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住沧浪正闭关,探幽又欲向黄山。 横肩瓢笠平头杖,一线天中自往还。 停舟傍晚聚蒲湾,矗起明灯似火山。 照得渔家通夜饮,醉歌无油借消闲。 朝天埋没土花斑,龙种东都去不还。 寂寞秋深铜辇路,茂陵金碗出人间。 作者注:「清咸丰间,桶盘栈庄人锄地,得一古玉,黝然无色,长尺有八寸、宽二寸二分、厚四分半、重三斤许。法华寺僧以数金购归。值祝融诞日,陈座上以供众览。有识者辨之曰:『此宁靖王玉笏也。』今尚存寺中。」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回廊曲榭翠微间,觞咏流风若可攀。 无奈八公风鹤急,不容安石恋东山。 作者注:「林氏园,在板桥。亭台花木,甲于全台;而文酒风流,尤极一时之盛。前后若吕西村(世宜)、谢颖苏(琯樵)、许豫生(贞干),其最著者也。割台议起,侍郎林公维源挈家寄寓于鼓浪屿,嗣是绝意东渡,而斯园遂永锢矣。呜呼!兰亭已矣,抚今追昔,能不怆然?」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靖海舟师破百蛮,功成陈币泪潸潸。 入吴本为封侯计,一剑恩仇亦等閒。 作者注:「施琅,福建晋江人。少从戎,为郑芝龙部将。及成功起兵安平,与弟显从之。年少号知兵,恃才而傲。有标兵某得罪,逃于成功,琅擒治之。成功怒,逮其家,杀其父及显。琅夜走,匿荒谷中三日。佃兵某知其才,饭之,乃逃之所部苏茂家。捕者至,茂假一舟、一剑、一竖子,夜渡五通,入安平。久之,降清,授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擢水师提督。四年(1665)挂靖海将军印,疏请伐台。二十二年(1683)春,大治舟师。六月十四日,发铜山,会于八罩屿,遂克澎湖。乃刑牲奉币,告于成功之庙曰:『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之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罪,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也。但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则已。』言毕泪下,台人为之嗟叹不置。」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城南十里尽沙山,中有天泉月一湾。 见说渥洼神马异,几回游兴未能删。 树色炉烟四面环,平明策马翠微閒。 问君可忆东篱下,自在看山不上山。 意中池馆眼中山,画里居然翠壁环。 留得凤池家学在,清声不断五云间。 卓午凉生绿水湾,碧筒豪饮几人閒。 荷衣制就商量久,莫被簪裾赚出山。 邗沟入夜水潺潺,雨在河阳画意间。 却羡无心云一片,有时出岫又还山。 九秋木落见青山,绚烂霜林锦翠斑。 还似山塘频载酒,子云亭子画中閒。 四陵北去一成山,塔影湖光尽日閒。 儒馆倾颓文物尽,痴云只解护禅关。 九叠匡庐杖策还,惊人诗卷动江关。 待君更握三吴节,吟遍东南一路山。 君住西湖我北山,除书恐复到柴关。 未妨他日随云出,又买扁舟载鹤还。 谁言曼倩戏尘寰,玉宇高寒鹤未还。 屡见桑田变沧海,神仙光景似人间。 采得鲛珠自百蛮,春帆几幅白云间。 清江朝暮画帘捲,下上数峰如髻鬟。 君归埋骨旧青山,逝矣余行老衲还。 经卷药垆相伴住,结茅已就屋三间。 才言今日已春还,春在融融冶冶间。 柳意渐苏波渐活,东风先上虎牢关(关上有清泉夹植杨柳)。 蚤分霖雨到人间,栋宇烟云日往还。 指点玉屏金柱好,共言申甫此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