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552七絶 102五律 6七律 4五排 4 116四言 89六言 12古體 1195樂府 58 5 105 39辭賦 3 20其他 62 28
共119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续上)
丁惠康 1868 - 1909 一首
敦敏 1728 - 1796 一首
法式善 1752 - 1813 一首
樊增祥 1846 - 1931 二首
冯廷櫆 1649 - 1700 一首
郭临江 一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五首
何绍基 1800 - 1874 八首
何振岱 1867 - 1952 五首
弘历 1711 - 1799 一百二十九首
解愠天下理,鸣堂单父治。
吹万变时雍,宫声满天地。
音起本人心,铿锵寓精意。
以此默有怀,夜寐承所示。
大音本希声,古调宁复冀。
如何操缦者,飞扬轻自恣。
靖节实超然,识趣标孤寄。
索居寡学道,高隐事求志。
傥可毕忧虞,在御从此始。
春寒连日阴,云浓低欲坠。
昨夜纸窗鸣,凉气入梦寐。
晓起舒望眼,雪花飘如繸。
到地忽如无,旋空纷似织。
毕竟阳和胜,雨洒花台渍。
迸土草半青,染烟柳还悴。
松轩高卧人,诗思何处寄?
明朝拟载酒,小话联床醉。
遥登控鹤峰,一眺西园翠。
我尝校公集,因知公素志。
近为作年谱,搜罗及轶事。
大抵公性情,和平而冲邃。
在官五十年,保全皆善类。
逆瑾覆纲维,百计社稷庇。
卓哉顾命臣,焉敢艰危避。
奈何罗侍郎,门生倡清议。
王陈踵讹谬,显与实录异。
元真观碑文,安知非作伪。
呜呼公致政,鱼菜不能备。
清操有如此,乃云徇禄位。
此像藏闵氏,上有癸亥字。
公年五十七,谨身殿初莅。
时和百司理,僚宰无猜忌。
公早抱隐忧,郁郁不得意。
苍生四海望,藐兹一身寄。
刘谢继去国,幼主付谁侍。
微公秉国钧,杨韩将奚置。
我过畏吾村,墓田久荒弃。
日暮牛羊来,无复狐狸睡。
草堂葺三楹,四围杨柳植。
湫隘匪旧观,幽洁抵山寺。
燕许大手笔,拟作墓祠记。
孰更勒公像,一碑耿寒翠。
甘生好读书,万事坐捐弃。
长我几五年,相从问奇字。
韩鹰息六翮,岂忘凌霄志。
言飞鄂帆渚,行总春明辔。
长安十二门,纵横通车骑。
安知契阔怀,不以骖靳易。
独念索生贫,嬛嬛在苦次。
今兹舍汝归,我思将焉置。
日夕飞鸟还,林光暧空翠。
萝径寂无人,时有明月至。
清露滴松钗,流萤点瓜地。
烟磬隔林来,迢迢水边寺。
郾城以南数百里,庐舍萧条,田野不治。访之土人,盖数十年于兹矣。夜抵确山,感而赋此。
荆河惟豫州,厥赋实第二。
汝南天之中,亦属中上地。
漆丝既繁兴,纤絮以时致。
洎乎井牧荒,农民乃多事。
或为旱潦侵,或因兵燹弃。
阡陌纷错陈,沟洫久废置。
朝廷重稼穑,特设牧民吏。
厚以赐复恩,重以荒田议。
匪惟念民依,亦将收地利。
岂知群有司,相视等儿戏。
荆榛翳丘陇,瓦砾罗市肆。
我欲呼流民,裹粮千里至。
相彼高下田,畀以耕耘器。
播谷居其始,种菽及其次。
三时课晴雨,岂曰非善智。
惜非劝农官,怀此终何试。
客至 清末近现代初 · 郭临江
一犬吠柴门,惊传有客至。
客从远方来,蘅芳为我遗。
儿童见客欢,展转独忧思。
囊中无一钱,盘餐何所备?
闰三月在朔,密雨矗如织。
意行豁目尘,打门祛魔睡。
不速客来三,尊酒簋用贰。
豪吟快挦扯,高言泄清閟。
精鉴展缇巾,玄赏出奇器。
紫光照觚卢,宝气射瑶笥。
顶胪狮尾双,旁列螭首四。
瓣瓣衔银花,朵朵结素穗。
棱棱露空嵌,了了见行次。
周遭何珑玲,曲折仍微致。
刳中分碎绣,密理发空翠。
良工费雕锼,智者妙游戏。
初窥诧光精,细测转深邃。
棘针不能弯,霜刃那可施。
将毋天巧存,是有鬼工佽。
摩挲缅斲削,径路绝思议。
想当镌劖时,略识玉人意。
屏气言毋哤,俛首目裂眦。
硎膏鸊鹈新,芒淬芙蓉利。
睫动睛不摇,屑落日屡吹。
精灵所铲镂,指腕肯刻鸷。
岁月盛流传,旁观亦憔悴。
吻渴压糟床,气竭求鸡洎。
长谣媕苍雅,玩物戒丧志。
先生有道者,淡泊谢荣利。
抱经考微言,勤于昌歜嗜。
文采及篇章,歌诗特馀技。
璧琮璋琥璜,辉辉宗庙器。
佐世资硕儒,堂皇允所置。
昨朝足疾动,北窗动翘跂。
门临十二街,萧散若衡泌。
曾非下堂愆,颇悟折肱义。
上书遽乞休,得遂还山志。
问年未耄期,有服制荷芰。
由来经术儒,出处系轩轾。
名山究渊微,石渠奏同异。
寄迹虽有殊,扬光要无二。
他年下六丁,从君发奇秘。
澄观玩三馀,幽居众美萃。
上人远相过,即事俪清思。
未妨无着心,略寓文字戏。
器钵非凡声,蔬笋绝常嗜。
天风激灵籁,妙语得回施。
诸馀谅难空,教外亦禅寄。
何时策青林,同宿烟际寺。
幽寻不离山,独客每依寺。
感此凄紧晨,风物转清异。
孤树一巷黄,叶脱不及彗。
枯斋恋心朋,招拂取微醉。
逍遥叶飞遁,淡漠顺人事。
清吟岂求佳,小陟但破睡。
仄行循鸟迒,攀萝接猿臂。
蒙戎历荒畦,宛转出初地。
恒情慎筋骸,岁晚无远志。
登望徒永怀,薄游聊自恣。
朔风念孤羁,菜把讵难致。
山灵肯相邀,旬浃当一至。
高斋有清课,旷士多远思。
招邀合朋欢,郑重辟诗地。
蕉衫既便褼,棕鞋复轻利。
人挟诗偕来,风与凉俱至。
名理惬素怀,玄谈佐幽寄。
澹泊寡俗营,其乐乃不翅。
分持一寸管,共此千秋事。
落度不望传,辛苦岂谋醉。
苍茫万古心,参差天地事。
人生厕其间,所向皆成愧。
宥函东鲁贤,性情托文字。
敦肃孝弟伦,感慨师友谊。
苦语落苍莽,沈几出蕉萃。
秋风何处来,驰骤疾如骥。
奔逐入胸腹,凄切到㝱寐。
晚花欲无香,蛩语疑有泪。
我怀夜枨触,旷朗忽无寄。
何时寺门月,高歌同一醉(君时寓莲花寺。)
游孙氏园(己亥) 清 · 何绍基
北客南来苦思竹,前日遇之高明寺。
净绿修修数十竿,庳屋崇垣成闭置。
此君高妙虽无言,风雨孤吟非得地。
江边忽有孙氏园,刻划平林见奇致。
枇杷梧桐桂松柏,间以假山皆奥异。
方亭斗出画廊腰,三面望如孤鹤翅。
石势排成曲录峰,天风吹动琅玕翠。
遂合十步五步閒,自有千竿万竿意。
出都四首 其三 (甲辰) 清 · 何绍基
叔子抱才略,铅刀期一试。
万里宰滇南,怀亲郁神志。
季子却超然,专谨在奉侍。
春风乱红紫,目静看花骑(五弟今年未入春闱。)
自从前月来,吾母下阶坠。
步履艰未复,抚摩要勤至。
诸孙粲成行,苦不尽解事。
万绪止一端,再拜别吾季。
堂前一尺土,渴尽两人泪。
破涕从此行,家书几时寄。
滩行 其四 (甲辰) 清 · 何绍基
危石吞我舟,舟小何足饵。
一篙点欲飞,石怒忽成愧。
岩间古杂树,露果赤腮媚。
山猿夜夜来,饥涎湿通臂。
滩声骤如雨,雨候忽已至。
石上云团团,一白掩岚翠。
言别白云居,红叶先客醉。
虫鸟秋声繁,苍茫动寒思。
邓仙有何灵,香火占山翠。
却爱倚山阁,翩然如鹤翅。
全收松梧影,果有幽深意。
试汲蒲涧波,去饮濂泉寺。
昨游青城山,今入雪峰寺。
青城空有名,雪峰果幽异。
松杉五万株,手植亦奇事。
生枯得相半,天风荡古翠。
千佛无一佛,佛佛无了义。
狂飙或伤稼,风伯太游戏。
一揖白龙神,敢谓通幽秘。
驰入锦官城,居然大雨至。
峰峰树色转,涧涧泉响异。
鸟语铿有棱,草香浓可醉。
历磴快欲飞,径陟云际寺。
层层阅殿阁,颇觉耳目閟。
西登嚼雪堂,万景远来至。
云山莽无穷,郡县森可记。
何必大乘经,始證未了义(寺僧出示藏经总目。)
韩泷祠(癸亥) 清 · 何绍基
舟泊韩公祠,泷神即公位。
舟人竞传说,公实职斯事。
苟非祈祷虔,难卜涉川利。
试思公未来,神柄何所寄。
如何公既来,泷险每难避。
骂佛佛无语,驱鳄鳄识字。
神乎应有神,于人当默庇。
请读南行诗,诃责任泷吏。
斯吏竟何人,祔祀庶无愧。
述怀视狷庵 其三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贱者无所馀,素志倘一肆。
君壮我未衰,试与综游事。
神州环大瀛,崇观已无觊。
庶几关陇壮,吴越抑其次。
苕霅云水间,渔钓小恣意。
吾尝泛江艇,浙西一再至。
酒倾莲桂香,鱼有壕濮致。
此中疑可老,此愿期苟遂。
与子共徜徉,葺宅收烟翠。
论文析奥蕴,得意即取醉。
如是者数年,别去亦无怼。
初秋大雨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昼忙贪坐夜,燕蝠两无意。
眼光岩下电,照到月西坠。
山妻述母言,戒汝必早睡。
乃触忆母怀,掩卷数行泪。
沿冈已闻钟,跨涧始得寺。
门前列双槐,蔽天舞青翠。
矫矫俯群木,长者挈众稚。
佛容如满月,凡夫只初地。
入山未忘世,何处断性累。
颇叹置刹僧,未输岛客智。
江楼书感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一楼傍孤江,众声养虚寐。
晃晃五更心,翻翻万古事。
黄虞信窈冥,天地入魑魅。
灵氛降乃竭,直气久疑匮。
苍文发玄钥,旁行忽纵恣。
我生恨已晚,空忧积气坠。
落月闻鸱号,百怪与阴鸷。
何当烈山泽,一快平生志。
达人无滞机,千尘收一戏。
众意之所耽,吾取以为寄。
迂儒但摇头,焉知微妙意。
君看亭江叟,词笔韵鬟翠。
双辔控京尘,湖壖息归骑。
高怀散春云,临流劝我醉。
湖寒月初生,天低星欲坠。
为叟强尽欢,伤时方有泪。
叟当复北行,万里不辞勚。
原叟发宏心,觉世伸素志(碧栖时方讲佛学。)
迷方与回向,矢念挽天奰。
叟尝为我言,灭识乃转智。
我亦学修持,有得取相遗。
万一天地存,会面当容易。
仇英碧梧翠竹图(乾隆己未) 清 · 弘历
石泉窈以清,梧竹复修翠。
诛茅为小楹,延得青山致。
幽人兀然坐,开卷默而识。
仿佛沂水风,吾与点也意。
冬夜偶作(乾隆壬戌) 清 · 弘历
焰煖室无冬,漏长人不寐。
阳回梅欲绽,香灺烟生翠。
诗书味道腴,饥溺切忧思。
况复淮扬地,连岁际灾异。
当此栗烈时,廑念安能置。
未回蔀屋春,空洒宣席泪。
裁诗忆往年,兰膏结金穗。
诣斋宫 其四 (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方坛既莅止,周视几筵位。
泽邱惟古制,黄琮斯为瑞。
小子承百王,毋踰敢弗备。
退即斋宫宿,惴焉发虔思。
夜坐(乾隆甲子) 清 · 弘历
昼短喜夜长,夜长斯为至。
谁能秉烛游,且迟(去声)拥衾睡。
万几于焉暇,分阴讵可弃。
案头有陈编,汲古研精义。
理欲晰其微,危微审所自。
千秋兴废事,每复廑遐思。
论古敢肆谈,验今多抱愧。
刻漏滴分明,兰釭坠金穗。
别业搆田盘,润挹千峰翠。
陵谷因天成,轩斋稍位置。
境惟幽绝尘,心以静堪寄。
披图似重历,悦此烟霞意。
常有(乾隆乙丑) 清 · 弘历
常有云经天,究无雨沾地。
悯农眼欲穿,罪已心如醉。
朅来绿野亭,迟见黄云穗。
桔槔苦耕夫,稍救禾苗稚。
十日纵可待,倏忽过三四。
把卷解烦忧,增惭聊拨置。
题王翚山水画册 其四 (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有筇倦不支,有书慵且置。
跏趺白昼静,翛然无一事。
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
我有好古怀,在山怀绮季。
古人不可见,之子乃其类。
荷裹脱粟饭,童将漉酒器。
山水最佳处,期君君不至。
虚掷此芳晨,颓然成独醉。
谪居亦吾分,岂为簪组累。
况此林泉佳,足养烟霞志。
□笼吟晚籁,鸥鹭盟素意。
时曳溪边杖,幽花弄明媚。
野人相往来,所谈无俗事。
傍浦问鱼苗,向天数雁字。
三闾不我遥,欲访行且置。
吴中蚕事由来备,九月授衣常廑意。
照田然炬想遗俗,石湖乐府风人义。
野茧可缫换短襦,锦绣纂组犹馀事。
欣闻天蚕缀野桑,以供织纴坚且致。
马头祭罢有后佑,物产菁华佐衣被。
可云人不假其力,将无地尚遗其利。
农桑之计牧臣责,底须艳诩明时瑞。
① 自宫门西行越莲花池循山涧北上三里许曰天成寺寺门有楼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涧泉苔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簇天成图画或曰盘山图经称四正山四山回合天然城郭故旧有天城之名
忆我初度游上盘,问津原自天成寺。
是时秋老变山容,霜枫古柏纷丹翠。
坐我江山一览阁,成诗聊寄烟霞意。
云罩万松高绝处,虑不胜寒回六辔。
从兹结习镇相萦,频年便道辄停跸(叶)
攀跻涉历既经惯,幽者毕探辽者至。
得愈多愈不忍置,更虞奔走劳执事。
因之卜筑择佳胜,雕斲不施敦简易。
朝往暮归乐无穷,得路安能忘所自。
繄余惕若庙廊者,岂宜耽适山林致。
田畴大隐倘可招,勤政咨诹共图治。
香山春望(乾隆丁卯) 清 · 弘历
轻云淡霭天,林静泉幽地。
朅来畅閒怀,兼以寻春事。
春事日已佳,山中更佳致。
苍松无改色,亦复增浓翠。
绯桃与绛杏,依岩秀不媚。
乳窦淙玉壮,野鸟呼名异。
绿塍有耕人,香陌纷游骑。
所防逸近怠,因知劳向义。
踟躇一自问,揽结从何类。
自西海泛舟至青龙桥(乾隆丁卯) 清 · 弘历
雨馀涨影消,菰蒲霭烟翠。
柳风徐以爽,荷露泫欲坠。
清溪达石桥,扁舟轻可刺。
淡然天水间,报我秋来意。
过清河桥(乾隆丁卯) 清 · 弘历
长虹饮明波,游龙连万骑。
景物纷萧飒,菰蒲霭苍翠。
扁舟底用呼,轻裾已可试。
发轫塞北行,入画江南意。
鱼跃破渚烟,鹭飞点芦穗。
俯仰对空澄,即目惬幽思。
回忆前度期,忽作经年事。
复闻山东得雨(乾隆戊辰) 清 · 弘历
东省疾苦形,时萦寤与寐。
三春况无雨,更切如伤思。
迩者天心回,膏泽屡沾暨。
二麦固薄收,禾黍尚可植。
此间近望霖,忧怀殊不置。
去岁幸有秋,闾阎馀蓄积。
较之齐鲁间,殿屎未云至。
在彼徒诚祷(朕在泰山济南并躬自拈香致祷),讵假天龙意。
来兹正苦旱,佳音乃邮致。
无言独增愁,稍慰转生愧。
① 七才子过关事不见书传而前代画家每传为蓝本其姓氏纷纷聚讼迄无确据近得韩滉所绘长卷卷故脍炙人口特标有姓名者五而缺其二旁稽博证即李东阳杨慎诸说而折衷之当以王维岑参为近似爰补其阙而各系以诗
透得诗画禅,逢场聊作戏。
蕴玉山故辉,含珠川以媚。
破帽与氅衣,装束殊高致。
试看一鞭挥,维摩果不二。
香山驻跸(乾隆戊辰) 清 · 弘历
畅春问安回,玉泉少留塈。
卫士已传餐,吉人亦陈事。
香山十里近,一驻清秋跸(叶)
阅时景顿殊,谋目神堪遂。
惨淡与晶明,一气为之帅。
触境发清机,写心托幽寄。
秋澜村(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向野构离宫,当秋驻行辔。
一水曲抱原,千山远横翠。
石桥凡几度,兴会随时异。
轩榭故好在,琴书足佳致。
栖情西昊景,寄妙南华意。
水周堂(乾隆壬申) 清 · 弘历
湖上搆洞轩,四面沧浪意。
凭栏搴白芷,沙棠不须试。
卧波虹饮练,倒影山澄翠。
怡性翰墨芳,乐志智仁备。
水周拟虚舟,浅言具深义。
常凛荀卿论,匪慕庄生致。
杂诗四首 其二 (乾隆壬申) 清 · 弘历
蜻蜓立钓丝,不识羡鱼意。
鸣鹤在松阴,各有乐山志。
万物具理趣,于我原皆备。
致远或捍格,且尽目前事。
秋澜村(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憩宇筑单椒,行旌每停次。
村名喜不俗,饶有林泉致。
花勒南枝红,松留后凋翠。
书案故好在,躬行审所为。
细雨飞廉纤,藉参秋水意。
云居已据胜,概云最佳致。
疏轩纳远望,跻陟得清寄。
流憩倚文榻,属咏托遐思。
籁声泛金石,塔影落空翠。
分付舍利光,记予乃初至。
即事(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春云每作阴,春膏常润地。
春烟低远村,春风拂游骑。
前夜小雨过,桃花放初媚。
昨日复霏霏,芳草含珠穗。
入夜有渰萋,一犁冀明赐。
近年实多幸,青郊利农事。
惟幸故望奢,大沛始畅意。
即事三首 其三 (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惟古之贤臣,条奏水旱事。
今也不藉一,吾勤咨已备。
兵戈亦幸无,敢侈承平瑞。
恤农时惕心,始终励吾志。
蜀葵(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蜀葵名不一,菺莃皆其类。
岂似秋葵花,正色无杂异。
秋葵知向阳,堪以兴忠挚。
蜀葵则安能,随方弄娇媚。
亦被向阳称,仿佛名滥厕。
诗人贵耳食,谁解董狐义。
青邱咏其白,应缘别寄意。
承露固且可,经寒恐弗易。
永念李绛言(绛言巧拙为真今古同病),因拟狄山刺(山论张汤为诈忠)
石林精舍(乾隆甲戌) 清 · 弘历
春松翠欲翻,古石飞疑坠。
允宜风月佳,未许桃李厕。
欹案读典坟,羲皇兴企思。
斋居(乾隆甲戌) 清 · 弘历
斋日视祭差(大祭三日中祭二日),致诚应无二。
况兹飨先农,孰非为民事。
暮春诹吉亥,将临千亩地。
土膏虽润升,时雨乃艰致。
岂不日密云,未行徒乱意。
伏日(乾隆甲戌) 清 · 弘历
名称避暑庄,而无暑可避。
三庚炽蕴熇,不到清凉地。
林深山益幽,木乔阴乃邃。
仰眺浮云鶱,畅披爽籁至。
乃悟境随心,心静热安寄。
祈农志略慰,柔远礼粗备。
偶閒聊可乘,小年讵宜弃。
芸编足古欢,钿几研精义。
微雪(乾隆乙亥) 清 · 弘历
望雪纤云生亦艰,既雪易云雪亦易。
西山荟蔚复藏曦,粒霰傍晚霏微坠。
不雪固可雪亦佳,又虞凝寒勒生意。
告六出花宁且停,为三月雨占农瑞。
大哉天地犹有憾,吾安得俾斯人心各遂。
① 皮日休亦有此体然疏杉冷鹭字母虽同唇齿音韵之间未尽善焉今以一韵分平仄较日休为尤密云
显贤佐明命,民闵切一意。
慎身敢忽荒,兢敬怀欹器。
① 日休四声诗曰平声曰平上曰平去曰平入今以专声成什略示别裁其四咏则仍博士公斋各题长短彼原不拘六句兹归一律
傍砌种嫩簬,介茜候凤至。
露重翡翠干,籁泛夏濩吹。
竞醉向秀辈,傲世寄素志。
九月朔日作(乾隆乙亥) 清 · 弘历
野阔天益寥,节肃秋惟季。
叠树半馀红,乔柯全挺翠。
霜丛灿晓华,风叶含凉吹。
彬兹围猎场,裒时易简地。
扈从有儒冠,可以摅吟思。
素尚斋(乾隆丙子) 清 · 弘历
瀛台金碧辉,淑清泉石邃。
泉石大家四,金碧将军二。
画品有定评,奚烦重致议。
所以临西苑,淑清必一至。
倚岩架朴斲,古树围蓊萃。
迸水流不冰,诡峰飞欲坠。
斋名取山庄(避暑山庄有此名昔曾留咏),敬识圣人意。
崇情返朴真,浇习防浮伪。
两言契葛亮,六策怀贾谊。
用当(去声)座右铭,浴德期纯粹。
御门日作(乾隆丙子) 清 · 弘历
省方秋跸旋,敕几明庭莅。
畋游曷可极,功叙无非事。
虞机省厥括,丝纶慎所自。
畴咨实在兹,都俞益增愧。
无过孰则能,动是吁可悸。
高义园(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磴道下灵岩,名园寻高义。
霁烟敛寥阔,韶光鬯明媚。
载过文正祠,默读义田记。
春和对芷兰,复缅后乐志。
白云千载心,名山五经笥。
我自勤政人,流连未可恣。
乾惕意弥廑,智仁怀偶寄。
闻之古人言,忠孝非二事。
圭以对魏王,可谓知要义。
所习在为善,此物犹此志。
其五十七 论字知非(乾隆戊寅)
谕德谕以德,顾名当思义。
所系在宗社,讵必工文字。
子明信良规,士逊能触类。
池上居(乾隆戊寅) 清 · 弘历
叠石为埼岸,贮水一泓泌。
居然成池塘,池上云房置。
春风下鸥凫,秋月出荷芰。
今来值冬孟,潦尽露乾地。
信乏烟波态,奚碍沧浪意。
云岫(乾隆己卯) 清 · 弘历
湖水未增波,岫树已回翠。
夏季景始佳,雨后云生易。
岩廊接芸室,拾级探幽致。
逐步荟蔚状,惬怀苍茫意。
静娱书屋(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朴宇竺宫侧,择向聊位置。
虽无树石景,而有烟霞意。
寻绎宋儒言,参契金仙义。
云娱实未能,且黾筹吾治。
宿云檐(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山房倚翠岩,檐虚云每寄。
气霁景澄候,丰隆早收技。
偶来坐清昼,聊结氤氲意。
如将霏六花,谢赋还能试。
偶读(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偶读蒙庄第二篇,知通适得固精义。
其不达者劳神明,因取狙公以为譬。
此语其然岂其然,吾谓漆园未深思。
格物可以验诸人,固有同归而一致。
常平创之耿寿昌,出陈易新永不匮。
秋借春偿即朝三,春借秋偿即朝四。
众狙喜怒谓为愚,何不人情一揣试。
招提寺(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已近招提境,先憩招提寺。
春云无定态,岩松多古意。
今昔了不殊,萦薄天花坠。
山僧罢言禅,却占第一义。
得一书屋(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得清曰惟天,得宁曰惟地。
得贞以为王,天下庶易治。
天地本无为,清宁得易致。
王者欲得贞,有为宜深思。
参三一以贯,中和天地位。
往圣垂明训,不敏请从事。
伊犁奏章传驿至,无他惟筹耕牧事。
更喜葱海每沾膏,虽不言祥此真瑞。
清绮书屋(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山房不在多,高下即殊致。
捲㡢迥延眺,据榻静澄思。
秋花纷绮错,秋意惟清寄。
小憩夕照明,凉霭落岩翠。
含青斋隔谷,还可跋游骑。
千山(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千山秋未深,曦光飏明翠。
散步入丛樾,谷夐越佳致。
本因即鹿来,翻似友鹿至。
重华历下居,东坡赤壁莅。
沛然实所钦,洒然亦所愧。
我非烟霞人,意爱烟霞寄。
万松山房(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馀杭亦有岭,田盘亦有寺。
兹以山房称,四邻延古意。
春涛飒似秋,苍干老益翠。
时阅南齐流,艳任山花媚。
落落如有云,谁此同气类。
过伊河入运口(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图欲泻微湖,尾闾大疏治。
韩庄闸迤南,伊河就下利。
其馀彭潘口,均自荆桥出。
前年率剔鬟,鱼(台)(乡)多涸地。
即今过伊河,入运实畅遂。
然上源来少,济(宁)(清)水虞匮。
顾漕虑弃农,农顾防漕弃。
筹政所以难,两全益艰致。
竹炉山房烹茶戏题(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中泠第一无竹炉,惠山有炉泉第二。
玉泉天下第一泉,山房喜有竹炉置。
瓶罍汲取更近便,茗碗清风可弗试。
四壁图书阅古人,大都规写烹茶事。
忽然失笑境地殊,我于其间岂容厕。
净练溪楼(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朴斋跨石涧,清迥具楼意。
语已忽失笑,拘墟在名字。
曰楼与曰斋,岂非人所置。
秋山过雨久,涧亦无水至。
不水而云溪,其义如是寄。
复雨(二月十八日)(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午晴继以风,本无望雨意。
风送云布空,入夕雨复至。
西来惜泽微,望外此沾被。
更西又何若,明当悉详备。
练影堂(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盘下最高峰,西峪更佳致。
有山复有湖,湖承瀑所坠。
瀑下置书堂,练影窗间泌。
直垂一匹白,分擘两崖翠。
徒观流之淙,因忆源之自。
骑墙十里来,香山碧云寺
⑴ 玉泉本自山下出欲益其流因引香山碧云寺诸泉层递至平地筑墙甃小渠其脊导注园中垂为飞瀑下汇成湖与玉泉合流入昆明湖
碧静堂(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堂在万山中,所以不常至。
至必趣非常,而总饶静意。
长空一片碧,叠树千章翠。
映带难形容,夫何可思议。
于无思议际,如是偶清寄。
闻京师得雨志怀(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前晚雨寸馀,颇望再优洎。
京畿亦斯日,四寸乃渥被。
关内逮秋成,雨不雨一致。
关外近始沾,继润为翘企。
何地非吾民,目前更廑意。
如此远必遗,失哉益深惴。
绮望亭(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依山搆亭台,高下天然置。
东望则凭虚,豁如总一致。
近颇聚闾阎,远亦带郊遂。
生计军与民,何莫非吾事。
讵曰适绮观,无不廑渊思。
就松堂(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搆室实非难,老松特艰致。
因教室就松,满院覆凉翠。
拂檐聆谡声,迎窗眄古意。
据床小息偃,寓怀得别寄。
丈夫不轻从,子舆训此义。
圆朗斋(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依然山水间,妙趣托仁智。
仁圆智欲朗,体用具深义。
如山亦有峰,圆峤登所自。
如水亦有波,朗照含品类。
合撰视此斋,以受万物备。
藻鉴堂(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柳岸系轻舫,步登山径邃。
山堂前有池,镜奁呈可譬。
惜哉信美处,一岁率一至。
设如恣游奕,罔念为狂类。
藻鉴乏知人,其谈岂容易。
澹宁堂有会(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澹泊斯志明,宁静斯远致。
相资亦相成,由来非二事。
然吾请进焉,殊觉有深义。
凡欲求宁者,舍澹无所自。
烈士劳徇名,贪夫劳徇利。
所以不获宁,皆因无澹意。
试泉悦性山房(乾隆己丑) 清 · 弘历
一墙之隔间,入门觉幽致。
两树长春花,红覆半亩地。
竹秋而弗秋,泉试诚宜试。
乐此杯茗中,偶寓烟霞意。
山阳一曲精庐(乾隆己丑) 清 · 弘历
精庐山之阳,三日始一至。
一因忙致稀,一因多致累。
奚足与言游,而复每存意。
峰姿广擅奇,水态此钟粹。
至则欲忘去,乐寄智仁备。
偶读去年诗,原似昨日事。
澄霁楼作歌志怀(乾隆己丑) 清 · 弘历
昨宵细雨晓快晴,早收晚种均资利。
驱炎恰致人情欣,不泥更喜马蹄遂。
偶因馀暇一登楼,骋目四邻翻湿翠。
庭前种树亦已长(上声),有如是哉都顺意。
都顺意乃意易矜,故弗敢康惕弗置。
玉澜堂(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置闰立春迟,解风犹待试。
溪堂一凭窗,昆明景又异。
讵必忆流荡,乍可观纯粹。
水深鱼自安,候寒雁未暨。
虽然此堂中,岂无玉澜意。
无尽意轩作(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湖弗改拖白,山则喜濯翠。
两月未曾临,春夏景顿异。
云依远岭生,露向深林坠。
一雨如此美,向忧岂虚置。
再霈当益善,是予无尽意。
芝乃朵擎一,兰则花开二。
其旁几个竹,三寿作朋譬(廷锡自题)
如与善人居,又惟君子厕。
虽颂不忘规,斯岂仅绘事。
罨画轩戏题(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岩轩恒在斯,一岁一二至。
至则画罨前,四时景各异。
气韵复生动,似胜石渠秘。
知然而弗然,自笑殊多事。
河南巡抚永德奏报得雨(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豫省以麦秋为重待雪尤殷乃自腊徂春河北总未沾泽因传谕亟询兹永德奏省城于正月廿一日寅时至未时密雨稠匀覛土已深四寸览之虽轸念稍纾然此间连日浓阴酝酿屡成虚象远廑尚未足慰怀而近盼之心益切矣
冬孟尺泽优(去岁十月初九日),腊半二寸暨(腊月十六日)
尔时问畿南,雨雪均未被。
豫省麦为秋,悬企尤廑意。
飞章告春雨,四寸渥沾地。
春麦布种资,秋麦发生遂。
转旋幸民苏,帡幪谢天赐。
同日正定镇,报雨三寸渍
气运似由南,酝酿庶将至。
奈何云屡散,既慰以为愧。
⑴ 时正定总兵张和亦奏正月廿二日戌时至廿三日已时得两三寸
摛怀(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本因礼圣来,祝慈亦要事。
上水行舟难,下水行舟易
是用先岱庙,阙里翻为次。
虽云各尽诚,恐滋后人议。
今朝过南旺,水顺复风利。
计程七十里,未午巳云至。
船窗更馀暇,摛怀吟五字。
⑴ 昨岁富明安以岱庙蒇工恭逢圣母大庆吁请扶由水辇祝返用釐朕亦以久未展谒先师遂俞所请程往适安颐而向导奏称若先至阙里当自闸河溯游而上舟行非便自德州取道泰山次及曲阜陆行既无多日而自济宁登舟旋跸翌日过南旺即为顺流虽俞所请而不得先至阙里究觉慊然
题边鸾荆棘鹌鹑图(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画家绘鹌鹑,率寓安淳意。
长史作此图,乃复具别义。
奔奔浅草坡,嘬啄戢其翅。
上有荆棘枝,钩屈多张刺。
乃知安与淳,未免牵缠累。
精喻戒人深,工妙诚馀事。
岩阿矗苍筤,裁作贮荈器。
烟粒含宿润,晓箬带生翠。
倾则未觉盈,携之犹怜腻。
高咏夷中诗,伊人岂无泪。
山阳一曲精庐(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林峦环抱处,一曲邃幽致。
曰山山信富,惟此水亦备。
倒影入诸峰,朗润含峭翠。
似可傲岩楼,云非所能事。
渔樵二十咏 其十八 樵风(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山高风自峭,樵人所弗避。
常听松笙簧,那数蛙鼓吹。
荡衣天半飘,落帽云中坠。
如因咏错薪,雅堪六义备。
玉岑精舍(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既已登峻高,降下斯为易。
万理胥如是,在人善会意。
精舍最西北,溪谷夐深邃。
乘便步笋舆,今岁今始至。
岩岚都好在,以静饶佳致。
石溪有水流,觉向得无事。
寻思前夜霖,空(去声)山潦所积
⑴ 山无泉者雨后浸出细流俗谓之空山水
吴工肖堆塑,燕匠营位置。
难移古树古,颇似翠峰翠。
发帑非累民,爱林因写意。
高阁实已搆,真图斯未弃
新正值几暇,延揽偶一至。
春冰待融池,春气早酥地。
怡此清閟心,观厥发生遂。
⑴ 叶图真已入石渠宝笈不可移置前南巡过涉国自为临本留贮其中今此间所弆则再临本也
邵窝(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济源有邵窝,忆昔曾一至。
奥室景略同,借用题名字。
明知殊宾主,宾主谁所置。
安然乐山水,雅契尧夫意。
但惭鲜馀暇,于中玩周易(叶)
戏题听鹂馆(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春正偶一临,夏孟兹重至。
鹂时乃季春,而我率抛置。
那闻缗蛮声,徒缅风人义。
嗒然欲失笑,搆筑诚多事。
策马至含青斋(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蜀先主叹髀肉生,英雄所见常人异。
重熙累洽非其时,宴安酖毒亦当忌。
肩舆步辇宁讵无,每莅山庄喜乘骑。
适才揽辔观良田,便沿崇栈园门至。
入园循谷造山斋,朗开窗户纳青翠。
岂因玩景畅閒情,率以摛词寓深意。
玉琴轩(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引水爱其清,取名喜以譬。
无须蔡桐斲,却讶陶弦置。
泠泠几曲间,朗朗五音备。
因思复古(戴)句,浅言具深义。
聆声既清越,睇色复纯粹。
操缦素未学,不可无斯致。
清音阁(乾隆乙未) 清 · 弘历
凡物不得平则鸣,昌黎知一未知二。
譬如春鸟与风松,岂弗清泠畅其意。
其意畅故听者畅,登阁无妨寓此志。
羲之应是个中人,何言丝竹陶写寄。
乐山书院(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书院皇考成,额名皇祖赐。
孙臣今日来,敢懈继绳志。
尔时多伯叔,问谁能此类。
以此益勉旃,恐负心传意。
为君止于仁,乐山仁之事。
静寄山房(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山馆别清舒,山房临静寄。
无过一溪隔,过桥数武至。
岁久庭树乔,雨后树阴翠。
叶蝉无躁音,藻鱼有潜意。
率足静以观,而寓寄之致。
澄观斋(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因至澄观斋,深绎澄观义。
澄实近无为,观乃邻有事。
修已以治人,安民与察吏。
何弗藉乎观,那尽澄而置。
然羲传有言,百虑原一致。
有事处无为,聊因存此意。
题道宁斋(乾隆丁酉) 清 · 弘历
志固以道宁,宁道亦因志。
苟弗志于道,求宁实不易。
内扰私欲纷,外引声色恣。
小乃害身家,大必乱政治。
都因乖乎道,讫无有宁事。
寄语求宁人,可以深长思。
香山居士习禅味,空色色空应一致。
如何再三于色中,真色假色辨不置。
真色谓之褒妲伦,假色谓之狐妖类。
设云取譬犹或可,竟谓化人实怪事。
艳色固宜戒,怪语亦应忌。
嬖惑淫奔已见前,似此重儓出何意。
曾仿东坡偃松卷,收之箑头创已意。
世传三友斯已纷,益以幽兰复为四
一夔足矣宁须多,概屏其三弗容厕。
觉有谡涛出间(去声)间,清风安藉比户试。
⑴ 松竹梅世称三友复有益以幽兰者虽格韵同清而松姿苍翠非竹与梅兰可比不如屏去其三独写松风也
题鉴空楼(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鉴空具二义,而皆宜深思。
一曰鉴本空,其中无物置。
一曰空入鉴,合相无物累。
鉴非能已佳,空非所尤邃。
东坡诠其要,云受万物备
⑴ 若有思而若无思以受万物之备东坡题临皋亭语也
题镜治斋(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浮玉中行斋,向曾额镜治。
憩宿偶循名,于斯有二义。
一曰镜在民,果得教养遂。
一曰镜在已,屋漏可无愧。
自审多未逮,徒言何济事。
返躬每以先,玩景犹其次。
千尺雪(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从天所落水,曰惟雨雪二。
自地所出水,曰渎有其四。
归宗于大海,总因泉涌致。
北塞与南江,田盘西苑暨。
四各以泉胜,均假雪名字。
然泉时或弱,则以弗雨匮。
一雨无不佳,兹揽雪如意。
雪实雨所为,用阐天一义。
清和节(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① 唐德宗诏二月应谓之中和节盖二月春之中时之和此实可耳乃沈德潜讹中为清不知以何书为据且云谢灵运诗犹清和乃谓四月似二月夫犹固训似亦训尚谢之犹乃尚之义谓四月尚清和耳夫四月近三月则以晦朔相连气候近似犹可若曰似二月则时日隔久节候迥殊安得越三月而似二月乎此理推之馀月无不皆然又按谢朓诗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杨万里三月廿七日送春诗只馀三日便清和是古人皆以四月为清和信而有据惟张衡归田赋有仲春令月时和气清之语此即如兰亭叙言暮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例岂可摘取一二字割裂傅会遂指二月为清和乎因为清和之作以辟德潜之谬
首夏清和节,实见岁时记。
贞元移仲春,谓之中和备。
德潜(沈)中讹清,独断以己意。
清开夏之首,和近春之季。
是诚四月候,安有二月义。
归愚(德潜号)信愚哉,五言辟其议。
咏宋端石兰亭砚(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宋时端溪已艰致,刻绘兰亭更韵事。
山庄获一已为珍,侵寻逮此凡有四。
物聚所好好因文,玩役耳目究增愧。
依然墨池坐右军,恧此濡毫以作字。
应真渡海歌题宋绿端石砚(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宋绿端石刻兰亭,题之不啻已三四。
兹砚别体图应真,大海汤汤渡以戏。
骑鲸御虎各尽熊,天龙修罗肃环侍。
神通变现莫可穷,诸上人漠如无意。
作者想达声闻乘,不然何以措神思。
回视羲之临墨池,小矣悲夫寓文字。
李唐长夏江寺卷,石渠宝笈今有二。
一为旧存一续入,丰城之剑原双比。
旧存近经重订详,思陵前后题犹寄。
独佚卷尾与勤印,装裱割裂亦恒事
续入此卷实李作,雄浑秀润无不备。
向讹江村义未妥,即景予定为江寺。
却亦想当然耳云,初无可證之题识。
然据题识定真赝,斯为刻舟求剑器。
宋荦跋称已见三,此非荦见则已四。
古人佳作每屡为,王(献之)(永)(嵓)(霄)率已试
江寺何独不然乎,长歌用以申其义。
⑴ 张丑清河书画舫称李唐长夏江寺卷古雅雄伟前有高宗御题后有开封赵与勤印今旧存石渠宝笈之卷但有高宗题而无与勤印盖装潢时俗工割裂亦其常也
⑵ 是卷续入石渠宝笈者雄浑秀润为李唐真迹无疑向题长夏江村而所画塔势涌出实是寺非村因为改题考厉鹗南宋院画录载李唐长夏江寺图宋荦跋云所见凡三卷一为刘鲁所藏上有宋高宗题云李唐可比唐李思训一为梁清标所藏无高宗题一为荦所自藏以泥金点苔与此卷并较皆不合盖另是一卷也
⑶ 古人书画家于得意处不惜屡作如王献之好写洛神人间合有数本智永书千文至八百本赵嵓五陵按鹰图有四杜霄扑蝶图有八之类
得閒室(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新正几务简,得閒乃偶至。
坐席不暇暖,促成亦五字。
耽逸岂其佳,公旦言谨记。
惟待一纪后(自今岁计之归政尚待十二年),循名或可遂。
内治门之外,传昔方泽地。
南北各立郊,深协六宗义。
建国大规模,已匪偏安志。
旧址与重饰,前业敢废坠。
万年一统清,永言慎守器。
镜治斋作歌(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昆明有阁曰治镜,此地有斋曰镜治。
胥以俯澄而得名,治镜镜治非二义。
镜之于古诚未逮,镜之于今实增愧。
未逮增愧之不遑,何可腆颜云治遂。
然而时存此愧心,庶几无大陨越致。
妙高堂(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堂额丽天文,仰缅当年赐。
虽举浮玉名(金山一名浮玉上有妙高台),实示大宝意(谓张蕴古大宝箴)
高乃处众上,妙超无妄义。
即景堪会心,讵惟求乐志。
于斯一登临,怵然怀守器。
咏如意(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屡有如意咏,兹复思其义。
意盖近乎情,同为性之次。
性固无不善,情乃善恶厕。
习远使之然,可轻言如意。
如善得佳朋,如恶非美事。
告欲如意者,致知圣经备。
题无尽意轩(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有真无尽已频言,清漪避暑岂两地
设明曾传第六章,二而一即一而二。
当前切已语毋欺,绿水青山万物备。
⑴ 清漪园之无尽意轩避暑山庄之有真意轩均屡经题咏向尝有句云无尽有真同一意盖无尽乃有真而有尽必致无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静佳斋(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斋以静得佳,知此固为易。
然而佳与静,实非斋所致。
可悟知在人,知复匪静类。
设使弗晤对,亦岂识此意。
口业戒绮言,吉人辞寡义。
颐志堂书怀(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旧时颐志堂,已为过去事。
此日颐志堂,颐志实艰致。
颐之文训养,又一训如意。
养实贵心安,宵旰劳难置。
至于言如意,先忧惟我萃。
即今雨旸若,山庄佳景备。
岂不足怡神,念远惟忧积。
豫齐胥望雨,延及淮北地。
而豫更为甚,无计救民悴。
如意之谓何,五字吟志愧。
题有真意轩(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有真意与无尽意,曰一不可何况二。
而我每以相较量,是诚躁人辞多类
雨馀山馆洒然清,鸟鸣其喜林空翠。
无色声天契太初,我亦忘言胥且置。
⑴ 向每以此有真意轩与清漪园之无尽意轩相较量其实是一是二不落言诠未如得意忘言也
扇淳室有怀(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室肖江南样,题额楣间置。
虽因缀景为,然每思其义。
百里风不同,千里俗已异。
斯民三代民,日下谁所致。
君难触处难,扇(平声)淳言岂易。
题均窑碗(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均窑都出脩内司,至今盘多碗艰致。
内府藏盘近数百,碗则晨星见一二。
何物不可穷其理,碗大难藏盘小易。
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
静寄斋(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行当谒中台,清斋宿初地。
花宫既精严,别室亦幽致。
徘徊瞻檐额,是我题静寄。
于焉净尘心,亦匪参禅意。
隔墙阅风幡,抚松喜苍翠。
却忆盘之庄(盘山亦有静寄山庄),是一还是二。
天池(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雨雪今春优,山泉涌无匮。
岩半得亩平,天池契名意。
座抚玻璃明,沼呈绮縠翠。
每来率有诗,每诗必异致。
不出癸卯文,云上于天义。
澄景堂(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溪堂近水裔,澄景俯清泌。
以限于气候,冰时似艰致。
然冰岂非水,凝融略差异。
融则澄形露,凝则澄意閟。
取意略其形,是谓第一义。
题华滋馆(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书馆额华滋,试阐华滋义。
四时于何宜,雅合春之二。
夏炎雨或过,秋瑟冬憔悴。
始华昌物心,含滋欣气备。
融融蕴熙怡(滋也),冶冶绘精粹(华也)
是惟大块文,无为畅生意。
馆独享其名,快哉何以致。
题养虚斋(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偶憩养虚斋,因绎养虚义。
脩身在虚心,立政在虚意。
意者心之发,本末原一致。
脩身众人概,立政一人事。
出令戒莫违,纳言勉兼备。
是胥养虚要,我更应勤思。
讵惟受景宜,实切乐取志。
大舜有大焉,企予望难至。
披襟楼(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偶登披襟楼,因思披襟义。
人各有襟怀,蕴中各深閟。
对面千里如,倾吐实艰示。
必也廓然公,兼之坦若意。
胥忘物我心,乃契光霁致。
设云畅远观,未悉颜额志。
如园(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偶为如园游,因绎如之意。
金仙曰如来,无无非我事
己心度人心,乃亦如之义。
圣门谓强恕,一字诸义备。
不欲勿施人,训雍即渊次。
⑴ 经云无无亦无为了义而修己治人者岂能之
翠籁亭(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一亭松槲间,槲凋松蔚翠。
泠泠清籁动,松吟槲无事。
槲岂遂弗鸣,枯枝鲜佳致。
同一植物耳,贵于自位置。
今春雨泽靳于北,实丰于南恒奏至。
仲春以前固频沾,季春正值结麦穗。
下旬雨遍上下江,优渥恩膏蒙普被。
不惟益麦兼益禾,额庆南民沐天赐。
秋成尚远戒满言,去岁已丰屡绥冀。
一二寸近滋此间,一慰一愁意难置。
⑴ 今年上下两江春雨频沾极为优渥兹据书麟奏三月下旬正当二麦吐穗之时所有下江之江宁苏州常州镇江太仓通州上江之安庆太平尘州凤阳颍州六安泗州滁州和州等各府州属自三月二十至二十三四等日先后得雨三四五寸不等又上元江宁江浦沬水句容六合金坛江都甘泉泰州仪徵宝应山阳清河桃源铜山宿迁合肥凤阳灵璧宿州滁州各州县复于二十六七两日得雨四五六寸至八寸不等二十九日镇江句容一带复得雷雨一阵旬日之内甘霖叠霈处处深透等语江南去岁稔收今又雨泽普沾屡丰可冀览奏深为欣慰
霁清轩(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额见霁清名,因思霁清义。
霁欲若乎时,清乃惬夫意。
春雨望如酥,逢霁率愁致。
夏霖畏其潦,盼霁若弗遂。
惟当冬雪渥,新正霁清值。
有林都花粘,有山皆玉积。
斯清实清哉,泛胜早称瑞。
潆文榭(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山水易为流,贮之颇艰致。
设法堰其委(正韵壅水为埭曰堰),成池宛可积。
潆以其小名,文以其涟寄。
濎濙势有舒,回旋态无匮。
是皆象乎文,凭榭净几置。
把笔却懒吟,陆赋言之备。
无尽意轩(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岩轩每偶到,到每引新意。
是即谓无尽,宁因景佳致。
然而景不无,却以意为率。
新者固因他,意则原蕴自。
自无尽在何,惟在勤民事。
邵窝有题(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散步游邵窝,因咏邵子事。
平生不皱眉,此其心平易。
皱眉有两端,愁与恶(去声)之意。
在邵或其可,在予两艰置。
昨著读洪范,是愁不能弃
善善与恶恶,人君以为治。
见恶而不恶,实乖惩戒义。
恶恶眉必皱,尧夫知我愧。
⑴ 近著读洪范谓以六极自省幸无其五而不能去其一者曰忧如春忧雨之不足夏忧雨之或过秋忧岁之不登冬忧雪之未降至于古稀说之八弊时忧其或萌合寰中之万民时忧其失所皆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者岂惟不忍去且更不敢去也
澄性堂(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溪堂颜澄性,思量具二义。
性澄性为本,澄性性为寄。
内外交相养,是一本非二。
小立倪筦忘,夫孰为他自。
撷景室有咏(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春景自当前,撷则随人意。
仁者见谓仁,知者见谓知。
仁知夫岂殊,其取乃各致。
谁能会本源,可与言文义。
敞晴斋(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山斋额敞晴,莫易视两字。
遇霖虑伤稼,取吉聊一试。
或当望泽时,则弗敢游至。
其实关人心,那向斋求备。
今朝霁景佳,坐吟欣满志。
咄哉复失言,得毋招损致。
新正重华宫(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重华旧定名,盖出阁臣议
即颂以为规,久勖传心愧。
重华新考名,因翻宋史识
孝宗非所羡,著论曾责备
然可称嘉兆,归政三年近
惕乎与愉乎,难为情冀遂。
⑴ 是处乃雍正年间所后应赐西二所之居也即位升为宫彼时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拟是名以进语虽涉颂而予即以规视之
⑵ 叶六宋孝宗淳熙十年正月己未更德寿宫为重华宫二月壬戌诏传位皇太子驾之灵华宫居之见宋史本纪
⑶ 孝宗以能奉养高宗得谥为孝然不能恢复中原徒事燕游末节安得为天子之孝向曾著论刻石盛京及西湖孝宗在南宋诸君不知以复雠为急卒狃于偏安予所论固贵备之义而发明天子之孝以不失祖案为重所阑更大也
⑷ 叶之计归政期近馀三载在当日命名意中并无孝宗之事而六十年前已预为嘉兆矣
驻白云寺行馆作(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台谷由旬路,吉行鲜忙事。
适于其中间,旧有白云寺。
边傍行馆在,亦久向年置。
奚妨驻一宿,且便息从(去声)骑。
云与寺常住,而我适重至。
过去来现在,幻也胥名字。
堂中坐金仙,首肯如是义。
创得斋即事(乾隆癸丑) 清 · 弘历
寻栈下玉峰,降自较升易。
以此絜矩之,万事皆可譬。
贫者望富难,富每忽贫致。
少而老一瞥,老还少那遂。
到斋更有会,甲戌额两字
题名本无心,孰知佳兆示。
准部及回疆,金川台湾地。
缅甸与安南,归顺前后至。
即今廓尔喀,叩贡加恩暨。
凡此胥创得,十全近著记
回思匪予功,额手邀天赐。
溪斋与有荣,顾名爰思义。
戒满有良言,敬惕兼惭愧。
⑴ 斋成于甲戌年彼时以创得颜额亦未料后日屡有拓土开疆之事也
⑵ 自斋成后平定伊犁者二回部者一金川者二台湾者一缅甸者一安南者一并近年廓尔喀两次降顺遂获武功十全详见上年所著十全记顾此题额俨成佳兆
心镜斋有会(乾隆癸丑) 清 · 弘历
心镜原因临水名,偶临却会有难易。
岂非以水喻乎心,而其镜也实殊致。
水之镜也应物来,心之镜也有已意。
应物妍媸任彼呈,有已好恶自我置。
必其如水镜乃公,坐斯斋合思斯义。
栖云楼再题(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每岁来静宜,栖云必先至。
昨自巡跸回,信宿兴亦寄。
徒以廑靖苗,兼诗卷满字
成诗祇四章,兹来补空(去声)地。
甲寅之栖云,渴望愁艰致。
乙卯之栖云,时若赖天赐。
麦收既可期,禾黍种以备。
而况稻秧芃,从来稀见事。
雨弗雨胥可,云去云来置。
小坐向楼云,栖弗关予意。
⑴ 前次驻此三朝以盼望靖苗捷音兼之黄绫诗卷上本将满是以祇成诗四章兹来因于下本补咏
涵漪斋杂咏(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一湖本自通,隔山成两地
行山有升降,溯水无同异。
有升降乃劳,无同异实易。
舍易而求劳,论痴非刻肆。
咄哉语亦失,孰能免此议。
俯视碧湖漪,实无尔许意。
⑴ 玉泉流为平湖原一水也兹因高峰降向南为山脚遂隔为东西两湖由小峰东升降西以斋在山西故云
花似菊而红,叶则迥然异。
自题属东篱(即用其诗句意),殊难解用意。
徒以设色工,选藻许其厕。
古意 其一 (雍正壬子) 清 · 弘历
好花早萎谢,佳人半憔悴。
天非惜雨露,尤物人所忌。
宝钿羞黄金,傅粉夺珠翠。
清晓临荷池,脉脉含愁思。
上开并蒂莲,下有双鸳睡。
繁英且耐时,接翅缘同类。
一朝秋风凄,中路还乖异。
物理有如此,那得长相萃。
惆怅倚朱栏,旁人讵解意。
忆远(雍正癸丑) 清 · 弘历
银烛垂金英,夜长人未睡。
重帘下氍毹,邈然动遐思。
边陲万里遥,故人勤王事。
雪花大如拳,朔风劲如刺。
虎帐不禁寒,征衣远难寄。
我辈拥重裘,宴然读书次。
况复岁华近,团圞一家萃。
何当息烽燧,凯旋歌饮至。
遐迩共欢娱,仰首望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