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116七絶 8167五律 7030七律 9126五排 507七排 86 318四言 59六言 189古體 1887樂府 92 16 121 12辭賦 2 34其他 197 259
共188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续上)
郑文孚 1565 - 1624 一首
郑岳 1468 - 1539 二首
周世鹏 1495 - 1554 四首
周是修 1354 - 1402 一首
周瑛 1430 - 1518 一首
周用 1476 - 1547 一首
周祚 1480 - 1549 一首
朱诚泳 1458 - 1498 一首
朱俨𨰞 一首
朱瞻基 1398 - 1435 一首
宗臣 1525 - 1560 二首
查慎行 1650 - 1728 十首
范当世 1854 - 1904 四首
龚自珍 1792 - 1841 二首
帘垂金屋燕舞罢,日落纱窗初掩门。
佳人眉敛薄暮愁,独倚雕栏含泪痕。
思君不忍见明月,落花何更飘黄昏。
花辞故条似妾身,月有盈亏同主恩。
圆光一亏几时盈,落红辞条难可援。
离心触物结长想,脉脉暗销相思魂。
窗前久断凤辇来,玉阶寥落青苔繁。
今宵还对昨夜月,去年花发今年园。
花开无限月明多,几度孤房悲只䲮。
银瓶谁引断绳后,昼烛恨杀残生存。
前庭歌吹后庭舞,别有何人随至尊。
看花趁月乐未央,深院谁知孤妾冤。
那堪门外度金舆,怅望空自临高轩。
瑶琴弹罢夜又深,落月依依花不言。
平生相倾慕,会合意何敦。
相期振颓靡,抚心悯元元。
如何自猜忌,枝叶伤同根。
川洛搆党祸,善类鲜安存。
王导仇伯仁,千载抱烦冤。
古来同叹息,弃置复何言。
《兰陔诗话》:此诗为李献吉作也。公与献吉同年进士,交好甚笃,及为献吉所构,待之如初。观此诗犹惓惓不忘旧好。后宸濠伏诛,献吉坐为濠作《阳春书院记》、《小蓬莱》诗,狱辞连及,林见素力救之。黄才伯有《读见素救献吉疏》诗云:「怜才不是云庄者,愁杀中山猎后狼。」《中山狼传》乃马东田所作,以訾献吉负康德涵者。朱锡鬯以为康,李未尝隙末,然观献吉之挤公若此,其于德涵亦可知矣!
豪酋相雠杀,奔溃入西番。
西番不能制,被驱若孤豚。
番夷势渐合,种类日益繁。
长驱向洮岷,千里沙尘昏。
我兵既寡弱,剪灭何敢论。
洗肌去身垢,洗心治道源。
身垢犹可说,道源不宜浑。
世人悦于外,而忘其内尊。
朱粉涂粪壤,厥臭宁复论。
谁知洗心者,掩鼻过其门。
不梳则发乱,不操则心奔。
发乱犹可道,心奔不可言。
耳为五音聋,目为五色昏。
生称荒淫人,死作寂寞魂。
与其发之治,吾宁心之存。
孟氏失其传,六经又遭燔。
伤哉江都生,发愤仰孔门。
为学恐未及,奚暇窥中园。
三策瑞汉家,万古王道存。
古佛坐寒殿,欲笑还欲言。
屈指算何事,于世谁雠恩。
无生本无心,有身宁有魂。
自从大道晦,氓俗争相奔。
智者尚云溺,憃愚何足论。
一嘲作俑人,留警玆山门。
幽居一日雨,高坐不出门。
江风逾箭疾,陇云仍墨屯。
惊鱼晚时跃,栖鸟寒不喧。
发我葑菲苗,滋我松竹根。
静言观物理,生意何其繁。
家人慰沈默,洗杓开小樽。
斟酌劝饮之,兀然醉乾坤。
尘土彼尘土,得失焉足论。
幽人有远韵,卜筑城南村。
青山罗庭除,疏柳荫柴门。
虚堂寂无人,但闻鸟雀喧。
秋晴穫禾黍,日夕收鸡豚。
农家无外萦,岁事在壶飧。
感此生理蕃,其乐难具言。
我方走尘土,未能问田园。
谁知隔城闉,咫尺有桃源。
驱马欲何适,迢迢度天门。
百鬼已窜死,万灵皆骏奔。
先王昔赐履,后天宜退坤。
强颜作险语,清露濯炎暄。
日落沙碛暗,风吹边月昏。
远见屯田吏,催促下军门。
戍卒行已出,老妇代其言。
禾黍尽在野,胡马日复繁。
持刀抽身去,岂得顾子孙。
尚闻有虎符,科积穷丘原。
万人奋其怒,欲出舌复扪。
惟此酒中趣,难为醒者论。
孟嘉乃先得,当筵对桓温。
我生不嗜酒,于此复何言。
卫侯有抑戒,耿耿明朝暾。
古人重百拜,多酌矧敢吞。
云何后世人,甘为曲蘖昏。
贤哉天随子,恒自我思存。
长揖辞醉客,无劳登我门。
明月在天天在水,水光天气涵絪缊。
隔邻清杵数声急,绕屋寒蛩一夜喧。
有时独坐自垂钩,无事杖藜还扣门。
眼前落叶聚复散,石上看云安所论?
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
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覈肥,安得岩絮温。
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迩同一视,覆育如乾坤。
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
自吾高歌踏紫垣,胡霜朔雪愁天门。
玄冥走天愬上帝,帝遣青皇下云根。
放尔霜雪归故山,手携春色来乾坤。
寒云咫尺即相别,春风已坐千门喧。
人生三万六千日,日日催人白发繁。
青皇暂且停高轩,吾将乘槎上河源。
天河在手星辰翻,夜半云间泣云孙。
九乌不敢上扶桑,六龙空复怨昆仑。
主人今夜开金樽,樽中北斗明黄昏。
来朝柏叶不须辨,远天椒花那足飧。
春风苦意不相放,吾其迟尔桃花园,伾然待尔杨柳村。
杨柳学人舞,桃花作人言。
愿君留春似留寒,千山万山啼晓猿。
月夜 明 · 宗臣
严州城南秋雨繁,严州城外波涛喧。
两岸人家住枫橘,千门秋色分兰荪。
楚臣正爱薜荔佩,秦人莫爱桃花源。
相逢今夜开斗酌,千山苍翠流空樽。
醉来高卧明月里,犹有白云来候门。
仲子性好游,旅食辞南村。
叔子懒甘寝,鼻息鸣西垣。
我介两者间,奇士羞王孙。
有时事游惰,挟瑟随雍门。
有时赋归来,及见松菊存。
行者咏陟冈,居者劝加飧。
营身各有役,出处且勿论。
若较杜樊川,季强惭令昆(杜牧望故园赋云昆令季强兮乡党附)
陟山须到颠,寻水须到源。
我从泉源来,送汝归山根。
上流九十九,并力同作喧。
前行经玉渊,尽为潭所吞。
既吞不胜受,含雪空中喷。
急峡跨飞桥,约束遏其奔。
一条夭矫龙,中有跌断痕。
挟此万古怒,轰轰争一门。
游人不敢立,足底防澜翻。
松风吹细雨,到寺将黄昏。
百川日东注,赴海同一门。
豁达意何广,函容道弥尊。
乃知延揽涂,中有仁义存。
清浊具本性,澄观得其源。
君看下成蹊,桃李初不言。
杜陵客西川,种艺颇有园。
清晨送菜把,乃感地主恩。
兹事吾不取,恐为贪夫援。
于世苟无求,食力稍自尊。
英雄亦如此,无事且闭门。
正学日沦替,百家纷语言。
我公实闻知,洙泗穷渊源。
妙窥千圣秘,月窟兼天根。
理障快扫除,焕如朝吐暾。
发挥为事业,突兀支乾坤。
峨峨千丈松,迥立无攀援。
经邦实致治,吾道中行存。
与君中表序弟昆,往还犹记随家尊。
来时奉杖出候门,长者前导幼踵跟。
圣童十岁名早喧,六经背诵河倾源。
我惭却立心自扪,同年讵可同队论。
尔来几何阅晨昏,年踰六十手一反。
女长巳嫁男已婚,不独抱子兼抱孙。
我虽窃禄鹤在轩,君犹需次羊触藩。
梦归往往得故园,披图相对两悦魂。
君家紫云山下村,护田之水清不浑。
有孙可教经可翻,只坐八口艰饔飧。
弦歌三径思所存,桑榆力挽扶桑暾。
黄精扫尽霜蓬根,一笑重续儿童言。
匣漆皮为之无缝不可开相传古罗汉写藏经锢其中长三寸许阔二寸许厚不盈寸正面画佛像一尊背及四旁俱有梵书西域喇嘛仅识其半云此大西天字也彼中奉为法宝流入中国者七部四部藏匣内三部藏佛腹中好事者启视坏其一今在人间者尚有六部此其一也佩之水火盗贼不能伤魍魉魑魅不能害云中州李庶常牟山出以见示成长短句一章
毗勒最初藏,三百馀万言。
后人忆诵少,从简删其繁。
馀存三十八万四千字,梵夹秘在庵罗园
四十二章经,流入震旦同河源。
六朝南北洎唐代,高僧辈出如云屯。
两伊合新旧(西方有新旧两伊犹此土之篆隶),悉本经义为译翻。
后来广增律论部,与经为辅传仍昆。
白马讵胜驮,劫火安能燔。
云谁收入方寸箧,三藏奚翅千千番。
相传阿罗汉,恐是须陀洹。
手摹梵天书,流布于九垠。
中国凡七部,一部已坏其六存。
六部之中此其一,佩此可以安神魂。
洵若彼所云,西江一口何难吞。
吾闻释迦教,率以譬喻论。
有如须弥山纳一芥子,大海水吸玻黎盆。
细入无缝大则包乾坤,撮抟宝掌成胚浑。
世人自昧真实谛,暗锁白日长昏昏。
疑者以为无空诸所有胡得焉,信者以为有实诸所无非本元。
语言文字互胶扰,證入不二于何门。
安得霹雳手,稽首两足尊。
凿开真函破妄见,是则名为报佛恩。
⑴ 大论云毗勒藏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所造后人忆诵力少不能广诵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
苦旱 清初 · 查慎行
火云烧海壖,禾黍供炰燔。
是田拆龟兆,下隰高平原。
山根曲曲溪,近溯十里源。
其流本易涸,三尺淤泥浑。
何当千桔槔,渴若接臂猿。
下饮罄呼吸,涓涓宁复存。
一井给百家,乞浆稍出村。
人情靳所少,昏夜拒叩门。
我有小池水,旧耒资灌园。
经旬渐将枯,遑救鲕与鲲。
畦丁仰沐浴,爨婢充瓶盆。
缓急吾岂无,义从易地论。
开园听使汲,两不受怨恩。
暍者盈路旁,其能以手援。
喟然望云汉,安得天瓢翻。
雷鞭起龙蛰,电火林欲燔。
急雨随秋来,沛然涤焦原。
出高而施下,天泽殊泉源。
顿令赤埴坟,化作涂泥浑。
物情俄顷变,判若王孙猿
向来沸蜩螗,阒寂无一存。
鸡犬声逾静,羊牛亦归村。
但见蓑笠翁,倚杖临柴门。
浊酒贳邻曲,农谈慰田园。
檐低剧投蜺,海近疑徙鲲。
汲妇免抱瓮,浴童喜倾盆。
西成即未知,姑以目睫论。
良苗与秕稗,各被沾濡恩。
我亦领新凉,诗笔聊复援。
閒庭有花木,枝叶为翩翻。
⑴ 柳子厚云猿之德静以常王孙之德躁以嚣
举场名久噪,七上逢初元。
得第世所荣,是科特名恩。
谓当出头地,橐笔侍紫阍。
乃复侪其曹,贯鱼伺铨门。
平生著作手,讵耐簿领繁。
县令古难为,吾闻前辈言。
① 余馆江夏,樵秋馆芜湖,出则俱出,还则俱还,每年如此。有一年未约,而舟过芜湖,樵秋亦适来附舟,十年之欢此为最。
寻常万欢笑,一端何足言。
故交十数辈,胡然独不谖。
此人实可悯,此事真当存。
老年罢官职,投憩无家园。
逢余以为命,徒步相追奔。
相依不相活,各复投朱门。
岁穷一归并,笑乐为吾昆。
精诚所牢结,䜣合常无痕。
规当永如此,一日感偏反。
交满亦为累,至情多烦冤。
生死不能尽,何由诉子魂。
平生本无温饱具,白手乃望天之援。
宰相勤求蠹物者,吾属见逮非烦冤。
有身疲癃又不死,与世祈乞终难言。
近想冯生各有赖,自今不复忧黎元。
功无原,身都将相不可言。
遂参宰衡贰至尊,天下有急哀王孙。
生民死心戴厚坤,何哉一日齐崩奔。
薄海内外伤心魂,披发大叫天无阍,千龄万代无兹冤。
方知彼媚子,泛揽徒贪恩。
陈崇尔何知,诚哉功无原。
徐卿二子一子存,范叔引水培其根。
实惟姚氏之外孙,就与袁氏论新婚。
儿女燕乐吾何言,欲将大义敦贤媛。
鸡鸣昧旦真弗谖,凤蜚五世刚导源。
若翁祖翁德深浑,但汝夫妇承家门。
便许枝叶重纷繁,世间万事覆以翻,只赖人定天难援。
姚合老人今达尊,何日更把斯言论。
按:先君遗命有「徐涤庵之孙学贾,他日为我报恩」两言,即溥泰也。适会斯时,溥泰之父少庵产尽绝,余延之居吾家,一年而病殁。溥泰割肱血盈衫,余益痛爱之,疑其必可读,遂亲授之读。挽少庵云:「暂与君以容膝之安,不逾岁乃遽作古人,心许何曾酬百一;观令子有割肱之美,继自今请代为严父,学成安得更寻常。」此「父道」云云所由来也。权宜为之授室,徐氏之存亡在此妇矣,故深勉之。
二哀诗 其一 (丙戌) 清 · 龚自珍
为谢学士(阶树)陈修撰(沆)作也两君皆以巍科不自贤谓高官上第外有各家师友文字皆乐相亲近而许贡其言说辛巳冬迄癸未夏数数枉存余求师友有造述皆示余余僭疏古近学术源流及劝购书皆大喜学士德量尤深莫测所至修撰闭门斐然怀更定之志殊未成而忽然以同逝命也作二哀诗时丙戌夏
读书先望气,谢九癯而温。
平生爱太传,匪徒以其孙。
翰林两抗疏,志欲窥大源。
春华不自赏,壮岁求其根。
谁谓寻求迟,迈越柂与藩。
造物吝君老,一邱埋兰荪。
我有秦时镜,窈窕龙鸾痕。
我有汉宫玉,触手犹生温。
我有墨九行,惊鸿若可扪。
玉皇忽公道,奇福三至门。
欲供三炷香,先消万古魂。
古春伴忧患,诘屈生酸黁。
且摺三千本,赠与人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