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沈周清狂客,雨森笔似人亦肖。 几暇恒欣观绘事,生绡命写秋山照。 盘薄全无意匠营,兔毫直扫凌云峤。 黄叶红叶镂丹峰,松梢错出空王庙。 荣杖幽人步板桥,扁舟独弄任公钓。 六角溪亭俯碧流,谁欤坐爱清江眺。 读书万卷下笔神,不独诗然画同调。 雨森勉参诗画禅,会当示汝无形妙(雨森颇能诗故云)。 弧矢少所御,尚未尽其妙。 况乎治理微,更宿因颁诏。 文皇善絜矩,万古垂政要。 河海不择流,日月不偏照。 安能私一方,光被独岭峤。 至人鼓洪垆,赋形铸各肖。 有如秉橐籥,吹万归一窍。 大哉斡运力,弥纶在握要。 我公出砥柱,不遑坐廊庙。 九德隆三师,即兼分陕诏。 造化无停机,女牛有连曜。 小儒何拘墟,乃贻秦越笑。 热尘十里骄,红日如火照。 道旁扶杖翁,吃吃仰天笑。 长揖前致词,炎官威棱峭。 苦者乃人情,笑岂意所料。 将无欲献曝,宝此神山曜。 老翁为我言,此乡水田绕。 比来廿馀年,七次水灾吊。 岁歉大无禾,官符缺租调。 饿夫路相属,稿葬杂老少。 民居多倾颓,瓦木飘且摇。 昔时金屋花,半作野原燎。 江东夙繁富,长贫忽难疗。 今年山泉急,蛟龙怒尾掉。 江流从东来,瓜蔓潮更剽。 涛头万丈高,登城骇临眺。 况兼淫雨伤,朝朝拙鸠叫。 天低昼亦昏,㳽漫无一窍。 欲拨云网开,风伯不可召。 惟有雷车声,时随电火爝。 大助阳侯虐,水波愈狂啸。 颇闻市中贾,新价已昂粜。 倘再三日雨,屋角将击漂。 倘再五日雨,长街将垂钓。 倘再十日雨,广野将飞艞。 峻壤溃堤防,高树没萝茑。 嗟彼荷锄人,术讲齐民要。 秋畴粒粟无,草食觅藜藋。 乞米沿门行,市义谁焚约。 坐此累欷歔,霁色望云峤。 何幸青天青,一旦发光耀。 檐鸟都欢声,能无喜欲跳。 不则迎凉时,新雨来亦妙。 畏日翻爱之,真宜褦襶诮。 奥山不重游,恐被山灵笑。 策步上峰顶,遂得极高妙。 东窥首里城,辨岳出云峤。 西望姑米洋,海气凿泉窍。 南北昨所历,形势揽其要。 万松回日光,众籁激风调。 漱流狎郭舟,踞石垂任钓。 晚汐不我欺,明月早相照。 白鱼射波飞,紫燕掠船叫。 木石阴森沈,星斗光震掉。 此间无酒肴,何以助吟啸。 一杯酹海若,遗迹枉凭吊。 人家露镫火,亭际集庭燎。 莫漫醉言归,来日事难料。 所读是何书?园林如此妙! 书镜磨复磨,慧心能自照。 伐竹作渔竿,临渊可垂钓。 照见波中影,听然一微笑。 君今发已白,图中昔年少。 分明又一我,绝然不同调。 今我还是谁?故我难忖料。 姑作如是观,有舌亦空掉。 为君下转语,貌殊心则肖。 禅机动何许?春树黄鹂叫。 群岭尽新妆,淡冶宛欲笑。 轻蔼逗其怀,往来若微调。 日静烟逾滋,黛光发幽照。 友声鸟欢喜,潭影上遐峤。 游客惜峰峦,频频观其徼。 苏斋好古探岭峤,独喜药洲之九曜。 八年手拓廿八纸,苔藓不敢藏墨妙。 犹惜米诗目未见,英光两字收馀耀。 翠榕根大抱石卧,下有骊珠沈海窍。 迩来相望六十载,北翁已老南翁少。 轺车小憩访前躅,仙掌通灵疑暗召。 嘉熙片碣已完璧,海岳遗诗尤绝调。 年深木石互胎骨,力尽斧斤开窅窱。 口钳手画辨疑似,细读沈思忽狂叫。 海气瑰奇夏云起,乾文错落星芒照。 想当兴酣落笔际,再拜呼兄颠可笑。 留将年月补志乘,收入画图资咏啸。 王禽隶古羽皇字,异境往往辟幽峭。 独怪此石君家物,搜采不许旁人剽。 若使苏斋得见此,始愿顿偿夫岂料。 玉堂珠殿事奢靡,柱础炉香付凭吊。 蛮邦遗迹那足数,赖有斯文重边徼。 看君用意在沈滞,肯使泥涂尾终掉。 遂盦跋云:羊城试院东偏有池一泓,南汉药洲遗迹也。池中有九曜石,其一在藩署,上刻「药洲」二字,左行书「米黻元章题」,不著年月。在学署者仅存其八,宋元人铭刻。池东一石最大,高可二丈许,上有掌迹长尺二寸,不知何时僵卧水涯,老榕踞之,广荫数亩。旧传石背有米诗,然榕根缠络不可寻矣。苏斋老人视学兹土,凡三任八年,搜剔石上题名,拓得二十八纸,都为一卷,附《粤东金石略》后,辨论最精,独以未见米诗为憾,有句云「不知米老诗句刻何处,想在老榕巨根内」,又云「未知老榕脚下字,后来谁则代我摹」。然《药洲摹米石歌》则又谓「或云题名即诗处,或云斫竹亲见之」,盖亦得之传闻,未能测实也。余以道光乙酉冬来持使节,丙戌嘉平试惠循归,轺尘甫息,乘池水方涸,爰疏淤剔石,凡苏斋所品题者一一摹拓。惟仙掌石上陈九仙隶书一段,旧止拓得三行有奇,其两半行尚为榕根所掩,因竭力洗刷,始得全文。又思九仙题名有「摩挲藓刻诵米南宫诗」之语,意米诗必在其旁,乃复东规数尺,凿去榕根,石骨既呈,字迹可摸,濯而出之,则元章五绝全首在焉。其文云:「九口石(第一行),碧海出蜃阁,青空(第二行)起夏云。瑰奇冂怪(第三行)石,错落动乾文(第四行),米黻(第五行),熙宁六年七月(第六行)。」凡六行三十一字。苏斋浚池时在乾隆丙戌,迄今甲子一周,上距米题诗时,盖七百七十有五年矣。苏斋为余大父行,石殆与余家有缘也。又按,米题「药洲」二字,苏斋误连时仲公诩等名读之,定为元祐元年。近阮芸台尚书新辑通志,力辨其误,谓米熙宁八年以前在广南,八年以后寓迹长沙江淮间,无复南来之理,然未见此刻,故亦不能定其为何年。今此诗年月具在,足资互證,则知「药洲」二字必同时所题,而苏斋所订《海岳年谱》,考据尚未精碻矣。信乎古刻之可宝也。道光丁亥中秋日。(附录) 按石刻第一行「石」字下有八分「植」字,与诗无涉,翁跋语中亦未及。细观诗内「怪」字上一字有「冂」痕迹,似「植」字。当时或因石质有损,别补一「植」字于题下耶?(自记。) 翠屏渺难觌,绿镜行自照。 斜篱拥危矶,清浅可垂钓。 我来秋冬交,枯荷杂丛藋。 水深无一尺,鱼劳尾不掉。 连日江风大,寒潮漱石窍。 溶溶池萍破,轧轧水车叫。 雪意化为雨,草痕不待烧。 池北亭榭静,老梅忽含笑。 鱼乐吾未知,一竿且坐啸。 君看淮阴士,托彼水中漂。 旅食值秋风,穷愁复谁吊。 有客自武夷,溪山资清妙。 流离喜共栖,悲歌幸同调。 郁郁荒城外,何处延高眺。 独有双桂华,发我樽前啸。 白云抱遥峰,微雨收夕照。 命酌扫石苔,吹香满烟峤。 下有莎鸡吟,上有孤蝉叫。 谈深草露泫,酒止山寒峭。 无须秉烛回,望舒坐可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