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097七絶 17939五律 8781七律 16632五排 591七排 89 988四言 47六言 224古體 1902樂府 200 18 269 34辭賦 6 31其他 286 252
共17939,分41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续上)
姚嵘 一首
子兰 一首
孙元晏 十三首
孙璋 一首
孙逖 696 - 761 一首
孙鲂 一首
孟迟 一首
宋之问 656 - 713 一首
宗亮 一首
崔子向 一首
崔惠童 一首
崔橹 一首
崔涂 850 - ? 二首
崔液 ? - 713 一首
崔致远 857 - 928 五首
题大梁临汴驿 晚唐 · 姚嵘
七言绝句
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
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
悲长安 唐末宋初 · 子兰
七言绝句
何事天时祸未回,生灵愁悴苦寒灰。
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吴 黄金车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
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谶来。
吴 武昌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西塞山高截九垓,谶谣终日自相催。
武昌鱼美应难恋,历数须归建业来。
吴 吕蒙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幼小家贫实可哀,愿征行去志难回。
不探虎穴求身达,争得人间富贵来。
吴 濡须坞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风揭洪涛响若雷,枕波为垒险相隈。
莫言有个濡须坞,几度曹公失志回。
吴 孙坚后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委存张公翊圣材,几将贤德赞文台。
争教不霸江山得,日月徵曾入梦来。
吴 青盖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历数将终势已摧,不修君德更堪哀。
被他青盖言相误,元是须教入晋来。
宋 黄罗襦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戚属群臣尽见猜,预忧身后又堪哀。
到头委付何曾是,虚把罗襦与彦回。
齐 王亮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后见梁王未免哀,奈何无计拯倾颓。
若教彼相颠扶得,争遣明公到此来。
梁 勍敌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传闻天子重儒才,特为皇华绮宴开。
今日方惊遇勍敌,此人元自北朝来。
梁 楚祠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曾与萧侯醉玉杯,此时神影尽倾颓。
莫云千古无灵圣,也向西川助敌来。
梁 谢朏小舆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小舆升殿掌钧台,不免无憀却忆回。
应恨被他何胤误,悔先容易出山来。
陈 宣帝伤将卒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前后兵师战胜回,百馀城垒尽归来。
当时将卒应知感,况得君王为举哀。
陈 三阁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三阁相通绮宴开,数千朱翠绕周回。
只知断送君王醉,不道韩擒已到来。
武平十二峰 后唐 · 孙璋
七言绝句
苍峰十二碧岩隈,岂是飞从海上来。
灵境莫将巫峡比,但令云雨下阳台
⑴ 《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一引《临汀志》
途中口号 盛唐 · 孙逖
七言绝句
邺城东北望陵台,珠翠繁华去不回。
无复新妆艳红粉,空馀故垄满青苔。
湖上望庐山 五代 · 孙鲂
七言绝句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新安故关 唐 · 孟迟
七言绝句
汉帝英雄重武材,崇山险处凿门开。
如今更有将军否,移取潼关向北来。
苑中遇雪应制(709年春) 初唐 · 宋之问
七言绝句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灵鳗井 唐 · 宗亮
七言绝句
散尽残云碧甃开,灵鱼石缝露星腮。
寒生镜底长清浅,泉脉流从印土来
⑴ 同前。又见同书卷五引吴越释赞宁开宝五年撰《护塔灵鳗菩萨传》引。
游云门 唐 · 崔子向
七言绝句
长松落落胜天台,佛殿经窗半岭开。
郭里钟声山里去,上方流水下方来。
按: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六
一月主人(一作人生)笑几回,相逢相识(一作值)且衔杯。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一作飞)花昨日开。
新柳 唐 · 崔橹
七言绝句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海棠图(885年) 晚唐 · 崔涂
七言绝句
海棠花底三年客(一作住),不见(一作觉)海棠花盛开。
却向江南看(一作见)图画,始惭虚到蜀城来。
题授阳镇路 晚唐 · 崔涂
七言绝句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小桃花发春风起,千里江山一梦回。
玉漏银(一作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虎吼龙骧出峡来,福星才照阵云开。
遥思屈宋忠魂在,应向风前奠一杯。
九江贼胆望风摧,万户愁眉向日开。
楚舞吴歌一何乐,相逢相贺相公来。
东风 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
七言绝句
知尔新从海外来,晓窗吟坐思难裁。
堪怜时复撼书幌,似报故园花欲开。
乡乐杂咏五首 其二 月颠 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
七言绝句
肩高项缩发崔嵬,攘臂群儒斗酒杯。
听得歌声人尽笑,夜头旗帜晓头催。
其五 狻猊
七言绝句
远涉流沙万里来,毛衣破尽著尘埃。
摇头摆尾驯仁德,雄气宁同百兽才(《三国史记》卷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