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鸳鸯殿,萍生雁鹜池。 游尘随影入,弱柳带风垂。 青骹逐黄口,独鹤惨羁雌。 同衾远游说,结爱久生离。 于今方溘死,宁须萱草枝(○玉台新咏八。《诗纪》八十六。)。 伊昔擅羽仪,待价龙门垂。 优游清露点,徽穆惠风吹。 月上阴阳干,云复死生枝。 公子存高尚,聊用影华池。 栖鸾既不重,舞鹤复何施。 方同散木爨,清响竟谁知⑴。 ⑴ ○《类聚》八十八。《诗纪》八十六。 圣君应昌历,景祚启休期。 龙楼神睿道,兔园仁义基。 海荡万川集,山崖百草滋。 盘苗成萃止,渝韎异来思。 清明动离轸,威惠被殊辞。 大哉君为后,何羡唐虞时⑴。 ⑴ ○《乐府诗集》五十六。《诗纪》五十七。又《类聚》四十三引期、滋、时三韵。 豫北二山尚有移,河中一洲亦可为。 精诚必至霜尘下,意气所感金石离。 有子刺掌修名立,王生擢发美誉垂。 自来勤心少骞堕,何不努力出忧危。 胜幡法鼓萦且击,智师道众纷以驰。 有常无我俨既列,无明有缚孰能窥(○《初学记》二十三。)。 对酒心自足,故人来共持。 方悦罗衿解,谁念发成丝。 徇性良为达,求名本自欺。 迨君当歌日,及我倾樽时⑴。 ⑴ ○谢宣城诗集二。文苑英华百九十五及《乐府诗集》二十七作对酒。《诗纪》七十七。又《类聚》四十二引持、丝、时三韵。 ① 《诗纪》云。集曰览古赠王中书融。王融杂体报范通直诗见本集。 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 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 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 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 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 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 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 岂知鹪鹩者,一粒有馀赀⑴。 ⑴ ○《文选》二十六。古文苑四作学古贻王中书。《诗纪》七十七。又《初学记》十二作与王中书诗。引池一韵。草堂诗笺二赠韦诗注作赠王中书融。引池一韵。海录碎事四作赠中书监王融。引池一韵。 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玉台新咏九。《类聚》三十二。)。 名都多丽质,本自恃容姿。 荡子行未至,秋胡无定期。 玉貌歇红脸,长颦串翠眉。 奁镜迷朝色,缝针脆故丝。 本异摇舟咎,何关窃席疑。 生离谁拊背,溘死讵来迟。 王嫱貌本绝,踉跄入毡帷。 卢姬嫁日晚,非复少年时。 转山犹可遂,乌白望难期。 妾心徒自苦,旁人会见嗤⑴。 ⑴ ○玉台新咏七。文苑英华二百七作妾薄命篇。《乐府诗集》六十二作妾薄命。《诗纪》六十七。又《类聚》四声下一作妾薄命行。引姿、期、眉、惟、时五韵。 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 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 风急旌旗断,涂长铠马疲。 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 非关买雁肉,徒劳皇甫规⑴。 ⑴ ○《类聚》四十二作燕门太守歌。文苑英华百九十六。《乐府诗集》三十九。《诗纪》六十七。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⑴。 ⑴ ○玉台新咏七。《类聚》八十九。文苑英华二百八。《乐府诗集》二十二作柳恽。《诗纪》六十七。 校尉开疏勒,将军定月支。 南通新息柱,北届武阳碑。 豫游戏马馆,教战昆明池。 银塘泻清渭,铜沟引直漪。 常从良家子,命中幽并儿。 金鞍饰紫佩,玉燕帖青骊。 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⑴。 ⑴ ○《类聚》五十九。《诗纪》六十八。 祭壶今息鼓,董案或开帷。 聊举青龙阵,正取绛宫时。 犒兵随后拒,軷祭逐前师。 军门初露节,步陈始分旗(同上)。 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 今似陈王叹,流风难重思。 翠带留馀结,苔阶没故基。 图形更非是,梦见反成疑。 熏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 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⑴。 ⑴ ○《类聚》三十四。《诗纪》六十八。 浮华齐水丽,垂彩郑都奇。 白英纷靡靡,紫实标离离。 风摇羊角树,日映鸡心枝。 谷城逾石蜜,蓬岳表仙仪。 已闻安邑美,永茂玉门垂⑴。 ⑴ ○《初学记》二十八作赋枣诗。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六作枣。《诗纪》六十八。又《类聚》八十七引枝、垂二韵。 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 泉将影相得,花与面相宜。 篪声如鸟哢,舞袂写风枝。 欢乐不知醉,千秋长若斯⑴。 ⑴ ○昭明太子文集二作林下作妓诗。玉台新咏七作林下妓。《初学记》十五作梁昭明太子林下作妓诗。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作梁昭明太子和林下咏妓应令。《诗纪》六十九。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羸。 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⑴。 ⑴ ○《初学记》二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万花谷后三十八。《诗纪》六十九。又《类聚》八十六引窥、知、枝三韵。 别观蒲萄带实垂,江南豆莞生连枝。 无情无意犹如此,有心有恨徒别离⑴。 ⑴ 升庵诗话作自知。○玉台新咏九。《类聚》三十二。升庵诗话。《诗纪》六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