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116七絶 8167五律 7030七律 9126五排 507七排 86 318四言 59六言 189古體 1887樂府 92 16 121 12辭賦 2 34其他 197 259
共188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续上)
窦承焯 1736 - 1780 一首
敦诚 1734 - 1791 一首
敦敏 1728 - 1796 一首
方东树 1772 - 1851 一首
方式济 1676 - 1717 一首
高锡蕃 一首
顾贞观 1637 - 1714 一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一首
何绍基 1800 - 1874 十四首
何振岱 1867 - 1952 五首
弘历 1711 - 1799 四十八首
吁嗟宗法废,谁复思同源。
菀枯所集异,推解义独敦。
仙池古君子,颜色如春温。
渴慕范公德,葛藟庇本根。
临殁忆亲命,慨已亡诸昆。
勇为恨不早,首倡悲孤存。
所喜犹子贤,成志凭诸孙。
各各补先阙,割腴广仁恩。
同室异秦越,浇俗不可论。
大吏重风谊,绰楔高在门。
按:续梁溪诗钞卷七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且著临邛犊鼻裈。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接䍦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时余在喜峰口)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谢客兼旬总闭门,今朝喜得醉松轩。
对秋我负重阳酒,扫榻君开三径樽。
旧雨飘残霜雁冷,新愁零乱晚烟昏。
红梅一树短可援,攒星万点缀鲜繁。
眼明翻讶看者少,孤士忤俗难与论。
忆昔丰城道中见,枯枝冻折雪压根。
颇伤失所得憔悴,心悲耿耿今犹存。
此树繁华植深院,寂寞无异依荒园。
乃知生意天力与,区区托地何复言。
盛衰开谢两自得,真赏岂必来朱门。
按:皖雅初集卷五
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
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
早霜才一夕,不缓须臾恩。
穷边无林柯,后凋谁与言。
柔条爱戕伐,悼惜同兰荪。
回忆故乡暖,万里伤征魂
⑴ 穷边十字,见投窜荒远,虽抱后凋之节,人谁知者?可以悲其志矣。
蝙蝠掠殿松撑门,忉利天中容彼髡。
美人占易寇非婚,狒狒来食狼则吞。
具此观河皱面痕,空花直斩优昙根。
我来访古悲至元,西僧蛊恶方策存。
演揲儿法旋乾坤,兴于其祖亡其孙。
有尸犹当磔之樠,莲幢膜拜谁为恩。
飞来峰巅佛像蹲,杨连罪亦难具论。
可怜六陵风雨昏,明月不照珠襦魂。
不自量筋力,求为人灌园。
意惟营一食,迹若避群喧。
谁遗五色芝,服之诧腾鶱。
奈非尘埃种,移莳安得蕃。
还将理菜畦,膏泽资泉源。
黾勉试操作,编篱复插援。
早韭和露茁,晚菘凌霜翻。
但从采掇便,未觉烹饪烦。
心形诚苦疲,既饱亦轩轩。
向读神农书,近闻老圃言
⑴ 飞鶱未能,安分谋食,陶公心事如见。
缇室葭动夜气浑(山阴王任湖可久。),大祀远溯万物源(钱唐吴廷华中林。)
阊阖詄荡云脚吞(钱唐戴廷熺纶掌。),华盖羽瑵金根轩(世骏。)
圜丘燄燄初柴燔(钱唐金焜赤泉。),訾黄蹀躞弥皋原(钱唐陈兆崙星斋。)
五象豗蹙陵厚坤(仁和金甡雨叔。),屹然岳立绝鄂垠(钱唐金文淳质甫。)
枢光星朗勾陈垣(钱唐周天度让谷。),珠缨宝络排黄门(阳湖蒋和宁用安。)
文罽十色辉朝暾(武进陈滋长卿。),蛮奴下上捷腾猿(武进刘星炜印于。)
诡体皴驳蹲疥鼋(仁和翟灏大川。),阔行大步舒翔鹍(仁和翟廷法荆山。)
天衢缓驾静不奔(汉阳张芸东园。),气压百兽形模尊(任湖。)
吉云趺坐卑鹿园(廷华。),金瓶嵬背万宝繁(廷熺。)
万目环注万口喧(世骏。),山移次第俪篪埙(焜。)
招摇连蜷斿旗幡(兆崙。),垂鼻宛宛竿揭裈(甡。)
阴虹怒决连尻臀(文淳。),黄朱羃䍦舆轙辕(天度。)
佽飞夹驰分櫜鞬(和宁。),香阴砰隐来云轓(滋。)
丰隆驻节灵旓㠾(星炜。),射牛虔瘗无归膰(灏。)
独尔蠢蠢犹陵屯(廷法。),巨迒深隐龙负盆(芸。)
铸形辚囷侪牺樽(任湖。),骈阗肉阵高言言(廷华。)
睢盱却走人海翻(廷熺。),大旨欲挽阳和反(世骏。)
顽皮瞤动两目䁔(焜。),五丁分行鞭云根(兆崙。)
左右傲睨无龙孙(甡。),千气万力集趾跟(文淳。)
度支月廪咸帝恩(天度。),六牙珂雪坟厥元(和宁。)
峨峨腰脊愁攀援(滋。),南荒赤蚁胡足论(星炜。)
闯然直入摩高阍(灏。),赪壤陊剥撑搪痕(廷法。)
元尊般裔虔心魂(芸。),灵寝震澹消烦冤(任湖。)
帝释调御威神存(廷华。),甘蕉都蔗供噍飧(廷熺。)
玉河没浪从姘婚(世骏。),万里底贡传滇昆(焜。)
扣墀拜舞当关蹲(兆崙。),莫教狂醉如崩鶱(甡。)
扃鐍石室勿复怨(文淳。),图南肯羡移海鲲(天度。)
宸居崇卫依昆崙(和宁。),章沟严署番朝昏(滋。)
爟火蕴燎萧焫焚(星炜。),侍祠岁举匪数烦(灏。),雄词拟铸宛鼎扪(廷法。)
生诗如生水,要储不竭源。
灵脉保一掬,万斛云涛翻。
养诗如养花,唯恐伤其根。
扶培到质干,自尔芟芜烦。
君诗何磊落,奇意青霞奔。
近复敛使入,往往探微元。
我懦愿君勉,益令和且敦。
万象静摩刜,一气清乾坤。
山深閟风雨,孕此琼瑶琨。
它年峙天庙,纯华千祀存。
拟㝱诗(庚辰) 清 · 何绍基
① 晨过王鲁之,知尚在㝱中也,作此索和。
閒身如野鸟,局促在笼樊。
方寸隘瀛壤,万古馀乾坤。
更有大乐国,夷易无崚嶟。
先生抱奇术,持以付㝱魂。
但能快肝膈,那惜拳肩跟。
近日苦霖潦,惟有寐者尊。
昨夜子何㝱,神蕊意吐吞。
㝱为大胡蝶,骈翅如云鶱。
扬华俪霄质,飞雨入野原。
旋忽细如蛹,吸露琼瑶根。
脉脉听以息,津津娱我元。
剥啄复剥啄,客至庭雀喧。
君卧尚展转,代君作而言。
人间有荣落,上界无晴昏。
能从我游者,归欤深闭门。
武昌连延入樊口,小舟直溯襄之源。
其间百折恣夭矫,至令万嶂穷追奔。
今晨解缆得平浪,远见天末分潮痕。
有如迂途得夷轨,静照江水清吾魂。
艰难万状倚定力,隽快一举淩涛门。
人生适意有如此,浮海更蹋扶桑暾。
群松秀高冈,皆帝所郁蕃。
一松独乔寿,众干如儿孙。
世人昧所由,企叹相睎蹲。
谁知寸牙初,早抱万气元。
燮翁躬耆祉,讵以庸祺论。
我昔侍杖巾,窃睨诸谷根。
物情洞蕃变,论史词浩浑。
翛然神骨中,独有礭者存。
匪贫絜而削,匪荣膴始敦。
造物不能傲,百祉来云鶱。
平生好博济,氓士多被恩。
固所抒挥然,而岂其壑源。
华筵介八秩,嵩衡杰崚嶟。
我言比潢潦,挹之侑康尊。
独上大顶峰,直叩兹山元。
披衣坐龙石,长啸通天门。
大风吹白云,如万马追奔。
挟我入混元,棱棱不能吞。
白云信何心,从风各飞鶱。
徐徐返岩谷,绎绎归荄根。
海色不可辨,曈昽露朝暾。
图画杂晴雨,城郭兼山原。
天风愈呼汹,坐久石不温。
肃然更起立,想睇乾与坤。
是为太初气,难与尘世论。
怀哉二三子,爱惜双足跟(同游三人,俱不至绝顶。)
山石(甲辰) 清 · 何绍基
峨峨山上石,万族难具论。
伏若神鬼幽,庄若将相尊。
恣作龙蛇蟠,狞似虎豹蹲。
殊形化一气,并向西南奔。
山力健欲飞,负戴同掀翻。
众怪不得出,蹋齧腹背跟。
山厚若不知,静制万动源。
荫以草木华,泽以云雨繁。
群石如婴儿,得母不及恩。
从兹千万古,相与安且敦。
先皇西巡万马屯,父老蒲伏瞻至尊。
文思稽古发神藻,古趼尽破尘霾昏。
东坡雪浪石与盆,不知翳昧谁家村。
畺臣凿石得形似,屹峙行殿如塞门。
徵图先遣属车彦,题句上招诗老魂
惜哉铭字伤妩媚,不模不范失本根。
颇闻杨聋(石。)与魏默(默深。),曾见前朝毡蜡痕。
几时两本一到眼,阔落细么详讨论。
不辞宵征持苇炬,一任落月欹金盆。
雷门布鼓仰撝抱,小臣敬佩长思存
⑴ 庚午御制诗注云:「丙寅冬经定州,未至此园,命张若霭图之以归。」
⑵ 御制《和盆石》诗有云「雷门布鼓予缀言」。
定州骄卒千帐屯,公来使知军府尊。
纶巾转复见閒暇,奇礓坐对忘朝昏。
天然雪浪空际落,势欲捲尽千山村。
掀髯一笑特戏耳,制铭题斋寂闭门。
我行中山访遗躅,千载秉烛招诗魂。
摩挲铭刻叹非旧,耆古何处寻崖根
仅馀三字擘窠势,想见万珠飞雨痕(「雪浪斋」三大字碑,尚是原刻。)
君从何处得古本,鹤铭水拓堪并论。
我虽未睹真实相,诵君诗如月映盆。
厉钱翁蒋不可作,天涯二子时相存
⑴ 去冬过定州,天已昏黑,然烛往行宫观《雪浪盆》新刻本。
⑵ 樊榭、竹汀、覃溪、心馀皆有《雪浪盆》诗。
其二 (乙巳)
别来积思如云屯,暮云忽忽持空尊。
每逢佳拓辄送似,洗眼一豁尘土昏。
十年居近清閟阁,末疾暂返昙𥗝村(君于去年因末疾由姑苏回家。)
一溪流水双柿树,图书围几山照门。
平生长物复落手,珠还璧归香返魂。
欣然许赠乃到我,解脱流转原无根。
预排三丈雪色璧,已现一规寒月痕。
安得龙叟同载至,互出金石文快论。
高人爱石固有例,顾珍厥楮忘其盆。
语言文字何可少,古情万劫凭兹存。
搴茭隤竹万卒屯,仗节塞河推王尊。
幕中上客吾故友,千里北上车尘昏。
粗衣破帽动惊俗,目看城市如荒村。
不赋河清向金陛,苦吟雪浪关篱门。
吟成见示一大笑,奇气坌出光魂魂。
我与阿龙金石契,妙缘未可求其根。
扁舟拟结蓑笠伴,苦酒共洗毡椎痕。
华阳真逸雪堂叟,二千年中来讨论。
如君自有玉界尺,竟可拄倒芙蓉盆。
龙贞奇癖何足羡,画日赖君鸿笔存。
覃溪自谓学道人,千载径叩东坡门。
题名补刻知本根,撑骨藏肉波峭存。
偃松屏落伍氏轩,乌云落日荒秋暾。
擘窠尚有雪浪盆,三百载前古墨温。
此石奚足栖坡魂,精灵海上空吐吞。
题智师千文(戊午) 清 · 何绍基
右军书派,自大令已失真传。南朝宗法右军者,简椟狎书耳。至于楷法精详,笔笔正锋,亭亭孤秀,于山阴棐几,直造单微,惟有智师而已。永兴书出智师,而侧笔取妍,遂开宋元以后习气,实书道一大关键,深可慨叹。薛嗣昌刻石,计当在为梓州陕西转运副使时,故止见长安崔氏本,且云置之漕司南厅。然所云八百本施于江东诸寺者,何以南方绝无闻见?孙退谷云今尚有墨迹存世,恐亦传闻之词,未曾目睹确知也。翁覃溪以欧阳不见全本,赵氏不入著录,径臆断以为宋初书迹,薛氏不当遽以入石。且谓薛氏能品鉴《定武兰亭》,非不知古书者,亦误信而镌勒之。又谓顾亭林精考金石,亦收入此帖,并疵退谷推重薛氏之功为谬。薛氏父子固皆以翰墨名,即顾、孙二子之精核,亦岂翁氏所能企?特以生平祖述《庙堂》,醉心赵、董,习为攲侧,故于此帖之横平竖直有意贬之耳。先文安公藏宋拓本,临仿有年,每以「横平竖直」四字训儿等。余肄书汎滥六朝,仰承庭诰,惟以此四字为律令。于智师《千文》,持此见久矣,未敢宣诸楮墨也。雨舲中丞工书耽古,出示一本,虽非宋拓,然神采腴润飞动,自是数百年物。假归与家藏本对看,无端触发,一泄鄙私,质之雨翁,以为何如也?铺张大指,复成一诗。
右军书自南朝尊,萧羊王谢相叩扪。
官奴难嗣况馀子,传之方外七代孙。
团蒲曲几书千文,八百本止一本存。
迄今是否有墨迹,无由访遍江南村。
宋初官帖称祖石,千家模刻枝叶繁。
手眼独出有薛氏,父子弟兄精讨论。
兰亭而外智师帖,为书律挽狂澜奔。
棐几流传此血乳,唐人时亦窥篱樊。
永兴侧笔紊师法,寝至楷则失宋元。
乌乎此事非小技,忍令正变淆流源。
覃溪诗僻字亦钝,金石之气非不敦。
特矜博见出溪刻,敢蔽后学为躗言。
先公勤习阅年岁,意境直造铁叶门。
小子肄书惭负荷,谨从平直求巨根。
语铃道人真有道,掔力健运翔鹏鹍。
和诗既许有同调,论书见谓能知言。
公馀不废谭萟乐,石墨磊落谐琴樽。
乍合两美相视笑,忽摅咫见忘厥烦。
欲从实际见本末,敢凭私意为轾轩。
唐突苏斋奚足计,千载伯施谁讼冤。
二千年来风骚乡,香遍兰芷蓠荃荪。
厥初固是用武地,上国视之如鹤猿。
金虎兼并楚最后,避秦早入桃花源。
其人智决有先见,不俟陷淖方求掀。
十年名将次第出,忠勇不与孙吴论。
水师刱自曾本兵,由湘入江蚁贼奔。
昨日下濑新练军,采舟化为大府辕。
连环忽讶水犀出,万怪早被长龙(长龙,船名。)吞。
赤日正照组甲绚,清风来荡炎歊烦。
火光喷欱白沙口,呼声摇动驿步门。
大旗乍掩鼓尽寂,尖山岳麓青露痕。
桂花井畔两静叟,诗垒折冲忘俎樽。
才气俱堪万人敌,谓宜投笔将抱援。
何劳琐屑较声病,俛与韵士争轾轩。
笑我偏师遇两大,但见汤池浩浩墉言言。
世间多少桃花源,化为城市烟尘昏。
惟有武陵渔父曾到处,至今岩壁千丈寻无门。
画师以意竞摹取,今见十洲昔梅村(余藏有吴梅村此图。)
此中风景岂许外人道,窃恐真境难揣扪。
我游沪渎闻见异,海水荡荡多夷䑳。
中原清明风景正韶丽,展图令我忍气声难吞。
芳蕤播嘉馥,名园敞幽轩。
缘愁营静赏,绿醪欣盈樽。
朱轮欻一发,蔽目多林原。
月奁异淡影,露幌非故痕。
虫吹有夕静,鸟声馀昼喧。
繄岂乏雅抱,抚杯谁与论。
赠子丹苔篇,仙箓服高言。
潜居图夙兴,清气咽朝暾。
药园(戊寅)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当此乱世,何以济人?最上正人心,其次则救人之病。予不能医,而好集验方,思于里中觅一亩地杂种诸药足以治人病者,用以施人。长子惇畴明医术,为依《本草》辨草木之性,父子晨夕同施灌溉,青苍芳郁之香色既可悦目,而寒煖补破之性质且可合方。检古书灵剂,若昔贤之所为绿髓者,用以治病救毒,斯亦山居之吉祥事也。余蓄此念久,不知何日成之,客中排闷,聊成一诗,以示惇畴。
人心郁邪说,治之以圣言。
人身感戾气,辨别在寒温。
草木有大用,区分叶与根。
往往愈积疴,在能洞本源。
吾欲规一亩,插竹为篱藩。
种药不种花,其名为药园。
父子躬畚锄,灌溉历朝昏。
自悦亦施人,兹事宜讨论。
归欤作农计,不当为空言。
万一绿髓成,庶几医道尊。
道之有所惠书视(庚辰)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吾衰何所好,蔼蔼惟前言。
称之以语人,旨如酒在樽。
不酌亦已矣,谁其知所尊。
道之少劬学,诵数穷朝昏。
写书过一尺,掇拾不畏繁。
万水皆到海,岷山是其源。
有本者不穷,默识由存存。
能纳老人语,古谊已良敦。
不须馔老人,作业烹鸡豚。
祀陶杂言 其四 (辛巳)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此外留天纪,构想成桃源。
窃疑南村诗,亦无此朝昏。
果多素心人,姓氏胡不存。
美哉赏析乐,骨肉输此恩。
何天得此友,何世有此言。
悠悠复悠悠,思之销人魂。
人爱陶诗达,我读皆泪痕。
寄怀石遗丈京师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石遗人天眼,众妙参真源。
时亦露端倪,微微为我言。
天秋霜始降,梧桐黄正繁。
片月在林阴,过云灭其痕。
先生凝然坐,谓此至理存。
赏之以幽窎,动静参玄根。
我亦取琴弹,流泉鸣潺湲。
夜深不告归,秋声通一垣。
鸿鹄志八表,焉能守乡园。
去矣已经年,无由同清樽。
凉来遇昔景,独忆将谁言。
京国正西风,驰思劳梦魂。
观圃(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町疃堪蹀足,奚事寻仙源。
齑薤堪寓目,何用滋兰荪。
灵雨既已零,勃然生意繁。
第观萌且芽,区分苋与芚。
圃师良苦辛,插槿周植援。
手转渫井华,沃彼嘉生根。
匪期事迟学,亦欲知统论。
是中足寻玩,真味胜鸡豚。
入山既远俗,寻流复得源。
齿齿咽白石,丝丝漾绿薠。
在阴鹤叫子,猗庭竹育孙。
仲长今岂无,可以乐衡门。
晓月(乾隆乙丑) 清 · 弘历
过望月就匡,大明引朝暾。
寒光尚欲流,素影直可扪。
中秋倏已徂,抚景怀高奔。
溪霜点清冷,峦烟互吐吞。
西宇不忍倾,隐隐留纤痕。
雪浪石用苏东坡韵(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杜老白帝僦东屯,苏翁稍幸斯州尊。
从来诗人半穷困,未必天道迷昭昏。
孤踪飘泊岂有定,官居尚忆悬水村(坡诗云官居独在悬水村)
我从便道寻古迹,策马定武循城门。
衙斋左侧醉仙在,无须玉局重招魂。
立来应已阅桑海,移时想复动云根。
峰皴似助吟咏势,苔斑犹渍摩挲痕。
当时滕倅投意气,掀髯把酒相评论。
何人好事惜废堕,覆之以亭承以盆。
却忆晴窗哦日课,雪浪早入予思存。
⑴ 东坡是诗乃和滕大夫韵也滕名兴公为定武倅
⑵ 向在书斋曾咏此题今刻乐善堂全集中
叠前韵(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周庐卫士千牛屯,云依星拱黄屋尊。
郡城南望据胜势,节候东壁方中昏。
纳稼逢年慰予志,崇墉比栉看村村。
省方馀暇讨舆志,众春园首寻松门
韩苏卓荦宋伟器,葆祠相望慰精魂。
百花池畔(在园内)笠亭下,亭亭桀竖如生根。
异代何幸遭睿赏,宸章焕注屋漏痕。
海上三山却可拟,淮中一品安足论。
坡翁笔力健扛鼎,坐令光生丈八盆(盆上刻铭系坡老手迹)
从来正人显后世,抚玩之馀鉴戒存。
⑴ 韩琦众春园亦在定州城内康熙四十一年州牧韩逢庥移雪浪石置园内前建碑御书亭后有韩琦苏轼祠并轼书雪浪斋
造物精气视所屯,石中巨擘雪浪尊。
巍然曾见宋冠带,介尔不受世朝昏。
沃之以水跳珠沫,翠影仿佛浣花村。
曾闻此语半疑信,惜哉未访荒园门。
写真无虑道士醉,醉里越得传神魂。
词臣颇善米家画,渲染爰命探天根。
壁张欲出云烟气,烛照曾无笔墨痕。
两孙绝枝亦已擅,兴来拟唤髯翁论
此翁诗句岂易和,如继阳春以叩盆。
前言未足更叠韵,仇池事例今聊存
⑴ 石盆上刻坡铭云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注云蜀孙位孙知微善画活水
⑵ 一题而数叠元韵惟坡擅此长尤以仇池石诗为最云
磊磊白石如□屯,苏诗说项石以尊。
我临定武寻遗迹,寒雅叫树山黄昏。
丹青思命传神手,塾师徒遇三家村。
规模才得具约略,若为祠宇若为门。
一峰已点长髭眼(雪浪石已命张若霭图一幅矣),三径应貌香光魂。
古屋萧萧阒以寂,疏松落落盘其根。
憩游为想韩苏躅,苔藓全蚀波涛痕。
由来忘筌乃近道,刻舟求者奚足论。
此物颇幸仇池石,至今安在高丽盆。
剪烛清吟参结习,地炉活火方温存。
秋澜村三首 其二 (乾隆戊辰) 清 · 弘历
行宫新结搆,花木未云繁。
偏有冒霜菊,丛生老瓦盆。
可爱田家物,荣兹野憩轩。
柴桑呼欲出,仿佛其人存。
雪浪石叠苏轼韵(乾隆庚午) 清 · 弘历
行或使之止或屯,内相外牧何卑尊。
贾谊明时乃可惜,屈原泽畔时原昏。
牛刀不妨一小试,况兹百里联乡村。
前年中山策马过,倾颓百雉未入门。
北门学士(谓张若霭)命图取,展阅几度清吟魂。
鸠工发帑事版筑,驱除狐鼠芟荆根。
众春花木复旧观,清秋风月移新痕。
时巡嵩洛偶驻跸,一拳坐对堪评论。
横盘硬语走健笔,叫绝起拍莲花盆。
岁月详识笑多事(坡诗云四月辛酉绍圣元),高风千古存乎存。
和苏轼刻盆石诗韵(乾隆庚午) 清 · 弘历
鹊渚鶱谒天帝孙,支机持走归中原。
玉局胡乃公案翻,曰此中山有石存。
置之平几承以盆,作歌七字探天根。
雷门布鼓予缀言,走笔趁韵赓其元。
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造物精气屯于屯,周宣石鼓此仲昆。
二物不共沧桑变,似与姬氏留乾坤。
昔步太学抚十列,今来浮玉瞻独存。
讵嫌梵呗雁堂寂,饱谙世态龙宫蹲。
禹铸九鼎象百物,魑魅魍魉褫神魂。
周衰楚乃问轻重,定郏沉泗纷迹痕。
何似镌泐传世泽,明标五字无多言(鼎上有锡廷臣世惠五字见德潜诗)
是时风露正澄霁,昨夜丁甲已揩扪。
初如天阊辟虎豹,复如地轴巍昆崙。
坐令百虑静一旦,瞥见法器当空门。
歊云吐景耀光采,沕沕穆穆胚浑浑。
底须石鼓合丰剑,千秋宜镇化人园。
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
韩苏大笔彼兼擅,德潜长歌此独论。
从来诗人志磊落,要令一发万气吞。
山头时见鸾鹤下,江面静阅羲娥奔。
德潜强韵我步元,奚用君门排九阍。
昔闻东陵侯,种瓜隐青门。
全身复全名,翘景驰神魂。
博望奉明诏,西去穷河源。
天马大宛来,凿空最蒙恩。
桑梓或匪重,金紫或匪尊。
天机薄者流,颇复艳朱轩。
客卿西上书,季子北陈言。
聂政暴韩市,田光刎都门。
长啸非我徒,永言乐丘园。
欢喜园二首 其一 (乾隆乙亥) 清 · 弘历
精舍邻竺宇,名以欢喜园。
德水正临砌,禅枝亦绕门。
幡影动皆静,磬声寂不喧。
偶来寄清畅,把笔还忘言。
拓土今踰吐谷浑,奚论逻逤将河源。
何来狂童欲窃吞,再整戎车安轻轩。
乱之不戢终自燔,师压波罗塔拉原。
义所动彼亦履坤,诸鄂拓兵无际垠。
狡计近窥喇嘛垣,盗驼马逃藉桑门。
人思见日汝蔽暾,名佛弟子心狙猿。
如鱼背龙窃友鼋,雕不搏鸮乃搏鹍。
以致游魂远跳奔,衣黄空忝人中尊。
固尔札本庵罗园,天人供养庄严繁。
朝螺暮鼓法音喧,仲氏吹篪伯氏埙。
刹竿高标金字幡,胡僧碧眼脱其裈。
露两肩肘及两臀,羊鹿牛徒示三辕。
天龙军迟属櫜鞬,修罗乾闼挟双轓。
扫其秽迹风以㠾,火轮转法羞脤膰。
炎官祝融朱云屯,烈飙出穴口如盆。
铄金烂石焦洼樽,四大谁解无生言。
那伽(此云龙也)不为吐水翻,有其成之毁必反。
宾头卢瞋目双䁔,如彼叶落还归根。
净业何有于乌孙,创兴黄教骈肩跟。
假藉敬佛市惠恩,亦欲贻法其曾元。
二世灭裂不可援,狼贪虎攫难尽论。
汝狡避祸来谒阍,膝前面陈涕渍痕。
怜汝赉汝安汝魂,解衣推食奚汝冤。
野心背德义何存,固应天殛绝尔飧。
洛那各方非世婚,去岁劫撂遭尔昆
三窟未必容尔蹲,小大怨汝奚腾鶱。
亦月申酉利复怨,销兵鱼海靖鲸鲲。
璆琳琅玕贡昆崙,四西勒图何瞀昏
助逆不当遭劫焚,朅和韩韵足解烦,泰山北斗一抑扪。
⑴ 即古大宛今哈萨克也
⑵ 阿睦尔撒纳之兄巴特祃策凌及其党额林沁相继奔哈萨克以图栖托其后皆肆抢夺逃窜而归
⑶ 固尔札庙内喇嘛分四床谓之西勒图盖彼之掌教者云
诣文庙行礼(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文庙建城南,相传钱氏园。
仲淹得斯舍,胡瑗聘还尊。
惟是重经术,何尝计子孙
短长相较量,终觉胜于门。
⑴ 相传文正得此园形家以为子孙当世世科甲文正乃舍之以为府学云
桐圭命择日,史佚箴戏言。
尽美未尽善,宗元有谠论。
所嘉在从谏,其事可两存。
雪浪石仍叠苏轼韵(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实所胜斯名所屯,暂以屈亦久以尊。
此翁此石有如是,逢时辨底明与昏。
重来燕南赵北界,了识明月清风村。
韩园修葺复旧观(后人移石置园中有亭覆之),两行垂柳青遮门。
松轩潇落可信宿,墙外祠妥双贤魂。
驻䍐诸务则且置,便抚亭下青云根。
岿然古貌故好在,雪浪有号原无痕。
逮兹盖已六赓韵,前席如共髯仙论。
孰谓中郎不可得,宁非对者石与盆。
七百馀年一瞬耳,奚称前咏碑间存。
⑴ 丙寅冬西巡过此曾再叠东坡韵继命张若霭董邦达各绘为图又两叠韵题之庚午秋驻此复叠其韵至今凡六叠矣
叠苏轼刻盆石诗韵(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形而下者皆子孙,何不归一返厥原。
以水承石沃水翻,坡翁游戏至理存。
后人乃谓雪在盆,孰得其肤孰得根。
我来阅古偶复言,所喜时雨歌元元。
乐善园(乾隆癸未) 清 · 弘历
维舟傍柳岸,散步游溪园。
顾名思元善,所乐应斯存。
长人胥宜体,讵止东平藩。
花木亦盈庭,琴书亦陈轩。
玩象足悦心,宁在摛词繁。
由来武陵水,万古无定源。
绝尘斯得路,混俗徒望门。
何须问贤主,适可游名园。
延赏青霞标,憩息苍松根。
揽胜轩放歌(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北河涧接南河涧,谷中晓气金风翻。
须臾日出高峰朗,跋马真是羾天门
祗园左侧有精舍,我向名之揽胜轩。
每来憩坐必揽胜,萦青缭白罗嶟嶟。
偨池夏木犹馀翠,低蕤高叶纷翻㠾。
九阍何必守虎豹,夔夔为忆三闾言。
⑴ 横岭入云潮河带其下俗名南天门轩在寺傍
对瀑放歌(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避暑山庄曾对瀑,纵遥吾已探其源。
静寄山庄亦有瀑,其源未可计里言。
贞观遗迹晾甲石,是为小畜始入园。
园外千溪复万涧,谁能一一穷灵根。
落斜曲注势莫禦,雄排戛击交腾奔。
遂至草堂擘崖出,香炉紫烟为仲昆。
抑又闻之星宿海,其源乃在银河存。
视此近远更何若,一笑掷笔皆戏论。
焦山初萃羽卫屯,金山西望真弟昆。
大江浩浩势莫并,罗刹奚足称抹坤。
三度此曾未一驻,顿置自谓非温存。
丹徒策马循野路,北固回望犹高蹲。
剪流片刻达彼岸,眄影已觉清神魂。
重书瘗鹤碑宛在,旧碑仍弆屋漏痕。
僧庵镇宝定何是,合属周鼎宁虚言。
龙光凤文腾駮荦,古色可睹不可扪。
咏事义正王铨部(王士禄七言诗刺严嵩最详),释文古博程昆崙(程邃释篆文刻焦山志中)
后来老沈歌亦好,皆足佳话传空门。
忆我辛未喜创遇,长歌曾和元音浑。
丁丑壬午姑舍是,见则见矣仍祗园。
兹来胜境住信宿,风恬浪静峰黄昏。
登临兴毕憩虚室,洪篇险韵从头论。
聚星孤屿例尚在,萼山京口迹早吞。
沧桑有变鼎不变,永同谯阜延高奔。
册令世惠衣锡元(檃括鼎识语),恒看虹彩烛紫阍。
清可轩(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窅洞所为异,夏凉冬乃温。
炎嚣户外盛,入则凉风翻。
其或凛烈候,内暖宜憩存。
以此山北游,无不斯探源。
今日今春来,拾级登崖轩。
石壁太古世,云窗初岁暾。
盅融气已佳,朴素情益敦。
何当携索丘,静坐考其原。
忆昨小驻静宜园,春云忽敛春日暄。
近臣知有游山喜,那识惜望殷岩轩
尚非迫切待泽候,散闷石磴聊登援。
旷览之台一骋目,下视鸟背相飞翻。
翼日清晓起问政,轮班毕集诸卿垣。
惟虞伺意称事简,那肯适已嫌人喧。
敕几已罢听退食,碧云有寺别有门。
挈朋携侣许游历,严禁奚用谁何尊。
古松卧墙挂飞瀑,活水如画蜀两孙。
净土春阳已作意,并无荆棘惟兰荪。
俗僧缁黄概弗藉(缁者汉僧黄者番僧非谓羽流),钟鱼静伴山朝昏。
一株银杏十合抱,千年以上人曾扪。
其杈寄生郁苍柏,茏葱叶共扶晴暾。
世间奇事无不有,炙毂那辨淳于髡。
洗心亭下渟泓水,到此心洗空潺湲。
山房试泉更悦性,摩挲筠鼎光且温。
北壁之下淙乳窦,流阴可会如斯奔。
荇藻梳似绿玉带,一一皆可寻其根。
胜迹吾无隐乎尔,词臣于此能忘言。
录我近作殿长韵,点窜岂无意所存。
杂咏五十皆短什,书厨未足酬长恩。
乘兴辄复赓巨作,乐天中的已示樊。
更当全册尔遍和,东坡例具悬水村。
屈指三朝即启跸,促成佳话不可谖。
⑴ 是日咏晴诗有过午春云散惜哉难置怀之句
香树斋集偶披翻,清虚婉约真除烦。
早春津水词更美,正值三月停巡轩。
近海民计夙所廑,幸看气象犹饱温。
摩肩接踵日辐辏,迎銮出欲空巷村。
江南舆情一例笃,为忆诗客安诗魂。
当年慵书此阅岁,每有佳句无斧痕。
自从归去乐桑苧,直沽塌淀空潺湲。
诗筒遐寄俾赓韵,睪然南望纷川原。
欢喜园(乾隆己丑) 清 · 弘历
缘近清净域,名之欢喜园。
屋宇虽弗多,静趣颇可论。
砧𥔲以为墙,松柏以为门。
适自雨中来,益觉润心源。
欢喜在农田,而岂在风幡。
大沽赴海清波翻,海口昔阅兹不烦。
兹来实以俞众吁,祝釐揽胜奉翟轩。
似绘花柳秀而野,渐长风日和且温。
吴山广陵有同约,来贺讵止津瀛村。
香树斋翁命且俟,更怜归愚地下魂。
二老外与言诗少,片云空宇宁留痕。
津水早春词重(去声)和,还乡(河名在嘉兴)直达波潺湲。
东坡先生例具在,不妨险韵数(入声)叠原。
⑴ 浙江两淮商众并吁请赴天津与长芦诸商共伸祝釐之䭭司鹾者以闻并即日具舟戒行因已成事姑听之
⑵ 初欲听钱陈群今岁即来京庆祝既而念其精力虽健而八十馀老翁频年仆仆非所以示体恤也因谕俟明岁赴京恭祝皇太后万寿而止其今岁之行
题鉴远堂(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敕政既已毕,书屋别讨源(问理事安退每于此)
轻云复爽风,昆明景可论。
肩舆过石桥,旧有溪堂存。
窗俯碧琉璃,潋滟波微翻。
循名思责实,宁因玩潺湲。
近或有所蔽,鉴远岂易言。
泄涨图为坝芥园,近城揖盗虑开门
上游拟减豫则立,众议仍资周度爰
具曰予圣予岂敢,亦因其势其弗谖。
年来清口颇收效,例此吾惟慎本根。
⑴ 杨廷璋因去夏南运河涨溢议于天津城外芥园左近建减水坝以备宣泄昨亲莅相视以其地逼近津城若于此泄涨无异开门揖盗因命于上游另择善地施工俟回銮再为阅定后阅捷地兴济二处可改闸为坝则上游已得畅消芥园之工竟可罢矣
⑵ 前阅兴济闸工以其地河流深通御舟足资浮送则重运粮艘无虞阻滞何藉闸为节蓄自宜改作减水坝俾得畅流并宜落低数尺令盛涨早泄不致骤溢为患捷地亦然但是否可行未能自信因命裘曰修至其地会同杨廷璋周元理履勘集议皆以为宜拆去闸墙改为减水石坝并将坝底龙骨石拆低一尺则河水不待平漕即可预杀其势并疏下流引河至岐口归海处一律深畅以期久远兹复莅相度其议遂定
⑶ 壬午南巡阅视河湖形势定五坝水志随时展拆清口使湖水畅消自后下河不受涝患频岁有收实釜底抽薪之长策兹捷地兴济既改为坝则上游无壅积之虞其下自不烦更治亦犹开拓清口之意也
(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东方欲生明,檐间瓦雀喧。
披衣问章奏,晏起古戒敦。
晓日升沧凉,须臾渐温暾。
高峰馀积素,阳阿融湿原。
田盘对雪霁,始遇难具论。
所喜在青郊,弗虞伤麦根。
光阴真似逝水翻,万几那敢谢劳烦。
搜题摘句乃馀事,时亦引兴因游轩。
而惟观民体休助,衣食计欲饱与温。
斯来本为阅河务,因缘复至章武村。
行馆憩息春之暮,蝶梦不离花间魂。
屏额勒昔和钱句,彼无斧凿我有痕。
一篇寄付北风去,望予渺渺波湲湲。
即今可与言者孰,莫辞更叠险韵原。
小沧浪室(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跨涧为朴室,石洼大子樽。
夏霖气通润,盈盈贮水存。
尘氛曾不到,风月所共敦。
明为照胆镜,清是洗头盆。
定州雪浪石,髯翁徒饶言。
水月精舍(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精舍临石壁,塞湖渟壁根。
名之日水月,崇情寓文言。
偶来每即去,夜景非所论。
付与玻瓈窗,虚明恒此存。
别有会心者,轮匡未留痕。
云林石室(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云林若无路,石室忽有门。
循径造幽居,嵚嵜如植援。
树才叶亦芳,鸟虽鸣不喧。
(去声)(平声)见遥岫,出云互吐吞。
沾衣为濛濛,谁曾动其根。
清可轩(乾隆乙未) 清 · 弘历
有来必有咏,亦殊无复言。
恰如饮与食,日岂辞频烦。
又如四时运,秋肃而春温。
今春仍昔春,今番殊昔番。
但适暇清可,漫渴景秾繁。
雪浪石七叠苏东坡诗韵(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一为炮石如□屯,一为片石峰峙尊。
而胥冒以雪浪名,岂其名者智令昏。
炮者久占定州境,片者移自临城村。
质之苏曰作飞石,定州者可守城门。
复质之苏曰画水,九原欲招两孙魂
片石颇具奔流状,况镌两字(即雪浪二字)留云根。
我为解嘲乃并置,不必求剑舟刻痕。
两张(若霭若澄)一董(邦达)迹并弆,其间是非无定论。
非则俱非是俱是,试看如是石和盆。
谓我颟顸亦听彼,无过偶尔清赏存。
⑴ 旧雪浪石之在定州者于苏东坡所云朅来城下作飞石异哉炮石雪浪翻之语为近以其□屯磊磊有炮石之用及后之临城者乃有篆刻雪浪二字考墨庄漫录称东坡帅中山得黑石白脉如蜀中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云云则真得之临城者又实似之然事隔七百年率难定其孰为孰为假也因并置之定州之众春园详见所制雪浪石记
三叠东坡刻盆石诗韵(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旧石苏刻识蜀孙,新石雪浪复刻原。
此非彼是艰论定,谁能于此成案翻。
物当有偶喜共存,奚必糟粕求于盆。
徒观坦卧与杰竖,是即月窟即天根。
别久寄兴那忘言,惟勤展义惠黎元。
蜀峡多怪石,其险当剑门。
出险乃张帆,榜人眉乃轩。
回睇蚕丛溪,犹觉畏心存。
留云室(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屋中贮奇石,厥石本云根。
石固不必移,云固常如存。
写楹乃其馀,作霖斯为恩。
东郊正需泽,吾岂托空言。
颐志堂自警(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昔时颐志弗忍言,今日颐志弗敢言。
弗忍言,益增悲怆,弗敢言,恐矜贵尊。
一念之肆万几弛,上失对越,下必忘黎元。
呜呼吾志何能颐,惟是宵衣旰食,怵惕敬畏一心存。
三叠东坡刻盆石诗韵(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不逢白鹤访子孙(白鹤归来访子孙亦东坡句也),两卷石竟孰是原。
其一刻识一无识,谁能志乘研详翻。
并行不悖有古语,我亦因之与两存。
先后二难为写貌,片者杰竖磐卧盆。
沃以水均飞雪点,与欲雨同兴云根。
数叠有例玉局言,把笔竟复三叠元。
⑴ 今雪浪石有二一磐石乃旧在定州者一片石乃后自临城移至者而雪浪二字磐石未刻惟片石有之事阅七百馀年真假莫辨因并置众春园中
⑵ 张若霭若澄兄弟前后扈从若霭图磐石若澄图片石并各有诗
雪浪石七叠苏东坡诗韵(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雪浪又复韵叠屯,耽吟似碍九五尊。
寻思或胜好声色,赖此摛藻遣朝昏。
五台正定返巡跸,便途驻此中山村。
众春园内旧行馆,早知津矣便入门。
安阳眉山胥令此,合祠诚妥两贤魂。
一得褒奖(谓韩)一遭斥(谓苏),要之立身胥有根。
韩园苏石萃一处,二人水乳融无痕。
两张岂逊两孙者,为图前后精详论。
曰磐曰片二即一,况今原两芙蓉盆
思量今兴由昔废,弗关成性永存存。
⑴ 墨庄漫录称东坡帅中山得黑石白脉如蜀中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云云今张若霭若澄兄弟所画磐石片石二图磈奇神似亦不减二孙也
⑵ 二石各有盆承之片石刻东坡尽水之变蜀两孙之铭而磐石则无然以予论之则磐石为近是雪浪与盆铭何不可伪刻耶
虚受轩有会(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一室空空如,因额虚受轩。
万物纷来投,纳之岂辞烦。
而吾切已思,应在受谠言。
然少长者众,规少颂实繁。
是诚宜惧哉,虞书训辟门。
圆朗斋(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朗弗圆近察,圆弗朗近浑。
相资乃得彰,应物胥逢原。
山仁圆固然,水智朗斯存。
斋于山水间,二义寓同根。
设曰请进之,即景乾之元。
四叠苏东坡刻盆石诗韵(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四叠成五如元孙,我今抱以赓其原。
石固有二盆则一,却成三不妨案翻。
瞥眼别之半十载,不殊瞬息目前存。
兄写磐卧弟片竖,而其卧者恒占盆。
竖者乃有苏字在,冁然笑艰寻其根。
欲罢又不能忘言,孰诚悟宗会厥元。
⑴ 雪浪石二一卧者磐石一竖者片石昔年内廷翰林张若霭张若澄先后扈从曾命若霭图磐石继命若澄图片石
⑵ 片石乃丙戌年总督方观承自临城移此上有雪浪二字磐石则无年代久远亦无从辨其真伪也
雪浪石八叠苏东坡韵(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坡翁豪兴如云屯,叠艰用险称独尊。
我今乃频叠至八,讵非见巧令智昏。
昨辞恒山循驿路,翼日遂历中山村。
村行复不廿馀里,郡城洞开因入门。
贤令祠虽不致谒,嘉其品行胥忠魂。
近曾成咏分甲乙,要之均以学为根。
在苏言苏却在石,两石并为留遗痕。
然吾究谓磐者实,以坡之迹定其论。
坡迹七字孙其韵,手书之泐磐石盆
实證在兹不烦絮,久乃论定千秋存。
⑴ 韩琦苏轼皆宋名臣其忠诚乃发于至性第韩为得君苏遭贬斥两人相较自分轩轾是以昨咏韩苏甲乙定其品评然其所学具有根本事迹照耀史册即此地韩园苏石未始非因人以传也
⑵ 东坡雪浪齐铭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其序自谓于中山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云云坡手书铭辞泐磐石盆上
团殿据埤堄(承光殿建团城上俗呼为团殿),搆筑由金源。
树胥尔时种,六百春秋论。
当窗一株桧,盘盖枝郁繁。
来往所必憩,题多自觉烦。
习习古籁吹,借以扫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