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3036七絶 23517五律 17095七律 25495五排 1259七排 206 1440四言 240六言 414古體 4253樂府 347 40 305 76辭賦 21琴操 1 52其他 429 441
共25495,分536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续上)
良价 807 - 869 一首
苏颋 670 - 727 二首
苗发 ? - 786 一首
若虚 ? - 949 一首
萧遘 ? - 887 一首
薛曜 一首
薛正明 一首
薛能 817 - 882 九首
薛逢 二首
蜀太妃徐氏 ? - 926 一首
裴坦 ? - 874 一首
裴翻 一首
褚载 一首
詹敦仁 一首
许昼 一首
许棠 822 - ? 二首
谢邈 一首
谭用之 五首
自诫 唐 · 良价
七言律诗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
三寸气消谁是主,百年身后谩虚名。
衣裳破后重重补,粮食无时旋旋营。
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间事长无明。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725年12月20日) 唐 · 苏颋
七言律诗
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
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
翠辇红旗出帝京,长杨鄠杜昔知名。
云山一一看皆美(一作异),竹树萧萧(一作丛丛)画不成。
羽骑将过持袂拂,香车欲度捲帘行。
汉家曾草巡游赋,何似今来应圣明。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伯道暮年
中岁分符典石城,两朝趋陛谒承明。
阙下昨承归老疏,天南今切去乡情。
亲知握手三秋(一作回)别,几杖扶身万里行。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
古镜 五代 · 若虚
七言律诗
轩后红(一作洪)炉独铸成,藓痕磨落月轮呈。
万般物象皆能鉴,一个人心不可明。
匣内乍开鸾凤活,台前高挂鬼神惊。
百年肝胆堪将比,祗怕看频素发生。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 晚唐 · 萧遘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酂侯
青骨祀吴谁让德,紫华居越亦知名。
未闻一剑传唐主,长拥千山护蜀城。
斩马威棱应扫荡,截蛟锋刃俟升平。
酂侯为国亲箫鼓,堂上神筹更布兵
九城寻山水 武周 · 薛曜
七言律诗
菊浦桃源瞰九城,鸾歌凤啸忽将迎。
千岩杂树云霞色,百道流泉风雨声。
上客由来轩盖重,幽人自觉薜萝轻。
疑是昔年栖息地,山中日暮有馀情。
游南雁荡 唐 · 薛正明
七言律诗
遐僻山深自晦明,峨峨千态画难成。
半空高挂龙湫瀑,万仞宏开金石城。
日射岚光轻锁黛,泉飞竹径细鸣筝。
隐山无路停骖问,拂拂清风两腋生
⑴ 见周喟《南雁荡山志》卷七引郑思恭《崇祯南雁山志》。
身起中宵骨亦惊,一分年少已无成。
松吹竹簟朝眠冷,雨湿蔬餐宿疾生。
僮汲野泉兼土味,马磨霜树作秋声。
相知莫话诗心苦,未似前贤取得名。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其一 (874年)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一作言)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865年4月)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请缨
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灯室卧孤如怨别,月阶簪草似临行。
高墉撼铎思巴栈,老木嗥风念野营。
殊忆好僧招不及,夜来仓卒锁严城。
彭门解嘲二首 其一 (874年)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贰师
呜呜吹角贰师营,落日身闲笑傲行。
尽觉文章尊万事,却嫌官职剩双旌。
终休未拟降低屈,忽遇(一作遇便)还须致太平。
频上(一作向)水楼谁会我,泗滨浮磬是(一作好)同声。
其二 (874年)
七言律诗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寄唐州杨郎中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关雎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
贫得俸钱还乍喜,晚登朝序却无荣。
前年坐蜀同樽俎,此日边淮独旆旌。
班列道孤君不见,曲江春暖共僧行。
雨霁宿望喜驿(864年)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风雷一罢思何清,江水依然浩浩声。
飞鸟旋生啼鸟在,后人常似古人情。
将来道路终须达,过去山川实不平。
闲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新柳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因此建雄名。
题后集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诗源何代失澄清,处处狂波污后生。
常感道孤吟有泪,却缘风坏语无情。
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
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长安夜雨 唐 · 薛逢
七言律诗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题彭州阳平化 唐末 · 蜀太妃徐氏
七言律诗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麟台朝士辞书府,凤阙禅宗出帝京。
归到双林亲慧远,行过五柳谒渊明。
白衣居士轻班爵,败衲高僧薄世情。
引得病夫无外想,一心师事竺先生
⑴ 见罗振玉《吉石盦丛书》影宋钞本、《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宋陈舜俞纂《庐山记》卷四。诗缺六字,据《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九引宋佚名《江州志》补。
常将公道选群生,犹被春闱屈重名。
文柄久持殊岁纪,恩门三启动寰瀛。
云霄幸接鸳鸾盛,变化欣同草木荣。
乍得阳和如细柳,参差长近亚夫营。
南徐晚望 唐 · 褚载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濯缨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
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
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
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当年巧匠制茅亭,台馆翚飞匝郡城。
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
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
试问亭前花与柳,几番衰谢几番荣。
中秋月 唐 · 许昼
七言律诗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
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引用典故:和羹
未领春闱望早清,况联戎阃控强兵。
风威遍布江山静,教化高同日月明。
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
东南自此全无事,只为期年政已成。
其五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登龙客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
已期到老还沾禄,无复偷闲(一作安)却养生。
当宴每垂听乐泪,望云长起忆山情。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谢人惠琴材 唐 · 谢邈
七言律诗
风撼桐丝带月明,羽人乘醉截秋声。
七弦妙制饶仙品,三尺良材称道情。
池小未开春浪泛,岳低犹欠暮云生。
何因乞与元中术,临化无妨膝上横。
约张处士游梁 五代至宋初 · 谭用之
七言律诗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
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
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
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江上闻笛 五代至宋初 · 谭用之
七言律诗
谁为梅花怨未平,一声高唤百龙惊。
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
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
临流不欲殷勤听,芳草王孙旧有情。
贻南康陈处士陶 五代至宋初 · 谭用之
七言律诗
白玉堆边蒋径横,空涵二十四滩声。
老无征战轩辕国,贫有茅茨帝舜城。
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
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
江馆秋夕 五代至宋初 · 谭用之
七言律诗
耿耿银河雁半横,梦欹金碧辘轳轻。
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纨海月明。
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别何处士陵俊老 五代至宋初 · 谭用之
七言律诗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
洞连龙穴全山冷,窗透鳌波尽室清。
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
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