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惟神业,十世本灵长。 除苛逾汉祖,徯后类殷汤。 满盈既亏度,否运理还康。 平阶今复睹,德星行见祥。 定寇资雄略,静乱属贤良。 执讯穷郢鲁,吊伐遍徐扬。 破敌勋庸盛,佩紫且怀黄。 危苗既已窜,妖沴亦云亡。 成功勒云社,治定理要荒。 收戟归农器,牧马恣刍场。 开山接梯路,架海拟山梁。 闭欲同彭老,延寿等东皇⑴。 ⑴ ○《类聚》五十六。《诗纪》七十一。 神境流精阙,仙居紫翠房。 今有寻真地,迤逦丽通庄。 九柱含虬重,三台饰夜光。 金辉碧海桃,玉笈紫书方。 拂筵青鸟集,吹萧白凤翔。 履归堪是燕,石在讵非羊。 烟霞四照蕊,风月五名香。 于兹喜临眺,愿得假霓裳⑴。 ⑴ ○《类聚》七十八。《诗纪》百十二。 霜威始落翠,寒气初入堂。 隋珠烂似烛,悬黎疑夜光。 舞步因弦折,歌声随袂扬。 夜深闻漏缓,檐虚觉唱长⑴。 ⑴ ○《类聚》四。《诗纪》九十三。又《初学记》四、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三并引堂、光二韵。 青山丽朝景,玄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两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留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⑴。 ⑴ ○《类聚》八十二。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诗纪》九十三。 左云。古辞。古今乐录曰:西乌夜飞者。宋元徽五年。荆州刺史沈攸之所作也。攸之举兵。发荆州东下。未败之前。思归京师。所以歌和云。白日落西山。还去来。送声云。折翅乌。飞何处。被弹归。 日从东方出,团团鸡子黄。 夫妇恩情重,怜欢故在傍。 肃肃河中育,育熟须含黄。 独坐空房中,思我百媚郎。 乐府广题曰:梁太尉从事中郎江从简。年十七。有才思。时何敬容为宰相。从简为采荷调以刺之。敬容览之。不觉嗟赏。爱其巧丽。 欲持荷作柱,荷弱不胜梁。 欲持荷作镜,荷暗本无光⑴。 ⑴ ○《乐府诗集》七十五。苕溪渔隐丛话后一。《诗纪》九十。 六龙骛不息,三伏起炎阳。 寝兴烦几案,俯仰倦帏床。 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 洄池愧玉浪,兰殿非含霜。 细帘时半卷,轻幌乍横张。 云斜花影没,日落荷心香。 愿见洪崖井,讵怜河朔觞⑴。 ⑴ ○《类聚》五作苦热诗。文苑英华二百十作苦热。《乐府诗集》二十五。《诗纪》六十七。 洛阳佳丽所,大道满春光。 游童初挟弹,蚕妾始提筐。 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 玉车争晚入,潘果溢高箱⑴。 ⑴ ○玉台新咏七。《类聚》四十二。文苑英华百九十二。《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六十七。 精金宛成器,悬镜在高堂。 后挂七龙网,前发四珠光。 迥望疑垂月,傍瞻譬璧珰。 仁寿含万类,淮南辩四乡。 终归一亡有,何关至道场(同上)。 丽妲与妖嫱,共拂可怜妆。 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 罗裙宜细简,画屟重高墙。 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 取花争间镊,攀枝念蕊香。 但歌聊一曲,鸣弦未肯张。 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⑴。 ⑴ ○玉台新咏七。《类聚》十八。《诗纪》六十八。 汉渚水初绿,江南草复黄。 日照蒲心暖,风吹梅蕊香。 征舻舣汤堑,归骑息金隍。 舞观衣常襞,歌台弦未张。 持此横行去,谁念守空床⑴。 ⑴ ○玉台新咏七。《类聚》六十三。《初学记》二十四。《诗纪》六十八。 绮窗临画阁,飞阁绕长廊。 风散同心草,月送可怜光。 彷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 耻学秦罗髻,羞为楼上妆。 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 斜灯入锦帐,微烟出玉床。 六安双玳瑁,八幅两鸳鸯。 犹是别时许,留致解心伤。 含涕坐度日,俄顷变炎凉。 玉关驱夜雪,金气落严霜。 飞狐驿使断,交河川路长。 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⑴。 ⑴ 《诗纪》作伤。○玉台新咏七。《诗纪》六十八。 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 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 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 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⑴。 ⑴ ○《初学记》三。文苑英华百七十二。《诗纪》六十八。 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 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 飞凫初罢曲,啼乌忽度行。 羞令白日暮,车骑郁相望⑴。 ⑴ ○玉台新咏七。《类聚》十八。《诗纪》六十九。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 帷褰竹叶带,镜转菱花光。 会时无人见,何用早红妆(同上)。 桃红李白若朝妆,羞持憔悴比新芳。 不惜暂住君前死,愁无西国更生香(同上)。 蠡浦急兮川路长,白云重兮出帝乡。 平原忽兮远极目,江甸阻兮羁心伤。 树庐岳兮高且峻,瞻派水兮去泱泱。 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临清波兮望石镜,瞻鹤岭兮睇仙庄。 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顾龙楼兮不可见,徒送目兮泪沾裳⑴。 ⑴ ○《类聚》二十八。《诗纪》六十九。 年年花色好,足侍爱君傍。 影入箸衣镜,裙含辟恶香。 鸳鸯七十二,乱舞未成行(○文苑英华七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