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63,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宋(续上) 赵汝燧 1172 - 1246 一首赵汝腾 ? - 1261 一首 赵湘 959 - 993 一首 赵炅 939 - 997 一首 赵蕃 1143 - 1229 二首 邵雍 1011 - 1077 一首 邹浩 1060 - 1111 一首 郑刚中 1088 - 1154 一首 郑清之 1176 - 1252 一首 郭印 一首 郭祥正 1035 - 1113 四首 释居简 1164 - 1246 六首 释德洪 1071 - 1128 二首 释正觉 1091 - 1157 一首 释绍昙 ? - 1297 一首 释道潜 1043 - ? 一首 释道璨 1213 - 1271 一首 陆佃 1042 - 1102 一首 陆文圭 1252 - 1336 一首 陈傅良 1137 - 1203 一首 陈元晋 1186 - ? 一首 | 离男坎女甚清廉⑴,金鼎分毫上火炎⑵。 莫把馀心怀利用⑶,古先学士诫无厌⑷。 深藏异宝参详理⑸,已渐成形旋要添⑹。 运转但教经岁月⑺,光扬溢目众人瞻⑻。 ⑴ 原注:日月英华,阴阳大道,育养群品,生化万灵。故《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各尽其清谨之用也。 ⑵ 原注:大药在鼎,用五行四象以陶镕至道,藏身以亡彼,去我为玄妙,差之纤毫,必炎炽欻作矣。 ⑶ 原注:失道于动,起念于心,欲期不乏之功,永作济世之用,即去道远矣。 ⑷ 原注:常思往古学道高人,尤诫无厌,冀臻于玄要也。 ⑸ 原注:万汇禀灵,皆蕴道性,若能详究渊深,必得遇其妙旨。 ⑹ 原注:日月一年十二度合,圣人取象。三十日月,月次开鼎,添洗药物,方渐成灵丹大约矣。 ⑺ 原注:初自太易之始,洎乎卦象火记之终,其间一飞一伏,一佐一助,阴阳互相含养,遂经长久矣。 ⑻ 原注:玄功既就,光彩辉华,溢目动人,灿然可重矣。 如闻旧隐竹多有,想见频年笋更添。 一日借居无不可,数竿分我未伤廉。 悬知影可连书屋,便恐山无到野檐。 如许作谋还自笑,未应于此是真潜。 相⑴思不是冬无雪,留待春风斗冷严。 病骨未忧衣乏絮,早餐宁叹食无盐。 梅添凿落⑵元同色,竹拥参差半入檐。 坐守地炉应不厌,破窗平见北山尖。 ⑴ 《瀛奎律髓》卷二二作细 ⑵ 原作洛,据《瀛奎律髓》、殿本改 年老逢春春莫厌,春工慎勿致猜嫌。 红芳若得眼前过,白发任从头上添。 雨后艳花零泪颗,风馀新月露眉尖。 轻醇酒面斟来凸,举盏长忧不易拈。 小亭危瞰二峰尖,禹迹千年气象炎。 浪溅日华金沸鼎,云收山色镜开奁。 持杯选胜吟谁敌,与客忘形德愈谦。 浅量为公甘醉倒,扶头准拟病厌厌。 洛阳名誉弟兄兼,雾拂青天幸一瞻。 善政及瓜民惜去,美材如玉士称淹。 风摇湖浪应须避,马溅春泥不用嫌⑴。 闻说朝廷图旧德,姓名交奏动宸严。 ⑴ 自注:公舍舟登陆,以避巢湖之险。 黄金扶膝起沉潜,一屈何须为老严。 扫径雪苔封古甃,举头花雨落疏檐。 楂酸如橘尤多涩,语苦如荼久自甜。 新霁林光净如洗,僧窗处处有孤蟾。 森戟凝香赋夜严,酲开玉色判厌厌。 荼虽小苦还如荠,梅抑微酸必俟盐。 寿富拓成千里域,光荣飞上一规蟾。 道枢却在环中转,剩馥残膏亦溉沾。 囊粟排金破黑甜,晓来乾鹊响晴檐。 西游佳气作秋爽,东聚列星应夜占。 双玉佩声随步武,老人躔度动沈潜。 岂惟萧寺生晶色,白叟黄童亦快瞻。 夜残陡觉寒生骨,梦断空惊月转檐。 瓶响卧闻秋蚓泣,火红起拨白灰添。 欲酬清景寻侬去,更棹扁舟与子兼。 要倩新诗写愁绝,笑呵冻砚蘸毫尖。 神祠斋馆卧耽耽,五鼓星河屡起瞻。 剑佩森森趋帝右,衣冠肃肃奉宸严。 风传远壑松千树,人拥回廊月一帘。 四岳旌幢初会散,晨乌声动庙竿尖。 谁家喧马盍朋簪,屋压城头水照檐。 橘柚两山香尽在,蒲荷十里净相兼。 愁将久雨春无赖,别在明朝酒未厌。 甚欲去同三四友,鲈风更捲一江帘(自注:时益之尚馆鲍氏鲈风亭。)。 学舞腰支束素纤,回旋似怯晓风严。 飘窗淅沥暗投璧,洒研纷披冻着盐。 应有饮羔围暖帐,谁怜饥雀啅寒檐。 凭栏独耸诗肩瘦,对立西山玉几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