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曲全萦楚,云飞(一作氛)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一作乡)人(往年累登岘亭)。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一作沟)中木,斯言忆古人。 ① 《统签》云:“旧作钱起诗。今考诗系迁谪涂中杂咏,起无谪宦事,而珝自中书谪抚州。其《舟中集序》:‘秋八月,从襄阳浮江而行。’诗中岘山、沔、武昌、匡庐、鄱湖、浔阳诸地,经途所历,一一吻合。而秋半九日,尤为左验。其为珝诗无疑。”《蔡宽夫诗话》云:“《江行百首》,钱蒙仲得之他本,因以传世,元非起集之旧。”宋人语更可据,今与起集并存。 浦烟含(一作函)夜色(一作寒夜永),冷日转秋旻。 自有沈碑在(一作石),清光不照人。 祗爱满我腹,争如满害身。 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 玉座见图叹,累累菜色民。 如何崔白辈,只写蔡奴真。 展卷嗟丘也,东西南北人。 昔还行脚债,今作卧游身。 寄声谢绛灌,勿毁洛阳人。 岁晚治安策,谆谆礼大臣。 幸自忤将军,那堪触太真。 世无郭中令,谁赎谪仙人。 礼律通称母,宁分继与亲。 乃知履霜子,绝似卧冰人。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 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贤矣两家臣,存孤极苦辛。 后来有曹马,亦是受遗人。 六国钧南面,甘为北面臣。 向微生一叱,几帝虎狼秦。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著身。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唐德虽中否,犹能愧畔臣。 尽驱污贼者,往拜诈喑人。 皇皇问津者,藐藐耦耕人。 不识吾夫子,宁非古逸民。 活得如彭老,忧愁八百春。 频为哭殇叟,屡作悼亡人。 世传汉明帝,始梦见金身。 曷不观列子,西方有圣人。 明镜偷神秀,菩提犯卧轮。 更将旧衣钵,占断不传人。 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 昔有二人贫,耕田与负薪。 朱妻恚求去,郤妇敬如宾。 不敢怨夫子,徒悲误妾身。 安知同穴者,乃是乞墦人。 妆束姑随世,风流亦动人。 等闲拥髻语,千载尚如新。 顿无英霸气,尚有妇儿仁。 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 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贵不见渠面,危曾活尔身。 柰何施一饭,便责翳桑人。 向令从七国,是自列陪臣。 太尉空称赏,非知剧孟人。 戴昔劫名士,周尝暴里人。 少年一荡子,岁晚两忠臣(右十豪)。 焦子如天胆,秦王似屋嗔。 如何刀机上,活得解衣人。 肘后臣非靳,胸中彼未纯。 乃知兵妙处,不可妄传人(右十智)。 五季骄诸镇,终朝易千人。 使无孔方癖,犹是晋名臣(右十贪)。 坐阅数朝主,竟为何代人。 汉官扬历遍,更作虏师臣(右十憸)。 举国排阉尹,还乡少吊宾。 太丘刍一束,全活几多人。 自昔名高世,皆由艺入神。 未应除扁鹊,世上便无人。 子羽力扛鼎,诸侯屈膝臣。 能从小儿语,尽活一城人。 竹笥并綀帔,何妨托妾身。 若逢夫婿问,向道乃翁贫。 出塞男儿勇,还乡女子身。 尚能吞北虏,断不慕西邻。 晓雾轻绡捲,岚光抹黛新。 萧条数家聚,三两趁墟人。 唤起龙泉老,侬今把钓缗。 还公旗与鼓,别付夺标人。 广(原缺,据卢本补)筑长城一,纷纷走避秦。 长城遍天下,底处著逃人。 刘季开基主,周昌托子臣。 不能活如意,何况戚夫人。 客骇蒙倛面,儿扶痀瘘身。 有时临镜问,此老是何人。 社友携诗访,怜予满面尘。 么么今出局,不是社中人。 只靠诗娱老,安知病著身。 不能系白日,且可买青春。 雪萤贫士眼,珠翠贵人身。 自从墙角弃,无复案头亲(原缺,据冯本补(灯檠))。 初插玉梳小,徐妆粉额新。 乌啼风露冷,娥始现全身。 ① 山在福清境内,昔羽人今衲子居之,喜壹恭者鼎新此山,绘图从竹溪、亭山求诗。二公既为著语,余亦继作 仅可著孤身,何曾有四邻。 切须留一榻,让与细书人(石室)。 闻说均州景,而今涴战尘。 应随黑杀帝,避地肯来闽(仙龟蛇山)。 秦尊君卑臣,汉敬贤如宾。 解衣南郑将,前席洛阳人。 坱圠(原误作块轧)司元化,回环列众真。 有称金阙令,无记玉楼人⑴。 按:以上《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四六 ⑴ 自注:乡(原作卿,据卢本改)前辈方尊师,法衔(原误作御)称金阙尚书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