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953七絶 15986五律 9285七律 15660五排 876七排 119 1052四言 121六言 296古體 2251樂府 235 5 274 58辭賦 7琴操 1 51其他 344 315
共15660,分371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续上)
苏轼 1036 - 1101 三十六首
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
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
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濛
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
和刘道原见寄(1072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
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
独鹤不须惊夜旦,群乌未可辨雌雄。
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 其一 (1072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倾盖相欢一笑中,从来未省马牛风。
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
古意已将兰缉佩,招词闲咏桂生丛。
此身自断天休问,白发年来渐不公。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1072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登玲珑山(1073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珑
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贮风。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 (1074年3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浮玉山头日日风(即金山也。),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1076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其一 (1076年11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⑴ 将赴河中,密迩太华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
其二 (1076年11月)
七言律诗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夜饮次韵毕推官(1078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簿书丛里过春风,酒圣时时且复中。
红烛照庭嘶騕袅,黄鸡催晓唱玲珑。
老来渐减金钗兴,醉后空惊玉箸工(毕善篆。)
月未上时应早散,免教壑谷问吾公。
和参寥见寄(1078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黄楼南畔马台东,云月娟娟正点空。
欲共幽人洗笔砚,要传流水入丝桐。
且随侍者寻西谷,莫学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其二 (1079年)
七言律诗
二子缘诗老更穷,人间无处吐长虹。
平生睡足连江雨,尽日舟横擘岸风。
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
知君欲写长相忆,更送银盘尾鬣红。
次韵孙秘丞见赠(1079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感慨清哀似变风,老于诗句耳偏聪。
迂疏自笑成何事,冷淡谁能用许功。
不怕飞蚊如立豹,肯随白鸟过垂虹。
吟哦相对忘三伏,拟泛冰溪入雪宫。
舶趠风,并引(1079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吴中梅雨既过,飒然清风弥旬,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舶趠风。是时,海舶初回,云,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
惊飘蔌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
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
次韵答元素,并叙(1082年3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五 (1082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次韵张琬(108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新落霜馀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
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暗尽往来中。
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记梦(1085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乐全先生梦人以诗三篇示之,字皆傍行而不可识。傍有人道衣古貌,为读其中一篇云:人事且常在,留质悟圆间。凡四句,觉而忘其二,以告其客苏轼。轼以私意广之云。
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
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小饮公瑾舟中(1085年6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青泥赤日午相烘,走访(一作扣。)船窗柳影中。
辍我东坡无限睡,赏君南浦不赀风。
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
此去澄江三万顷,只应明月照还空
⑴ 邓,滁人也。是日坐中观邸报,云叟已押入门下省。
次韵朱光庭初夏(1086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送杜介归扬州(1087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
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棱一梦中。
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
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1087年10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庭下黄花一醉同,重来雪巘已穹窿。
不应屡费讥安石,但使无多酌次公。
钟乳金钗人似玉,鹍弦铁拨坐生风。
少卿尚有车茵在,颇觉宽容胜弱翁。
王郑州挽词(1089年1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
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
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予为开封幕,与子难同厅。)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1090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⑴ 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今皆健。
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1090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奇逸多闻老敬通,何人慷慨解怜翁。
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
闻道赋诗临北固,未应举扇向西风。
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
再和并答杨次公 其二 (1090年5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毗卢海上妙高峰,二老遥知说此翁。
聊复舣舟寻紫翠,不妨持节散陈红。
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
唱我三人无谱曲,冯夷亦合舞幽宫。
壶中九华诗,并引(1094年7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一作我家岷蜀最高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一作石泉水落涓涓滴。),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一作小。)玲珑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1094年10月2日)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岭南万户酒。),会有幽人客寓公。
析尘妙质本来空(梦中于此句若了然有所得者。),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
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
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行年与我同。
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
⑴ 予与刘器之同发虔州,江水忽清,涨丈馀,赣石三百里无一见者。至永和,器之解舟先去,予独游清都,作此诗。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刘梦得以九华为造物一尤物。)真形犹在画图中(道藏有五岳真形图。)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⑴ 家有铜盆,贮仇池石,正绿色,有洞水达背。予又尝以怪石供佛印师,作怪石供一篇。
题永叔会老堂(补编)(1092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嘉谋定国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尘缨犹未濯,九霄终日羡冥鸿。
寄子由(补编)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厌暑多应一向慵,银钩秀句益疏通。
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
湖面新荷空照水,城头高柳漫摇风。
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
次韵钱穆父还张天觉行县诗卷(1087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君如天马玉花骢,万里须臾不计功。
投刃皆虚有馀地,运斤不辍自成风。
如何十日敲榜外,已复千篇笑语中。
只恐学禅馀此在,卓锥犹是去年穷。
送玉面狸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