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3022七絶 23326五律 17010七律 25365五排 1252七排 203 1439四言 240六言 414古體 4247樂府 347 40 305 76辭賦 21琴操 1 52其他 429 441
共1439,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续上)
许英 一首
许诵珠 一首
谢金銮 1757 - 1820 四首
赵冕镐 1803 - 1887 十五首
赵我佩 四首
邓嘉缜 1845 - 1915 二首
邓瑜 一首
邓繁桢 一首
邹维鲁 一首
郁永河 二首
吟啸晚,天半彩桥横。
影带断霞归水浦,气含残雨过江城。
雌霓唤分明。
径竹饕风,园梅斗月,惊心岁序将更。
冷拥衾孤,夜深好梦难成。
凉云荡得灯花碎,半模糊、碧闪残檠。
最愁人,腊鼓鼕鼕,寒漏丁丁。

年时不尽团圞乐,记桃符共写,柏酒同倾。
一别天涯,等闲换蟀移鹒。
朱颜难驻流光易,误青春、两字功名。
漫无聊。
懒整金钿,慵理瑶筝。
五、七言诗以典雅丽则为宗。惟〈竹枝〉杂道风土,虽方言里谚皆可以入则,犹〈国风〉之遗也。金銮以甲子(1804)腊月司铎武峦,乙丑(1805)供试事,侨居赤嵌,俯仰衍沃之邦,而感愤于人心风俗之所以弊,乃自《赤嵌笔谈》、《东征记》诸书以外窃有论述焉。而其馀者,耳目所经,时亦形诸歌咏。偶有枨触,辄成小诗。纸墨既多,遂无伦次,聊复书之。俟有续得,当备录焉。
豆荚花开落地生,铜缸膏火万家明。
䕸灰犹作春畦粪,广注周官土化名
⑴ (作者注:「落花生,俗名土豆,柔条吐荚,垂花入地,乃复结实于土中。榨取油入灯,极明亮。台中盛产。并䕸粕贩卖内地,舟航不绝载。内地近山人,买其䕸以粪田。」)。(杨永智编校)
五、七言诗以典雅丽则为宗。惟〈竹枝〉杂道风土,虽方言里谚皆可以入则,犹〈国风〉之遗也。金銮以甲子(1804)腊月司铎武峦,乙丑(1805)供试事,侨居赤嵌,俯仰衍沃之邦,而感愤于人心风俗之所以弊,乃自《赤嵌笔谈》、《东征记》诸书以外窃有论述焉。而其馀者,耳目所经,时亦形诸歌咏。偶有枨触,辄成小诗。纸墨既多,遂无伦次,聊复书之。俟有续得,当备录焉。
萧萧蔗尾起秋声,万灶甜浆煮作饧。
枯槁莫嫌同嚼蜡,一春薪炭彻秋晴
⑴ (作者注:「蔗糖之利半于中土,其粕用以代薪,台湾、凤山人竟岁赖之。」)。(杨永智编校)
五、七言诗以典雅丽则为宗。惟〈竹枝〉杂道风土,虽方言里谚皆可以入则,犹〈国风〉之遗也。金銮以甲子(1804)腊月司铎武峦,乙丑(1805)供试事,侨居赤嵌,俯仰衍沃之邦,而感愤于人心风俗之所以弊,乃自《赤嵌笔谈》、《东征记》诸书以外窃有论述焉。而其馀者,耳目所经,时亦形诸歌咏。偶有枨触,辄成小诗。纸墨既多,遂无伦次,聊复书之。俟有续得,当备录焉。
风味初尝到竹蛏,江瑶应与共功名。
豆芽琐琐徒纤薄,菉笋开厨试蚌羹
⑴ (作者注:「海豆芽,状似小蛏,有赘鲜白如豆芽。绿壳合抱,恰似豆之初拆也。然而肉薄,而味殊未佳。」)。(杨永智编校)
五、七言诗以典雅丽则为宗。惟〈竹枝〉杂道风土,虽方言里谚皆可以入则,犹〈国风〉之遗也。金銮以甲子(1804)腊月司铎武峦,乙丑(1805)供试事,侨居赤嵌,俯仰衍沃之邦,而感愤于人心风俗之所以弊,乃自《赤嵌笔谈》、《东征记》诸书以外窃有论述焉。而其馀者,耳目所经,时亦形诸歌咏。偶有枨触,辄成小诗。纸墨既多,遂无伦次,聊复书之。俟有续得,当备录焉。
蹉跌游戎血战情,郎官念念为苍生。
何妨塞却狼机口,垒土新来变铁城
⑴ (作者注:「游击吉凌阿用兵得法,乙丑、丙寅间(1805〜1806),力战有功。寻病卒。时台湾尹薛公号爱民,民为谣曰:『文官有一薛,武官有一吉。任是蔡骞来,土城变成铁。』」)。(杨永智编校)
弘济竹枝 其一 (乙丑) 清 · 赵冕镐
弘济桥头柳欲轻,垆姬唤酒已春声。
南来北去多行客,不是真情却有情。
竹枝 其一 (己卯) 清 · 赵冕镐
绿草春江十里城,夕阳西去望难平。
问郎记醉金陵肆,欲说前时已怆情。
杨柳青青都护营,中军无事坐论兵。
买花难买春风去,当五方知□□□。
其九 (壬午)
冰清玉洁好名声,云路堂堂万里程。
金石山光夺眼去,更谁能保前时明(近年阖眼钱。为府尹一大弊。)
其十 (壬午)
包蔘别将碎头争,申李当年最有名。
近日萧条何气数,府人尚说林龟城
⑴ 昔年申泽□,李汝兴两人。皆以包蔘别将致家。林龟城尚沃仗义疏财。为近古之最。
其十九 (壬午)
黄昏鼓角动边情,执事听令吹打鸣。
每日二时同一例,开门声是闭门声(开闭门吹打。自然有出塞之意。)
机务竹枝 其一 (癸未) 清 · 赵冕镐
中原将帅护王京,逻鼓时轰大炮声。
机务堂堂新设局,健丁填补五千兵。
其二 (癸未)
提督分营壮我京,六时阅武振威声。
军官别选需阴雨,要学孙吴善用兵。
其三 (癸未)
济物登舟直上京,火轮起处但风声。
使星来去如缰续,不载金银不载兵。
万户楼台绿杨京,新年歌吹沸天声。
世间还有穷车辙,恸哭时时阮步兵。
三五七言 其三 (甲申) 清 · 赵冕镐
说前生。
一堪惊。
误读黄庭字,远辞白玉京。
人老不见事亦老,万头千绪情后情。
竹枝 其二 (乙酉) 清 · 赵冕镐
某某谁谁道路惊,轺蓝绝罕步轿行。
翩翩贴里无风势,最惜通衢三折声。
其九 (乙酉)
百千万事总无情,今日生存一日生。
寒食东风吹渐近,青泡曲饼且巡城。
其十一 (乙酉)
堂堂别队裤袿行,清阵日兵始眼明。
愤值度支经用屈,文书置簿几多名。
竹枝 其五 (丙戌) 清 · 赵冕镐
清风府使入京城,河润功多不可名。
官烛煌煌分给日,北邻老叟亦光荣。
紫陌吹箫唱卖饧。
江南春色可怜生。
杏花寒食雨清明。

芳径倦飞三月絮,绮窗愁听一声莺。
断肠心事故园情。
人去也,人去梦难成。
绣被春寒常倚枕,画屏香冷懒调笙。
镇日数行程。
远雁悲鸣,哀蝉暗咽,销魂齐作秋声。
画角城头,斜阳冷带鸦声。
怕听荒村落叶,近黄昏、古寺钟声。
长亭外,有粘天衰草,响送车声。

漫向门前问卜,但计程窗下,敲断钗声。
檐铁铮琮,小楼前后风声。
邻家又催刀尺,捣寒衣、一片砧声。
黄花瘦,捲帘人、微褪钏声。
萧萧飒飒,惨惨凄凄,飞来何处秋声。
似雨还风,梧桐叶底寻声。
香老豆花篱角,怕吟蛩、絮出秋声。
蕉窗畔,漏疏灯一点,微逗书声。

惊起惺忪茶梦,是相如病渴,炉沸泉声。
片月长安,万家同捣衣声。
今夜板桥霜冷,唤行人、野店鸡声。
荒城外,听鸣笳、寒杂漏声。
临江仙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邓嘉缜
阑干昼静春如海,芳辰刚到清明。
红楼好梦被谁惊。
莺儿枝上,闲唤两三声。

几日园林新雨后,拨空翠影生生。
可怜芳草不知名。
暮烟笼处,惟见绿阴横。
南歌子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邓嘉缜
似剪风前燕,如簧叶底莺。
韶光催著过清明。
可信嫩寒依旧满春城。
莺燕互寻盟。
满院飞英。
惜花人去暗心惊。
何日桐棺归故里,魂妥山茔。

事事减心情。
闷坐闲行。
一腔尘俗撇难清。
拾翠寻芳都懒问,负了清明。
残月斜穿槅子明。
谁家巧作断肠声。
无端心绪最关情。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
蕙兰露湿暗香生。
难听挝鼓一声声,碧草如烟吊正平。
鹦鹉不言空有恨,误人多半是聪明。
① 此组诗又载黄叔璥《台海使槎录》、陈汉光《台湾诗录》。
雪浪排空小艇横,红毛城势独峥嵘。
渡头更上牛车坐,日暮还过赤嵌城
⑴ (作者注:「渡船皆小艇也。红毛城即今安平城,渡船往来络绎,皆在安平、赤嵌二城之间。沙坚水浅,虽小艇不能达岸,必藉牛车挽之。赤嵌城在郡治海岸,与安平城对峙。」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编者按:《裨海纪游》粤雅堂刻本无「渡船皆小艇也」句。「间」字均作「閒」,以下皆同。在「沙坚水浅」前有一「而」字。《重修台湾县志》题作〈台海竹枝词〉)。(许俊雅编校)
耳畔时闻轧轧声,牛车乘月夜中行。
梦回几度疑吹角,更有床头蝘蜓鸣
⑴ (作者注:「牛车挽运百物,月夜车声不绝。蝘蜓音偃忝,即守宫也;台湾守宫善鸣,声似黄雀。」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连横《台湾诗乘》。编者按:《凤山县采访册》题作〈台海竹枝词〉)。(许俊雅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