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9,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明(续上) 奇大升 1527 - 1572 一首任环 1519 - 1558 一首 邵宝 1460 - 1527 一首 佘翔 二首 申钦 1566 - 1628 二首 申之悌 1562 - 1624 一首 沈大本 二首 宋登春 一首 苏世让 1486 - 1562 一首 苏仲 1456 - 1519 一首 孙承恩 1485 - 1565 二首 孙传庭 1593 - 1643 一首 孙继皋 1550 - 1610 一首 谭元春 1586 - 1637 二首 汪道昆 1525 - 1593 一首 王弘诲 1542 - 1617 一首 王九思 1468 - 1551 一首 王立道 1510 - 1547 一首 王樵 1521 - 1599 一首 王守仁 1472 - 1528 一首 王佐(汝学) 1428 - 1512 一首 温纯 1539 - 1607 一首 文嘉 1501 - 1583 一首 吴与弼 1391 - 1469 一首 谢承举 二首 | 孤灯照夜堂,细雨檐花发。 佳期偶然谐,不寐看落月。 松涛度晚风,泉窦流閒月。 移榻对天光,不知清兴发。 一年中秋节,中秋此夜月。 冷然清心肝,使我探月窟。 按:金氏之有三龟亭旧矣。经始之迹。登览之美。戏䌽板舆之荣观。悉具虚白成公记中。而太史氏载之舆志。以备国乘之一。后百年。金氏之裔清阴公以亭之八景要余诗之。余惊曰。金氏之有玆亭久矣。亭之不失金氏亦久矣哉。昆明柏梁。国亡则与亡。绿野平泉。人去则与去。世百年而能守其旧业者。一何其鲜也。当时之玄壁红版斸崇临浚者。几易姓易主。公乃独全之于世故兵火千烧万战之馀。其曷故也。无亦来之以德。物莫之夺者耶。苟然则金氏之有玆亭。不知又当几百年哉。 黄昏相逐来,沙渚踏明月。 掩映烟花村,依俙山水窟。 入谷路已昏,远寺钟声歇。 烟中人语喧,归樵待明月。 山醪相劝酬,茅屋倚深樾。 小儿扶醉归,却指孤舟月。 泮浦月色高,渔船相趁发。 沧浪歌者谁,向此云中没。 白露横江面,凉飙起林樾。 孤唱无与酬,垂纶钓明月。 云里古寺深,寒威凛毛发。 蹇驴踏山径,不惮溪桥滑。 藤花白雪香,缤纷荫林樾。 谁当问字来,踏破瑶台月。 开合少人为,志诚生倏忽。 郎若诈赢时,相看翻咄咄(揖陈)。 草昧略神州,招摇悬巨阙。 羽林白露秋,刁斗青天月。 朝闻山寺钟,暮看山头月。 朝暮钟声里,幽人生白发。 碧树攀欲尽,黄鸟啼正歇。 一花复一花,常如二三月。 三三傍沙洲,五五依林樾。 相招早还家,今晚多明月(晚,诗选作“夜”。)。 云何安乐窝,从窟手探月。 为悟生生机,天根于此发。 紫粉蘸毫端,似为不平发。 花神寂无言,书空常咄咄。 仙人住蓬瀛,凉雨洗瘦骨。 雨晴山月来,清风生绿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