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095七絶 8462五律 5875七律 8431五排 276七排 42 1238四言 66六言 131古體 1725樂府 177 11 186 46辭賦 9琴操 1 20其他 117 154
共1238,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续上)
佟世南 二首
侯晰 一首
俞士彪 一首
俞樾 1821 - 1907 二首
全祖望 1705 - 1755 一首
冒广生 1873 - 1959 一首
冯煦 1842 - 1927 三首
况周颐 1859 - 1926 六首
凌廷堪 1755 - 1809 一首
刘嗣绾 1762 - 1820 一首
刘大櫆 1698 - 1779 一首
刘履芬 1827 - 1879 一首
刘琬怀 四首
勒方锜 二首
华长发 1629 - 1713 一首
卓肇昌 一首
史承谦 1707 - 1756 三首
曙雪凝琼貌,春山压翠蛾。
偶来芳径暂婆娑。
喜得书斋深处,少人过。

小立兜金缕,閒行整砑罗。
樱桃微绽笑生窝。
低问花间句读,是如何。
东海蜃楼起,天半泻黄河。
此事茫茫无据,造化究如何。
欲待催烧笔砚,只怕万般愁恨,无处可消磨。
且共狗屠饮,起舞影婆娑。

君不见,春来去,落花多。
少年易老,问谁有计驻羲和。
叹我壮怀未遂,腰下宝刀难脱,惆怅已蹉跎。
不惜唾壶缺,且自发悲歌。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
唱彻吴歌。
隔浦渔灯隐芰荷。

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
掩映低篷几点螺。
贪耍惯抛残绣,禁寒强试新罗。
泥人怀抱不腾那。
狼藉满头花朵。

玉子未曾应劫,红牙又索教歌。
真珠帘外日西趖。
误了小窗书课。
春风玉珂。霓裳大罗。
曲江杏宴笙歌。举贤良制科。

眉庞鬓皤。文园卧疴。
少年三五蹉跎。早衰残阿婆。
西湖游览志云:宋时,杭城以腊日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今杭人不复祀,亦不复知矣。余谓惟别,销魂古今同叹,哥哥造福世人不浅也。因谱新词以存旧俗。
问南朝旧事,只离恨、不销磨。
想五国城中,九哥传语,毕竟蹉跎。
风多。
任吹不转,笑官家枉托孟婆婆。
那比茅檐腊鼓,迎神来听新歌。

凭他,吴越干戈。
工作合、惯调和。
看绿衣、执鼓蓬头不帻,笑面微酡。
关河。
玉门万里,仗神风一夕转明驼。
从此林间鸟语,声声只唤哥哥。
万金楼迥药笼多,闻道王仙载酒过。
那得乞来郎服食,玉醅长濩玉颜酡
⑴ 万金楼为冯氏施药之地王仙谓王可交玉醅甬上进贡之酒
望江南 其五 清末至现当代 · 冒广生
横塘忆,忆得是修蛾。
一抹微云名士赋,两头新月小蛮歌。
看杀奈君何。
忆旧游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乙酉三月二十四日阻风三义坝,客桃源时屡泊于此,今二十年矣。二泉师之没亦一终星,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何必丁令威化鹤归来,而后云尔哉。感触前尘,怆然赋此
记斜帆送暝,破帽欺寒,曾几经过。
认取羁鸿迹,又空波卷絮,冷雨吹萝。
酒边渐觉春尽,谁按百年歌。
但漠漠车尘,潇潇铃语,欢少愁多。

消磨。
旧游历,算列骑防秋,夜幕横戈。
各有闻鸡感,正星垂平野,冰断寒河。
庾郎赋笔无恙,枯树此婆娑。
奈倦旅淮南,吴霜半入青镜皤。
忆江南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平林织,荷斧几经过。
重向蕲阳山下去,一绳幽径入云多。
犹唱铁樵歌(山樵供爨)
容吏隐,讲肆日消磨。
独自郁姑台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罗。
青眼且高歌(滇云远眺)
画省三休伫玉珂。
峨冠宝带惹香多。
锦云仙路簇青娥。

似此春华能爱惜,有人芳节付蹉跎。
隔花犹唱定风波。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
不成双泪落、为闻歌。
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
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
旧家风度无过。

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
看花馀老眼、重摩挲。
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
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
问天还问嫦娥(梅郎兰芳以嫦娥奔月一剧蜚声日下)
① 石质青带微黄,有赭绀二色理,高一寸七分强,方径七分,顶一角微缺。朱文“起田古氏”,左边款稼轩太史之命震孟
人世自桑海,金石讵消磨。
孤山忠武王印,历劫水云窝。
难得后先辉映,唱彻鹤归来后(鹤归来传奇记忠宣归骨虞山事),遗致见文何。
可惜昆吾铁,斫不到蛟鼍。

击贼笏辽东帽,等摩挲。
戋戋身外物耳,声价重山河。
我是湘南聱叟,怀想灵旗风雨,渺渺洞庭波。
甚日数椽隐,乞与壮烟萝。
临江仙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况周颐
约略琵琶商妇怨,春花秋月蹉跎。
貂裘换后峭寒多。
江山欹枕梦,风雨缺壶歌。

明镜晓霜羞短发,负他云髻峨峨。
相逢切莫误横波。
雍门成旧曲,无计惜韩娥。
红到山榴恨事多。
断无消息奈愁何。
尊前唱彻懊侬歌。

猧子局翻悲短劫,鲛人泪织委空波。
钿盟禁得几蹉跎。
𢧿印癖秦汉,爱古信情多。
薄今亦近于隘,胡不并搜罗。
近自丁黄而降,几辈标奇骋秘,遗绪接文阿。
委竟源斯在,吾赵即先河。

拓芝泥,纡爱绶,𢳀重挲。
精力各有独到,争忍付消磨。
六百年来高矩,十二时中清课,针度妙无过。
解意西泠月,相伴坐烟萝。
注:录自《遁盦集古印存初集》,是该集题词之一,署名临桂况周颐夔笙。
瞰空江杰阁与云平,秋风送微波。
想图中双蝶,霞边孤鹜,古意良多。
指点西山山色,依旧翠于螺。
苔藓残碑蚀,谁与摩挲。

健笔昌黎作记,附三王名后,此语非阿。
笑儿曹轻薄,何苦废江河。
挂高帆、乘槎万里,尚未知、风信竟如何。
凭栏望、击珊瑚玦,酾酒长歌。
翡翠双双鸣不断,湘天剪取吟窝。
此君潇洒定如何。
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

依约玉人亭院冷,如今只长烟莎。
夜明空说卷秋河。
旧时风骨减,著处泪丝多。
武定桥边郎渡河,凉篷船上听侬歌。
听到三更月西落,我侬情较你侬多。
浅碧陂塘水蹙罗。
曲尘香里柳痕搓。
醉人风味近帘波。

啼鸟意阑催曙早,卖花情重报春多。
昨宵有雨奈愁何。
玉骨冰肌,独步冲寒,风光几何。
忆西湖十里,留连清咏,南窗五夜,啸傲当歌。
我本多愁,君偏不语,几度巡檐索笑过。
仙踪返,红尘岁月,未肯蹉跎。
幽情如隔云波。
乍万片、纷纷堕碧莎。
怪苍穹无恨,依然明月,阳春有兴,不改吟窝。
疏影横斜,馀香飘泊,翠羽深宵梦亦讹。
凄凉甚,看巢居阁畔,鹤迹空多。
草草行装远涉,年光未肯蹉跎。
蛮烟瘴雨一身过。
论交前辈厚,推义古人多。

屈指归期秋后,布帆无恙如梭。
季冬准待渡黄河。
别怀将解释,望眼独摩挲。
不待雷声惊蛰过。
乌键折土遍山阿。
青青未挺参差节,一捻春纤似琢磨。

穿石罅,渡泥窠。
鸡腔燕尾美如何。
只须玉版频参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江南好,昼永缓风和。
红暖樱桃垂曲槛,粉香蛱蝶恋晴莎。
阶下几回过。
胭脂坡下风光好,联臂行歌。
问讯香娥。
重醉灯前金叵罗。

哀筝弹我凄凉曲,低锁双蛾。
无奈情何。
留得他年感叹多。
吹笙楼上送琼娥。
试新螺。
理轻蛾。
画作远山,忍恨听离歌。
春又难留人又去,折杨柳,采兰荃,唤奈何。

奈何。
奈何。
悔蹉跎。
双泪波。
沾袖罗。
醉也醉也,醉一晌、依旧愁多。
迢递红墙,谁许渡银河。
寄语浣花堂上客,添广厦,千万閒,署凤窠。
水涨烟汀碧似罗,夜船过,听吴歌。
竹枝一曲、写寄托江波。
说与侬如天上月,圆日少,缺时多(见昭代词选十)
① 作者注:「即书院东轩。」此组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架书披懒半颠倒,山径履稀任茑萝(作者注:「院傍山麓。」)
自问尘心销几许,开窗閒看白云过(杨永智编校)
又见春衣试越罗。
酒边含笑隐双峨。
人前原不讳横波。

出众风流同坐少,宜人姿韵淡妆多。
年年相对奈愁何。
妆罢敛愁娥。
单衣试薄罗。
最怜他、道字娇讹。
暗忆陈王曾解赋,肠断处,是凌波。

毕竟奈情何。
年华小劫过。
拨香灰、空对银荷。
只隔珠帘同听雨,辜负杀、晚凉多。
雉堞参差残照满,春深掩袖重过。
古碑无字野苔和。
翠华虚想像,陈迹暗消磨。

知有宓妃无限恨,只余一赋情多。
梵声曾否出烟萝。
鱼山青未了,驻马旧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