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 唱彻吴歌。 隔浦渔灯隐芰荷。 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 掩映低篷几点螺。 乙酉三月二十四日阻风三义坝,客桃源时屡泊于此,今二十年矣。二泉师之没亦一终星,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何必丁令威化鹤归来,而后云尔哉。感触前尘,怆然赋此 记斜帆送暝,破帽欺寒,曾几经过。 认取羁鸿迹,又空波卷絮,冷雨吹萝。 酒边渐觉春尽,谁按百年歌。 但漠漠车尘,潇潇铃语,欢少愁多。 消磨。 旧游历,算列骑防秋,夜幕横戈。 各有闻鸡感,正星垂平野,冰断寒河。 庾郎赋笔无恙,枯树此婆娑。 奈倦旅淮南,吴霜半入青镜皤。 容吏隐,讲肆日消磨。 独自郁姑台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罗。 青眼且高歌(滇云远眺)。 画省三休伫玉珂。 峨冠宝带惹香多。 锦云仙路簇青娥。 似此春华能爱惜,有人芳节付蹉跎。 隔花犹唱定风波。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 不成双泪落、为闻歌。 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 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 旧家风度无过。 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 看花馀老眼、重摩挲。 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 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 问天还问嫦娥(梅郎兰芳以嫦娥奔月一剧蜚声日下)。 ① 石质青带微黄,有赭绀二色理,高一寸七分强,方径七分,顶一角微缺。朱文“起田古氏”,左边款稼轩太史之命震孟 人世自桑海,金石讵消磨。 孤山忠武王印,历劫水云窝。 难得后先辉映,唱彻鹤归来后(鹤归来传奇记忠宣归骨虞山事),遗致见文何。 可惜昆吾铁,斫不到蛟鼍。 击贼笏,辽东帽,等摩挲。 戋戋身外物耳,声价重山河。 我是湘南聱叟,怀想灵旗风雨,渺渺洞庭波。 甚日数椽隐,乞与壮烟萝。 𢧿印癖秦汉,爱古信情多。 薄今亦近于隘,胡不并搜罗。 近自丁黄而降,几辈标奇骋秘,遗绪接文阿。 委竟源斯在,吾赵即先河。 拓芝泥,纡爱绶,𢳀重挲。 精力各有独到,争忍付消磨。 六百年来高矩,十二时中清课,针度妙无过。 解意西泠月,相伴坐烟萝。 注:录自《遁盦集古印存初集》,是该集题词之一,署名临桂况周颐夔笙。 武定桥边郎渡河,凉篷船上听侬歌。 听到三更月西落,我侬情较你侬多。 玉骨冰肌,独步冲寒,风光几何。 忆西湖十里,留连清咏,南窗五夜,啸傲当歌。 我本多愁,君偏不语,几度巡檐索笑过。 仙踪返,红尘岁月,未肯蹉跎。 幽情如隔云波。 乍万片、纷纷堕碧莎。 怪苍穹无恨,依然明月,阳春有兴,不改吟窝。 疏影横斜,馀香飘泊,翠羽深宵梦亦讹。 凄凉甚,看巢居阁畔,鹤迹空多。 草草行装远涉,年光未肯蹉跎。 蛮烟瘴雨一身过。 论交前辈厚,推义古人多。 屈指归期秋后,布帆无恙如梭。 季冬准待渡黄河。 别怀将解释,望眼独摩挲。 江南好,昼永缓风和。 红暖樱桃垂曲槛,粉香蛱蝶恋晴莎。 阶下几回过。 ① 作者注:「即书院东轩。」此组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架书披懒半颠倒,山径履稀任茑萝(作者注:「院傍山麓。」)。 自问尘心销几许,开窗閒看白云过(杨永智编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