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二禺响,知是五羊潮。 何意万壑风,泉落飞甍标。 古寺俨杰阁,众木森鲜条。 时时北禺云,蓊蓊南禺椒。 翠屏既逦迤,深洞弥泬寥。 两厓拓石篆,一径缘陵苕。 七湾月明夜,步上第三桥。 俯闻水底钟,仰聆帝子箫⑴。 ⑴ 北禺下有钟楼冈,旧悬一巨钟,飞入水。每寺中伐鼓,水底隐隐相应。渔者歌云山上钟声水底闻,南禺飞落北禺云。 我植丰湖树,十年郁维乔。 婉娈总角丱,今已贡于朝。 三十五经立,屈指非迢遥。 辟雍铿鼓钟,奋翼即烟霄。 同学少年者,冯赵共僧寮。 携手日过我,凉话彻深宵。 计我得粤士,吴潘温与饶。 谭艺观其深,相勖非一朝。 冯生从最久,吾门比谢姚。 虽于行李饯,不用烹鲜邀。 是以援此例,饭菽设箪瓢。 子其深味此,胜于膳膏膋。 子初来京师,眼力已超超。 冯生住五载,名重腹转枵。 日月逝不居,酬接纷以嚣。 孰为真读书,能如昔垂髫。 识字辨训故,藻采非空雕。 外物去其蔽,内养戒其骄。 知子忆罗浮,不是托空寥。 以息验天机,所得满归桡。 时复晚棹馀,梦此秋灯挑。 万里或声应,试听大海潮。 往年大书拓北固,使我远梦生金焦。 焦山题名拓不得,鹤铭寄想天泬寥。 延陵笔法出海岳,薛绍彭后功尤超。 淮东二帖俨飞动,寿父一札非纤恌。 奇哉君家迹五段,倏忽逸气横烟霄。 恍如江左王谢辈,联翩裙屐接六朝。 中间与我契心语,念念觉入心息调。 又疑甘露来帝鼐,墨花宝气飞生绡。 当年郡斋手勒石,英光万古追迢迢。 九霄环佩在徽轸,玉麟堂帖谁斲雕。 米书之外加峻峭,董评拈出真丰标。 宋贤晋法盖无几,湛然真宰静不骄。 净名相望百馀载,扁舟重听秋江潮。 江山为我證笔髓,丹渊一镜凌寒宵。 大河东决石怒漂,半夜势走鱼龙骄。 虞家妙笔记虞迹,秘宝涌见惊灵飙。 有如图书出河雒,圣符景纬光斗杓。 右将军印敢比例,王节度刻追迢遥。 岁时沙水齧不坏,笔画细瘦庄非恌。 至正以前孰摹勒⑴,古本侧想真丰标。 虎林隐吏叹断本,不惟于陕还于饶⑵。 我由宋元溯贞观,眼光扫尽南北朝。 中间一二蹲注法,出入王廙兼郗超。 呜呼陕刻不传处,犹赖此本工斲雕。 况乃堕水以前拓,庚庚墨彩浮缣绡。 踌躇两侧无字觅(闻此碑阴侧无题识。),缀拾百琲来珠跳(补陕本,凡得百九十字。)。 研山旧帙虽借补,虚舟著录犹寥寥。 今我闭目静光绕,珊瑚碧树森柯条。 惜无百金卖宅买,怅比一字萧家萧。 街东狂杀张秘捡,为渠剪烛临寒宵。 ⑴ 虞胜伯记定陶河决出此碑事在至正二十六年。 ⑵ 鲜于伯几所见,尚有饶州锦江书院旧藏一本。 右军高阁切斗杓,势与庐岳争岧峣。 今为客堂即禅榻,尚尔雄秀凌泬寥。 当初舍宅贮舍利,金轮峰倚霞城标。 佛驮耶舍来住锡,炉峰岚起香烟飘。 鹅池墨池一耶二,临川山阴近匪遥。 千岩万壑助书势,石泉松籁环调刁。 想当一笔跨万古,直从两晋俯六朝。 屏风锦叠大云海,墨花飞涌浔阳潮。 右军之书晚乃善,石经石鼓进益超。 太古篆法何处觅,想叩真宰于山椒。 赤文玉简自神禹,宝峰石室窥紫霄。 梁唐游迹何足道,纷纷铭字青珉雕。 至今磨泐不什一,我独元气凭僧寮。 坐俯轩廊架岩谷,苍厓鸟迹疑可招。 天台紫真俨宾从,白云洞户来笙箫。 黑蛟怒起崖石底,万松鳞甲光动摇。 坡翁论格律,徐庾憾未消。 不知南州集,奚自青城樵。 缅想太古音,正始何寂寥。 获麟溯笔削,鸣鸟跂云韶。 飞腾与绮丽,丹青非琢雕。 精微问千载,渟蓄于六朝。 太白似阴铿,根蘖本同条。 夫岂藻缋功,实以神理超。 峨峨汉庭吏,一气笙镛调。 曹刘逮沈范,文苑谢兰苕。 能事兼苦心,镕鞲非一朝。 正使貌袭者,奇气不得骄。 我来访邵庵,问津愧行轺。 原委傥挹注,仰止非迢遥。 多师以为师,卬涉学子招。 一勺西江水,咫尺大海潮。 衙斋旬日听夜潮,五更晓色催行轺。 因跋苏诗访苏石,石桄陡上凌星杓。 阁旁抠衣拜公像,骑鲸碧眼风神飘。 盍写公诗尽厓壁,不许众刻来喧嚣。 如此灵音叩真宰,大圆镜面连澄霄。 始宜此地看出日,大东百渎争来朝。 轮囷卿云抱若木,羲和弭节齐辔镳。 将升未升暗摩荡,百宝沐浴海水烧。 须臾一线界万里,紫磨金饼光动摇。 四边绕作䌽缕护,渐高拥到重霞标。 遂乘始青就碧宇,直捲海气于空寥。 重洋帖平风不皱,万象环向皆光昭。 徐依海面测近远,极岛不碍烟帆超。 中央坦熨烂金碧,西北直去青迢迢。 砂浮二竹俨画幅,烟横九点堆生绡。 瀛壶方壶正咫尺,旸谷昧谷非迢遥。 忆从鹤峰访苏迹,罗浮半夜叩铁桥。 大瀛东北亘三面,石矶廿载穷招邀。 今晨弹涡采奇石,盆山日长菖蒲苗。 袖中东海岂杯勺,九光十色蒸玉珧。 归来复作苏斋供,山卿少霞孰与饶。 从公默證吸诗髓,香灯一炷添寒宵。 我初暑夕披缣绡,徐叟临本跋我要。 岁维己酉秋灯挑,百八十载前梦遥⑴。 徐叟墨法浓不恌,泥涂渔屋愁无憀。 畏之不敢诗眼撩,董源此卷董所标。 前后两纪湘中轺,画禅香厨蟫不彫。 平生摩挲想空寥,不知源也奚所徼。 意思惝恍轩与尧,北渚愁予降二姚。 洞庭木叶秋心摇,蕙櫋罔荔坛芳椒。 谁依槁梧目众枵,窈冥坑谷谺空豂。 荡荡默默函英韶,烟雾倒景蒸沅潇。 荒远灭没纷楚谣,郁葱模糊苦难招。 永州退守栖禅寮,日采骚英餐茝虈。 洲渚万象夕与朝,江天一气青迢迢。 匏和竹沂玉石毊,霓旌羽盖荪兰桡。 罟罾椮沪蒲蒋繇,冯夷海若骖文鳐。 龙眠名家犹未超,武昌㬠轴谁同僚⑵。 莱阳光禄使还朝,持向苏斋赏连宵。 花之僧偈我意消,点子皴复麻皴饶⑶。 顷刻万籁喧笙箫,千峰黛影衣裾飘。 极浦莽苍凌烟霄,云空绿淡风飂飂。 坐中周生话鹿蕉,梦幻忽作灵景昭⑷。 惠而报我英琼瑶,香光老子翩联镳。 米敷文卷非斲雕,且漫题字摹三桥。 隐几蒸菌来调刁,墨池飞涌湘江潮。 ⑴ 已酉秋于南昌使院观徐茧庵所临本,时距董文敏题跋三己酉矣。 ⑵ 尝见董文敏手迹云「乙巳岁于武昌公廨㬠画」,正是此跋时也。 ⑶ 董文敏尝谓北苑山用麻皴,而潇湘卷又用点子皴。 ⑷ 适奉新周湘浦孝廉来和此诗,云「屡于梦中见潇湘」,境与此图相似也。 忆昔摄山顶,远目驰金焦。 两点空翠微,层青光动摇。 一帆下天际,极浦来迢迢。 半江浓夕阳,碧与峰巅招。 想彼船窗人,指我凭僧寮。 此意贮我襟,廿年梦未消。 岂知听钟夕,斋茗春阒寥。 诗画两禅翁,访古正停桡。 鼎扃辨王朱,鹤铭怀张弨。 诗境与诗龛,欲写同生绡。 并得墨卿札,夜烛官舫挑。 研屏翻偈子,海门忽涌潮。 江郊一雨五百里,东际广信西浔饶。 我从饶城指广信,肩舆时苦檐溜飘。 山云淰淰匝四野,林吹冉冉回寒飙。 新年发生丰稔气,村闾时接春镫烧。 出虚蒸动所敷散,畇畇隰接绵绵麃。 经训菑畬渐有穫,盈襟掇撷秀者翘。 新阳采律气充实,击辕载路听中韶。 前山翠积土濡润,肤寸已吸西江潮。 沈诗题丽谯,丹梯薄层霄。 时纵南楼目,慨想凭泬寥。 幸遇圣藻赓,栋桴蔼祥飙。 俯瞰古瀛台,城隅带陂桥。 论世豁昭旷,怀古极迢遥。 陋彼初唐咏,未远齐梁嚣。 大义关劝惩,岂独资风谣。 历城因山名,拱北排庆霄。 诸峰迤以次,翼卫来霞标。 铭留开皇年,宝像镌岧峣。 更上穷邃古,伫立缅岩椒。 南丰与甫里,旧闻访耕樵。 秋气从岱来,千里横泬寥。 鹊华两浓青,高挂七斗杓。 齐州午烟点,绣错极迢遥。 藩伯稽图经,绀宇森棼橑。 松杉钟磬音,直接大海潮。 我欲穷远岭,石肤剔琼瑶。 目际东南厓,翠墨如可招⑴。 ⑴ 山东南八十里为千佛厓,有唐人石刻。秋盦云,开皇七年至十五年邓景宗、僧海等造像铭尚存十馀种。予此游时未之剔也。 前月借一石于红麋园。位置北地上。比闻圭斋大起米癖。多致佳品。又索此石于余。盖亦乞于麋而时余先着也。戏以一诗。请勿索此石。 老屋轻舟似,虑风雨飘摇。 是借一片石,学撑郁林桡。 盆山聊可隐,袍笏日相邀。 譬若秦中猎,我足偶先跳。 毛岂牛之损,裘非狐所要。 山海还让择,能向精卫饶。 自有三生债,一笑苔岑遥。 劳劳复劳劳,昨日送客桥。 仲氏季氏心地弱,对兄垂头言不挑。 我岂蹠魋没情绪,强叱徒夫整担轿。 嘱君趁向家里去,去去留留勿复嚣。 缓抚眷属勤生活,我去今非永与潮。 纷纷拜别不在目,但见坡水迤折坡山遥。 老人永昼何寂寥,炉鸭无风已全消。 倚枕欲睡睡欲至,精神一缕虚空摇。 心中自有会心友,往时联襼同招招。 早知今日人情变,门前溪水吾不桥。 壁讶明光敬,窗看曙色消。 势头水所染,呼吸风斯飘。 速处非当禁,活来孰使描。 鳏鳏以我病,阅此玄机饶。 乃与我公语,公其试一宵。 少焉群动作,我辈皆无聊。 我家何处在,龙山隔市朝。 抱村江水清,高楼出云霄。 生涯太澹泊,晚计在渔樵。 定知檐前梅,的皪犹未飘。 傥能寄一枝,惆怅海天遥。 小园依枫水,出郭十里遥。 主人勤著书,自比渔隐苕。 良辰秋气爽,折简朋侪招。 衣冠佺侨古,谭笑嵇吕超。 少长三十辈,不镂各自彫。 言登畏垒亭,共坐猗觉寮。 西山恰当楼,卓立青翠标。 有若不速客,引我淩九霄。 木犀十数本,云外天香飘。 黄中色独正,不借燕支描。 人因素心洽,地异红尘嚣。 金谷徵故事,相于歌且谣。 我老才思涸,白发徒萧萧。 聊学击辕响,徐引钧天韶。 火云烧山山欲焦,船头湿翠风萧萧。 孝然高卧唤不起,洞口瞥有仙人招。 孤筇入手凌山椒,轩然杰阁开松寥。 天光徘徊鹳雀喜,水气合沓鱼龙骄。 是时江空初上潮,淡白尽处青为缭。 鲛宫倒影晃金碧,海上复见秦时桥。 碧城凉梦来迢迢,屏间枯坐茶烟消。 老僧欲定定不得,波心一月如珠跳。 倚阑何人横玉箫,金支翠旗纷荡摇。 我疑混沌死千载,浮出郭墓青峣峣。 南宫之石不可标,东坡之带安可要。 风流一替水天冷,岂惜为尔飞三蕉。 酒酣我亦回兰桡,中流恰遇相妃朝。 一声柔橹过江去,鸥花鹭叶秋魂飘。 去年海南逢岁朝,鼓钲爆竹声通宵。 昨夕村沽集昆仲,雨止卧听风潇潇。 家居两纪尊行尽,病足无诣非宣骄。 高舂始兴诧晴旭,亭午晻曀旋调刁。 亲朋相过例吉语,天运如此吾何徼? 畏寒怀土积成癖,幸免冒冻趋大朝。 却怜吾髯十年长,耄及苦说今管萧。 上林全树讵汝借,捉置矧更朋鸾枭。 慈仁寺前列坐处,卅载追忆真春韶⑴。 似闻双松历劫在,吾道硕果宁终消? 仲行之官叔不出,且共谈易听水之山寮。 注:【昆仲】《近代诗钞》作「昆弟」。 【耆及】同上作「耆至」。(顾某按:诗中作「耄及」,校中作「耆及」,未知孰是。) ⑴ 辛巳元日,与壶公、蒉斋、再同集顾祠,散步松下竟日。 过庭耳熟姚张交,诗稿受寄更三朝。 象贤抱持兵火际,卒就微禄为写雕。 枣梨捆载千里致,归告家祭辞折腰。 我寻棠茇后一纪,洄溯风义江天遥。 晚丁澒洞再觏子,尚手此卷珍松寥。 当时题赠事偶尔,世患腾遝来如潮。 溪山胜画孰竟隐,何地乾净如僧寮? 穷通修短等一覕,万劫要恃平生要。 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犹票姚⑴。 ⑴ 亨甫先生病中自定思伯子棠集,按察公任刊行未果,慕庭丈宰安福时卒成之。宝琛使赣,先君命购求,则丈久告归,版还张氏矣。卷末七古,曾于集中见之。 |