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重明灭,风月临嚣尘。 著书惟隐士,谈玄止谷神。 雁重翻伤性,蚕寒更养身。 广陵馀故曲,山阳有旧邻。 俗俭宁妨患,才多反累身。 寄言山吏部,无以助庖人⑴。 ⑴ ○《类聚》三十六。《诗纪》八十。 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 小乘开治道,大觉拯苍民。 殊途同义路,分流合智津。 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连阁翻如画,图云更似真。 镜山衔殿影,梅梁落梵尘。 苑桂恒留雪,天花不待春。 万年逢瑞应,千生值法身。 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燃薪。 重善终无服,轻毛庶有因⑴。 ⑴ ○《类聚》七十六。《诗纪》八十。 旆转黄山路,舟纚白马津。 送轮时合幰,分骖各背尘。 常山喜临岱,陇头悲望秦。 欲持汉中策,还以赠征人⑴。 ⑴ ○《类聚》二十九。《初学记》十八。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八十。 对酒诚可乐,此酒复芳醇。 如华良可贵,似乳更堪珍。 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人。 金樽清复满,玉碗亟来亲。 谁能共迟暮,对酒惜芳辰。 君歌尚未罢,却坐避梁尘⑴。 ⑴ ○玉台新咏六。文苑英华百九十五。《乐府诗集》二十七。《诗纪》七十九。又《类聚》四十二作当对酒。引醇、珍、辰、尘四韵。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玉台新咏作帔。)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玉台新咏八。《诗纪》一百。)。 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 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 山寒微有雪,石路本无尘。 竹径蒙笼巧,茅斋结构新。 烧香披道记,悬镜厌山神。 砌水何年溜,檐桐几度春。 云霞一已绝,宁辨汉将秦⑴。 ⑴ ○本集一。文苑英华三百十七。《诗纪》一百。 西河寂高业,北海望清尘。 音徽谁与寄,尚德在伊人。 遗文重昭晢,绝绪复纷纶。 露华尚朝日,兰生无久春。 芳猷动渊思,抚轼履高辰。 山风起寒木,野雀乱秋榛。 垄草时易宿,素轨邈难遵⑴。 ⑴ ○谢宣城诗集四。《诗纪》七十九。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万花谷作花。)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若任(万花谷作在。)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注:初学记二十五。万花谷续八作江总诗。诗纪百五。 心远路已迥,意满辞未陈。 曾风漂别盖,北云竦征人。 杯酒怜岁暮,志气非上春。 若无孤鸟还,沥泣何所因(○本集三。《诗纪》七十五。)。 暮意歌上眷,怅哉望佳人。 揽洲之宿莽,命为瑶桂因。 观书术不变,学古道恒真。 若作商山客,寄谢丹水滨(同上)。 曰余不师训,潜志去世尘。 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 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 旷哉宇宙惠,云罗更四陈。 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 庄生悟无为,老氏守其真。 天下皆得一,名实久相宾。 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柳惠善直道,孙登庶知人。 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⑴。 ⑴ ○本集四。《文选》三十一。广《文选》八作晋嵇康叔夜言志诗。《诗纪》七十六。 扰扰当途子,毁誉多埃尘。 朝生舆马间,夕死衢路滨。 藜藿应见弃,势位乃为亲。 华屋争结绶,朱门竞弹巾。 徒羡草木利,不爱金碧身。 至德所以贵,河上有丈人(同上)。 曲台歌未徙。黄壤哭已亲。 玉玦归无色。罗衣会生尘。 骄才雄力君何怨。徒念薄命之苦辛(○本集一。)。 故年花落今复新,新年一故成故人。 那得长绳系白日,年年月月但如春(○《类聚》六十四。)。 ① 《诗纪》云。文苑英华作梁武帝。今从乐府作沈约。 朱光灼烁照佳人,含情送意遥相亲。 嫣然一转乱心神,非子之故欲谁因⑴。 ⑴ ○《乐府诗集》五十六。《诗纪》七十二。又《类聚》四十三引人、亲、神、因四韵。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作梁武帝白纻歌。引人、亲、神、因四韵。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彻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⑴。 ⑴ ○《文选》二十七。文苑英华百六十二作渡新安江贻京邑友好。《诗纪》七十三。又《类聚》八作渡新安江贻京邑友好。引珍、春、鳞、巾、尘五韵。 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 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 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 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 冬夜寒如此,宁遽道阳春。 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⑴。 ⑴ 《初学记》作每耻辄如新。○《类聚》四。《初学记》四。文苑英华百五十八。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七十三。 ① (三曲。皇帝出入)。(宋孝建起居注。奏永至。至是改为皇雅。取诗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也。二郊、太庙同用) 帝德实广运,车书靡不宾。 执瑁朝群后,垂旒御百神。 八荒重译至,万国婉来亲。 车同轨,行同伦。 来万国,相九宾。 延群后,朝荩臣。 礼时行,乐日新。 摐夷则,奏雅寅。 衮衣曜,玉帛陈。 仪抑抑,皇恂恂⑴。 ⑴ ○《乐府诗集》十四。《诗纪》九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