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6,分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下一页 清(续上) 王又曾 1706 - 1762 一首王士禛 1634 - 1711 一首 王闿运 1833 - 1916 一首 舒位 1765 - 1815 一首 蒋士铨 1725 - 1785 一首 钱载 1708 - 1793 一首 万光泰 1712 - 1750 二首 何振岱 1867 - 1952 一首 僧福慧 1623 - ? 一首 吴敬梓 1701 - 1754 一首 大宁 一首 姜世晃 1713 - 1791 一首 姜再恒 1689 - 1756 一首 弘历 1711 - 1799 四首 张九钺 1721 - 1803 一首 戴亨 1691 - ? 一首 易顺鼎 1858 - 1920 一首 朱景英 一首 权万 1688 - 1749 二首 权斗经 1654 - 1725 三首 李德懋 1741 - 1793 一首 李慈铭 1830 - 1894 一首 李裕元 1814 - 1888 一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一首 | 一往礼文殊,顿易心口面。 无嗔本无着,跏趺白光现。 金光黛色间,云霞生万变。 未若西麓晴,清晖坐中见。 十三行里寻,四百桥头见。 书破白练裙,舞却青团扇。 吹气兰斯馨,弹指花忽现。 何取夏太常,手法乃一变。 逢人问消息,耳闻非目见。 牛不在背后,牛不在对面。 经籍志隋书,释道经作殿。 笑问床头书,老氏止二卷。 十八滩者,吉、赣之间最险滩也,首惶恐,次漂神,次绵津,次大蓼,次小蓼,次舞索,次晓,次昆崙,次梁,次横石,次铜盆,次青洲,次狗脚,次大湖,次小湖,次石人,次天柱,至槠潭鳖滩而出。滩,诸地志次第增减不一。「惶恐」或以为「黄公」。「漂神」或以为「标神」。「绵津」或以为「绵绳」。大、小「蓼」或为大、小「料」,又为大、小「溜」。「舞索」或为「武索」,又为「武朔」。「青洲」或为「锡洲」。大、小「湖」或为大、小「壶」,又为大、小「乌江」,又为大、小「乌涧」。土音讹转,不能悉为定也。唐时谓之赣石,李肇《国史补》以南康之赣石比蜀之三峡,孟襄阳诗「赣石三百里,沿江千嶂同」。今考十八滩止一百九十里,孟诗盖兼龙南以上诸滩言之,非入南安道矣。进滩最艰,每历旬日。予舟适遇顺风,仅一日半而济。因口占六绝,以当棹歌。 已过百家村,俄看万安县。 滩声响如雷,滩水急于电。 辨石见为人,精灵存此砚。 愿子慎濡毫,毋愧衔花燕。 问我何清奇,架有寒山卷。 茗粥吃罢后,拂案翻两遍。 斯园最高处,惟见云舒卷。 凭栏一御风,不觉泠然善。 丹枫四五枝,白石三两片。 秋日朗朝晖,晶荧含峭茜。 寻常云际看,入峪转不见。 一二洒天花(是日微雨梵典以雨雪皆为天花),迎客开生面。 鼓胁草丛中,可闻不可见。 儿童瓮为城,乃复督之战。 下坡山压头,上坡山出面。 亦知相见愁,那能不相见? 閒来上西坛,山鸟百般啭。 不知日西斜,碧桃花阴转。 小竹受风低,大竹迎风战。 静听却无声,清阴看欲转。 正阳歇惺台,看尽金刚面。 凭君留我名,宿昔神游遍。 朝鲜亦自好,中原岂尽善。 纵有都鄙别,须俱平等见。 杜贾及蔡张,大儒尽佳传。 借哉许洨长,遗事无一见。 濛濛烟雨夕,怀人多缱眷。 几度风头立,寻香浑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