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336七絶 20219五律 11742七律 20706五排 1225七排 200 3879四言 517六言 389古體 7413樂府 653 33 362 233辭賦 41琴操 15 84其他 497 501
七阳平声  [行列] [通旁] [衡量] [刚强] [应当] [持也送也] [沧浪] [丧葬] [露浓貌] [福也] [伤也] [悲也] [锒铛] [音房] [菰蒋] [人颈也] [突也] [病也] [马颈革] 鲿 [地名,水名] [多貌] [同慷] [槌也] [同蘠,蔷薇] [桄榔] [尚书] [与傍通] 橿 [更多…]
对仗:对语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邟 漾韻,去声 (kàng):音抗。《说文》颍川县名。
邟 庚韻,平声 (gēng):
邟 阳韻,平声 (háng,kāng):音杭。《广韵》馀邟,县名。在吴兴,今作杭。

拼音:kàng  韵部:
  • 〔~乡〕中国汉代地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

拼音:háng  韵部:
  • 〔餘~〕古地名,即今中国浙江省余杭县。
康熙字典

  • 唐韻》苦浪切《集韻》口浪切,𠀤音抗。 (漾韻)
  • 說文》潁川縣名。
  • 又《玉篇》古衡切《集韻》居行切,𠀤音耕。 (庚韻)
  • 義同。
  • 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𠀤音杭。 (陽韻)
  • 廣韻》餘邟,縣名。在吳興,今作杭。
  • 又《廣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𠀤音康。 (陽韻)
  • 集韻》城名,在陽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潁川縣。見前志。今地理志云。潁川郡、周承休矦國。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鄭公。攷後漢書黃瓊傳封邟鄉矦。注引前書周承休矦國、元始二年更名曰邟。與顏本絕異。今按李本、顏本皆非事實。志文當是邟字大書。周承休矦國五字小書注於下。此矦國不與他矦國同。故不以縣名爲國名也。元始二年更名曰鄭公。二年當依平帝紀、外戚恩澤矦表作四年。字之誤也。郡國志無邟縣者、幷省也。幷省之、故有邟鄉矣。漢封殷周之後可攷者。武帝紀。元鼎四年巡省豫州。封周孼子嘉爲周子南君。此史記封禪書所謂以三十里封周後。外戚恩澤矦表所謂初得周後、復加爵邑也。元帝紀。初元五年以周子南君爲周承休矦。此地理志所謂周承休矦國、元帝時置也。成帝紀。綏和元年二月封孔吉爲殷紹嘉矦。三月進爵爲公、及周承休矦皆爲公。此後漢書光武紀注所謂成帝封姬延爲周承休公、是也。平帝紀。元始四年改殷紹嘉公曰宋公。周承休公曰鄭公。是則成帝先進周承休矦爲公。平帝乃改周承休公爲鄭公。地理志特約言之耳。後漢書光武帝紀。建武二年封周後姬常爲周承休公。四年封殷後孔安爲殷紹嘉公。葢亂後失其封故也。建武十三年以殷紹嘉公孔安爲宋公。周承休公姬常爲衞公。則又易其地而因易其國名也。地理志。東郡觀。應劭云。世祖更名衞國以封周後。又汝南新郪。應劭曰。章帝封殷後、更爲宋。郡國志曰。東郡、衞公國。本觀。光武更名。汝南郡、宋公國。周名郪𠀌。漢改爲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於此。云徙宋公、則光武時宋公不在新郪。未審在何地。而成帝之殷紹嘉、平帝之宋公、地理志不載其封地。據恩澤矦表及水經注、則綏和元年始封於沛也。前漢之周子南君、據恩澤矦表在長社。周承休在邟。後漢光武紀注曰。承休所封故城在今汝州東北。通典曰。汝州梁縣、光武封姬常爲周承休公。故城在今縣東。方輿紀要曰。承休廢縣在今汝州州治子城東。光武封姬常於東郡觀縣曰衞公。以邟縣廢入陽城。然則始在邟縣。後徙於觀爲衞公。則非邟縣地矣。○按東郡縣二十三。畔、觀二縣也。今本漢書譌舛。舉正於此。从邑。亢聲。苦浪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