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真平声 人 春 尘 新 身 真 神 亲 臣 邻 贫 津 频 民 辰 巾 滨 轮 陈 宾 因 伦 珍 仁 鳞 辛 秦 晨 旬 沦 巡 伸 纶 麟 嗔 宸 薪 茵 银 匀 绅 均 峋 驯 颦 申 醇 蘋 钧 旻 淳 唇 论 [同伦]闉 榛 循 垠 筠 囷 寅 屯 粼 臻 莼 闽 纯 缗 皴 呻 椿 询 蓴 嚬 珉 磷 遵 振 [厚也]谆 湮 瞋 姻 漘 禋 岷 裀 鹑 燐 彬 恂 堙 纫 迍 甄 踆 濒 泯 嫔 辚 莘 狺 蓁 缤 畇 訚 龂 豳 荀 抡 驎 氤 诜 嚚 璘 輴 珣 信 [与申同]歅 竣 潾 畛 㕙 駪 窀 麇 逡 䑳 贞 殷 [众也,盛也]嶙 骃 侁 甡 鄞 夤 桭 溱 獜 菌 [《博雅》菌,薰也]邠 斌 矉 奫 肫 洵 娠 絪 紃 龟 [同皲]兟 轃 旼 蠙 郇 錞 螓 犉 玢 忞 僎 㻞 麐 瞵 杶 諲 礥 矜 [矛柄]瑧 袀 镔 填 籸 鞇 輑 罠 殥 眴 䟴 瞤 侲 赟 螾 箘 笢 囵 鶞 鷷 蜦 霦 筃 㲀 墐 [黏土也]㽦 柛 橁 䞭 翷 珢 傧 槟 栒 抻 捘 慇 盿 頵 份 珅 洇 琎 峮 壣 荺 湣 䎙 朲 揗 䰠 䖜 繗 䔚 鈱 䄄 㘦 鏻 禛 [更多…]
|
漢語字典旻 拼音:mín 韵部:真 〈名〉
康熙字典旻 説文解字旻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秋天也。此爾雅釋天及歐陽尙書說也。釋天曰。春爲昊天。夏爲蒼天。秋爲旻天。冬爲上天。許、鄭本如是。孫炎、郭樸本乃作春蒼夏昊。从日。文聲。武巾切。十三部。虞書說。說各本作曰。今依韵會訂。虞書說三字當作唐書說曰四字。古文堯典欽若昊天說也。仁覆閔下則偁旻天。覆閔各本作閔覆。誤。今依玉篇、廣韵皆作仁覆愍下謂之旻天訂。此古尙書說也。與毛詩王風傳同。五經異義天號。今尙書歐陽說。堯典欽若昊天。春曰昊天。夏曰蒼天。秋曰旻天。冬曰上天。緫爲皇天。爾雅亦云。古尙書、毛詩說。天有五號。各用所宜稱之。尊而君之則曰皇天。元氣廣大則稱昊天。仁覆愍下則稱旻天。自天監下則稱上天。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許君曰。謹按堯典。義和以昊天緫勑以四時。故昊天不獨昊春也。左傳。夏四月孔丘卒。稱曰旻天不弔。非秋也。玄之聞也。爾雅者、孔子門人所作。以釋六藝之言。葢不誤也。春氣博施。故以廣大言之。夏氣高明。故以遠言之。秋氣或生或殺。故以閔下言之。冬氣閉藏而淸察。故以監下言之。皇天者、至尊之號也。六藝之中諸稱天者。以情所求言之耳。非必於其時稱之。浩浩昊天。求天之博施。蒼天蒼天。求天之高明。旻天不弔。求天之生殺當其宜。上天同雲。求天之所爲當順其時也。此之求天。猶人之說事各从其主耳。若察於是則堯命羲和欽若昊天。孔丘卒稱旻天不弔。無可怪爾。按許作五經異義。不从爾雅从毛詩。造說文兼載二說。而先爾雅於毛。與鄭說無不合。葢異義早成。說文後出。不待鄭之駁正。而已權衡悉當。觀此及社下姓下皆與異義不同。與鄭說相合。可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