 南北朝 · 萧有
二月春翚动,曹王挟妒媒。
插翳依花合,芟场向野开。
隔田闻雉近,横溪见影来。
弦明青压碎,箭落锦衣摧。
今日如皋路,能将巧笑回(○《类聚》九十。《诗纪》百七。)
隔壁听妓诗 南北朝 · 萧琳
徒闻弦管切,不见舞腰回。
唯有歌梁共,尘飞一半来
⑴ ○《类聚》四十二。《诗纪》百七。
山家闺怨诗 南北朝 · 李爽
山中多早梅,荆扉达曙开。
竹巾君自折,荷衣谁为裁。
行云无处所,人住在阳台
⑴ ○《类聚》三十三。《诗纪》百六。
对雨诗 南北朝 · 朱超
当夏苦炎埃,习静对花台。
落照依山尽,浮凉带雨来。
重云吐飞电,高栋响行雷。
洒树轻花发,滴沼细萍开。
泛沫萦阶草,奔流起砌苔。
无因假轻盖,徒然想上才
⑴ ○《初学记》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九十三。又《类聚》二引台、来、雷、开、苔五韵。万花谷后一作朱超诗。引雷、开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