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235,分211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宋 岳珂 1183 - 1244 六首左鄯 一首度正 1167 - 1235 三首廖刚 1071 - 1143 三首廖行之 1137 - 1189 五首张举 ? - 1105 一首张九成 1092 - 1159 四首张侃 一首张元干 1091 - 1175 二首张公庠 一首张咏 946 - 1015 二首张商英 1043 - 1122 一首张士逊 964 - 1049 一首 | 兴唐钟刻无夫字,久欲摩挲与细论。 归棹未容酬此志,一声烟霭又黄昏。 古来万事无真实,赖有区区史笔存。 士雅闻鸡偶同被,至今起舞说刘琨。 驱车结束趁晨暾,水乐帘前共一尊。 二十二年如掣电,软红依旧暗脩门。 昭阳殿里两枝春,萼萼曾承雨露恩。 自是百王无圣断,毡车双出内东门。 旄头闟戟奉皮轩,禽献三驱礼意存。 未向长杨搏熊虎,先看万骑猎杨村。 玉辇三朝奉至尊,并开朱邸傍金门。 绿车日日朝慈寿,亲见含饴庆弄孙。 叠叠山腰系冷云,疏疏雨脚弄黄昏。 松声更带溪声急,不是离人也断魂。 新泉瀹茗濯诗魂,翻阅如飞彻晓昏。 是石无瑕终是石,莫教抱璞退声冤。 廉逊先生袖手间,徽猷学士屡开藩。 行藏有道俱奇绝,谁似清名萃一门。 罗列峰峦万仞尊,横纵畦畛自村村。 诸侯有道人安业,何用崎岖闭剑门。 高出云端谢世喧,碧天秋静镜无痕。 尘缘不向尘中见,聊与游人洗眼根。 去来踪迹等游尘,谁向蘧庐觅道根。 岩穴故应无别异,镌题空有姓名存。 林远浑无鸟雀喧,山青那觅烧霆痕。 三千眼界云霄上,十万人家草树根。 舍舟湖头烟水昏,假榻邮传犹柴门。 可能浊酒浇客吻,莫厌明月撩诗魂。 二十年间儿女諠,糟糠勤苦不堪论。 如今八载君身后,儿已登科又长孙。 下马连声扣竹门,主人何事感遗恩。 回头泣向儿童道,重见甘棠旧子孙。 按:《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五引《青琐后集》作廖齐诗。《诗话总龟》:廖齐父爽直,尝为永州刺史。齐后游零陵,于民间见父题壁,感而成诗云云。
从来唐治数开元,百辟谁知产乱原。 惟有曲江金鉴在,从昆能不效忠言。 等观性空两居士,世谛宁忘儿与孙。 慇勤须若兴门户,力去骄淫是法门。 冻仆堆堆依灶燎,山僧草草具盘飧。 井丹已厌尝葱叶,庾亮何劳借薤根。 数日生寒紧杜门,今朝步屧到前村。 可怜桃李都飞尽,细雨斜风更断魂。 仁智从来不可分,动中机向静中存。 自然形体难增损,不要犹添斧凿痕。 于兵于食皆云去,当使斯民信独存。 不尔此心先已丧,虽云兵食更休论。 于时穷达何须较,在我行藏未易论。 子路不知方愠见,更疑力学到师门。 沿江一曲水通村,潮拍平沙满旧痕。 落日镕金潮又涨,水天直接海山门。 灼见祸机宁有死,剖心立敌肯忘言。 向来逆料无遗恨,彻底孤忠抱至冤。 鼎彝勋业推元老,文采风流及后昆。 家世从来耐官职,百年犹见典刑存。 ⑴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四 《苕溪渔隐丛话》:余宣和间居泗上,于王周士处见张仲宗诗一卷,因借录之。后三十年,于钱塘与仲宗同馆谷,初方识之。余因戏谓仲宗曰:“三十年前,已识公于诗卷中。”仲宗请余举其诗,渠皆不能记,殆如隔世,反从余求之。向伯恭,仲宗之舅也。仲宗有《香林九咏》,其间《雍熙堂》诗云云。 牡丹花品最为尊,内苑栽培特地繁。 宫女多情看未足,不离雕槛到黄昏。 亭下依微见远村,亭中离恨若为论。 数声歌罢扬帆去,民吏相看有泪痕。 画中曾见曲中闻,不是伤情即断魂。 北客南来心未稳,数声相应过前村。 圣凡路上绝纤痕,解脱文殊各自论。 东土西天无着处,佛光山下一龛存。 梓潼江口涪江上,深僻还如樗杜村。 独坐翠光喷钓艇,万家寒影落吟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