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619七絶 5494五律 3480七律 5648五排 342七排 46 912四言 38六言 122古體 721樂府 95 4 59 37辭賦 1琴操 1 14其他 91 84
共721,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无名氏 一首
魏晋
左思 250 - 305 一首
庾阐 一首
无名氏 三首
潘尼 250 - 311 二首
潘岳 247 - 300 一首
袁山松 ? - 401 一首
谢道韫 一首
阮籍 210 - 263 二首
陆机 261 - 303 一首
南北朝
何处士 四首
何逊 ? - 518 一首
刘孝威 496 - 549 三首
吴均 469 - 520 二首
周子良 497 - 516 一首
庾信 513 - 581 三首
庾肩吾 四首
《华阳国志》曰:太山吴资。字元约。孝顺帝永建中为巴郡太守。屡获丰年。人歌之曰云云。其后资迁去。人思之。又歌云云。
习习晨风动,澍雨润禾苗。
我后恤时务,我人以优饶
⑴ ○《华阳国志》巴志。《御览》二百六十二、四百六十五。《诗纪》八作吴资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⑴ ○《文选》二十一。《类聚》五十一。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二十九。又《初学记》十八引貂一韵。《白帖》三十引苗、条二韵。《御览》四百七十引貂一韵。
天吴踊灵壑,将驾奔冥霄。
飞廉振折木,流景登扶摇。
洪川伫宿浪,跃水迎晨潮。
仰盻蹙玄云,俯听聒悲飙(○《类聚》一。《诗纪》三十一。)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逆流故相邀,菱舟不怕摇。
妾家杨子住,便弄广陵潮
⑴ 《诗纪》作朝。误。○《乐府诗集》七十二。《诗纪》四十三。
《诗纪》云。夫人任城人。晋司徒剧阳文康公舒之女。名华存。字贤安。幼而好道。精默恭介。读老庄三传。味真耽玄。常欲别真闲处。父母不许。二十四适太保掾南阳刘文。生二子。乃离隔室宇。齐于别寝。后得道仙去。时年八十三。晋成帝咸和九年也。
玄感妙象外,和声自相招。
灵云郁紫晨,兰风扇绿轺。
上真宴琼台,邈为地仙标。
所期贵远迈,故能秀颖翘。
玩彼八素翰,道成初不辽。
人事胡可豫,使尔形气销
⑴ 仙歌品作消。○真诰运象篇四。《云笈七签》九十九。仙歌品引真迹经。《诗纪外集》一。
游鸾凭太虚,腾鳞托浮霄。
过蒙嘉时会,假翼陵扶摇。
疲惫充时乏,及余再同僚。
并迹侍储宫,携手登皇朝。
刘侯抚西都,迈绩豹乔
德厚化必深,政明奸自消。
万寻由积篑,千里一步超。
尔其骋逸轨,远涂固可要
⑴ ○《类聚》三十一。广《文选》十。《诗纪》二十八。
长至诗 西晋 · 潘尼
浑仪赋四气,玉衡运招摇。
灵晷修期夕,日南始今朝(○《御览》二十八。)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
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
长啸归江山,拥耒耨时苗
幽谷茂纤葛,峻严敷荣条。
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
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
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
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峣。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
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
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
齐都无遗声桐乡有馀谣。
福谦在纯约,害盈矜骄
虽无君人德,视民庶不恌
⑴ ○《文选》二十六。《诗纪》二十八。
菊诗 东晋 · 袁山松
灵菊植幽崖,擢颖陵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⑴ ○《类聚》八十一。《诗纪》三十二。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不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飖
⑴ ○《类聚》八十八。《诗纪》三十七。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
噏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
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
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
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
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
执心守时信,岁寒终不凋。
美人何其旷,灼灼在云霄。
隆想弥年月,长啸入风飙。
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
⑴ ○《文选》三十。玉台新咏三。本集六。《诗纪》二十五。又《类聚》三十二引条、凋、霄三韵。
乘杯事将远,捧袂忽无聊。
南楚长沙狭,西浮郢路遥。
离庭花已散,别戍马新骄。
明日分千里,相思非一条(○广弘明集三十。《诗纪》百七。)
神心眷物序,访道绝尘嚣。
林疏盖影出,风去管声遥。
息徒依胜境,税驾上山椒。
年还节已仲,野绿气方韶。
短叶生乔树,疏花发早条。
远峰带云没,流烟杂雨飘。
复兹承乏者,颁名厕末僚
愿藉连河涧,庶影慧灯昭。
一知衣内宝,衣惭兹地辽
⑴ 广弘明集作饶。注云。三本作辽。○广弘明集三十。《诗纪》六十八。
烛华似明月,鬟影胜飞桥。
妓儿齐郑乐,争妍学楚腰。
新歌自作曲,旧瑟不须调。
众中俱不笑,座上莫相撩(○玉台新咏八。《诗纪》九十四。)
汉家一统轨,济济万国朝。
飞缨拂晓雾,轻辇逐晨飙。
槐衢映绿绂,日彩丽金貂。
此时参待诏,谁复想渔樵
⑴ ○《初学记》二十四。《诗纪》百六。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落,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二龙巡夏代,八骏驭周朝。
豫游光帝则,乐饮盛民谣。
皇储遵洛禊,滥觞追灞桥。
掌祓开神篽,司马动銮镳。
周旗交采眊,晋鼓杂清箫。
旌宫临广隰,藻卫烁严椒。
兰樽沿曲岸,灵若溯回潮(○《类聚》四。《诗纪》八十八。)
玄圃栖金碧,灵涧挹琨瑶
筑山图碣岫,穿池控海潮。
雷奔石鲸动,水阔牵牛遥。
乘鼋犹怯渡,鞭石讵成桥。
岸崩下生窟,壁峭上干霄。
噪蛙常独沸,游鱼或自跳。
荒径横临浦,空舟斜插桡。
愁鸱集古树,白鹭隐青苗。
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石累元卿径,枝挂许由瓢。
伊臣本寂寞,由来畏市朝。
为贪止山水,所竞惟逍遥。
寄言周伯况,劳君擅縠绡
⑴ 岁时杂咏作谷操。○本集。古今岁时杂咏四十四。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八十八。
虬檐挂珠箔,虹梁卷霜绡。
迷迭涵香长,芙蓉逐浪摇。
飞轮搏羽扇,翻车引落潮
甘泉推激水,迎风惭远飙。
寄言王待诏,因声张子侨。
吾君安已乐,无劳诵洞箫
⑴ ○本集。《类聚》五。《诗纪》八十八。
大垂手 南梁 · 吴均
垂手忽迢迢,飞燕掌中娇。
罗衫恣风引,轻带任情摇。
讵心长沙地,促舞不回腰
⑴ ○玉台新咏七作梁简文帝赋乐府得大垂手。《乐府诗集》七十六。《诗纪》八十一。
弃妾在河桥,相思复相辽。
凤凰簪落鬓,莲花带缓腰。
肠从别处断,貌在泪中消。
愿君忆畴昔,片言时见饶(○玉台新咏六。《诗纪》八十二。)
周氏冥通记曰:玄人周子良。字元苏。茅山陶隐居之弟子也。天监十四年乙未六月十二日。有五人来。乃三更中。上者嵩高真人冯先生。第二即萧闲仙卿张君。第三即中岳仙人洪先生。第四乃保命府丞乐士。第五则华阳之夫司农玉童。丞曰:今者既曲纾真降。愿各为其述一文。真人曰:卿是其明证。可前作答。曰:敢不闻旨。乃令子良襞纸染笔。口授。诗毕。同辟别。徘徊户内而灭。
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
仰携高真士,凌空驭绿轺。
放彼朱霞馆,造此尘中僚。
有缘自然会,不待心翘翘(○周氏冥通记。《诗纪外集》三。)
雕梁旧刻杏,香壁本泥椒。
幔绳金麦穗,帘钩银蒜条。
画眉千度拭,梳头百遍撩。
小衫裁裹臂,缠弦搯抱腰。
日光钗燄动,窗影镜花摇。
歌曲风吹韵,笙簧火炙调。
即今须戏去,谁复待明朝
⑴ ○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计纪百十六。
侠客重连镳,金鞍被桂条
细尘鄣路起,惊花乱眼飘。
酒醺人半醉,汗湿马全骄。
归鞍畏日晚,争路上河桥
⑴ ○本集二作侠客行。《类聚》三十三作庾信诗。文苑英华百九十六作侠客行。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七。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⑴ ○本集五。《类聚》六十七作捣衣诗。《类聚》六十九。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春光起丽谯,屣步陟山椒。
阁影临飞盖,莺鸣入洞箫。
水还登故渚,树长荫前桥。
绿荷生绮叶,丹藤上细苗。
顾循斩振藻,何用拟琼瑶
⑴ ○《类聚》六十五。《初学记》二十四作从皇太子出玄圃诗。文苑英华百七十九。万花谷后二十五作庾肩吾诗。《诗纪》八十。
① 《诗纪》云。梁武帝有天安寺蔬圃堂。
北宫多暇豫,时驾总銮镳。
路静繁葭撤,轮移羽盖飘。
临空坐飞观,回首望浮桥。
风长曙钟近,地迥洛城遥。
疏林不碍日,涸浦暂通潮。
徒然等宾从,并作愧群僚
⑴ ○《类聚》六十三。《初学记》二十四作赋咏疏圃堂诗。文苑英华三百十四。《诗纪》八十。○逯按。此诗《类聚》、《初学记》皆在堂部。宫应作堂。
北园凉气早,步辇暂逍遥。
避日交长扇,迎风列短箫。
山带弹琴曲,桐横栖凤条。
悬门开溜水,锦石镇浮桥。
黑米生菰叶,青花出稻苗。
无因学仙藻,云气徒飘飖
⑴ ○《类聚》五。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八十。
窗梅朝始发,庭雪晚初消。
折花牵短树,攀丛入细条
垂冰溜玉手,含刺罥春腰。
远道终难寄,馨香徒自饶
⑴ 万花谷作消。○《初学记》二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万花谷后三十八作庾肩吾诗。《诗纪》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